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话分析理论

会话分析理论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60年代话语分析逐渐兴起,70年代出现了大量的话语分析领域的专著与文集。DA学派主要是运用语言学理论,关心“语言是怎样组合使我们能够进行谈话”,采用“结构—功能性”的分析方法,着力于话语结构的研究。然而,DA学派遭受到了众多的批评。[27]20世纪70年代,会话分析的主要创始人、美国社会学家哈维·赛克斯提出了会话分析这一概念。至今,会话分析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会话分析理论,具有一般性的会话分析原则和步骤。

第三节 会话分析理论

会话分析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对会话本身进行深入研究的理论。从发展演进角度来说,会话分析理论分为典型的两派,一派是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英国学派,简称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DA)学派,以英国辛克莱(J.Sinclair)和库特哈德(M.Coulthard)等为主要代表人物;另一派是以民族方法学和社会文化为理论基础的美国学派,简称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CA)学派,以美国的哈维·赛克斯(Harvey Sacks)、谢格洛夫(E.Schegloff)和泰恩·哈佛(Ten Have)等为主要代表人物。CA学派是在DA学派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发展起来的,但区别于DA学派,CA学派有自成体系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分析步骤,更强调课堂对话背后的社会意义挖掘而非话语特征和结构分解。

DA这一术语最初是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Z.S.Harris)于1952年提出的,这标志着话语分析研究的开始。20世纪60年代话语分析逐渐兴起,70年代出现了大量的话语分析领域的专著与文集。DA学派主要是运用语言学理论,关心“语言是怎样组合使我们能够进行谈话”,采用“结构—功能性”的分析方法,着力于话语结构的研究。[26]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辛克莱和库特哈德,是运用DA方法来研究课堂互动的杰出代表,故DA学派又称作伯明翰学派。

然而,DA学派遭受到了众多的批评。列文森(S.Levinson)尖锐地指出,DA模式根本上是不适合于学科内容分析的,其存在着内在本质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①它将一个语段理解为唯有一种表述行为,事实上一个语段能产生多种表述行为;②它只考虑到了说话者语言行为本身所具有的话语结构特征,而忽视了话语行为之后所产生的后果或引起的变化;③它提前将互动行为中将要发生的行为单元类别具体化,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④它仅仅关注言语行为,文本分析显得表面、肤浅且单调,类似IRF/IRE这样的谈话结构忽视了建构知识过程中的意义本质;⑤它忽视了序列性背景和超语言学背景对决定表达方式功能的重要作用;⑥它预先设有一套规则,用以表明不同的单元是如何匹配在一起构成前后连贯的语篇,这在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27]

20世纪70年代,会话分析的主要创始人、美国社会学家哈维·赛克斯(Harvey Sacks)提出了会话分析这一概念。赛克斯与人种方法学的重要人物哈罗德·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非常熟悉,并决定通过分析日常发生的世俗谈话来研究社会互动的组织,而音频记录技术正好使这种分析成为可能。于是,赛克斯与谢格洛夫(E.Schegloff)和杰斐逊(G.Jefferson)等人在民族方法学和社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共同发展了会话分析学派。[28]这一学派将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个动态的过程,关心“我们是怎样进行会话的”,关注的重点不是将会话活动视作“结构化的经验”,而是“内含在意义的磋商和建构之中”[29]。它提出会话分析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提取互动样本实例来阐释互动谈话的组织性特征,以揭示互动组织赖以存在的富有文化性的逻辑基础;二是在一个行动序列中描述主体间性的发展过程,即阐释参与者是如何理解谈话双方彼此间的行动和整个谈话互动的过程。为此,会话分析强调借助自然交谈的录音/录像的转写资料,自下而上地由数据驱动进行分析,从事实本身去发现言语交际过程和细节,旨在“探索会话参与者在谈话时是如何理解和回应对方的,重在关注会话行动的前后次序是怎样发生的”[30],努力“去发现社会主体间的互动过程与互动倾向,关注互动者在社交行为中努力想所获得的东西”[31]。换句话说,会话分析根本上是要弄明白:发话人想要表达什么?听话人又是如何理解其意义并作出回应的?双方是如何产生互动的?至今,会话分析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会话分析理论,具有一般性的会话分析原则和步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