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的原理

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的原理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原理主要是通过一种启发式教学模式,以达到开发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所以,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冲破原来的那种传统的教育模式,用启发的方式实施教学,本着开发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去实施教学活动。这是个体在经济压力之下产生的创新动力。从中不但可以开发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可以使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很高水平。为了建成创新型国家,我国已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这对开发我国国民的自主创新能力将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三、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的原理

(一)启发式原理

本原理主要是通过一种启发式教学模式,以达到开发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是实施一种创新教育。所以,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冲破原来的那种传统的教育模式,用启发的方式实施教学,本着开发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去实施教学活动。

(二)压力式原理

压力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产生不同的类型,不同大小的压力,会形成不同大小的动力;压力越大,产生的动力就越大;压力越小,产生的动力也越小;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其变化成正比。

1.社会压力

社会压力指的是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在城市工作、生活,有来自于交通的压力,往往遇到交通阻塞耽搁时间而使人产生紧张的情绪。正因为有了这种社会压力,人们在城市交通上不断地创新。例如:在城区建设高架公路;在城市周边加建一条环城马路;甚至在城市外环线路建设环城高速公路等等。

2.经济压力

经济压力指的是由于经济方面的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压力。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矛盾的焦点,主要反映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如果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趋向于下降,这就发出了一种危险的信号。作为一个企业家,就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出经济效益下降的真正原因所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想方设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是作为一个企业(单位)在经济压力之下所作出的反映。现代企业发展的许多实例证明: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不断地增长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这是企业面对经济的压力而产生的创新动力。如果面对经济的压力不是企业(单位)而是个体,例如企业倒闭造成一大批下岗人员,下岗,意味着经济收入中断,生活所需费用就没有了经济来源,在经济压力之下,这些下岗人员就会积极地去参与各种培训再上岗的活动。这种学习训练再上岗也是一种创新行为。这是个体在经济压力之下产生的创新动力。

在社会与经济两方面的压力之下,由压力转变为创新动力;再由创新动力转化成自主创新能力。从中不但可以开发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可以使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很高水平。

(三)激励式原理

1.目标激励

目标是组织(或个人)活动预期要求达到的目的或结果。使用不同的标准,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目标。按层次可以分为基层目标、中层目标和上层目标;按时期可以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按内容可以分为具体目标、中间目标和总目标;按稳定性可分为动态目标和静态目标;按数量可以分为多元目标和单元目标。任何组织(单位)都会按照每年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不同要求和标准确立目标。然后,将目标与企业每个成员的岗位挂钩,与企业的每个部门或车间挂钩。同时,通过目标挂钩进行严格的考评。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将考评的结果与每个人或每个部门与车间成员的工资和奖金挂钩。因此,企业的目标管理,形成了极其重要的目标激励作用。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调整目标,也就是企业目标的创新。然后,企业员工也必须根据企业制定的新目标,不断地调整自己岗位工作的行为表现,这也就是企业员工的工作创新。总之,通过目标激励,会促使企业与员工之间产生一种良性的创新循环。由此,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促进企业不断地壮大与发展。可以看出,目标激励,不论对于组织(单位)还是个体,均能达到激励其不断创新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的目的。

2.机制激励

所谓机制激励指的是通过建立一系列促进创新行为的法规与制度,以鼓励人们不断地进行创新。为了建成创新型国家,我国已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这对开发我国国民的自主创新能力将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国家创新机制的激励作用。作为一个组织(单位),特别是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要想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创新的机制去激励每一个员工。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一点,该企业肯定会大放光彩。另外,我国制定发布实施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中国专利法》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奖励条文以及各级政府出台的有关创新方面的奖励制度与政策等等,均可归类于创新机制激励的范畴。目前,我国各行各业各单位正在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可以相信,这种机制将更好更快地激励我国早日跨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