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大学师资队伍现状

西北大学师资队伍现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主体,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事业发展中充当着主力军的作用。实施“112人才工程”,加速培养学科带头人,是我校确定并实施的关系到学校学科发展和学校未来的战略性人才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是学校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项战略举措。充实教师队伍,改善学缘结构。实施“西北大学校内特聘教授制度”。

一、西北大学师资队伍现状

(一)西北大学师资队伍概况

我校具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锤炼了一支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现有在册教职工2431人,其中专任教师128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655人,中科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6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3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18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5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2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教育部霍英东奖励基金获得者1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4个。

表1 “九五”以来专任教师数据

img1

从表1可以看出,专任教师1995年为960人,2008年9月为128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例1995年为42.3%,2008年74.5%;具有博士学位比例1995年为8.3%,2008年为35.4%,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比全国“211工程”大学的平均水平31%高出4.4个百分点(教育部2008年3月26日新闻发布会数据)。

表2 2008年专任教师职称/年龄结构

img2

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918人,占71.3%,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87人,占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总数的66.2%。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主体,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事业发展中充当着主力军的作用。

总体上,我校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正逐步趋于合理,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不断提高。

(二)“九五”以来西北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新要求,适应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我校根据教育部和陕西省有关精神,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了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促进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1.人才培养

(1)实施“112人才工程”培养计划,加速培养学科带头人,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

“112人才”培养计划1997年开始实施,共分三个层次,即通过选拔、提供资助、重点培养,使10名左右的教师成为学术领军人物和著名学者,科学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能够带领一批重点学科进入和保持国内一流水平;使100名左右的教师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教学和科学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够带领学术梯队进行重大攻关研究,带动学科整体发展,在国内外处于优势地位,并加速新兴学科增长点的形成;使200名左右的教师成为学术骨干,在本学术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成为教师队伍主干,部分骨干教师成为新兴学科带头人。

实施“112人才工程”,加速培养学科带头人,是我校确定并实施的关系到学校学科发展和学校未来的战略性人才培养计划。围绕“112人才工程”实施,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和措施,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骨干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上在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建设方面的政策和投入;积极推荐优秀骨干教师参与国家和省上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与竞争。

(2)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项战略举措。

通过国家公派、校际交流、合作研究等方式,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一流大学进修学习,促进国际、校际学术交流及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订了“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合作协议;实施数批“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与国外大学合作,从2003年起,每年从人文社科学科中选拔优秀研究生出国留学作为师资队伍后备力量;完成数批“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建立健全了青年教师赴国内一流大学课程进修制度、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等。“九五”以来,先后选派339人次出国进修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已经有28位研究生在国外获得学位,回校工作。2001年以来,共选派133人次赴国内一流大学进修学习。通过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教学和科研技能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增强了中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确保了我校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多项激励机制,奖励取得教学科研成果的优秀教师。设立“西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西北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西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奖”等奖项,制订《西北大学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对在教学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个人和集体予以奖励;设立“西北大学重点课程建设基金”和“西北大学教学项目研究基金”等,重点资助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项目等。设立“西北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为进一步争取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奠定基础;制订《西北大学科研工作奖励办法》,重点奖励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发表优秀学术论文、取得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科研成果和有科研成果转化的教师。

充实教师队伍,改善学缘结构。为加强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改善相关专业师资短缺的问题,制定了《西北大学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经费和组织等方面给予政策保证;制定了《西北大学从基地班选留补充教师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和措施,每年从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选拔一部分优秀学生作为我校后备师资送往国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研究生阶段培养,学成后回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出台办法激励教师在职提升学历,对于在省外高校就读的在职博士,报销往返车费,正常进行职称晋升,按业绩发放岗位津贴,近几年教师中在职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显著增长,学缘结构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2.人才引进

我校既重视发挥人才培养的“造血”功能,也十分重视发挥人才引进的“输血”功能,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人才引进。

(1)先后出台《西北大学引进人才暂行规定》《西北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划拨专用经费,解决引进人才所需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划拨专用住房,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2001年以来,共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3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2人;从国内引进人才395人,其中接收出站博士后、博士毕业生134人,毕业硕士生210人;调入高层次人才5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9人,硕士学位9人,具有教授职称者9人,具有副教授职称者22人。

(2)实施“西北大学校内特聘教授制度”。在学校确定的重点发展、扶持的学科设立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招聘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除享受正常工资福利待遇外,为每人每年提供5万元校内特聘教授岗位津贴。目前,已经在基础数学、构造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三个学科设立了校内特聘教授岗位,先后有11位优秀学科带头人受聘上岗。

(3)推行“西北大学双聘教授制度”。在理工科每个一级学科聘1至2位院士为双聘教授,人文社科每个一级学科聘1至2位本学科国内著名学者为双聘教授,以带动所在学科快速发展。学校现有双聘教授8人,其中6人为中科院院士。

(4)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和管理。学校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设站数居地方高校前列;并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海航集团等10家企业(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成协议,进行产、学、研的资源整合及全面合作。

(5)贯彻落实陕西省有关引进人才政策和措施。如《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陕工作的通知》(陕政发[1995]2号)《陕西省教育厅关于下达高等学校引进博士研究生专项补助经费的通知》(陕教资[2002]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加以认真贯彻和落实。

(6)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大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力度。先后制定了《西北大学教师职务特别评审办法》《关于采取特殊政策解决引进优秀人才中的有关问题的意见》,对于引进的优秀人才,在经费保障、职称评定、工资、住房、配偶安置等方面,采取特殊政策,优先解决。6年来,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数次启动教授职务特别评审程序,共评审通过教授25人。

3.积极探索和实施人才使用、人才激励有效措施

(1)2003年以来,逐步下放教师系列副高职称(所有院系)和正高职称(部分院系)限额单列评审权,规范了有关评审程序,改进了一些评审环节,给院系和学科更大的自主权。同时,按学科分类评定的方法使教师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职称评定向着有序规范的方向迈进。

(2)建立岗位聘任制和岗位津贴制度。不断加大津贴投入,提高和改善教师待遇,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待遇,稳定了骨干教师队伍。

(3)岗位聘任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等措施。职称评审中提出申报年限及学历规定,对在规定年限内不能晋升职务的教师转聘或解聘,实行优胜劣汰,为优秀教师提供了脱颖而出的平台。

(4)设立各类奖励制度,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的各类人才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三)“九五”以来西北大学教师取得的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经过多年努力,一批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有些已经成为国内知名学者。其中,入选我校“112人才工程”157人中,1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8人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2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6人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6人获得霍英东基金,7人获“政府特殊津贴”,31人成为年轻博士生指导教师,他们在各自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1.“九五”以来,我校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3人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13人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8门课程列入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4个专业获国家特色专业,19个专业荣获“陕西省名牌专业”称号。11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39门课程入选陕西省精品课程项目。3个团队入选国家教学团队,5个团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11部教材为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8部教材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34部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6部研究生教材入选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位居西部高校第2)。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74项;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2.“九五”以来,我校科研成果斐然,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性成果的科研团队

共发表论文(著作)22733篇(本)(截至2007年年底数据),承担科研项目3085项,申请专利64项,获奖成果524项。其中,以舒德干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在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探索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在Nature:Science发表11篇论文,其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步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张国伟院士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在造山带与盆地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系列新进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连续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973”项目二级课题,在Nature等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研究论文,张院士所主持的中石化“中国中上扬子大陆构造与海相油气评价”项目,获得经费1.5亿元,是迄今为止我国在基础研究项目中投资最大的项目;以“973”首席科学家刘池阳教授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能源安全战略,承担多项研究项目,累计科研经费8000余万元,为西部石油产量与储量的增加、油气勘探远景区域的圈定、丰富和发展资源勘探理论作出重要贡献,在多种资源同盆共存和综合勘探开发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高鸿院士首创示波分析,开辟了电分析化学的新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物理无机化学学科在全国教学名师史启祯教授带领下,积极开展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动力学与机理研究以及相平衡和热力学研究,荣获5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耿信笃教授在现代分离科学研究领域,首次提出计量置换模型,建立了独立的、较为完善的计量置换理论体系。“计量置换理论及验证”研究成果获200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侯伯宇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在理论物理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场论非对易霍尔效应研究的论文被选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代表成果;电子结构计算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史真教授在绿色有机合成研究方面,提出了6个重要的绿色有机合成新反应和多种有机化合物重要的绿色有机合成新方法,两次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张岂之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综合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宋明理学史》获首届郭沫若奖荣誉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历史》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彭树智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东局势发展及我国战略对策研究”,出版了目前国内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中东国家通史》(13卷)。《阿拉伯国家史》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二十世纪中东史》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周秦汉唐历史与考古研究方面,出版了《老牛坡》《宝山遗址》《慈善寺与麟溪桥》等系列考古报告和多部专著,对西北、西南地区古代文化内涵及其特点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何炼成教授及其学术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国发展经济学研究,对中国发展经济学学科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出版《中国发展经济学与西部经济发展》系列丛书(18部)。其中,《中国发展经济学》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基金奖”;白永秀教授等在区域经济学研究方面,出版《区域经济理论与西部经济发展》系列丛书(11部),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光明日报》用整版对该团队及其创新观点进行了报道;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出版的《西部蓝皮书》及其系列成果,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3.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取得了优秀成果

以从海外引进的陈超教授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承担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用于药物筛选、疾病诊断和食品安全检测的系列生物芯片产业化技术和集成体系研究”,推出了18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申报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美国发明专利,其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利用秦巴山区地产资源植物秦艽和黄姜研发成功的用于肝炎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中药一类新药“秦龙苦素”和五类新药“黄姜素胶囊”,2003年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已分别进入二期和三期临床研究;微生物代谢产物PHA(聚羟基烷酸)研究连续得到“九五”和“十五”国家“863”项目支持;基因工程法生产类人胶原蛋白项目得到国家科技部支持,2004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计算机辅助颅骨复原技术用于文物复原研究成果获7项省部级奖励。上述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