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微观背景分析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微观背景分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个人是就业选择的主体,大学生个人因素作为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内部动力将对大学生就业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时的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利益观念发生了转变,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倾向。其次,大学生个人能力是大学生就业

第二节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微观背景分析

一、高校

(一)高校的引导和鼓励作用发挥得不够

高校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中的作用发挥得不够,这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对基层的认识和对基层就业的选择。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高校也应注重在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上取得实效、在服务建设新农村上取得实效、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实效,积极构建组织保障、能力提升、跟踪服务、激励引导等体系,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供支持保障。

(二)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还不能满足基层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原来的高校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和课程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出现了脱钩的现象,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所学不能用,要用非所学。同时加上高校连年大幅度扩招,大学生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对于基层就业市场来说,基层需要的人才,高校没有对大学生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导致大学生想到基层工作,而由于专业和自身能力问题,无法胜任基层的相应的工作。

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大学生基层就业市场的需要,应根据整个阶层就业环境来预测未来的基层人才需求状况,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把从片面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转移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轨道上来,包括专业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加强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大实习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较缓慢,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定位,脱离市场需要,在专业设置上与基层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基层一线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少,满足不了需要。同时,学校素质教育跟不上形势,部分大学生扎根基层的意识淡薄,怕吃苦,对职业发展缺乏科学认识,一心想去城市。也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创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不强,不适应基层工作需要。

高校应该强化第二课堂,增强学生服务基层的本领。应该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学生第二课堂,要求每个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开展社会调查为主,高年级学生主要以开展和专业相关的实践服务活动为主。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紧贴基层发展需求,以各种形式积极与周边农村乡镇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高校要鼓励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师科教兴农工作相结合,鼓励实践团队邀请或者聘请专业教师作为导师或顾问,共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应该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帮扶、义务支教、理论宣传、社会热点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

(四)高校的就业指导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

高校的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就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高校能够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比如对大学生透彻地讲解国家关于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并且在学校树立基层就业典型、宣传先进的基层就业榜样,都能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有的高校在就业指导这面的力度远远不够,就业指导工作还停留在提供招聘信息、举办就业讲座等基本层面上,还未真正涉及就业的内涵和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设计导航,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和终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为指导对象,没有针对其他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二,高校进行就业指导的形式和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进行讲座和分发就业指导手册的形式,没有其他的更专业有效地方法;第三,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不全面。

二、大学生

大学生个人是就业选择的主体,大学生个人因素作为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内部动力将对大学生就业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价值观的取向影响大学生的基层就业

就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时的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利益观念发生了转变,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倾向。在择业标准上,大学生容易使用市场价值规律分析其择业过程和结果,薪酬福利、经济效益、工作环境等成为其对职业价值评价的标准;将高待遇、高收入作为衡量实现自身价值的标准;把经济收入、个人发展、工作地位等视为择业的主要因素。在择业动机上,大学生主要突出个人才能的发挥,突出自我发展。他们在职业追求上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直接反映,是大学生积极上进的内在动力。大学生追求实现崇高的人生目标,这一点固然难能可贵,但一定要适度,择业时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需要的关系。在择业目标上,有的大学生目标短浅,缺乏艰苦奋斗和精神创业的精神,在择业过程过度追求薪水高、地位高、层次高的工作,奉行“稳定高于一切”,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却缺乏远期的规划与考虑,这些反映了大学生择业目标的短期性。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多为80后、90后一代,他们有极强的个性,并且独立自主,追求个人发展,因此,他们选择就业地点的时候就很注重自我意识,他们会充分比较基层和大城市之间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的有利程度,最终选择就业方向。同时很多大学生对职业发展缺乏科学认识,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倾向较为严重,一心要去大中城市,做大老板,赚大钱,对基层工作没有耐心。而这一批大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基层适应性差、不具备基层工作的素质与经验,到基层工作很容易碰了钉子,同时挫伤了其在基层工作的动力,动摇了其扎根基层的理想,并引起一部分人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的怀疑,从而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面向基层,建功立业,是当代青年人应有的志向和抱负。党和国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既着眼于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更着眼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毕业生思想敏锐、朝气蓬勃,有知识,有文化,正值创业的大好时期。广大基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实践证明,只有把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广大高校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择业观,勇于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二)大学生自身素质影响基层就业

其次,大学生个人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资本。作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因为社会经历的缺乏,能够衡量其人力资本的因素主要有在校成绩、英语水平、性别、实践经验等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竞争非常激烈,大学生认为理想的就业区域,当地政府设定的人才引进标准逐渐提高,而且用人单位的选择标准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对就业流向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作用。大部分学生,在国内的传统教育中,从小学门进中学门,从中学门到大学门,然后又从大学门进入单位门,在前期求学期间,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对社会和工作的了解甚少。大部分学生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忽略了实践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和开拓思考的能力培养。存在定位不科学,加之部分专业知识学习不扎实,沟通协调能力差,心理素质、承受和抗压能力较差,往往在到了基层之后,会发现难以和基层实际融合起来,心理落差出现了,开始产生不适应和厌倦心理,“等、靠、要”的心理严重。许多大学毕业生对农村和基层了解甚少,对基层生活缺乏深入的体验,对基层实际情况和民风民情都不太熟悉,一旦进入基层,难以和群众打成一片,以致在开展工作中苦难重重。以上这些都说明部分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不相适应,与基层相对艰苦的就业条件和环境不相符合,毕业生的自身能力不能满足基层的需要。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水土不服的生存困境

“水土不服”是众多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的最显著难题。据调查所知,分配到基层的大学生有一部分是从小在城市长大,根本不了解农村,更无法习惯农村生活。另外,有一些大学生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从小拼命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为有朝一日能“鲤鱼跳农门”,因而对农村也并不十分了解。从象牙塔走到田间地头,无论是硬件环境还是软件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的复杂问题深入进去,往往都涉及农村工作专业知识,解决问题需要有比较全面的农村业务素质。而从未在农村生活过,压根不了解农村的高校毕业生,要在农村中开展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其一,面临村落生活的考验。以“大学生村官”为例,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村官”,要经过层层选拔。但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过了严格的选拔关后,余下的路更为艰辛和漫长。来自家庭、村落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异样眼神,让他们迈向农村的第一步显得异常吃力。陌生的面孔、琐碎的工作和清苦的日子,很容易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波动与惶恐。十年寒窗后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就走向农村,这种选择着实透着几分“残酷”。除了少数曾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村官”之外,大部分人表示刚下村时很不适应,均面临着村落生活的考验。

其二,理想脱离现实藩篱。许多大学生对于到基层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于农村工作的实际困难也估计不足,缺乏对农村工作的了解和知识储备,加之部分高校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大学生无法胜任农村工作。一旦来到基层,理想与现实可能会出现很大差距,巨大的心理落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以“大学生村官”为例,由于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往往偏重于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考查,缺乏专业方面的考虑,使有些大学生感到“学非所用”,很难适应农村工作。再者,“大学生村官”是由地方政府选拔、任命的,村民是否认可这些“空降”的大学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顺利开展工作。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村民中开展工作,缺少主动联系群众的积极性,加之部分村民传统的宗族观念和排外思想的影响,使大学生无法融入村民当中,失去群众基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等五种需要。其中自我实现需要是绝大多数人才追求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大部分农村工作条件处于不理想状态,导致“大学生村官”凸显“水土不服”的症状,这与人才自我价值实现之间会产生一定冲突,使大学生村官难以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从而陷入人才贫困的恶性循环。

三、基层单位

(一)基层工资待遇低

收入是引导就业的杠杆。用人单位能够提供的薪酬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平均薪酬水平的影响,大多数毕业生普遍认为,如果选择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导致较低的薪金水平、福利待遇也跟不上,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回报和付出很难匹配,甚至可能连助学贷款都无法偿还。因此,收入水平将成为大学就业区域流向选择的重要因素。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指出,浙江、广东、北京、上海、福建、江苏、天津、辽宁、重庆、安徽人才市场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564,位居前10名;甘肃、贵州、西藏、河北、山西、新疆、吉林、云南、江西、广西位居后10位。东部沿海地区人才市场指数较之西部和中部分别高出12.4%和15%,处于明显领先地位。基层和西部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弱。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收入水平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差别较大,中小企业等非公有制单位的待遇、工作条件差,缺乏事业发展空间。对于一些贷款求学的高校毕业生,如果去基层、去艰苦的地区工作,他们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也成了高校毕业生难于下基层的主要原因。

(二)基层单位条件艰苦,缺乏吸引力

在用人单位工作环境方面,工作环境对员工工作效率的高低有着极大的影响。“良好的工作环境能让员工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持续的工作动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也比较容易激发出员工的创新灵感;恶劣的工作环境将会让员工意志消沉,工作起来心不在焉,甚至严重影响员工的稳定性。”大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绝大多数思想,只有在相对先进的工作环境下才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抱负。目前,培养一名大学生一般需要花费5万元左右,毕业生的年龄在22岁左右,走向社会的头几年接踵而来面临买房、结婚等生活压力,有的还需偿还上大学的开支,城乡工资的大幅差距,导致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选择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而放弃到基层就业的念头。基层条件艰苦、待遇差是形成影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基层条件艰苦,工作环境简陋,很多单位经费长期紧张,必要的工作设备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的需求,不能给大学生提供用武之地。部分基层单位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文环境较差、经济文化等方面滞后。

(三)基层受编制所限,难以吸纳更多的毕业生

虽然基层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但由于历史原因,事业单位已拥有大量人员,编制有限,难于接受大量的大学生。在基层,特别是偏远的农村,极需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利和畜牧等行业的专业人才,但却苦于编制不足。按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规定,城市、县镇和农村小学生师比为19∶1、21∶1和23∶1,初中生师比为13.5∶1、16∶1和18∶1。此标准造成我国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编制大幅减少,给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带来困难。此外,即便大学生愿意到基层工作,但不管是教育、卫生、农林水利等事业单位,还是乡镇公务员都实行“凡进必考”,录用比例均由编制决定,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基层缺少事业平台和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渠道。目前,县、乡两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事业单位普遍超编,且财政困难,大多数乡镇财政都是负债运转。乡镇机关、中小学校和卫生院一方面急需补充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却没有编制和经费,形成人员包袱重又无人可用、人才太少又不缺人的恶性物质循环怪圈,最终导致基层有效需求不足。

(四)在基层发展的定位模糊

以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为例,基层工作具体复杂,需要长期磨炼才能获得足以开展工作的能力和威信。“大学生村官”社会经验较少,目前已有的知识能力和实际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农村群众和“本土”干部对他们并不十分重视和关心,不注重对他们进行培养和“传帮带”,“大学生村官”很难参与村子的具体发展决策,为此他们在农村发挥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大学生村官”在一些村庄或大部分村庄被视为“花瓶”和“摆设”,成为地方行政部门的“政绩工程”。“大学生村官”成了摆设,大学生的才能没有得到真正发挥,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最终只能是碌碌无为。村民往往缺乏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他们认为,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即使参与了村子的发展决策,也提不了意见和建议。

“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写材料,帮乡政府干部写完,帮村干部写。有的乡镇甚至以借调的名义,将应分配去村里的“大学生村官”截留在乡政府里,为他们从事一些文字类的工作。的确,“大学生村官”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电脑的熟悉程度也较高,一般会被视为“笔杆子”。但“大学生村官”本职工作不仅仅是这些,如果一味只是让他们写写材料而已,这必定违背了当时组织部门选拔“村官”的要义。“大学生村官”当初带着满腔激情投入新农村建设时,想以满腔热血洒向农村的热土时,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到来并不能给村里带来任何实质的变化。在省市各种培训动员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他们找不到自身定位,感觉满身的力气没处使,感到迷茫与迷失,从而逐渐遗忘当初选择任职农村的初衷。“大学生村官”从一开始就把基层当作终生工作的地方是很少的,不管是“村官”本人还是其家庭,把下基层当作一个锻炼阶段是十分普遍的情况。既然享有优秀政策,多数人会争先恐后的争取这些政策,通过考研、考公务员或者直接提拔离开农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研究生和公务员,直接提拔进公务员队伍的几率也很小,那么对这一部分没考上研究生和公务员,也没直接提拔的人,会让他们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陷阱”当中。虽说有在农村工作的经验,但如果要重新回到社会,回到城市找工作,那些经验并不实用,当“村官”薪水并不高,生活上会有问题。对于这样一部分人,政府又将如何安置?

同时,有些基层还存在人浮于事,官僚作风严重,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观念冲突的负面影响。加之,基层本身的观念受旧有体制和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思想影响严重,基层的个别人员担心大学生威胁自己地位,会有意排挤人才,让大学生即使来到基层也很难有作为,导致大学生不愿到就业基层,更不能扎根基层。

(五)用人单位文化

在用人单位制度文化方面,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与大学生就业后的工作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后的工作与发展,因此是大学生在作出就业选择时势必要考虑的因素。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三资企业、高新企业数量多,企业的管理机制科学灵活,用人制度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用人唯贤,不论资排辈,福利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另外经济发达地区国有企业改革较早,大部分完成了企业转型,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和三资企业、高新企业一样的企业发展环境。相反,相对闭塞的落后经济地区三资企业、高新企业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且改革缓慢,管理与用人制度陈旧,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不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鉴于此,大学生越来越注重用人单位环境对个人在用人单位发展前景的影响。另外,近几年,毕业生在择业时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还非常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更加重视个人抱负的实现和个人发展机会。大学生们普遍表现出对成就的强烈需求,这种需要首先就体现在好的职业选择上,因此,成才机会被认为是大学生成就事业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在一家企业得不到个人发展机会,从业者就会到其他能够提供这种机会的企业中去工作。但工作的变换并不是没有代价的。除了在重新获得一项工作的时间里所蒙受的暂时收入损失,寻找新工作的其它相关成本,比如获取工作信息的成本,在毕业生选择自己最初就业流向时就会将这部分的成本考虑到。而选择一个发展空间大和发展前景广阔的公司(或地区),减小日后变换工作的机会和成本,自然是毕业生要考虑的因素。

四、家庭因素

在我国家庭观念较重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个人的就业价值观不可避免受家庭职业观念的影响,家长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期盼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希望子女能选择教育回报多、社会地位高、稳定性强的工作。直接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的行业差异和区域效应,对艰苦行业、偏远地区的人才引进以及热门行业、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产生了消极影响。另外,家庭对大学生就业过程的支持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之一。对于刚刚步出校门而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和支持的大学生来说,家庭的支持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决策,得到家庭的支持便意味着就业过程将相对顺利,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也将变得相对轻松。当今社会,很多是毕业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全家培养一名大学生大概需花费5万元左右,高昂的教育投入成本成了不少家庭挥之不去的负担,他们的父母当然希望高校毕业生找一个收入不菲的职业。而当毕业生走向社会后,他们随即面临买房、结婚等生活压力,有的还需偿还上大学时所欠下的助学贷款及生活费用等,而基层的收入水平与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父母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到条件待遇优厚的地方去工作,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即使他们愿意抛开父母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去、到边远地区去工作,父母往往也会极力反对。这就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选择薪金水平相对较高的发达地区,而放弃到基层就业的念头。调查表明,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待遇较低,当问到“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还有哪些问题”时,36.4%的人选择“薪金待遇”和“住房等基本保障”,29%的人表示不愿意去基层工作的原因就是基层待遇低。因而,很多家庭成为了阻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