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弘扬学生主体精神

弘扬学生主体精神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重视和加强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就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要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必须要做到“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为此,我们迫切需要改革妨碍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

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

摘要: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发展受到压抑,无法让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发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重视和加强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就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急任务。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要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必须要做到“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主体性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人的能力方面,也包括人的情感和意志方面,其根本特征是从人本体方面呈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的主体性的灵魂。学生的主体性则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其含义也有三个方面: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是指学生要有“主人翁”思想和独立的意识及见解;主动,是指学生要有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精神;创造,是指学生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放眼世界,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运用作为重要标志的时代。创造是促进社会变化的动力,创造是获取竞争胜利的重要途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有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我们应该看到,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以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础的。学生能够有独立的、有自己特色的思考本身就非常有意义,它的价值不是表现在结果上的新异,而是表现在形成思想的基础以及过程的个性方面。为了更好地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每一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不断调整、提高、发展自己。在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下,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地发展自己。

加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反思的结果。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针对他们“被动学习,死板读书”的现状,强调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应该重视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的培养而提出来的。我们培养的是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的教育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主谦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教育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将学生当做听命于教师指挥下消极而被动的对象,使我们的教育走入了种种误区:在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上,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对立起来,过分注重教育适应社会的价值而忽视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当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一味牺牲个人价值去迎合社会需要,不重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盲目地急功近利地跟在社会需要的后面跑。在教育的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老师不重学生,重传统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学生能动的一面,既压制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当今国际教育崇尚以人为本,即注重学生主体性,承认学生自主发展的可能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化学生主动探索精神与能力,强调理解个人与他人,改变学生学习的成人化,加强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实际的联系,将认知学习与主体探索统一起来,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将科学的认知侧面与情感侧面统一起来,在强调训练、努力与逻辑组织的同时,强调学生的自由、兴趣与心理组织。

为此,我们迫切需要改革妨碍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

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呢?

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通过人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和生成的。正如法国著名作家孔巴兹所说:“未来的学校应该是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学校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和弘扬学生主体性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主体性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但要教学生“学会”,还要教学生“会学”,突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

现代教育论认为,课堂教学是由五个要素构成的,即: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在这五个要素中,最活的要素是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这是教师能够控制的主要变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当是:以建构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教学宗旨,突出学生参与,突出学法指导,突出启发方式,突出教会学习,突出师生情感交融等。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培养学生主体性这个核心,自觉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较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能动学习的组织形式。

一、设置学习目标

针对学生“自我目标”缺失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建立学习的目标。

1.变“教纲”为“学纲”

从高一年级开始,师生共同学习课程标准,使学生初步了解所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2.了解每册教材的要点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教师用专门课时组织学生学习教材体系,了解每册教材的内容、要点、重点和难点。

3.实施“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

教师在教学之前,把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告诉学生,便于学生自学。

二、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去表现、展示自我,从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变“讲堂”为“学堂”

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自由去学习,去讨论,不要让“教室”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讲堂”。

2.开展各种活动

指导学生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去探索和研究问题,出墙报、出刊物、进行社会调查和从事各种社会实践

三、增强参与意识

学生的参与程度越高,主体性地位就越明显。针对学生“参与意识”缺失的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积极参与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能。

1.培养课文预习习惯

努力改正课前不预习,课堂被动听讲的弊病。力求做到“学生带着课本走向教师”。

2.强化课文自学意识

教师讲课前要求学生自学课文,充分利用一般工具书,完成力所能及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以此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3.建立“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

大胆改革课堂结构,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内化”过程。如: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思考,发表意见,教师点拨归纳;教师印发讲义,学生自学答题,组织讨论,必要时可开展辩论,最终达成共识等等。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要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居于主动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

1.培养阅读的习惯。为学生扩大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走进课外更广阔的阅读天地。精心组织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教学中,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走进阅览室,加强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并且进行验收、评比。只有读书成为学生的需要,学生才会有自觉性,才会有学习的推动力。因此,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非常重要。

2.培养训练口才。例如:课前三分钟即兴口头演讲,课堂上进行辩论训练。

总之,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性,它集中了人的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是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综合体现。只有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性时,教育才会取得成效。因此,我们应该怀着历史的责任感,用理性来把握今天和未来的教育,选择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自觉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当代教育的主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作者:李爱平,2004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田家炳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荣获县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重庆市语文论文二、三等奖,重庆市中学生作文大赛指导一等奖。

参考文献

1.赵洪海.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2.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韦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王纬.新课程与教师教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