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川“城校互动”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永川“城校互动”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永川现有大、中专和职业院校26所,在校学生7万人,教职工4000多人。“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的创立需要深厚的职业教育发展基础,永川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职教资源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势头,就为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的实施和成功运行创造了条件。十万学生在永川消费,对永川商业的拉动是巨大的,据永川区商委负责人称,每年对商业的贡献不少于4个亿。加快永川经济发展,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7.2 永川“城校互动”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7.2.1 永川“城校互动”模式的形成

(1)永川“城校互动”模式形成的条件

①永川具有良好的教育基础。

2004年,全市有幼儿园461所,在园幼儿24318人,教职工885人;有基础教育学校440所(其中村小287所,中心小学86所,初中53所,普通高中14所),在校学生12.6万人(其中小学7.1万余人,初中3.6万余人,普通高中1.9万余人),现有教职工8590人,学校占地面积250.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教育固定资产投入10.5个亿。永川现有大、中专和职业院校26所,在校学生7万人,教职工4000多人。2004年,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99.7%,高考上线率83.9%,高出重庆市平均水平13.9个百分点,其中永川中学高考上线率96%。

永川各类教育事业的良好基础,为职教基地的兴建与发展,“城校互动”模式的创建和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教育基础条件。

②永川蕴含丰富的职教资源。

永川是渝西片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计划经济时代重庆市级一些部门就在此建设了一批中专学校,积淀了比较丰富的职教师资、职教文化和职教基础设施;近些年来,一方面,国家在此投入兴建了大量的中等专业学校,另一方面,永川区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各方人士到此新创办了一批民办职业学校,现已基本形成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公办职业教育与民办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同非学历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永川目前是重庆职教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是办学规模较大。2005年,全区有26所职业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有6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其中国家级重点学校4所,省级重点校2所,在校生达8.3万人,另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2个,年培训量1.5万人;职业院校教职工总数5355人,其中高级职称1367人,占25.5%;中级职称2097人,占39.2%。教职工中,专任教师4107人,占76.7%;双师型教师1492人,占27.8%。

二是办学机制灵活。在26所职业院校中,政府办学13所,其中重庆市行业主管部门办8所;校企合办13所,基本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是专业设置齐全。开设专业达91个,形成了以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旅游服务等为龙头的示范专业群。

四是学生来源广泛,就业充分。80%以上生源来自区外,涵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2005年职教基地共招生31480人,永川区外学生占实际招生人数的90%,其中外省市的学生超过60%。几年来永川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稳定在96%左右,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8.2%,具有很好的社会声誉,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的创立需要深厚的职业教育发展基础,永川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职教资源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势头,就为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的实施和成功运行创造了条件。

(2)永川“城校互动”模式的形成过程

在永川已有教育基础和良好职教资源的基础上,永川区政府根据永川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大胆提出了“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构想,并得到了重庆市政府、市教委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经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制定实施方案,最终形成了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的科学决策

①永川的发展目标。

2002年5月,时逢永川撤县设市10周年、重庆市直辖5周年,永川区委、区政府着手规划永川进一步发展的走向,在经过反复调研,全方位思索之后,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渝西经济走廊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

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他们提出要在三个方向上实现突破:一是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大关,努力加快渝西区域性经济中心建设;二是突破文化竞争力发展制约,倾力打造渝西文化中心;三是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全力推进现代大城市建设。

如何才能实现永川自身的发展目标?2003年,党委、政府论证了几十个项目,最终他们认定,对永川而言,职业教育是“承载和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轮子”。

早在2002年,永川就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地学生在永川职业院校就学给城市的贡献率做了测算,得出每1万名大中专学生,直接消费5740万元,能拉动GDP5065万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2230万元,拉动第三产业增加税收350万元,直接和间接创造就业岗位2200个。十万学生在永川消费,对永川商业的拉动是巨大的,据永川区商委负责人称,每年对商业的贡献不少于4个亿。除此之外,大量学生进入永川,还带动了建筑、旅游、交通、餐饮、医疗卫生等产业的发展。这对于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盘子还很小、产业结构正面临调整的永川来说,所表现出的对经济的强劲拉动确实是很大的。

正是看到了职业教育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更加坚定了永川区政府要抓永川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心。加快永川经济发展,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造就一批技能型人才。“十一五”期间,永川区将加快高新技术开发,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渝西地区的商贸中心、科技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熟练工人的支撑。但永川技能型人才在当前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呈现总量不足、比例偏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所以职业教育需要承担起经济发展的使命。

从就业的角度看,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城乡就业和再就业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因素。日本和德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主要是借助发展职业教育这一秘密武器,他们对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的培训是非常重视的,其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从解决“三农”问题看,城乡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都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区的小康,永川区农业比重和农业人口比重相对比较大,要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转移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都需要通过职业教育的发展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还很重,没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支持,解决这些问题将存在困难。

因此,要加快永川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就为永川区政府在现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创新职教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和提供现实可能性。

②“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的确立。

2003年,当时的中共永川市委、永川市人民政府就从永川市职教资源相对富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在永川建设重庆职业教育城构想。2004年初,永川区委、区政府正式做出决定,在永川城区的老成渝公路和成渝高速公路以北的10平方千米区域内,规划建设具有现代水平和规模的职教城区,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示范基地。

永川的思路、决心以及良好的工作基础,受到了重庆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永川的决策得到重庆市委、市府和重庆市教委的高度肯定。教育部部长周济,中共重庆市委原书记汪洋、黄镇东,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鸿举,以及其他多位市领导分别前往考察或对其发展做出重要指示。重庆市教育部门的领导先后多次到永川职业教育基地考察指导,为“职教城”概念的提出,“职教城”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发展规划的确定,“职教城”的发展模式选择,以及指导永川区人民政府进行可行性论证,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专家组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制定了《重庆职业教育城事业发展规划》。按照建设规划,到2007年,重庆“职教城”的职业院校要发展到28所,建成区面积达到6平方千米,在校生8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达到每年2万人次以上,成为重庆市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到2010年,城内职业院校发展到30所,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千米,在校生10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达到每年2.5万人次以上,成为长江上游职业教育示范区;到2020年,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保持30所规模,在校生达到13万人,“职教城”要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示范基地。

2004年9月24日,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做出决定,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永川区政府共同规划在永川建设重庆“职教城”。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按照“统筹规划,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永川建设重庆职业教育基地,称为“职教城”。“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由此确立。

(3)永川“城校互动”模式的内涵

第三章指出“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是一种“城市发展以职业教育为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以城市为依托,职教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城校互动、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在永川“城校互动”中的“城”是指: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永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城校互动”中的“城”的范围指永川区2004年至2020年城市建设规划区,包括永川主城区中山路、胜利路、南大街3个街道办事处和双竹、大安、临江3个镇的行政辖区范围,以及青峰镇的青峰场、石朝门、夏家湾、胡豆坪和陈食镇的强华、王家岩、关心、高鼓等村社,总面积约为501平方千米的区域。按城市形态分为主城区和双竹组团、大安组团、临江工业组团3个外围组团。永川“城校互动”中的“校”:根据《重庆职业教育城事业发展规划》指出,重庆职业教育城以永川城市建设为依托,以现有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从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其他学校和机构为基础。“职教城”按照“分区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把永川整个城市划分为三个区域:以永川城市北部新区、东部新区、东北部新区约8平方千米的区域规划为核心,所有职业院校按照“资源共享、城校融合”的原则对应三个区域形成A、B、C三大组团,每个组团都集中了一批院校,并有自己的功能侧重。

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是“以建校促建城、以建城促建校”的“城校互动”过程。永川职教城不是那种意在圈地扩张的非法之“城”,也不是把几所学校简单地聚集在一起、校园扎堆之“城”,而是一种“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融合”的创新之城。正如永川区的领导所说:“将来,永川这座城市有多大,职业教育的校园就有多大!”永川“职教城”是一种创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打造“职教城”的意义,不仅仅止于永川、渝西,它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二元经济结构特点突出的年轻直辖市重庆的发展,乃至对整个西部大开发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永川“职教城”突出了“城市以职业教育为特色,职业教育以城市为依托,职教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城校互动”发展理念。其“城校互动、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国家的肯定,被称为全国职教发展的第四种模式。

7.2.2 永川“城校互动”模式的发展

永川“城校互动”的职教发展模式,在重庆市教委等市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重庆职教基地建设者们团结协作、强化措施、勤奋工作、狠抓落实,促进了职教基地的快速发展。

重庆职业教育基地自批准建设以来,得到了教育部、重庆市等领导的高度关怀和重视。2005年8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重庆职业教育基地考察时说,在永川看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片大好形势,也看到了职业教育对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005年11月,重庆市教委、中共永川区委和永川区人民政府分别被教育部等七部门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7月,教育部周济部长再次到永川视察职业教育时提出了“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十二字方针。教育部领导以及教育部专家组等先后到永川考察重庆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对重庆职教基地建设发展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被教育部领导及专家誉为“永川模式”。2007年4月23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视察重庆职教基地时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的,面向各个阶层的,面向人人的。只有把职业教育办好了,才真正可能实现教育是真正面向人人的教育。”

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确立以来,促进了互动模式中“校”的巨大发展。职教基地建成至今,职业院校从26所发展到30所,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从4所发展到10所,在校学生从8.3万人发展到10.4万人,职业院校教师从5355人发展到6000余人,职教师生约占永川城区人口的30%。30所院校中民办院校从13所发展到17所,在校学生人数达4.2万人。职教基地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从22个发展到27个,年培训量从1.5万人发展到2万人。职业院校开设专业发展到20个大类90余个专业,职教基地招生人数从3.15万人发展到3.93万人,教学设备总值从1.6亿元发展到2.3亿元,资产总额从18亿元发展到21亿元。

在“校”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互动模式也加快了“城”的发展步伐。永川区经济总量得到极大提高:从2005年(职教基地建立之初)的113.41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153亿元,人均GDP从12277(元)发展到16584(元);永川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05年完成道路土石方38万立方米、车行道沥青砼路面8.7万平方米,到2007年新建人民南路、红河中路,完成8平方千米的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工程,城区面积拓展到33.8平方千米,城镇化率达52.8%;永川区居民生活质量极大改善:永川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176元提高到2007年的11744元;永川区社会公共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5年的4.21%下降到2007年的2.57%,发放保障金从1097.2万元增加到1663万元。

永川“城校互动”的职教发展模式,使得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相互促进,职教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城校互动、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还将赢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7.2.3 永川“城校互动”模式的成效

自2004年9月24日,永川“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正式确立以来,职业教育发展以城市为依托,职教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2007年10月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重庆职教基地有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6所(学生3.9万人,其中成人教育1万人,中职学生0.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0所(学生3.5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机构4所(学生3万人,其中中职学生0.3万人),职业院校教师600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20%左右)。30所院校共有学生10.4万人。其中,中职在校学生4.3万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4万人,各类成人教育在册学生3.7万人。职教师生约占永川城区人口的30%。30所院校中公办院校13所(6.2万人),民办院校17所(4.2万人)。国家重点中职学校4所(技师、机电、松溉职校、职教中心,共1.4万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所(经贸、外贸,共0.9万人),达标学校3所(工商、经管、渝西科技校,共0.4万人),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11所(共0.8万人)。职教基地共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7个(劳动部门审批),年培训量2万人。职业院校开设土木水利工程、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等20个大类90余个专业,涵盖了劳动技能部门技能鉴定的500多个工种,每年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技能型人才。2007年职教基地招生人数达3.93万人,80%以上生源来自区外,涵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几年来永川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连续7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左右,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8%。教学设备总值2.3亿元,资产总额达21亿元。由此,重庆职教基地品牌初步形成,影响进一步扩大,基本完成了三年成型的规模发展任务。永川“城校互动”成为全国职教发展新模式,永川职教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详见附录1:重庆职教基地职教资源统计表)和(附录2:重庆职教基地部分职业院校主要专业开设情况)

同时,职业教育也极大地促进永川经济的发展。2007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区GDP增长5.8亿元,人均GDP达16584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7年职教发展模式招商引资总额达到22.25亿元,极大地推动了永川城市化进程;2007年永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永川居民生活质量;2007年,永川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7%;发放低保金1663万元,救助1.57万人,职教发展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永川社会公共文明程度。

永川“城校互动”的职教发展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职业教育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体现了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