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大学文化之建设

现代大学文化之建设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文化的价值大小及其势能强弱,取决于其是自发形成还是自觉积淀。通过现实大学文化之样态,认理、明理、知理,对大学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及其发展趋势作出认真思考和反省,由此把握自身文化发展的源流。大学文化建设如同造势,有“势”方能用势乘势,乘势而为、大有作为。造势并乘之于势,是大学创造校本文化和追求学术强校之道。

二、现代大学文化之建设

文化建设就像煲汤,只有精选材料,再文火慢炖,才能煲出既合乎普遍味觉,又具有独特滋味的佳肴。跨越式、下猛料和用猛火,肯定速造不出有韵味的文化。这里,大学文化建设之策略,在于把握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层面”和“五个为本”,再辅以坚毅持久的耐力。

1.一个中心:文化自觉

《老子》有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善于文化自觉,是任何学校开展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任何文化的价值大小及其势能强弱,取决于其是自发形成还是自觉积淀。

文化自觉的实质是一个自知之明的过程,一个观形察势的过程。

第一是观,即观察已经发生并形成的文化之样态。已成样态,往往如“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的风那样,看无形,却有形。通过现实大学文化之样态,认理、明理、知理,对大学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及其发展趋势作出认真思考和反省,由此把握自身文化发展的源流。

第二是察,即详审细辨,把握自身文化的“势能”。这里的势能,就是现有文化的位势、走势和趋势,而走势和趋势必定含有一定的规律。察势,就是要知彼知己,整合多方文化资源,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优势。

第三是觉,即方向自觉。所谓方向自觉,即通过观形察势,在未来的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扬优良传统,摈弃过时内容;坚持以创新优化为方向,通过选择、整合与重构,确立自己的新文化和新势能。

坚持创新与优化要立足于两个层面:一是以尊重和进取的态度,对本校优秀文化传统加以发掘、复活、复兴与传承,并善于面向现代社会做出必要的转换;二是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推动校本文化与外部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融会,实现校本文化的重组、创新与发展,进而确保校本文化的独特性、优质性和优势性。

2.两个基本点:精神强力与制度文明力

众所周知,任何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其基本要素在于精神强力和制度文明力。

所谓精神强力,是指主体最核心的心灵、意识、思维、神韵所具有的一种奋发有为的意向性追求的总和。

所谓制度文明力,是指主体规范、文雅和激活自身一切创造性行为的方式和程序的总和。

第一,建构创新性向的精神文化。何谓创新性向的精神文化?即以激扬生命活力为主导价值观,以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等要素均有利于创新行为的文化,由此陶冶并生成如中国学者千百年来极力推崇的“天地气象”、“尧舜气象”、“侠士气象”、“儒者气象”和“圣贤气象”。

一方面,精神气象者,乃显现于人者之外的寒暑表也。每个人乃至于每个民族之生命力强弱或魅力大小,都取决于其精神气象。因此,培育现代性的国民人格素质,建构一个创新型的民族与国家,是近代以来的志士仁人及广大民众的美好夙愿。

另一方面,当下大学显露无遗的功利化、世俗化、浮躁性和学术腐败等现象,既无法使自己生成“圣贤气象”,更无法领化社会生成创造性气象。

第二,建构激励性向的制度文化。何谓激励性向的制度文化?即是指一切有利于激励学者公平竞争、公开竞争、理性竞争和保护竞争的制度体系,它具体包括:一是建构新型的大学文化价值体系,引导教师成大师名师,学生成大器大才;二是建构确保人才创新与科学创新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及其运作模式;三是完善激励与竞争性资源配置机制,鼓励人才脱颖而出、人才辈出,鼓励与规范创新行为;四是完善评价机制,引导师生积极发展、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

3.三个层面

(1)升华内层文化。内层文化属于精神文化范畴,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决定着大学的理念意向、价值指向与发展走向。

(2)优化幔层文化。所谓幔层文化,是指在大学理念导引下,学校成员所认同并自觉遵循的制度规则和行动程序,它是将大学理念转化为大学发展现实的行动方式、方法与路径。

(3)美饰表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的常态性礼仪活动、形象设计以及校园空间视觉标志,它们可以充分展示出大学特有的物质品位和文明气质。

如果把大学文化比做一棵大树,内层精神文化就是树根,幔层符号化体系文化就是树干,而表层物质标志文化则是树冠。

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学校精神文化与物质文明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构成学校教育活动蓬勃健康的生态化环境。我们经常强调环境育人,即是说优秀的大学文化生态环境往往能赋予人们以意想不到的智慧灵性与气质格调影响。

4.五个“为本”

(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本位,而非以人为本钱,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宗旨,它具体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指向于师生员工的生命发展和精神发展。大学的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生命哲学的理论基础上,因为只有生命与精神活动才是人的活动的最高形式和教育活动的最高境界,脱离人的生命与精神发展目标,任何文化思考都毫无价值。

第二,着眼于师生员工的全体和全程参与。一方面,必须改变学校文化由社会单向度给予的传统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在新的哲学背景下由学校自己建构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态;另一方面,学校也应更新观念和转变职能,突破传统的思想框架和行为习惯,让大学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创造和共同分享的精神生活的过程。

(2)以校为本。著名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家乡和故土的芳香,各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每个文化的存在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特性表现在它自己的生命发展的每个细节之中。”综观世界,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奋斗轨迹,这已为全世界所有高水平大学的成功历程所证实。中国的大学缺文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部强制性规定和供给文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其文化个性的泯灭及其特征的消失。

第一,以校为本,表明大学文化建设的是校本文化或个校文化。它既不是外部强制性提供的完全反映外部意志的文化,也不是随大流的“大锅饭”文化。

大学作为民族国家的文化重镇,其文化当然是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与品格。但是,作为个校,又应当拥有有别于社会或其他学校的独特个性与风格品位的校本文化,或者说本校独有的风格气息与图像景观。

第二,有校本文化才有“势”位优势和制胜用势。什么是“势”?从自然现象中人们发现,风起之时,石头也能插上翅膀。显然,势者,力也。这种力,不是一般之力,而是冲击之力和助推之力;这种力,有如闪电,能量极大,可以“乘化入无穷”。没有这种力,则如身骑木马,费尽力也难以走远。所以先哲孟子在《公孙丑下》中提出了“虽有智慧,不如乘势”的命题。正由于深谙这一道理,“势、道、术”成为中国儒、佛、道各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势篇》)孙子从军事角度强调的“势”,是众多优势的集合,是总揽各方面优势所形成的势在必行、势在必得和势如破竹的有利态势和出击优势。军事战如此,文化战亦然。

大学文化建设如同造势,有“势”方能用势乘势,乘势而为、大有作为。造势并乘之于势,是大学创造校本文化和追求学术强校之道。从宏观上说,大学要求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之势,求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和统筹发展之势,以此促进外部环境资源最大限度地流入本校;从微观上说,大学要求高原造峰的学科专业特色之势、求教学优质和科技创新的社会领军之势。通过宏微观两方面的努力,定能以学校文化之强势造就可持续发展之强势。

(3)以新为本。儒家经典《四书》第一部《礼记·大学》中引用古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新为本,即是以立为本,即在复活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推陈出新。由此,以新为本的关键词是承传和创新。

第一,文化建构方式的新颖性。即大学文化是在承传、复活基础上的创新,它既不是保存文物式的修旧如旧,也不是推倒重来式的革故鼎新,而是要除旧布新。

第二,文化重构内容的多维性。即新的大学文化体系中,既有源自校本优秀传统文化,又有与校外采借的优质文化;既有教师和员工的成人文化,又有青年学生文化;既有教育文化,又有学术文化;既有精神意识性文化,又有物质物理性文化,各种文化优势整合、推陈出新,形成适合于本校面向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感召力和激发力的、充分体现神圣良知和社会信誉的新文化体系。

(4)以学科为本。

第一,根据发生学理论,大学起源于学科,学科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组织细胞或组织基干;学科文化和大学文化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有奔涌不竭的学科文化之源,必有奔腾不息的大学文化之流。

第二,大学文化建设,首要的或关键的在于学科文化建设。或者说,建设学科文化就是建设大学文化,研究、认识、把握和着力建构学科文化,是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或基本的任务。

(5)以制度为本。制度与精神为文化的一体两翼。作为活动秩序与程序的制度,是任何族群文化的发展水平标志,也是任何一所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先进与否的水平标志。但是,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难度恰恰在于制度建设。

第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该按照大学的社会性质及其社会角色定位与功能、使命与责任,构建合乎大学自身内在发展逻辑和规律运行的组织架构、规则规章和学术管理制度。

按照上述逻辑规定,转变我国外部为制度资源唯一提供者的情势是关键。这一情势不改变,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将难以进行。

第二,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从科学管理、知识管理到文化管理,从学校民主管理到社会参与治理,口号变更的背后是教育理念、教育方针的转化,是办学体制到运行机制的转型。

总的说,由于我国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只能说有命题而无实质性行动。在立志创建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和创办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奋斗历程之中,在大力建设大学文化之际,加快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实现上述理想的重要前提,是大学的良知所在、责任所在和事业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