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办晓庄师范学校

创办晓庄师范学校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6年,陶行知以中华教育改进社名义向江苏教育厅发出申办乡村师范的公函。师范教育负有培养乡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使命,所以培养数量不是关键,质量是关键。只要进入师范学校,无论男女,都要把教育当作自己的终生大事,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四、创办晓庄师范学校

(一)点燃乡村教育的火种

1926年,陶行知以中华教育改进社名义向江苏教育厅发出申办乡村师范的公函。此时,他对学校性质、办学目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与内容都有了基本的构想。1927年,在江苏省教育厅赞助下,陶行知负责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决定成立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校址选在南京神策门外老山脚下的小庄。

陶行知预备以这样的一所试验学校,当作一个楔子,到乡村贫瘠的土地里磨砺,准备为改造中国乡村社会打开一个口子。

一切都在努力走近那个伟大的理想。当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师范教育负有培养乡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使命,所以培养数量不是关键,质量是关键。晓庄学校的宗旨是“要造就好的乡村教师去办理好的乡村学校”,这个“好的乡村教师”就是这些教师能真正懂得和理解乡村教育,富有高度的使命感,真正扎根在乡村,安心为乡村服务,通过乡村改造乡村。

有一点是特别明确的,就是这个师范学校要在乡村的环境里训练乡村师资,在学生未毕业之前就要有用各种学识去作改造乡村的实习,学校教学要与当时乡村实际改造紧密结合起来,“舍去眼面前的事业不干而高谈将来的事业,舍去实际生活不改而单在书本课程上做功夫,怕是没有多大成效的。我们不要以为把师范学校搬下乡去就算变成了乡村师范学校。不能训练学生改造眼面前的乡村生活,决不是真正的乡村师范学校”[11]

为了真正贴近乡村需求,就要力争“零距离”培养。因此,师范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在乡村设立师范分校,“在乡村的环境里训练乡村师资”;第二要务是以乡村实际生活为中心,加大实习力度,把眼前的乡村作为实习的场所,边受教育边实习,切实推进乡村改造,而不是把分校放在乡村就了事;第三要务是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拿生活作为课程,旨在使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和生活融为一体,使学校真正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

这所学校一出现,就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办学风气。当然,要建设这样的学校,难度是非常大的。在乡村学习,在乡村工作,老师愿意么,学生愿意么?如果老师要从城里迁往乡下,家里能支持么?大家能吃得起苦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很琐碎,但是很现实。不能苛责谁有这样的疑问,因为那时乡村之落后陋俗,难以想象。

这个学校办得起来么?

(二)独树一帜的招生要求

虽然学校连校舍都没有,一切还是空中楼阁,而这理想还要在贫瘠的乡村生根开花,估计这不是每个求学者都向往的师范生活。所以,人各有志,与其盲目进门,中途吓跑,还不如一开始就坦诚公布。

晓庄师范的招生简章独树一帜,很有意思,可以说,今后的办学目标和今后的学校生活已经一目了然:

培养目标:(一)农夫的身手;(二)科学的头脑;(三)改造社会的精神。

考试科目:(一)农工或木工操作一日;(二)智慧测验;(三)常识测验;(四)作文一篇;(五)五分钟演说。

本校准备:(一)田园二百亩供学生耕种;(二)荒山十里供学生造林;(三)最少数经费供学生自造茅屋住;(四)中心学校数处供学生实地教学做;(五)指导员数人指导学生教学做。

开学日期也表明此校有大不同之处,写的是“开学及开工期”。这个招生广告够坦诚,摆明了来这所学校是要“吃苦”的,而且毕业后还将继续“吃苦”。这样的广告估计能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但学校并不以此降低要求,似乎还挺“牛”,这个广告后面还特别声明:“少爷、小姐、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别来。”

陶行知曾经在一次演讲中阐述他对教育的理解,提出师范生应该具备的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把学校当作人生道路的临时客栈,也不要把教育当作职业选择的权宜之计。只要进入师范学校,无论男女,都要把教育当作自己的终生大事,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所以虽然当时战火纷飞,来投考的人也不多,但是陶行知还是要精挑细选,他是打算把这些人当作“种子”来培育的,自然不希望对方动辄半途而废。

因此,当有清华大学的学生意欲来报名,陶行知并不以为得了英才而喜出望外,而是去信再三提醒他,先给他泼冷水:“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的甘苦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您,还望您慎重考虑一番,再行决定。田家生活是要蛮干的,您愿意吗?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你不怕把雪白的脸晒的漆黑吗?您不怕软手上起硬皮吗?您不怕在风霜雨雪中做工吗?你不怕挑粪吗?你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12]

陶行知的意图是明显的,他既然存着一个宏愿,当然不想只是培养几个师范生而已,而是希望他们像“火种”,燎原乡村教育新天地。所以,学生对学校愿景的认同感和心理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样的去信,这样的招生简章,算是“把丑话说在前头”,直截了当地挑明了说,够痛快!

看了这个招生简章,真是令人感慨。最近,我国多所名校在搞自主招生。以清华为代表的“华约”、以北大为代表的“北约”、以北京理工大学领衔的“理工联盟”,这些自主招生联盟引得学生蜂拥而至,“争抢席位”。

但有谁去过问这个“匹配”问题?这所学校欢迎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这样的学校,似乎大家都不关心,学生能挤进名校就好,名校能招进优秀学生就行。著名的成功教育倡导者、上海市闸北区新八中校长刘京海对此也提出了批评:“自主招生的根本目的,应该是高校能招到与自己办学理念一致的学生,学生找到与自己发展目标一致的学校,是使原本的高考体制中无法选出来的特色学生得到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不是现在比高考更难、加重考生负担的‘小高考’。”[13]

与晓庄学校的招生简章比一比,是不是会让人很有感触?

(三)学校在战火纷飞中开学

学校奠基礼是隆重的,那天是立春,很有寓意的日子。

前来参加典礼的嘉宾有五百人之多,人们看到的不是穷乡僻壤,而是可能代表美好前景的未来。这可见陶行知和他的同志们的影响力,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一所凭空起家的新学校要赢得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殊为重要。

晓庄师范开学那天,正是战火纷飞,北伐军离南京城已不远了,空气里弥漫着硝烟的味道。虽然担心影响报到情况,但学校还是“誓与村民共休戚”,投考开课按预期举行。而另一方面,陶校长的工作又做得非常细致,譬如通告中详细告知学生来校报到的行走路线,生怕大家迷路。

前来报到的学生只有十三人,还是赶来看热闹的村民多,这实在是令人沮丧,十三人就能构成一所师范学校?!离“一百万位同志”的目标更是“杯水车薪”!但陶校长还是非常高兴,“我们教一个学生和教一千个学生一样的起劲,因为如果这个学生是个人才,他对于乡村教育必有相当的贡献。一个人是千万人的出发点”[14]

是的,能不顾战火纷飞的危险,赶来入学,可见内心是如何的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其中有从清华退学的学生,有从中华书局中层职位辞职的人,都可谓英才,而且有二十多人因故赶不到的,则托了人或写信来请假要求日后补考入学。积极回应乡村教育的呼唤,其诚意可鉴!所以,连当时的媒体都感到了其意义所在,《申报》发表评论说,“竟有数千百里外,不避艰难、不顾生死远道而来,殊可令人注意”。[15]

当时出席开学典礼的,有东南大学教授陈鹤琴,他被聘为晓庄学校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他可是有霍普金斯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的;第二院(小学师范院)院长赵叔愚,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所以,晓庄学校表面虽不起眼,但是师资力量相当了得,可以说也是国内同类学校中顶尖的吧。

显然,当时在民国初年,像陶行知一样开过大眼界,回国有好前途,但却一心关心民间疾苦,矢志献身于艰苦的乡村教育的知识分子,按海归人数比例来说还真是不少,令人感佩。

当这十三个学生来到晓庄,没有校舍,没有教师,可以说,连一点学校气息都没有。但是学生没有这种“被忽悠了”或者“赶紧卷铺盖回家”的想法,他们来之前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认同了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这是他们在读招生广告就开始有了心理准备,所以,这个招生广告就是很好的沟通方式。

乡村教育扎实的第一步,通过招生简章实现了。

不难发现,那些教育家办学,他们的起步、那学校的规模真是令人惊讶,晓庄学校是十三人,杜威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也好不到哪里去,就十六人,都真是少得可怜啊。但是所有人的心里都装着那个伟大的愿景,谁能否认这学校的意义呢?

可叹当初连一班规模都谈不上的学校,至今仍熠熠生辉,照亮无数人的心灵。

有个蛮流行的职场故事不妨在此作个介绍: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建筑工人们在干什么?三个工人有三个不同的回答。第一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第二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盖一座大楼。”第三个工人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城市。”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

的确,一个目光远大,有理想,有人生奋斗目标的人,是不会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的,其精神状态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