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及时捕捉学生的差错,推波助澜使其顿悟

及时捕捉学生的差错,推波助澜使其顿悟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是个性化的主体,其学习差异决定了教师要随时面对他们的学习差错。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捕捉随时发生的差错,引领学生在比较、鉴别中走出误区,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及时捕捉学生的差错,推波助澜使其顿悟

学生是个性化的主体,其学习差异决定了教师要随时面对他们的学习差错。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捕捉随时发生的差错,引领学生在比较、鉴别中走出误区,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时,教师选用了这样一道练习题:“2005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收入所得税收标准。个人月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500元的5%

超过500~2000元的部分10%

超过2000~5000元的部分15%

……

小红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一学生介绍了自己的解答方法,即(2500- 1600)×10%= 90元

               (1800- 1600)×5%= 10元

师问:“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吗?”(多数学生认可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这时有一名学生反驳道:“我不同意这种算法。”教师及时追问:“为什么呢?请你给大家讲讲?”这名学生说道:“小红爸爸的工资,是2500元,比1600元多出900元,这900元是应纳税部分的工资额,其中超过500~2000的部分是400元。所以应将纳税工资额的900元按要求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500元,其纳税标准是5%,另一部分是400元,即‘超过500元到2000元的部分,’其纳税标准是10%。”话音刚落,一些学生就立刻顿悟并点头示意,教师再及时提醒:“要注意题目中的‘超过500元到2000元的部分’这些关键词语。”一名学生这时再介绍新的解法,即2500- 1600= 900(元),500×5%+(900- 500) ×10%= 45(元)。这时教师发现有几名同学还是面露难色,于是问他们:“是不明白吗?”学生答道:“我觉得两种算法都有道理,但我还是不太清楚第一种方法错在哪了?”为了帮助学生验证第一种方法的不科学性,教师将题目中的数据及条件进行改编:“小红的爸爸工资3600 元,妈妈工资3610元,按第一种算法来纳税,税后工资各是多少元?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同学们帮助这名同学很快算出:3600-(3600-1600)×10%= 3400(元),3610-(3610- 1600)×15%= 3388.5(元)。妈妈工资比爸爸工资多10元,结果税后所得收入反而比爸爸低,这当然是不合理的,所以超出部分应分部分计算。这几名学生面露喜悦之色,连连点头。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环境,是教师教学生涯的“方舟”,是学生度过有效学习时间的一个丰富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不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学习的主角。正是这些来自学生的差错使课堂不再沉寂,让互动有了话题,也才真正唤起了他们探索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错,合理整合教材内容,适时调整预设方案,使学生的探究向纵深发展,让学生的思维“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因此,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自信,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