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南县域社会经济及发展

河南县域社会经济及发展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河南省县域经济是一个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依然占据着我国县域产业的主导地位,因而可以说,河南省县域经济依然是一个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综上所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第一节 河南县域社会经济及发展

古语云:“郡县治,天下安”;“国家之强,在于州县”。作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县域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承上启下、沟通城乡、总揽农村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是“五个统筹”的最直接操作平台,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截至2007年,河南省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09个,全省县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0.5%;县域内人口总数8029.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2.0%,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15 058.0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0.6%。由此可见县域经济在河南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河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河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2005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7247.10亿元,占全省GDP的68.8%,比2003年提高2.7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3年的56.9%提高到2005年的78.1%,提高了21.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97亿元,比2003年增长59.8%,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市)达到66个,有10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3221.73亿元,占全省的49.7%,比2003年净增加838.94亿元。工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5年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3436.6亿元,比2003年增长46.8%,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3.4%提高到47.4%,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拉动经济增长10.1个百分点。2006年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6%。当年,全省县域经济总量达到8635.88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9.1%,已有25个县(市)的GDP超过100亿元。

一、县域社会经济是河南省社会经济的主体

河南省县域经济是一个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依然占据着我国县域产业的主导地位,因而可以说,河南省县域经济依然是一个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主要在县域,通过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农村生产力水平才能提高,农村社会经济才能得到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才有稳定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和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扎实地向前推进。目前,已经出现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的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都是我国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所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它已经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壮大的强大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科技、教育等方面给予农业和农村尽可能多的投入,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而这些政策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就是要兴县富民,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陆续上马,农村市场必将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将极大地改善县域投资环境,更加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以全面建设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城镇化为依托,努力构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二、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全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现状

2005年全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跃上新台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经济总量继续扩大,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2005年,全省县域GDP达到7247.10亿元,占全省GDP的68.8%,比2003年提高2.7个百分点;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97亿元,比2003年增长59.8%,县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3年的1.17亿元提高到1.87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市)达到66个,比2003年增加17个,有10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县级财政困难状况有了较大缓解;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3221.73亿元,占全省的49.7%,比2003年净增加838.94亿元。

2003年以来,全省县域经济呈现加快发展之势。2003、2004、2005年县域GDP增长速度分别为9.3%、16.0%、16.4%。2005年比2003年增长35.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3年的56.9%提高到2005年的78.1%,提高了21.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2.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得到不断调整。2005年全省县域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23.5%、52.2%、24.3%,与2003年相比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了0.4个百 分点;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分别为59.2%、21.2%、19.6%,与2003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4.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2.9和1.9个百分点。

3.工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各地不断加大工业投入,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将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依靠发展工业,培育支柱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2005年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3436.6亿元,比2003年增长46.8%,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3.4%提高到47.4%,提高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0%、66.3%和21.7%,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拉动经济增长10.1个百分点。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力量。

4.需求增势强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

各县(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县外资金,以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全省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63.28亿元,占全省投资的65.8%,比2003年提高14.9个百分点,是2003年的2.4倍,其中投资额30亿元以上的32个县(市),50亿元以上的9个县(市),分别以2003年增加28个和8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3.61亿元,占全省的58.8%,比2003年增长38.3%。

5.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005年全省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317.75亿元,占GDP的59.6%,比2003年提高8.3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经济发展20强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非公有制实现的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超过了50%。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6.经济发展20强县(市)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2005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前20位的县(市)生产总值达到2251.76亿元,占全省县域生产总值的31.1%;人均生产总值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1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22亿元,占全省县域财政收入的4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741元和3885元,高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1421元和1074元。经济发展20强县(市)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省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加以解决。

1.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从2005年度全国百强县名单看,百强县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其中浙江、山东、江苏分别有30、20、18个县进入百强,三省进入百强县的个数占百强县的2/3以上,而河南省仅有巩义市进入百强县,并且排在第58位。从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看,2004年河南省县均GDP、县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54.38亿元、25.48亿元,分别是全国百强县的27.2%和23.2%。县均GDP仅相当于江苏、浙江、广东的37.4%、48.8%和67.3%,县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相当于上述三省的24.1%、29.6%和60.2%。人均指标差距更大,2004年全省县域人均GDP仅相当于江苏、浙江的54.9%和46.8%,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相当于两省的35.6%和28.5%,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相当于两省的44.8%和40%。

2.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强县与弱县之间发展差距较大

2005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居前20位的县(市)中有19个分布在中原城市群和豫西经济区,其中郑州市5个,洛阳市4个,焦作市3个,三门峡市3个,许昌市2个,平顶山市和新乡市各1个,而豫北经济区仅有1个,黄淮经济区则为空白。2005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居前10位的县(市),生产总值占全省县域生产总值的18.1%,而排名居后10位的县(市)生产总值仅占5.6%;综合指数居前10位的县(市)是后10位的5.79倍;全省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县分别是最低县的7.6倍、33.7倍和2.9倍,强县与弱县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3.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

2005年全省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3.5∶52.2∶24.3,二三产业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中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工业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管理技术水平滞后,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面临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的危险;三产比重偏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4.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虽有所改善,但总的来说县(市)对环境方面的认识和投入还不足,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县(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完善,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化进程不快,承载经济发展的功能不强;电子网络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经济吸引力差。同时,政策

环境不够宽松,缺乏集成和透明度,配套性差,总体效应差;县域内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的状况也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三、河南乡镇经济社会发展

乡镇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县域经济、宏观经济的基础。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难点在农村,重点在乡镇,工作突破口与发展潜力也均在乡镇。目前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对此,本文试图利用乡镇基本情况统计资料进行系统地描述和客观地分析,并就今后如何加快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河南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河南乡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

1.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2005年全省1964个乡镇共实现经济总收入10 991亿元,平均每个乡镇5.60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其中经济总收入超过50亿元的乡镇有9个,而上年经济总量达到这个水平的乡镇还没有。2005年全省乡镇实现财政总收入154亿元,平均每个乡镇实现财政总收入784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财政总收入超亿元的乡镇3个,同样,在上年全省也没有一个乡镇的财政总收入能够超过亿元。2005年全省乡镇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91.94亿元,平均每个乡镇468万元,比上年增长9.9%。

2005年全省乡镇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61.8%,比上年减少2.2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19.7%和18.5%,分别比上年增加1.3和0.9个百分点。从乡镇经济总收入构成来看,2005年第一产业收入占23.7%,非农产业收入占76.3%,比上年分别减少与增加3.1个百分点。

2.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871元,比上年增长12.4%。全省乡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31亿元,平均每个乡镇1.14亿元,比上年增长27.6%,人均2629元,比上年增长19.4%。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43部,比上年增长4.9%;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13部,比上年增长36.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0.7%,生活用燃气普及率达到21.3%,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23%,分别比上年增加1.9个、3.3个和3个百分点。

3.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环境逐步改善

2005年,全省1964个乡镇所辖47 050个行政村中,通电话的村46 933个,通公路的村45 121个,通自来水的村16 178个,通有线电视的村18 805个,分别占总村数的99.8%、95.9%、34.4%和40%,所占比例都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基本上所有的村都能通电和通邮。2005年全省平均每个乡镇公路密度达0.87公里/平方公里,平均每个乡镇拥有银行信用社2.6个,拥有集贸市场3.7个。

4.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显著,政务环境明显改善

2005年,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入开展,全省乡镇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行政效能得到有效提高,政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一是乡镇规模扩大。至2005年底,全省平均每个乡镇人口4.32万人,比上年增加近3000人,增长6.9%。二是乡镇机构得到精简。改革之后,一般乡镇党政机关只设3个综合性办事机构,即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三是乡镇公职人员大量减少,财政负担明显减轻。2005年底,全省平均每个乡镇财政供给人员92人,比上年减少33.7%。其中公务员30人,事业编制46人,其他人员16人,分别比上年减少9.1%、14.8%和55.6%。平均每个乡镇财政供给人员工资总额下降8%。

(二)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总体上看,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从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来观察、比较和分析,乡镇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速度不够快、质量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05年,同浙江省相比,从乡镇均量看:河南省平均每个乡镇的经济总收入是5.6亿元,仅为浙江省的19.51亿元的28.7%。当年浙江省有46个乡镇的经济总收入超过100亿元,而河南省经济总收入最多的乡镇才80多亿元。河南省平均每个乡镇实现财政总收入784万元,仅为浙江省的5200万元的15.1%。浙江省有38个乡镇的财政总收入超过3亿元,而河南省超亿元的乡镇只有3个,其中最多的还不足1.5亿元。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来看,河南省平均每个乡镇预算内收入468万元,仅占浙江省3500万元的13.4%。当年浙江省有42个乡镇的预算内收入超过2亿元,有9个乡镇超过5亿元,最高的玉环县珠港镇已经接近10亿元。从人均量上看:河南省乡镇的人均经济总收入为1.30万元,人均财政总收入181元,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为108元,分别为浙江省的18.3%、9.4%和8.6%。2005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871元,浙江省为6660元,是河南省的2.3倍。

2.乡镇之间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资源、历史文化背景、产业结构、创新意识等不同,造成河南乡镇之间发展上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乡镇个体发展上的差距。2005年河南省综合实力位于前100位的乡镇与后100位乡镇相比,人均经济总收入前者为后者的12.7倍,财政收入前者为后者的12.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前者为后者的2.5倍。二是区域发展上的差距。这种差距从百强乡镇的区域分布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从2005年全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测评结果看,经济发达的乡镇大多集中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信息流、物流较为通畅的中原城市群地域内,郑州、洛阳两市所辖的乡镇个数虽然只占全省乡镇个数的12.6%,但其拥有的强乡镇个数则占百强乡镇的46%,而豫南、豫东等地区所拥有的强乡镇明显较少。

3.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

经过多年的努力,河南省乡镇经济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不尽合理。2005年,全省乡镇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人员仍占61.8%,其中有429个乡镇达到80%以上,占全省乡镇个数的21.8%。从当年全省乡镇经济总收入的构成来看,第一产业收入比重占到近四分之一。其中第一产业收入比重占35%以上的乡镇有1100个,比重在50%以上的乡镇有589个,分别占全省乡镇总数的56%和30%。由此表明,农业经济仍是多数乡镇经济中的主要成分,河南省乡镇产业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第一产业依然未从根本上扭转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率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状况,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滞后的局面依然存在。

4.小城镇规模较小,聚集带动能力较差

一般而言,小城镇总人口应在5万人以上,镇区人口2~3万人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2005年,河南省849个建制镇中有457个镇的总人口在5万人以下,有710个镇的镇区人口在2万人以下,有些镇的镇区人口甚至仅有千余人。建制镇尚且如此,一般集镇的规模可想而知。镇区人口是反映小城镇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河南省小城镇的数量级低,造成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同时,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非农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这势必妨碍小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居民参保面窄

2005年,河南省乡镇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分别占乡镇总人口的23.4%,2.4%和1.1%。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比,乡镇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不规范,表现在保障标准较低,而且各地差别很大,保障范围较为狭窄。特别对于未在各类企业中就业的农村居民来说,加入医保、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更为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