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投资政策的调整

教育投资政策的调整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市场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资源配置时,会出现失灵的现象。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如果完全依靠私人部门来生产教育产品,那么由于教育产品价格过高,会使教育市场出现消费不足,因此,政府应该努力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在公共财政理论的影响下,各国政府纷纷调整投资结构,扩大公共产品的提供,教育事业发展获得了更多的经费支撑。

(二)教育投资政策的调整

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主义产生以前,市场调节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自由经济主义是经济学的主流,这一时期总的倾向是强调“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政府的作用被限制在最低限度。尽管强调“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但是“看不见的手”始终不能有效保证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1929年到1933年,西方国家陷入空前的经济危机,正统的市场自动均衡理论受到普遍怀疑。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同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因一端是贫困的积累一端是财富的积累而爆发社会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凯恩斯认为:因市场缺陷造成的宏观经济的大幅度波动只能由政府采取非市场手段来矫正,国家干预经济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公平分配财富和收入及稳定经济运行。凯恩斯主义的后继者如汉森、萨缪尔森等人,在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财政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发展。萨缪尔森在1954年发表的《公共开支的纯理论》中提出,人们的各种需要大体上可以分为私人个体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与此相对应,也就存在着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市场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资源配置时,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设法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如果完全依靠私人部门来生产教育产品,那么由于教育产品价格过高,会使教育市场出现消费不足,因此,政府应该努力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萨缪尔森等人特别指出:在走向平等的道路上,没有比免费提供公共教育更为伟大的步骤。

在公共财政理论的影响下,各国政府纷纷调整投资结构,扩大公共产品的提供,教育事业发展获得了更多的经费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