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图书馆的真正涵义

数字图书馆的真正涵义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全球图书馆”这些不同称谓,是数字图书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其的称谓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电子图书馆”侧重强调图书馆的非书文献是以电子计算机可读形式存储和利用。严格地讲,电子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细微判别在于其信息的存贮方式。至于“虚拟图书馆”“全球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则主要反映人们对其处所和范围的理解。

第一节 数字图书馆的真正涵义

一、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二字,是由英文“Digital”翻译而来。近十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以纸质印刷体为主的图书馆,其文献收藏的范围逐步向非纸质化、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过渡。如“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全球图书馆”这些不同称谓,是数字图书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其的称谓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电子图书馆”侧重强调图书馆的非书文献是以电子计算机可读形式存储和利用。如利用计算机来读刻在光盘上的文献信息,稍后人们又把一些光盘信息拷入计算机磁盘,以方便在计算机上的存取和阅读。数字图书馆比较侧重把传统的印刷和模拟式文献和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存贮,然后让用户通过因特网进行远程查询和检索。严格地讲,电子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细微判别在于其信息的存贮方式。前者以可便携和移动的物理载体(如光盘)为主,向不便携和移动的物理载体(计算机磁盘)与网上远程信息的结合与整合。前者的网络范围相对要小,如局域网、校园网,甚至区域网;而后者则是整个互联网。而二者的阅读(包括可视、可听、可写、可复制甚至将来会可“闻”)方式则基本相似。至于“虚拟图书馆”“全球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则主要反映人们对其处所和范围的理解。在我们中小学校,起先人们理解的“电子阅览室”是以“电子“器件组成物理阅读器为主。如录音机、放像机、电视机、VCD,信息载体为录音带、录像带、视听光盘。后来理解为以计算机和光盘塔、光盘驱动器为阅读存取器和磁盘为信息载体,以计算机为阅读器。而如今人们理解的电子阅览室则开始侧重于“电子信息”其实就是数字信息了。尽管如此,人们,包括国外的专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将此二种说法划定一界限,因为二者是一个交互并逐渐发展的过程。

现在,人们的认识逐渐统一: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下一代因特网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指利用当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过诸如互联网等计算机网络,使人数众多且又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贮存处的电子物品的全部内容。这些电子物品包括网络化的文本、地图、电子表格、电影、稀世字画、古籍善本、声频、视频、商品目录,甚至X光片,以及科学、企业、政府的数据集,还包括超媒体和多媒体等。专家指出,数字图书馆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便于使用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大系统,它是分布式的、大规模的和有组织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在本地和远程用户可以在网络化的环境中,对系统内的数据库和知识库进行一致性的访问,获得自己所需的最终信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资源共享。到目前为止,对数字图书馆最权威的解释是美国大学图书馆协会的定义:

①数字图书馆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

②数字图书馆是把许多地方的资源连接在一起的技术;

③众多数字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连接对最终用户应是透明的;

④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是让广大用户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得到信息服务;

⑤数字图书馆的馆藏不应局限于原件的替代品,还应包括无法用印刷方式表现或传递的实物,并将其数字化。

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而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简而言之,数字图书馆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便于使用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

数字图书馆的迅猛发展使大家认识到,数字图书馆是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容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检索技术为手段,以电子商务为管理方式,以宽带高速网络为传输通道,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连接在因特网和电脑上。它关联到数字信息资源的挖掘、生产、加工、存储、检索、传递、利用、剔除等全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数字图书馆不是单个图书馆所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信息提供单位的互助合作共同完成。

二、如何认识我国中小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从本书前面的介绍来看,数字化图书馆的首要特征就是一个多媒体的数字信息资源库,它有声音、文字、图像。其次,它是一个图书馆群体,由全世界地域或国家众多的图书馆及信息资源单位组成的联合体。这些分布的信息资源库可以通过计算机公众网络跨地区跨库查询。第三,各数据库中的文献信息必须按统一标准来记录组织。如中文文献数据用CNMARC著录;国际按UNIMARC著录,网络资源信息用基于XML的元数据著录,就是为这项工作所做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第四,它需要引进配置高、速度快的硬件和高新技术如数据存储、挖掘、下载技术。第五,需要高品质、高速度的网络,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现在人们是往一个一个图书馆跑或网上一个一个的站点去查询某个文献。在数字化图书馆时代,图书馆不再是单一形式文献的传输者,而是将印刷文献、动态图像和声音同时传递给读者。读者只要提供某个检索点,计算机就能通过英特网提供这些数据。

随着Internet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与共享正在变成现实,信息存贮和检索的地理界限已被打破,所有人都能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意查询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数据、图表、文献等各种信息。Internet对于传统图书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果网络信息进一步扩大和通信技术不断更新,用户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必将影响用户选择、使用信息的行为和方式,也势必对传统图书馆工作产生诸多影响。正在发展的中小学和中小学图书馆及在其中埋头苦干的广大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决不可忽视这段迅猛的潮头,要尽快了解数字图书馆的基础知识、掌握数字图书馆基本的检索技能,否则就要被动、落伍,甚至被淘汰。但是,在我国中小学校对数字图书馆存在着二个极端。一方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连对传统图书馆的认识都达不到,更不用谈数字图书馆了。另一方面,一些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城镇中小学,特别是省市重点中学,实验初中、实验小学,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还处在“跟着感觉走”的阶段。于是,盲目购买各种不同格式,不同浏览平台的电子图书和数字图书资源库,使读者从不胜其烦到逐渐放弃。其实,这二种极端都是因为对数字图书馆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不少人简单地认为,图书馆买了一些传统图书的数字化资源库了、上网了,就是数字图书馆了,其实,这只不过是买了图书馆图书资源库,如再买若干资源库,充其量只能算是“数字化图书馆”,还不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不是图书馆领域所专有,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它代表不了数字图书馆,更统领不了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数字图书馆要实现海量的内容存储和检索,仅靠传统图书馆一个领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要进行跨行业、跨学科的合作,它是涉及社会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群体概念,不是哪一个图书馆的代名词。同时,数字图书馆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图书馆数字化,但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信息来源和组成部分。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的大型知识库,即以分布式海量数据库为支撑,基于智能技术的大型、开放、分布式信息库。所以,对于刚才两种极端的前者,2003年,教育部在颁布《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时的《通知》中强调“要加强数字图书馆和图书资源中心的建设。对建有或在建局域网的地区,要以某个中心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络中心为依托,建设图书中心,辐射周边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在规程最后一章中特别指出:各地乡镇中小学图书中心的建设参照本规程高标准要求执行。也就是说,即便在经济较差的地区,还是可以集中财力,参照新《规程》的高标准来建设中小学图书中心。用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平台,通过“校校通”的网络,通过资源共享、联机检索服务来辐射周边学校。而对于两种极端中的后者,则可通过学习和调研,以寻找和购买能对馆藏实体文献和部分自购自建及网上数字资源进行综合查询的数字图书馆检索平台为主;以购买通用标准置标语言XML进行资源组织和手工、标引的数字文献资源库为辅,逐步进行资源建设,如果一个图书馆所买的所有数字资源库都用基于标准通用置标语言XML的元数据来描述,那么在一个功能强大而又遵循规范的检索平台上,使用者用不着去频繁地安装不同的数字资源供应商的种种浏览器,就能舒心地用同一格式查询和检索自己所急需的数字信息资源。

总之,对于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一是不能采取观望和等待的心理,要集中力量,创造条件,分步实施,逐步建设以区域图书中心为主,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资源共享中心。二是科学探索,认真比较,精心选择标准化通用的检索平台和信息资源库,并通过行政协调,加强资源规范和资源管理。逐步建设适合我国国情和基础教育现状的数字资源链,并充分利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数字图书馆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