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导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就业教育

引导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就业教育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部分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近年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去就业和创业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主导下的大学生就业趋势的主要取向。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提供了坚定的政策支持。

第二节 引导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就业教育

总体看来,当前,农林院校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没有从高等农业教育的新形势、农村社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大学生呈现的新特点等方面去调查研究;没有对就业教育的新形式、新内容以及工作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思想;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没有贯穿于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就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课程设置、就业信息渠道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导致了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缺乏实效。当前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思想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应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方法运用到基层就业的思想教育中,通过构建引导大学生基层的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教育实践模式,引导大学生的基层就业。

一、研究中的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模式的界定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起源于帕森斯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质上是就业教育,即是以人职匹配为基点,实现人的就业为目标。本研究是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方法运用到基层就业的思想教育中。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部分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引导,并使之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从来就不可能也无法截然分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渗透到职业生涯规划之中,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而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是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引导,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本土化的形式,即把职业生涯规划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基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职业规划主题教育实践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创新实践研究。

二、引导农林高校学生服务基层的就业教育困境

(一)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思想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

1.政策支持大,缺乏思想动员

近年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去就业和创业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主导下的大学生就业趋势的主要取向。各地各级政府也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制定了专业奖学金、代偿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加分、发放生活补贴、户口档案迁转、权益保障等优惠政策。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提供了坚定的政策支持。然而,以物质动因驱使的功利化的就业必然导致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不稳定,部分大学生只是把到基层就业作为一种权宜之计,缓解就业压力的跳板进行过渡,带着边走边看的心态进入基层,不安心在基层岗位工作,弃岗、跳槽现象频繁。大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择业行为的轻率性和涣散。大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没有把国家的需要(基层就业)内化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觉选择,而是迫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所作出的一种被动选择。

2.大学生基层就业思想盲从

目前,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相比整个就业市场,形势更为严峻,但学生在未毕业时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对未来职业的预期,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个体年龄和发展的考虑,在找工作时缺乏理性的择业观,表现为就业目标定位过高,就业期望值过于理想化,找工作时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比较普遍。农林院校大学生择业观缺乏理性的另一个表现为,就业青睐于城市取向,往往扎堆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找工作非大城市、大机构、大企业不去,而不认真思考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毕竟大公司,大企业数量有限,不能同时提供足够多的岗位,而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但机会更多的广大农村市场需要大批人才,却几乎无人问津。这种挑肥拣瘦的态度错失了很多工作机会,现在的普遍现象是:“文凭不错证书不少工作还是难找、在学校游刃有余求职却到处碰壁、别人找工作顺利而自己却难以如意”,甚至造成“毕业即失业”现象的产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农林院校就业教育工作存在缺失,导致大学生自身职业定位不准,择业观念不科学、不理性。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由政府“推手”操纵的从众行为,还带有点盲从。大学生走出校园到基层就业,对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并不清晰,角色的转换慢,难以胜任现职工作。位卑言高的现象突出,甚至从不适应到添乱。

3.大学生对基层环境认识不足

大学生普遍对到基层工作流露出畏难情绪,对基层的艰苦复杂的环境认识不充分,思想信念不坚定,意志力薄弱,遇挫易折,大部分大学生下到基层后,经受不住艰苦环境的考验而沉沦,虚度时日,或对一切都不满意,带着情绪工作,难以得到基层的认同,更谈不上进步。更有部分学生因对基层的客观条件认识不足,与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脱离,应用能力较差,使得其无法适应环境。

(二)当前农林高校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就业教育目标不明确

当前学校重进不重出的现象,使得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不顺利,一些农林院校只注重扩大招生规模,都朝着综合性的应用型大学发展,对就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忽视了利用农业院校的特色来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优势。目前,大部分农林院校的就业教育目标缺乏整体规划,毕业生就业主要为城市取向,而没有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定位于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更没有把就业教育目标具体细化。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从大学生入学到最后毕业,任期自由发展,甚至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积极鼓励大学生考研,很多大学生定位为考研,较少关注就业。一些学生认为找工作是遥远的事情,怕耽搁学习时间而较少参与实践活动,忽略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些都导致了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2.忽视职业生涯教育

我国虽然倡导素质教育,但历来备受重视的却是应试教育,而对就业教育中的生涯教育,在学生的整个求学过程中却很少被提及到。影响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天赋和性格是可以预知的,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对职业进行较好的选择,减少职业发展中的不适应性,使学生能够从容面对就业时遇到的方向性、路线性错误,最终达到“谋在学校,赢在职场”的效果。由于农林院校对就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是就业部门的事情,甚至是家长该考虑的事,或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只是形式而没有实际的作用,而学校又缺乏正确的引导,这些都导致农林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学校就业教育效果不理想。

3.就业教育缺乏全程性和全员性

就业教育必须改变“任务式”“走过场式”的教学模式,必须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分层次、有系统的在大一至大四各个学年,针对学生所处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求,结合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优势、专业要求,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就业指导。就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环环相扣,以求尽早着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基本上还是处于初级状态,就业教育队伍不专业,随意性大,就业教育内容没有形成体系,教育与管理及就业服务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就业教育在时间上没有从入学开始并贯穿于大一到大四的全过程,导致农林院校大学生职业意识淡薄;没有把自己的学习与以后的职业紧密联系,造成就业时的迷茫;在对象上,农林院校就业教育工作没有形成全员化的就业指导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工作尚未有机地衔接起来,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相对独立,学生的就业途径狭窄。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重就业技巧的准备,而轻适应岗位能力培养;重对就业市场的分析,轻对用人实体需求能力的研究,就业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需要加强,课程内容需要调整和充实。总之,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断完善。由此看来,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缺乏长远规划,缺乏全程性和全员性,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难以实现农林院校就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4.农林院校就业方面师资力量的薄弱

目前各个农林院校都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实际上这很难承担就业教育的功能。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因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从农林院校就业教育队伍的建设上看,虽然不乏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但专业知识往往比较欠缺,思想还未能适应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要求,就业教育工作人员素质显得有些参差不齐。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涉及面宽,知识面要求广,就业教育工作人员只有在了解就业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同时掌握农村经济学、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农村人才学、农村公共关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对农林院校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择业技巧、适应农村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指导。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工作一般由学生工作部门人员或辅导员负责,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渠道培养、业务培训,普遍缺少系统的就业教育专业训练,普遍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缺乏就业指导和招聘的实践经验,仅凭借过去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业信息收集与发布工作甚至行政工作的经验来开展就业教育工作。以现阶段的水平,无论是在人员知识储备、专业素养还是信息占有上,他们只能摸石头过河,在做中学、学中做,不能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职业辅导,更不能将职业生涯规划列入大学课程计划中,并贯穿于农林院校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由此看来,就业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林院校就业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

三、构建引导大学生就业基层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主题教育实践模式

东北林业大学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林科优势明显,为地方的林业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学校于2007年开始,已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主题推进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按照教育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分阶段对学生施以不同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精神培养和文化素质提高训练。其中,以引导大学生服务基层的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模式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论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上均有所创新和提高,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做法:

(一)通过主题报告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

农林高校应把就业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转变传统观念,实现从行政职能到服务职能的转化。随着高校的规模发展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择就业环境更加宽松,就业机制更加灵活,就业渠道更加多元。引导农林专业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转变择业观念,是实现大学生基层就业与基层服务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主题教育过程中,采取“1+N”的教育模式,即1个主题报告,多种教育形式并存,来做好学生服务基层的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通过邀请专家来校开设相关讲座,倡导学生提供有力的指导,通过其他形式,例如校园文化的倡导、座谈会、相关咨询服务等,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突破制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合作,通过举办专家报告、宣传基层优秀工作者典型事迹、宣传基层建设和发展辉煌历程等形式,培育学生对基层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基层的职业理想。在主题报告中,通过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得学生认清形势,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大学生的择业观不是很成熟,需要专业科学的指导,尤其是在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是毕业生自主择业的重要前提。二是要向学生讲清政策。面向基层就业不仅是为了缓解毕业生城市就业压力的民生工程,而且是国家培养后备人才和化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三是要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校要将社会实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认真贯彻执行,定期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多了解自己的专业。

(二)通过主题实践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意识教育

目前,农林高校中的涉农林专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因此,农林高校涉农林专业学生进校后加强其专业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得学生参与主题实践,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服务意识,走向基层,了解基层,才能够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热爱专业,真正服务于基层。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和基地体验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探索工作世界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基层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亲身体会一代又一代基层建设者勇担重任、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实地感受基层建设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坚定他们担当重任、全面发展、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念和意志,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扎根基层,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从而最大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职业理想,牢固树立到基层建功立业的就业观。农林专业大学生要以务实的态度,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和分析,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竞争的现实状况出发,全面领会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实意义,在国家需要、社会责任和自我价值三者之间寻找交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服务心态,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以主人翁的工作态度到基层部门和岗位去建功立业。

(三)强化信息咨询与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

高校要切实发挥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作用,强化信息咨询与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将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作为必修课程,并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对就业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的差异,安排不同的授课知识和指导环节;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成长档案,及时提供择业指导与服务,增强毕业生基层就业信心;加强信息化交流和努力实现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前移化与全程化。可成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邀请校内外的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除了进行个别咨询外,开展普遍、共性的团体性活动,如职业生涯专项训练、模拟就业招聘、基地体验实习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的设立,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服务基层的生涯规划,同时,培养并建立了专业化的咨询队伍,使得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个案追踪与试点研究的结合

以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为试点,在相关专业进行抽样,招募一批学生志愿者作为样本,参与主题实践活动,进入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教育的设计环节中,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思想引导和自我发现,引导和鼓励一部分学生到大、小兴安岭,森工企业等实践基地实地体验,亲身体会一代又一代基层建设者勇担重任、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实地感受基层建设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为基层建设贡献力量,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对农林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具体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查。选择调查对象,对其思想变化、价值观进行比较调查和分析,并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等进行个案跟踪。对在林区工作多年,已经为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校友、前辈的生涯访谈和成长分析,以及对在研究过程中新参与到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和生态文明中来的大学生的成长过程的追踪,实践检验引导大学生扎根基层的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教育实践模式的效果,并将结果反馈回来用于指导和修正我们的研究,以更好的指导和运用到实践中去。

(五)全程就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及内容的设计

农林院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教育是从农林院校大学生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出发,根据在校期间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结合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的特点,适应不同专业的具体职业要求,结合农林院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为农村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采用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方法,帮助和指导农林院校大学生不断提高农村职业发展能力与就业能力,并对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教育方式。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农林院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其教育目标体系的展开和具体化表现,更为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就业教育目标的明确为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开展指明了效率最大化的方向和行为路径即就业教育方法。农林院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教育的目标体系是就业教育课程内容和就业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的指明灯。

农林高等院校是为农村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机构,农村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无视农村社会需要,盲目开设专业设置课程培养自己“一厢情愿”的人才,必然导致农林院校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无用武之地,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只有增强农林院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并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保证高等农林院校更好地履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为了避免教育的滞后性,强化对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具有超前意识,我们可以依托农林院校的专业优势,改进就业教育内容、方式,结合农林院校、系及各专业的实际,构建农林院校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增强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完善就业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农林院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辅导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所学专业和农村市场需求来更好地挖掘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推销自己,掌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本领,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