首页 理论教育 在静默与浮华中的骚动

在静默与浮华中的骚动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潜心学术的静默碰上物质享受的浮华,我们又该怎么平衡两者的关系?11月27日下午,宁夏大学“博亚文化”论坛第五场如约而至。本场论坛的嘉宾是宁大教师王银春和何佳洁,他们用至理哲思去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无论是潜心研读,还是追求物质享受,都必须理清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但与此同时,在基本物质生活的保证下,更应该追求精神生活。

——透视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为灵魂而活,一种人为肉体而活;为灵魂而活的人有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他们心境淡定,为了自己的理想在静默中甘愿做孺子牛;为肉体而活的人追名逐利,在浮华中追求物质享受。如今在大学的校园里,我们研究生大致也可分为两种人,一种人每天埋头书本,来往于图书馆、实验室,为了自己的学术梦想而刻苦钻研、潜心探究;另一种人将成功学奉若至宝,成天忙于积累人脉,致力于物质享受。不同的价值观导致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我们不能说那种道路好或者不好。但是有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复杂的社会、激烈的社会竞争时,什么才是我们研究生道路上的制胜法宝?当潜心学术的静默碰上物质享受的浮华,我们又该怎么平衡两者的关系?

11月27日下午,宁夏大学“博亚文化”论坛第五场如约而至。本场论坛的嘉宾是宁大教师王银春和何佳洁,他们用至理哲思去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无论是潜心研读,还是追求物质享受,都必须理清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王老师引经据典,分别引用管仲、司马迁等的著作阐述了自己的第一个观点——物质在先,精神在后。但与此同时,在基本物质生活的保证下,更应该追求精神生活。“我曾同郎老师去莫言的旧居瞻仰,想着精神享受并不影响人的生存,可我们为什么还要追求他们?因为那是我们的精神生活。人固有一死,因此我们必须思考短短的一生该如何度过,如何通过探索使其变得更有意义;若不思考,则与动物无异。人的幸福生活并不取决于财富,人的精神应作为激励与启发。”大学是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或本科生学习期间,我们必须理解大学的本质,大学是用来锻炼能力、提高人格的场所。大学的使命是培养知识分子,而不是单纯为自己谋生存的人。

“工作后才发现对学习对知识的渴望。”何佳洁如是说。人生只有一次,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他人的意见确实要听,但脚下的路怎么走只有自己知道。从高中开始,她便喜欢参与学生工作,大学毕业,她拒绝母校的留校教学的请求,选择参加工作。“我从未想过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会是如何,工作地点的转变,职位的提升,他人眼中的我有着舒服的生活,但我仍觉得内心很空虚。辞去了北京令人羡慕的工作,之后也经历过成功,尝试过失败,最后决定回来教书。虽然兜兜转转一大圈,但我从不觉得这是浪费,这是人生的积淀。”她强调,在人生的任何低谷,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只有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后爬起,才会发现自己早已无坚不摧。

访谈过程中微博墙也热闹非凡。两位老师寄语同学,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自在,活得简单从容而和谐,成功没有固定的定义。要秉持学生和年轻人的本职和天性,不断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有颗积极向上乐观的心,要坚信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者 方 昕 原载宁夏大学新闻网 2013年12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