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树立创新教育新观念

树立创新教育新观念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教育”早已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已经实施和探索了很多年的一项重要发展目标。创新教育的最大阻力也许实际上来自于校长、教师以及家长自身,主要是植根于他们大脑中的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就在于教育理念的创新,实现思想上的根本超越。教育童话《动物学校》是这一思维枷锁的极好反映。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它们具有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指导思想,也必然会带来不同的教育结果。

26.树立创新教育新观念

“创新教育”早已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已经实施和探索了很多年的一项重要发展目标。然而,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总是难免碰到种种困难和阻力。可是,开展创新教育的最大阻力究竟是什么呢?

有的人说是钱,没有足够的钱,无法买设备、无法为学生提供好的硬件设施;也有的人说是现有的升学、高考等指挥棒,逼得学校只好去抓应试教育而无暇顾及创新教育……这些都是事实,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创新教育的最大阻力也许实际上来自于校长、教师以及家长自身,主要是植根于他们大脑中的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正所谓“洗心方能革面”,一切革新的行动,都首先取决于人的观念的转变。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就在于教育理念的创新,实现思想上的根本超越。

一、超越“儿童怎会有创新”的陈腐陋见

img42

上面的这幅图片告诉我们,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一个圆圈,在孩子们眼里有那么多的说法,那么富于想象,这难道不是创新的基础?而到了大学生眼里,就只剩下数字“零”的答案了。受教育的增多却使大学生的思维更单一,视角更狭窄,更缺乏想象力。

陶行知在其《创造宣言》中明确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个宣言是振聋发聩的。遗憾的是,即使是在今天的许多成年人的思想深处,仍然对儿童采取居高临下的俯视态度。以为儿童在各个方面相对于成年人而言都是处于劣势的,他们无法想象儿童怎么会有创新的思想与作为。同样地,在传统学校教育中,成年人(通常是教师)对学生的看法,过于重视其知识及经验不足的一面,强调其软弱、无知和依赖的现状,无视学生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潜在状态,导致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过多的干预和控制。

由此看来,不是儿童没有创新,而是我们的陈腐的观念在不断阻碍或侵蚀着儿童本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此,我们不需要进行反思吗?

二、超越统一性要求的思维枷锁

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习惯思维、求同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也成了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思想障碍之一。教育童话《动物学校》是这一思维枷锁的极好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中国传统教育及其现状的一种栩栩如生的反映。

很久很久以前,动物们决定创办一所学校以应付日益变化的世界的需要。在这所学校里,教授的是由跑、跳、爬、游泳、飞行等科目组成的活动课程。为了便于管理,所有的动物学习所有科目。第一批学员有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

鸭子在游泳这门课上表现相当突出,甚至比他的老师还要好,可对于飞行这门课,只能勉强及格,而对跑这门课感到非常吃力。由于跑得慢,他不得不每天放学后仍留在学校里,放弃心爱的游泳以腾出时间练习跑步。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脚掌都磨破了,终于获得了勉强及格的成绩。而他的游泳科目,由于长期得不到练习,期末时只获得了中等成绩。学校对中等成绩是能够接受的,所以除鸭子本人以外没有人在乎这一点。

兔子在刚开学时是班级里跑得最快的,由于在游泳科目中有太多的作业要做,结果在水里泡得精神都快崩溃了。

松鼠的成绩一向是班级里最出色的,但对飞行科目感到非常沮丧,因为他的老师只许他从地面上起飞,而不允许从树顶上起飞。由于他非常喜欢跳跃,并花了很多时间致力于发明一种跳跃的游戏,结果期末时爬行科目只得了一个C,跑只得了一个D。

鹰由于活泼爱动受到了老师们的严格管制。在爬行课上的一次测验中,他战胜了所有的同学,第一个到达了树的顶端。但他用的是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老师所教的那种方式。因此他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

学期结束,成绩公布了。普普通通的泥鳅同学,由于游泳还马马虎虎,跑、跳、爬成绩一般,也能飞一点,因此他的成绩是班级里最高的。毕业典礼那天,他作为全体学员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

生活在草原上的许多鼠类动物没有在这所学校里读书,因为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拒绝在课程里增加鼠类家长所建议的“挖掘”这一科目。为了子女的将来着想,他们只好先把孩子送到一个商贩那里学徒,之后又联合了其他鼠类创办了一所私立学校。据说这所学校办得相当成功。

然而,究竟是谁扼杀了鸭子的游泳天赋?为什么兔子的精神会崩溃?为什么第一个到达树的顶端的鹰却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为什么普普通通的泥鳅同学的成绩是班级里最高的?这所动物学校管理者为什么要拒绝鼠类动物的要求?

可以这么说,动物学校实际上也是我们现实中人类学校的一个真实的缩影,它所反映的问题在我们的学校中也是大量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选择适合“教育”的受教育者,而不是在创造一种适合受教育者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生“听话、乖巧、规矩和顺从等而好管理”为褒义的评价准则,以“所谓的调皮、好问和敢于探索、创新”为贬义的评价准则。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让教育适合学生还是让学生适合教育?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它们具有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指导思想,也必然会带来不同的教育结果。只要我们稍微思考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共性教育。这种教育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强调个性服从共性,不是想方设法发掘学生的无穷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不是使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的能力,不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归根结底,我们现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仍然是一种模式化的教育:模式化的学校、模式化的班级、模式化的教育者、模式化的内容、模式化的语言、模式化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模式化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又怎能适应多姿多彩的现实与未来世界?

三、超越“听话”的传统误区

有人曾戏说传统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四鸭教育”:

img43

这大概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真实写照吧。

由于“听话”,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造成对事物缺乏独立见解,人云亦云;由于听话,他们往往适应不了新的社会环境,从而导致防范意识不强,容易被坏人利用,或者上当受骗;由于听话,导致他们缺乏独立思想能力及创新精神,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容易因循守旧,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与“听话”并行不悖的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语。如果规矩仅就行为规范而言的话,是应该的,可我们绝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都把它无限扩大,在课堂上、在作业的要求上都是如此要求,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随着条条框框的增多,在知道了许多事实和道理之后,却也使创造性的思维慢慢退化,丰富的想象力变得越发苍白。因为我们注重的是公式、要点和标准化的答案,而不是自己的独立的想法。按这样的思路及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是循规蹈矩、缺乏生气、死读书的书呆子。这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教育方式,否定了人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存在能动认识的巨大潜能。它不仅妨碍了儿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而且扼杀了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我不知道我们的家长、教师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在强调孩子听话顺从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泯灭了孩子们爱动、好奇、勇敢,甚至冒险的天性。

这些正是现代社会中极需具备的素质,它们是创新的真正源泉。

四、超越“单打一”的教育改革思路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正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但是,许多学校在未吃透创新教育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就开始了一个又一个挂着创新教育招牌的教改与实验,结果创新教育就被异化成“速成化”的、“数量化”的、“口号化”的、“非人性化”的等创新教育形式。可是,除了取得一些用值得怀疑的数字表达出来的成绩以外,并没有真正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取得长足的进步。原因在于,一方面,许多开展创新教育的学校追求的是能够很快带来好处的“高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的“麦当劳化”了的创新教育,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创新教育的过程;另一方面,面对妨碍创新教育开展的学校小环境乃至社会大环境,如果只靠某些良好的愿望和冲动,不从根本上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只是在形式上搞活,不对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加以统筹考虑,我们的改革很可能事倍功半。因此,当前开展创新教育,必须超越“单打一”的教育改革思路,要运用系统思想,从教育内部和外部等各个方面谋划创新教育的“一揽子”方案。

五、超越“囚徒困境”的思想顾虑

“囚徒困境”是社会学、法学、心理学中一个著名论例,它对我们理解创新教育实施的难度有一定的启示。其大意如图所示:

两个犯罪嫌疑人被警察拘捕了。警察分别告诉他们,他们有三种可能:(1)死不认罪,最后也确实找不到他们犯罪的证据,这样他们将被无罪释放;(2)主动认罪并检举揭发同伴,只判3年刑期;(3)可能就是自己死不认罪,但被同伙揭发并证明有罪,这样就会被判10年。

结果,被分别关押、分别提审的罪犯绝大多数会选择第二条。

img44

事实上,如果两人都“隐瞒罪行”,结局比两人都“交代”要好,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会选择了“交代”呢?因为不论对方选择什么,从逻辑上讲,第二条是最佳选择,结果都逃不出囚笼。“无论别人选什么,我选第二条策略总是合理的”心态,其结果是使大家“更糟”。然而,很有意思的是,目前在创新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选择上,家长与教师们就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其实,每个家长、每个老师都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学生能够升入好的学校,最终读大学,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各方面的素质都比较全面,但在其心底里有一种担心,别的学校或别人家的孩子搞应试教育,而我们学校或我家搞创新教育的话,风险是非常大的。因此,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子女如何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之间寻找平衡点,说白了就是既关心孩子能否考上大学,又关心孩子的素质是否全面,这必然会对创新教育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而要克服这一点,必须从思想上超越“囚徒困境”的尴尬。

六、超越“假、大、空”的思想怪胎

在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假、大、空”现象依然比较普遍。这种现象由来已久,近些年比较严重:表现之一是相当一部分人缺少务实精神,热心于抛头露面,沉不下心去干实事;表现之二是以气吞山河的口号,没完没了的会议,尽善尽美的规划代替干实事;表现之三是摆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和热热闹闹的大场面以显示干实事……

总之,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太多的形式主义,而缺少实干精神。真正开展创新教育,关键并不在于强调它的重要性,而在于创造一种让人能够从实际出发的社会、政治环境。这种环境,使搞“假、大、空”的人得不到任何好处,使说真话、干实事的人不会遇到意外的不测,使形式主义的工作方式没有立足之地。

七、超越“一切在教”的教育误识

众所周知,教育是由“教”和“育”两个字构成的。遗憾的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关注的更多的是“教”而忽视了“育”。其实,家长、教师的作用更在于“育”。对创新教育来说,这个“育”字尤为重要。它的功能就是培养和哺育,就是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创新的苗头能够得以扩大而不是被扼杀在摇篮中。

从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来看,有几个发明创造是从教室里产生的?不都是在广阔的大自然和人类的生活中产生的吗?同样,我们不难看到,学校教育的培养模式一样,但为什么却培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来?这是因为“育”字在起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发挥“育”字的功能,即通过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提供最佳创意的情境,诱导学生去思考来实现。

经常用“试一试”、“猜一猜”这种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往往会乐此不疲地探索,表现出自己的创造能力。

八、超越不敢“try”的保守心态

我们中国人常常有求全责备的心理,凡事没有十分的把握是难以产生行动的勇气的,而这种过于保守的心态所造成的文化氛围,又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我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殊不知,创新及创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努力创造出一种敢于“try”(尝试),勇于“try”,不断“try”加上善于“try”的氛围。一位留学加拿大的中国人的经历颇能说明这一点。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即将结束加拿大的学习生涯前不久的一天,他的导师请他到一家餐馆吃饭。其间,导师问他为什么不留在加拿大。他当时想了想说:“我怕找不到工作。”(那时适逢加拿大失业的高峰期,很多加拿大人都找不到工作。)导师于是反问道:“Do you have a try?(你试过没有?)”听了这一问话后,他的脑袋顿时懵了,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糊里糊涂吃完了饭,回到了宿舍。

但导师的那句话一直在他的脑袋里不停地回响:“Do you have a try? Do you have a try?…”那天晚上,他第一次失眠了。他不停地思考这一问题:是呀,没去试过,怎知不行?退一万步说,即使试了未获成功,这与不去尝试又有什么分别?想到这里,他决定第二天就开始尝试,看看到底能不能找到工作。真的是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他尝试了两个招聘单位,两次都获得了成功……回国后,他不止一次地去“try”,每次都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收获。

似乎从中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往往有害怕失败的心理,所以不大愿意去尝试什么,以为只要不去尝试,就不会有失败。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有强烈的成功渴望,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愿意去尝试,认为不去尝试,就永远也不会成功。中国人有了八成把握,还在犹豫。而加拿大人、美国人有了二三成把握他就敢“try”。殊不知,尝试了,有可能带来失败的痛苦,但不去尝试,怎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事实上,凡是跟西方人打过交道的人,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西方人最爱说的一个单词就是“try”。大家也习惯于没见过的东西都要去“try”一下,许多新玩意儿就是这样“try”出来的。西方的孩子们从小就耳濡目染接受了关于“try”的教育,不仅挂在嘴上,更表现在行动上。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try”计算机软件,后来休学专门去“try”,终于“try”出了一个世界软件王国。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不就是一次次尝试出来的吗?人类本身不就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获得进化、发展的吗?这应当给我们以启示。

其实,“try”本来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词汇,它的意思很简单——“试”,可是在中国,尤其是在我们的学校里,怎么就很少听到呢?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缺乏“try”的勇气与行为呢?我们的家长、老师,为什么不能常常对子女们或学生们说一声“试一试”呢?当然,一个英语单词“try”不仅仅是“试”,它还有“努力”的意思。它不仅仅需要“试”的勇气,更需要不懈努力的意志。一个人有了尝试的意识,再加上持续不懈的努力,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什么都愿“try”,这正是一个人想象力的源泉,什么都敢“try”,这正是一个人有生气的表现。重要的不在于立竿见影,而是要有一种气氛鼓励大家都去“try”,去创新,新东西就会层出不穷地被“try”出来。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是否很有必要接受这样的理念并内化到我们的教育行动当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