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教学板书也要考虑“空间性”

地理教学板书也要考虑“空间性”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好板书布局的“空间性”?地理教学板书的“空间性”意味着板书的设计要尽可能考虑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将黑板赋予新的意义,即把黑板视作有方位的地图,让板书内容呈现一定的方位性。

2.地理教学板书也要考虑“空间性”?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一般教师认为,在野外、在地图上存在空间,但却没有意识到在教学黑板和课件ppt上也有“空间”存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好板书布局的“空间性”?从以下两则教学案例可以获得一些启发。

案例1:“长江”一课中的板书设计

img75

(案例来源:上海市茸一中学张瑞娟设计)

案例2:“西双版纳”一课中的板书设计

img76

(案例来源:上海市上海中学东校史新强设计)

板书与板图、板画一起被称为地理“三板”,它们都属于传统的教学媒体形式,也是传递地理信息的三种主要地理课堂呈示行为。

常见的地理教学板书形式有纲目式、结构式、表格式、图解式等。案例所示的板书,从形式上看属于结构式板书,这类板书可以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比如“西双版纳”一课中的板书将西双版纳的位置、区域特征分别用箭头进行联结,使之建立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

同时,这两节课的板书设计均呈出了一定的“空间性”。比如“长江”一课中的板书与长江的干流图有机结合,使长江不同河段河流特征的板书与长江上中下游的空间位置一一对应。

“西双版纳”一课的板书则将教学主题西南边陲西双版纳特意书写在黑板的左下方,以对应地图中的西南方。在书写西双版纳的纬度位置和经度位置时,都考虑与地图上的实际方向相暗合。

地理教学板书的“空间性”意味着板书的设计要尽可能考虑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将黑板赋予新的意义,即把黑板视作有方位的地图,让板书内容(地理事象)呈现一定的方位性。下图中两幅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的上下排列,也同样考虑了这样的方位性。

img77

图5-1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地理教学板书将所教学的内容在板书时布局形成的“空间性”,有助于与学生已建立的“脑中地图”保持一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存储的信息实现了语言和表象的“双重编码”,从而加深印象,也为学生识记、保持、再现学习内容提供线索。同时,教学中,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由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及联系等组成的“心理地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