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与思考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外部质量监督和内部质量保证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从国家层面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越来越被各方重视。但如何确保这些文件的有力实施是今后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要面临的问题。

朝晖 禤莉明

(重庆大学)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国家先后下发一系列文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博洛尼亚进程下的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分析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带来启示。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我国自1990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张,硕士专业学位达到39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达26.87万人,同比增加18.47%,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占全国研究生招生总数的比重已超过40%[1]。从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此背景下,如何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这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实用的选择机会,同时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指为保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高校为主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以国家、社会等为主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和内外沟通互动机制这一系列有机体结合中,形成一个有章可循的质量保障机制,从而为培养高水平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奠定坚实的基础[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外部质量监督和内部质量保证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内部质量保证机制指高校或研究机构为监控和提高自身教育质量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政策;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则指在国家、社会层面高于高校或研究机构之上的那些政策与实践,以确保那些机构在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保证培养质量[3]

1.外部质量监督体系

在制度建设方面,“九五”和“十五”期间,我国制定和完善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估制度,逐步建立了一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和指标体系,形成了政府监控、社会评价和研究生教育单位自我约束的质量保障体系[4]。2013年11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201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明确要求构建以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这些文件的下发从制度上进一步确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差异日益明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势必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分离出来,将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而日益规范。

在评估监督和管理机构方面,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成立了36个全国性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基本覆盖了目前的39种专业学位类型。这些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各自学科特点,指导培养单位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并为培养单位提供相关服务,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提供了组织保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内部质量保证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之初,由于培养单位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确及社会上的诸多偏见,在实际培养中未能与学术型研究生区别开来,大部分培养单位都没有专门的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管理制度,没有专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实际培养中往往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混淆。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迅速激增,从招生、培养到授位都与学术型研究生逐渐区分开来,日益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自身特色。

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 号)中,针对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表述,即科学定位、教学要求、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四大方面,如图1所示。多年来的专业学位质量问题不断地被提到研究日程,关键问题就是,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不清、教学要求不明确、实践环节不具体、学位论文不能解决生产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等。

图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流程图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外部质量监督体系

从国家层面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越来越被各方重视。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等一系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从制度上搭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平台。

监督体制的建设,充分反映了国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决心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营造了浓厚氛围[5]。但如何确保这些文件的有力实施是今后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要面临的问题。万事俱备,关键看实施过程中如何确保每个环节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更加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形式主义或利益妥协。

另外,在现有的多个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监督与评估颇有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感觉,即教指委制定规则、高校按规定执行、再被监督与评估。监督功能能够很好地执行,但是,评估功能的执行力度如何显现是要思考的问题。适当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将会有利于专业学位教育的长远发展。

2.内部质量保证机制

(1)专业学位培养定位不清

在质量保证机制的四大主体方面问题中,专业学位定位不清是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重点问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来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重点培养方式,从1990年的工商管理硕士、1992年的建筑学硕士、1995年的法律硕士,再到1996年开始全面展开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壮大[6]。细数这些专业学位的发展目的及要求,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即适应社会主义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经济、管理、法律、工程等领域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但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定位不清的问题逐渐变得明显起来。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生为了获取提升机会而来攻读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生为了就业而希望获得学位、培养单位为了完成国家给定的招生指标而进行无序的招生。这些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忘记或偏离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科学定位问题。

(2)教学要求不明确

目前,我国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体系是相对完善的,其培养环节紧密地围绕其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完善,并不断地围绕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调整。

我国自2009年开始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扩招以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体系就被冲淡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要求其课程体系应该是与职业发展、专业需求密不可分的。然而,为了方便快捷地培养研究生,很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与学术型研究生使用相同的培养方案,或者一同授课、两门课程同一教学,这些都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趋向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究其原因,是培养单位的定位不清导致课程体系不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课程体系与教学要求设计的缺陷,自然会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更加模糊。

(3)实践环节不具体

实践平台的构建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熟知实际应用过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实践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检验理论知识的价值,只有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才能在实践中有良好的创新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单位建设或者与企业共建实践平台就显得越发重要了。然而,在实践培养过程中,由于扩招导致学生实践需求的膨胀,实践平台越发紧张,甚至很多培养单位的实践环节几乎形同虚设。

(4)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衔接不充分

目前,我国少量专业学位类型已成功探索了与相应职业资格认证之间的衔接,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与翻译专业资格认证、建筑学专业学位与注册建筑师职业资格认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汉语教学能力认证之间的衔接[7]

但是,大部分专业学位类型都还没有实现这种衔接,导致学生在学校所修课程要么不足以满足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要么不能通过学分豁免或互认的形式减少重复学习的过程。还要额外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职业资格考试,造成了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严重脱节。

(5)学位论文形式单一,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大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形式还是与学术型研究生相似,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的实践特性。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某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没有从学历研究生的培养的模式中转变过来,以致专业学位学生被按照学术型研究生进行指导;二是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多种形式的学位论文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无论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还是研究生本人都不愿做“吃螃蟹”的第一人;最后,专业学位论文走向了所谓的理论创新,而没有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解决实际问题,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偏离了它应走的轨道。

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1.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证机制的第一主体,在培养过程中,科学定位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搭建实践与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培养单位和导师在质量保证中的基础作用,是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同时,强化培养单位的质量意识,加强培养过程质量管理,定期开展自我评估,是专业学位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

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教育应该突出职业教育的重点,不能仅以学术水平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评价杠杆。同时,突出职业发展与贡献在质量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质量水平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以培养单位内部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监督为主导,行业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参与的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

专业学位培养的互动反馈机制建设则是专业学位教育更上层楼的促进剂,构建高校间、高校和企业间互动平台,则会使得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更加紧密,有利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各职业所需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并保障专业学位人才的质量。在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进程中,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相衔接,对保障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2.博洛尼亚进程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

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是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打通教育体制。“博洛尼亚进程”的发起者和参与国家希望,到2010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和成绩,都将获得其他签约国家的承认,大学毕业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其他欧洲国家申请学习硕士阶段的课程或者寻找就业机会,实现欧洲高教和科技一体化,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作出贡献。

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认证制度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在高等教育认证领域,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体系被世界各国作为范本纷纷效仿。教育认证被重新定义为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在美国应用广泛,随后又在中美和南美以及欧洲地区广泛传播,作为博洛尼亚进程的一部分,又在欧洲联盟得以推广。

2005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ENQA)成员国制定了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评估标准与指导原则(ESG),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框架下实施该标准。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评估标准与指导原则(ESG)主要包括对高等教育机构质量过程的外部评估,学科和专业的定期评估,学科和专业的官方认证,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学生、学科专家与国际评审员共同参与评估,质量保障机构的国际合作与审核。

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体系分为三个层面:高校层面、国家层面和国际即欧洲层面,该体系要求三个层面的全部成员都要承担和参与质量保障。国际(欧洲)层面为国家和机构提供标准和指导,以满足质量要求,追求透明度、通用性,并且满足学位要求。国家层面要求实施质量标准,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对质量标准体系加以发展,包括建立国家级质量保证体系机构。高校层面则只要求其重建现行的培养方案,以提高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并且向教职员工介绍内部评估过程[8]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立有中国特色、具有国际等效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认证体系,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鼓励学校参与国际教育认证,通过国际认证来规范自己、提高自己,以指导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良性有序发展,最终形成高校、国家、国际三级质量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定位、培养、监督等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建设人才需求的供给,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尤为重要。经过20多年的专业学位发展建设,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我们应找出这些问题,将其解决、处理掉。在建立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保障体系基础上,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然会担负起应有的职能与作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2)。

[2]裴亚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2.

[3] Dill,D.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Practices and Issue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Third Edition)2010,Pages 377-383.

[4]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5]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

[6]于凤银,吕福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历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7]张淑林,夏清泉,陈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有关问题探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2).

[8] Oanna aria Jezierska,JM.Quality Assurance Policies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D].Las Vegas:University of Nevada,Las Vegas,2009.

【注释】

[1]本文是2013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校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研究”(A2-2013Y07-011)部分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