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教育对策探究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教育对策探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当代许多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让人担忧。当代大学生在这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下,价值取向产生错位,致使感恩意识有所缺失。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但责任观念、感恩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较差。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偏差,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自信心丧失、意志薄弱、孤僻等性格特征,认为一切都是社会的不公所造成的,对自身缺乏反省,因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失衡导致了感恩意识的缺失。

四、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教育对策探究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每个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和人格素养。然而,当代许多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让人担忧。在高校德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基点,对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如何对大学生实施切实有效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必须直面的课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感恩的内涵

“感恩”一词源于西方,《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50]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有文字专家分析中国文字“恩”字的结构:恩,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在《说文》里对“感”的定义为:“感,动人心也。”[51]

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回报奉献,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在心里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知、情怀和行为。感恩思想传承发展至今天,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人类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人最基本的修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淡漠,社会将变得冷漠无情。一个缺失感恩的社会,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是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以及健全人格的体现。感恩意识虽说是常识性的观念,但是在一些人中,特别是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中呈现出逐渐淡薄甚至缺失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养育之恩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啰啰唆唆地“叮咛”,他们可能就会厌烦,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甚至产生极端行为。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大学生还缺乏生活经验和生活基础条件,他们又必须依赖家庭。许多大学生把父母的付出看作理所当然,对父母的关爱不理解,对父母的孝心观念淡薄。

2.师生之情淡漠

当今,我国的师生关系总体上体现了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初步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据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较冷淡”的占到了74.1%,认为“很冷淡”的占到了11%。[52]他们认为与老师的关系处于淡漠状态,对老师的爱和关心置之不理。

3.对国家、社会及他人的帮助珍惜不足

当前,新闻以及网络经常曝光一些缺失感恩、不懂的感恩的社会现象,如一些贫困生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大学学业,但其中一些大学生只知拿钱而不知还贷,对学校催缴贷款表示不满甚至因此憎恨学校;对于常年资助他们上学的人甚至连一声“谢谢”都没有。许多大学生对个人或集体给予的帮助只知接受,而不进行回报。这些现象,值得社会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反思。

(三)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感恩意识缺失已是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而引起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我教育失衡的原因。

1.家庭教育重心失衡

现在的大学生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他们创造了舒适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艰苦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锻炼和熏陶。在他们看来,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这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献的“单边行动”。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致使他们存在于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之中,成了不懂感恩的“冷漠一代”。

2.学校教育模式单一

感恩教育虽然纳入了高校的德育体系,但我们的道德教育已经变成一种单一的道德知识的说教。同时,感恩教育更多地采用了传统的说教灌输等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少了一些体验和践行,缺乏生活性和实践性。其次,高校没有建立起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没有把感恩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逐步渗透感恩教育,对感恩教育的系列化和实效性不够重视。

3.社会环境异化

感恩意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被遗弃、淡忘。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孝文化基础上的。孝道乃炎黄子孙做人的根本。在学生中开展感恩父母的教育,弘扬慈孝文化,是学校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一项德育内容。目前,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功利观念较为流行,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出现了道德滑坡甚至断层的现象,社会道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情感缺失。当代大学生在这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下,价值取向产生错位,致使感恩意识有所缺失。

4.自我教育失衡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但责任观念、感恩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较差。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偏差,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自信心丧失、意志薄弱、孤僻等性格特征,认为一切都是社会的不公所造成的,对自身缺乏反省,因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失衡导致了感恩意识的缺失。

(四)感恩教育的实施对策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当感恩意识在青年一代的道德防线上失守的时候,加强感恩教育无疑是治疗感恩意识缺失的一剂良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以务实、创新的态度探索实践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1.将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从认知层面点拨学生识恩、知恩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并创造的文化氛围、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的物质形态和活动方式。校园文化的丰富性、潜隐性时刻向大学生渗透价值观念,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而,要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开展感恩教育文化活动,利用校园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感恩意识。

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党团节日、教师节、母亲节等常规性的节日活动,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祝福的交流活动,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情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论坛、演讲比赛、观看纪录片、征文等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校报校刊、网站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感恩文化,努力渲染感恩色彩,孕育知恩、谢恩、感恩的文化氛围,形成忘恩为耻的舆论环境,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陶冶感恩情感。

2.将感恩与日常教育和生活相结合,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把感恩之情付诸实践。如何让感恩情怀“掷地有声”?关键在于在德育教育中要将感恩教育生活化,在生活中让大学生感受恩情。同时,感恩教育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因而高校思政工作应坚持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育方法贴近实际的原则,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强化教育效果;同时找准感恩教育的对接点,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脱离了生活,感恩教育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

3.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感恩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感恩意识的培养需要高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在实施对策上,感恩教育一定要注重内化、注重实效,让大学生切实从内心感觉到“感恩”是“理所当然”的,并外化于实践。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高校要重视实践环节,在感恩实践中使大学生切身体会、领悟感恩的真谛。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以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为宗旨的社团,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感恩意识。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通过实践活动,磨炼大学生的感恩品质。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义工服务和角色互换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体察民情、感悟生活,学会奉献,培养品格,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恩德,感念恩情,实现大学生对社会和国家感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将感恩教育和学校开展的“资助”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和数量逐年增大,相应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反观之,这也成为开展感恩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资助工作,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各类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以及各项奖学金等,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各种资助和恩惠。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以此为契机,善于利用资助工作,适时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唤起大学生的感恩之心。

高校可以开展“感恩伴我成长”为主题活动,通过汇报一次学习成绩、写一封感谢信、开展一次感恩教育和组织一次感恩活动等形式,加强受助大学生与捐助者的沟通和联系,让受助大学生理解感恩、学会感恩,从而使他们不仅在物质支持上得到帮助,更在思想意识上得到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