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标准的建立与管理

高校课程标准的建立与管理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标准通常指的是某门课程的内容和行为的范围及要求。建立课程标准文件的逻辑依据是课程教学大纲,但由于许多高校课程缺乏经权威部门制定颁布的课程教学大纲,即使有也显得过分笼统,因此在实际编写课程标准文件时,必须借助某种教育理论并以某种教材版本为依托而进行。一般地讲,课程标准文件的内容主要由课程特点及目标概述、课程内容与行为领域规范、课程考核与评价说明三部分组成。课程标准可实行校系两级管理。

一、高校课程标准的建立与管理

课程标准通常指的是某门课程的内容和行为的范围及要求。它是教师从事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参照系,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依据。在师生双方教与学过程中,尽管选定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程的标准,并通常成为师生双方教学活动的依托,但教材不等于课程标准,也未必能全面地、明确地反映课程标准。在实行学分制下,为便于学生按课程标准进行自学,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和稳定课程考评标准,有必要建立明确的课程标准,为教学活动提供指导性文件,这也是加强与改进高校教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建立课程标准文件的逻辑依据是课程教学大纲,但由于许多高校课程缺乏经权威部门制定颁布的课程教学大纲,即使有也显得过分笼统,因此在实际编写课程标准文件时,必须借助某种教育理论并以某种教材版本为依托而进行。一般地讲,课程标准文件的内容主要由课程特点及目标概述、课程内容与行为领域规范、课程考核与评价说明三部分组成。

1.课程特点及目标概述

这一部分是以凝炼而概括的语言或提纲挈领式的条目,提出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课程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是全面而恰当的,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在规划和撰写课程目标时,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最大限度地增进知识与才干,注重素质、能力和技能方面的提高与发展,鼓励和支持学生把课程内容与其它相关课程联系起来,把理论知识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实际课题联系起来。

2.课程内容与行为领域规范

课程内容与行为领域规范(domain specification)是关于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为范围的说明书,它是课程标准文件的主体部分。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科专家或课任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某一教育理论,用较特定的、明确的语言条目来描述各章节具体的内容与行为及要求,以便使学生明确每一具体内容与行为所应达到的学习深度。至于运用哪种教育理论,笔者认为如下两种教育目标分类学说较适合我国的教育实际。

(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布氏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在我国教育界影响较大,尤其是布氏关于把认知领域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这六个能力层次(或称六个层次的学习水平)的学说,在我们国内已有较深厚的应用基础。尽管布氏教育目标学说仍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但用它来界定和描述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与行为及其要求时,可以使编写课程标准文件的行文格式突破传统教学大纲往往仅是教材缩写本的局限性,使新编的课程与行为领域规范更具明确、清晰、可测和可行等特点。

(2)教育目标三分类学说。这是我们在借鉴日本教育心理学家棍田睿一教授提出的教育到达目标三分类(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1]以及美国教育测量专家安戈夫对课程试卷题目按重要性程度进行三分类(即分成重要的、次重要的和一般性的)等思想方法[2],结合我们对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提出把课程教育目标分成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扩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指的是学生要熟练掌握的课程中那些属于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内容,它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提高性目标指的是对上述基础性目标在质和量两方面起着提高作用的课程内容与行为,它体现课程教学重要要求;扩展性目标指的是对一门课程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起着扩充、发展和延伸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它反映课程教学的扩展性要求。实践证明,这种教育目标三分类学说,符合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且简明易懂.把它运用到撰写课程标准文件中,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3]

3.课程考核与评价说明

这一部分应向学生说明课程结束后的考核方式、成绩或学分绩点的评定方法以及与考评有关的重要事项。

(1)课程考核有不同的方式可供选择,比如作业、实验操作、课堂提问、表演、口试、笔试(闭卷或开卷)与撰写科研论文等。学科专家应从课程特点出发,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但须明确指出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要求。

(2)成绩评定方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指出课程终评成绩的构成,譬如平时考核占多少比例、期终考核占多少比例等。二是成绩记录方式,是按合格与不合格两级评定法,还是按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五级评定法,抑或是“0—100”的百分制记分法。三是指出本课程考核成绩与学分绩点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考试不及格者为取得本门课程学分所应采取的方法等。

(3)对于笔试课程,还要向学生简明扼要地介绍试卷的题型结构、不同能力层次比例结构,以及对那些以自学形式掌握课程内容后申请免修考试的学生做出必要的规定等事项。

(4)若有必要,课程标准编写者还可在课程考核与评价这部分向学生提供达到课程不同等级成绩的学习内容与行为的描述,譬如要想在课程上取得及格的学生,其最基本的学习内容与行为有哪些;要想申请免修考试并取得学分的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与行为又有哪些更高一些的要求等。总之,通过对成绩等级的具体内容描述,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要求,更重要的是,使人们能够从内容实质上来解释考试成绩。

当建立起课程标准后,就提供给每一位学生,并在若干年内保持稳定。课程标准可实行校系两级管理。从系一级来讲,可将本专业所有课程的课程标准文件编辑成册,分发给本系师生,做到人手一册,同时也报送校有关部门。这样,不仅本专业的师生使用起来方便,而且便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查阅,还便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了解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