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类目的划分与排列

类目的划分与排列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立类、列类是分类法编制的基本技术。类目的稳定性是分类法稳定的基础,特别是基本类目的稳定性尤为重要。为此,类目主要是按照科学知识的逻辑系统进行划分和排列。④在同一划分阶段中,多数类目使用同一分类标准划分,而个别类目采用其他分类标准划分,并排列在类列之后,也是常用的一种划分方法。

第四节 类目的划分与排列

立类、列类是分类法编制的基本技术。立类是指如何进行类目的设置,列类是对类目进行划分和排列,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一、立类的基本原则

分类法的每一个类目都是一个特定的主题概念,都表达了一定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分类法通过科学分类体系所序列的类目,来容纳大量的文献,而成为文献整序的工具。因此,类目的设置必须立足于文献分类的实际需要。《中图法》在编制中,对于某种学科知识、某种事物是否立类(设置类目),一般遵循下列原则:

(一)文献保证原则

文献保证原则是立类的客观原则。类目所代表的事物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还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关于该事物的文献。分类法编制上的文献保证原则是通过立类的文献保证原则来实现的。

分类法使用过程中,如某类逐渐失去文献的保证,则对该类作删除或归并的处理。

(二)稳定性原则

类目的设置要考虑它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是稳定的。类目的稳定性是分类法稳定的基础,特别是基本类目的稳定性尤为重要。一般来说,从知识分类、学科分类、专业分类以及惯用的划分等方面设置的类目是相对稳定的。保证类目的稳定性,就必须使用稳定的因素作为类目划分的标准。同时,提高类目的可延展性或兼容性,也是提高类目稳定性的措施之一。

3.发展原则

为保证分类法的稳定性,立类时应以发展的眼光,有预见性地为某些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事物编列必要的类目,或留有发展余地。这要求分类法编制或修订时,应充分参考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一些新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由此对文献生产产生的影响,作预测性研究。发展的原则还表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原立类不当、使用频率相当低的类目予以调整、合并或删除。

4.均衡原则

《中图法》是一部大型综合性的分类法,在类目设置上要考虑各学科领域类目分布的均匀度,防止某些局部过于概括或过细地展开。

5.立类必须概念清楚

主要体现在:所使用的语词或短语能确切表达类目的实际内容范围,内涵、外延清楚;类名采用科学、规范、通用的术语或译名;在表达相同的概念时,做到语词的一致性;在不影响类目涵义表达的情况下,保证用语的简洁;每个类目都要有专指的检索意义。此外,类目涵义以及与他类目的关系,必要时还需通过类目体系和类目注释加以说明或限定。

二、类目的划分

《中图法》主要是从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的角度来揭示文献内容的区别与联系,按学科和专业集中文献,提供从学科和专业出发检索文献的途径。为此,类目主要是按照科学知识的逻辑系统进行划分和排列。重视类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贯彻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的划分原则,把成千上万个类目按学科系统排列,组成一个严密的概念等级分类体系。通过这个等级分类体系,显示各科学知识部门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反映科学知识部门之间的亲疏远近和隶属关系。

(一)类目划分的基本原则

①类目划分是选用一定的分类标准,对一个较宽泛的概念进行分组,形成一组平行的类目,这组平行的类目互称同位类,它们都具有其上位类的内涵,同时又增加了分类标准所限定的内涵。类目的划分决定着局部文献聚类的方向和集中的程度,对文献检索效率有重大影响。类目划分一般是选择事物的本质属性中最有检索意义的属性作为划分标准。如:在“P61矿床学”类中主要依燃料矿、金属矿、非金属矿等矿种划分类目;在矿山工程中,则依矿山设计、支护、开采等工程项目分,而不依矿种分;矿种的划分,只在采矿、选矿类下使用。在“TS932雕塑工艺品”类中,按雕塑材料划分类目;而在“J31雕塑技法”类中,则同时使用“样式”、“题材和体裁”、“材料”三种标准划分。在“Q949植物分类学”中,按植物形态划分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而在“S5农作物”中,则按植物对人类的用途划分为禾谷作物、豆类作物、饲料作物、绿肥作物等。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选取的划分标准不一定是相同的,主要是根据文献检索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事物按何种属性聚合成类。

②在类目划分时,基本遵循逻辑划分的规则,即这种划分是逐级次第进行的,在同一划分阶段中,一般只使用一个划分标准,以保证划分后的子目相互排斥,外延不相交叉。

③类目划分时力求全面,使由一个上位类划分出来的一组下位类的外延之和等于上位类的外延,以保证类列的完整。当不可能全面列举或无须全面列举所有类目时,一般在类列的最后编制“其他”类,用以容纳尚未列举的内容。但有时也根据类目划分的实际情况,不编列“其他”类,如果出现未列举的新主题内容,首先应考虑归入与之属性相近的同位类,若无合适的同位类可入,则归入能概括该主题内容的上位类。

(二)类目划分的若干技术方法

文献分类与知识分类、科学分类、事物分类都有重要的差异,编制分类法实际上不可能严格地按逻辑划分的原则去进行,而应根据文献的特征和检索的需要,有所变通,确定类目划分的方法。

①在类目划分中,凡涉及到共性区分的问题时,一般都采用编制通用复分表、专类复分表、“一般性问题”以及采用类目之间的仿照复分来处理。

②在类组性的类目下,很难使用同一种分类标准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划分,而根据类组所包含事物的特征分别选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如“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的四个组成部分就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③当某些事物具有的若干属性都可作为检索入口,但又不宜在逐次划分过程中分别使用这些属性作为分类标准时,就同时使用若干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即采用多重列类法。

④在同一划分阶段中,多数类目使用同一分类标准划分,而个别类目采用其他分类标准划分,并排列在类列之后,也是常用的一种划分方法。例:

img5

img6

上例中“各种用途画”、“民族史志”、“地方史志”均是使用其他划分标准形成的同位类子目。

⑤《中图法》在构建基本类目框架时,重视科学分类的运用,以形成大体与科学分类相吻合的类目体系。但在各级类目编列时更注重从知识分类和事物分类的角度建立局部类目体系。因此,常常采用学科、事物的“问题”或“方面”作为分类标准,这样可以把某学科或事物包含的全部问题或各个方面,在同一划分层次进行显示。例:

img7

img8

这二例都是使用上位类所包含的问题作为划分标准的。

⑥对类目进一步划分时,如涉及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不同分类标准时,通常是把类列的子目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性或理论方法性类目,第二部分是专论性或具体问题(事物)类目。这种划分可以在类目连续划分中的不同阶段,设置相应的概括性类目,以便容纳总论性或概括性文献。例:

img9

这两部分的类目序列,按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分类原则编排,文献归类也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如:“土壤改良”入S156(总论),“小麦土壤改良”则要分入S512.106.1(专论)。即能入具体问题、事物类目的,不入总论性或理论方法性类目。如果某类中出现有不按上述原则划分的类目,通常都在类目注释中加以说明。

例:

img10

各种文献的研究、补充、登记、编目、保管和使用等入此。

img11

总论某一类型图书馆,如儿童图书馆工作的著作入此。

专论某一方面工作的著作入G251/255有关各类……

根据上述注释就可以明确G25所属各类的内容范围:“大学图书馆编目工作”应入“G254.3文献编目”,而不入“G258.6高等学校图书馆”;“乐谱编目”应入“G255.6乐谱”,而不入“G254.3文献编目。”

⑦有时为满足某些专业特殊的检索需要,按一定的属性对某些事物相对集中列类。例如医学类各类疾病一般按病变的生理系统或器官聚类,通常在某种器官下集中该器官疾病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而对“结核病”、“肿瘤”等则按病因或病理集中列类,这样,胃疾病中就不再包含胃结核和胃肿瘤,肺疾病中就不再包含肺结核和肺肿瘤。当某类中多处采用集中列类法时,要根据注释认真分析各类集中文献的程度,正确判断它们各自的内容范围。

⑧为满足不同性质的文献情报机构从不同角度集中文献的需要,广泛采用交替列类法,为具有双重隶属关系的学科或事物分别编列正式类目(使用类目)和交替类目,供用户选择使用,同时有选择地将某些交替类目细分展开,便于专业单位使用。

⑨采用合并列类法,把若干相近或相关的并列概念合并建立一个类目或类组。合并列类法可解决类目配号的困难,也适于处理若干相关的主题内容常存在于同一文献的标引需要。合并列类还用于分类法修订时合并某些相关的类目和赋予类目新的相关内容。

⑩有限地使用字母标记法列类。字母标记法也是一种列类方法,这种列类法只指明类目细分的方法,而不实际加以列举。字母标记列类法适用于一个上位类划分出子目相当多且难以预见的情况。

(11)有限地采用双表列类法,对某个大类使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建立两个不同的分类体系,满足不同专业性质的单位对局部分类体系的不同需求。

(三)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

分类标准使用次序也称引用次序,是等级体系分类法类目划分时运用分类标准的先后次序。一个类在连续划分过程中,需要分别使用该类事物的若干属性作为分类标准。这些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决定着文献聚合成类的次序和按某种属性集中的程度,决定着分类法局部的类目体系结构,对分类法的性能有重大的影响。《中图法》在选择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决定文献聚类方向时的基本原则是:

①优先使用的分类标准一般是该学科、事物的主要分类标准。如:经济类首先使用经济活动的领域或范围(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作为主要分类标准,而不是按经济活动的地域或时代分;在历史类首先是以历史活动的国家、地域作为主要分类标准,而不是按历史的时代分;在教育类主要是依教育的等级和类型划分,而不是按教育活动的问题或地域分;在植物分类中,主要是按植物的形态划分,而不是按植物的分布地域或植物的生长周期等标准分

②优先使用能形成具有科学认识意义的类目体系的分类标准。如:在政治经济学类下,主要以“社会生产方式”这个分类标准;在数理科学和化学类中,首先按物质运动形式来划分。

③优先使用具有较高检索意义的属性作为分类标准。如:在A类首先按经典作家分,而不按著作的内容或形式分;在Z类首先按出版形式分,而不是按文献的内容分;在文学作品中首先按作者的国籍分,而不是按作品的时代、体裁和题材分。

三、类目的排列

类目的排列包括纵向排列和横向排列,纵向排列决定于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横向排列指一个类列中同位类的排列。科学地排列同位类,虽对检索效率影响不大,但能体现分类法编制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且对于深入认识分类体系、方便标引和检索也有一定的意义。《中图法》类目排列的基本原则是:

①优先使用事物的客观发展次序、事物内部固有的次序、科学的系统次序以及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次序排列同位类。如:“K21/27中国各代史”按历史发展次序排;“G61/G65各级教育”按教育的等级由低向高排;“O4物理学”按由宏观到微观的次序排;“Q91/96各类生物”按生物演化的次序排;“TJ武器工业”按由简单到复杂的次序排;“TS125麻织工艺”按生产流程排。

②同位类的排列贯穿着从总到分、从理论到应用、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次序。如:在农业类,先排农业的共性问题和通用技术类目,再排农作物、园艺等类目;在“TN95雷达”类,先排理论性类目,再排应用性类目;在“P21普通测绘学”类,按大地测绘学、摄影测绘学、专业测绘学,一般到特殊的次序排列。

③当某类事物的客观次序不明显或某种人为的次序更有利于检索时,则按人为次序排列同位类。主要是按类目的重要程度、文献的多少、通常的习惯次序以及从现实到历史的次序排列。如:“S5农作物”按作物的重要程度排;“TF81/89金属冶炼”按文献的多少排;“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按习惯次序排;“J421摄影作品综合集”按时代由近到远的次序排。

④对于性质相同或相似的类列,采用统一或对应的排列方法,以提高助记性。例:

img12

运用复分或仿分的办法将类目展开,也是达到类列的统一排列或对应排列的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