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保须先行

环保须先行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从长远的观点看,武汉市要在城市现代化中迅速腾飞,环境保护工作还需先走一步。武汉的环境保护也应该从武汉自然环境的实际出发,换言之,要抓住武汉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武汉市水体污染是严重的,例如沙湖等。因此,我们认为,在环境保护部门要有更大比重的环境管理的人力、财力和研究课题,并应当好市领导的参谋,使武汉市的经济改革在良好的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治理和保护武汉市的水体应放在环境保护工作的首位。

武汉要腾飞 环保须先行

武汉要腾飞 环保须先行[1]

武汉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从长远的观点看,武汉市要在城市现代化中迅速腾飞,环境保护工作还需先走一步。

1984年5月,中央作出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批准武汉市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武汉果然不负厚望,不到一年,改革就跨出了令人瞩目的一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武汉市领导大胆地采纳了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李崇淮及芦国维同志的建议:武汉要以“两通”(即流通和交通)为改革的突破口。

面对新形势,武汉市环境保护部门是否要作相应的反应呢?我们想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借贵刊一席之地,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抛砖引玉,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武汉市的环境保护要卓有成效,就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武汉市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李崇淮教授、芦国维同志的建议好就好在从武汉的实际情况出发。武汉居京广线之中,扼长江之中游,素称“九省通衙”。武汉改革的成功就是利用了这个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自然地理优势,内联华中,外通海洋。武汉的环境保护也应该从武汉自然环境的实际出发,换言之,要抓住武汉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与我国的大城市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重庆、南京、沈阳、西安等相比,武汉自然保护有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有极为丰富的水环境。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水的汇合处,市区内有相当大面积的湖泊、塘堰等水体。就是因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舟楫之利,武汉在古代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它的贸易额仅次于上海,现在愈加繁荣的商业、工业和交通业更与这一环境特点紧密相连。在武汉环境系统中,水体子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地区局部气候,例如酷暑、高湿等有着直接的影响。每到洪水季节,长江和汉水常对地势低平的汉口构成严重威胁,不仅消耗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也使市领导的注意力在一段时间内被分散。试想,武汉市要继续大规模发展,乃至腾飞,能不考虑这个情况吗?

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水平的环境质量。经济越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也越加关注。武汉市水体污染是严重的,例如沙湖等。即使原先湖水清澈、微甜、水草繁茂的东湖,也受到了严重污染。我们知道,除工业和生活废水对水体的直接污染外,工业区的空气污染会因降雨而使其中的污染物进入到水体中去。污染水体周围的空气污染也会因此而加剧。同时,水体污染又常常是导致土壤污染的直接原因之一。通过食物网(例如饮水、粮食、蔬菜、水产等),水体中的污染物会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据报道,改革后的武汉,国内外客商接踵而至,7000家民办企业应运而生,10万农民建筑大军开进城市,长江和汉水出现了“江摇千家橹,河泊万户船”的局面。这一方面是好事,另一方面则使原先已有巨大压力的武汉又增加了沉重的负荷,首当其冲的是水体所受到的压力。在改革之初,若对此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防患措施,一个现代化的、美丽的武汉城是不可能出现的。

二、要有与武汉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同步前进的环境保护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很自然的。有问题的前进比不前进好。现在的关键是要去充分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先要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止这些问题发生。如果是环境保护不与改革同步前进,势必会使我们处处被动,防不胜防,乃至出现影响改革的严重环境问题。要做到同步前进,就需要搞改革的同志研究环境问题,搞环境保护的同志要密切注意武汉的改革,两者协调起来。要做到同步前进,还必须将环境保护的改革纳入武汉市改革的全局中去。例如,人口密度和增长率的控制,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文化区、旅游区的重建、扩建和新建,第三产业的布局等,都应与武汉环境容量的大小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规划。这必须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规划,即不但有定性的,还有定量的依据;不但有静态的,还需要有动态的依据,这个动态主要是指环境与经济发展对立统一的动态研究。

三、将“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结合起来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省市的环境保护的重心在“环境治理”上,有突出成绩的“环境管理”很少。这种现状有复杂的历史社会原因。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应该以环境管理为主,以消极的环境治理为辅。毫无疑问,我们最终会达到这一点,但在目前还不可能,不过应当将两者结合起来,逐步向高水平的环境保护过渡。否则,我们一边在治理“三废”,一边在造成更为严重的“三废”,这样就处处被动,甚至越搞问题越多。因此,我们认为,在环境保护部门要有更大比重的环境管理的人力、财力和研究课题,并应当好市领导的参谋,使武汉市的经济改革在良好的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种参谋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提出一些材料和观点,而应该提出各种管理方案来,供领导组织论证,作出决策之用。

四、运用好系统论和控制论

武汉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城市生态系统,要使这个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高质量的稳态,乃至向更理想的城市生态系统进化,就必须对它有充分了解。现代发起的系统论和控制论为我们认识这种复杂系统提供了办法。城市生态系统是可以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的,例如环境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这些子系统构成网络式的城市生态系统,它们各有其特点,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城市生态系统运动的根本原因。我们的环境保护部门要有系统论和控制论方面的专家,即使搞某一个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同志也应有这些知识,使自己明确工作与全局的关系,而且明确一个具体的工作也有个系统的问题。

上面我们就一般原则作了粗浅的讨论,下面就武汉市环境工作提出一些具体建议,供同志们工作时参考。

(1)治理和保护武汉市的水体应放在环境保护工作的首位。在水体中,那些作为民用水(尤其是饮用水)的水源要首先治理和保护。东湖是武昌文化区大多数市民饮水水源,其治理是迫在眉睫,群众呼声最高。在治理东湖的各种措施中,有同志提出将连通长江的闸门重新打开,这是有道理的。用长江的巨大自净能力来净化东湖,就是发挥了东湖邻近长江的地理优势。

(2)大力发展绿色植物,调节武汉市的环境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环境。据文献资料,城市每人要10m2的森林或约50m2的草坪才能满足人们呼吸的需要。我国大城市的绿化面积比发达国家差得很远,巴黎是24.7m2/人,伦敦是22.8m2/人,纽约是19m2/人,而北京只有2m2/人,上海是0.85m2/人,武汉没有见到资料,估计也很低。绿色植物的作用不但对净化空气、水体、土壤有重要意义,同时又可美化城市。武汉尚有许多老零星裸地,植树、种草有潜力,水体中宜发展优质的水生植物。

(3)东湖风景区应指导性发展第三产业。东湖是武汉市宝贵的景观资源,供大家工作之余观光、旅游之用。这里应是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格外幽静,要有计划地兴建各种建筑物,对宾馆、餐厅、疗养院、娱乐场所等更应严加控制,否则会对东湖增加环境负荷,破坏景观。

(4)要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环保骨干队伍。我国环境保护起步较迟,许多同志都从其他部门调来。这些同志中原先学化学的多,而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专门人才很少。这种结构很不适应目前的需要。环境保护是综合性的工作,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都很需要,各种人才应有合理的比例。现在可采用办短训班、委托培养等来应急。

(5)武汉市体制改革委员会的机构中要有环境保护的协调机构。目前环境保护部门难以统一指挥或协调全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例如,东湖的环境保护涉及许许多多的单位,环保部门对它们也无能为力。体改委中设了有实权的协调机构,事情就好处理了。

总而言之,武汉市目前形势很好,但经济要稳定、持久地向前发展,城市要现代化,高质量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先行。只有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不延误子孙。

作者后记

此文应过乃蓉先生之请所写。是年,我正忙于做博士学位论文。在全国各地采集水生植物标本的经历中,我亲眼目睹了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与经济活动已对湖泊、河流和沼泽造成巨大威胁。孙先生非常支持我的观点,共同起草了针对性很强的文章,希望引起政府与公众的关注。从那时起,我养成了关心国家与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的习惯。

【注释】

[1]本文刊于《武汉环境保护》(1985(1):1-2),并被中共武汉市市委研究室的内部刊物《调查与研究》于1985年8月第8期转载,署名孙祥钟、陈家宽,由陈家宽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