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综合培养和造就的过程。应采用大教育、大培训、大科研模式,建立全社会合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引导创新人才在创造价值中实现价值。上海专业人才队伍规模庞大,并已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人才断档问题。应量身定做跟踪培养政策,有效配置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促使优势资源向关键项目和关键人才集中。从长远着眼,应多管齐下建立国际化平台的人才战略合作和储备

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课题组

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综合培养和造就的过程。如果说学校教育是一次培养的话,那么,创新人才的塑造更需要二次培养,那就是创新实践的培养。应采用大教育、大培训、大科研模式,建立全社会合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引导创新人才在创造价值中实现价值。

一、创新人才的界定和层次

创新人才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创新人才比一般人才具有更好的专业素质;二是创新人才比一般人才具有更高的创造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是创新人才比一般人才能产出更多更优的成果,能为社会和人类发展作出更大的影响和贡献。

创新人才开发应集中在四个层面:一流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一线的创新人才(包括工程师、技能型创新人才等);潜在的创新人才。显然,前三类人才都是在创新实践中冒出来的。因此,要遵循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环境,突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积极为相关人才参与真实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创新提供平台。

二、上海在国际参照系中显现的主要差距

(一)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上海专业人才队伍规模庞大,并已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人才断档问题。但上海创新人才队伍和创新能力与国际发达城市相比,差距依然明显,集中体现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少;新型学科、产业化人才少;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尤其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上海每1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是800多人,大约是日本的1/6,是韩国的1/3,差距较大。根据《2005年全球知识竞争力指数》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每千名居民中高科技从业人数为5.5人,明显低于东京(52.7人)、巴黎(35.6人)、伦敦(29.7人)、纽约(19.0人)和新加坡(14.8人)。

(二)整体性创新能力不高

科研成果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上海科技人才的整体创新能力不够强,尤其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等自主创新力方面更显不足。事实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上海企业财富增长、导致众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根源所在。上海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70%的轿车制造、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被进口产品占领;作为上海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业,国产洋品牌轿车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份额。

科研人员的产出率仍然偏低。反映在每年产生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发表的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数量与国际发达城市仍有明显差距,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还有待增强。根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2006》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每百万人平均国际专利数量上海仅为118件,略高于北京的107件,而伦敦、东京、纽约和巴黎这一指标均在1 300件以上,是上海的11倍以上,差距明显。每百万人平均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上海仅为872篇,伦敦、巴黎、新加坡均达到3 300篇以上,最多的伦敦是上海的10.8倍。

抽样调查显示[16],在对“近5年来,单位拥有的国际专利”的调查发现,78.6%的机关以外的受调查单位选择“没有”。其中,企业选择“没有”的占受调查企业的78.0%,事业单位选择“没有”的占受调查事业单位的77.3%。从行业细分来看,所有行业受调查单位没有国际专利的均超过半数以上,不少行业甚至是百分之百“没有”。从个人情况来看,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例,在对“近5年来您本人或以您为骨干的团队获得国际专利累计数”的调查发现,拥有1项以上国际专利的仅有6.4%,93.6%的受调查人员没有国际专利。

论文成果含金量不高。上海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各种刊物登载的论文数量很多,但真正上层次、有创新、含金量高的不多。以外文学术报刊论文成果为例,抽样调查显示[17],近5年来,专业技术人员在外文学术报刊上发表文章、论文和被引用的情况,同样是成果不丰。只有12.9%的受调查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外文学术报刊上发表过文章、论文,9.9%的人员文章被外文学术报刊引用,8.2%的人员论文被外文学术报刊转载。

三、对策建议

(一)健全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的体制和机制

1.制定规范的产学研培养基地管理办法及评价标准

应鼓励和促进高校与企业从自发、松散式的合作,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引导下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有序合作,以产学研联盟的形式联手组建一批培养基地。抓紧研究制定推进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工程师研修基地、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等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职责和评价标准,制定规范的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各主体的行为,激发校企紧密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动力。

2.促进人才工程与项目工程的有机交融

要实现科技攻坚和人才培养的统筹安排,瞄准产业高端,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通信、核电设备、船舶和海洋工程、绿色制造等领域中的重点项目为载体,加大公共财政对战略高技术研究领域的扶持力度,形成项目、人才、资金、政策四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完善项目投资体系和结构,使之成为集聚人才的强磁场,并以集群效应催生更多的创新人才。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构建项目人才链,以重大工程和项目为事业平台,实施重大人才培育和集聚计划,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应量身定做跟踪培养政策,有效配置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促使优势资源向关键项目和关键人才集中。二是实行专项评估申领、专项监督运行、专项审计验收制度,并在人才团队建设、财力配置、设备使用、项目经费分配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自主权。三是在项目考核验收的同时,做好人才考核评价工作,结项时一并提交项目验收报告和人才评估报告,真正使项目工程成为人才筛选工程、培育工程、激励工程。

3.制定产学研之间人才柔性流动的激励政策

制定教师、科技人员兼职办法,引导和规范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各界的联聘、互聘和兼职。一是引导和规范高校或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尤其要求工科专业教师到对口的企业、机构进行研发、技术攻关,或从事专门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工作。二是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设立面向企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客座研究员岗位,选聘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员。三是给予在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的人员,在职务聘任、工资福利等方面无障碍地转聘和衔接,制定社保基金随被保人流转的办法。

(二)在开放式培养中催生创新人才

1.建立国际人才战略合作和储备机制

从长远着眼,应多管齐下建立国际化平台的人才战略合作和储备机制:一是有针对性地选送中青年人才到发达国家,到国际性科学组织、国际领先的研究领域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必要时动员他们长期留在那里,为未来发展作人才储备。二是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国际科技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进一步支持我国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支持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团队之间的实质性合作,以提升其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三是建立包括外国一流专家、海外华裔专家、海外留学生以及国内高端人才为主的信息库和项目库,全面掌握国际市场上拔尖创新型人才及其研究动态信息。四是大力吸引国际性组织落户我国,积极利用落户我国的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跨国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培训机构等创新资源和实践资源,充分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强化对创新人才的开发。

2.集聚全球优质教育培训资源

加大我国教育培训产业国际化合作力度,依法实现对开放式教育的规范化管理。一是吸引一批海外有品牌的培训机构,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评估机制,促进办学体制与国际接轨,全面监控办学质量,打造国际公认的开放式办学品牌。二是大力推动高校教师构成国际化。将高校教师的国际化程度作为评价高校的重要指标。拓宽一流教师的引进渠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招聘机制,吸引更多的有海外留学或研修背景、具有国际前沿的专业素养、能胜任双语教学、达到国际水平的海外优秀教师。三是充分挖掘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海外培训机构中庞大的国际化教育资源,以兼职、客座教授等灵活的延聘方式将一些国际人才吸纳进入教师队伍。

3.加快与国际职业资格认定机制的衔接

建立和完善国际互认的职业资格制度,加强对本土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要及时掌握国外各行业、各领域职业资格发展情况,积极参与国际上有关国家组织的职业资格组织行列,加强同国外著名的职业资格认定机构进行国际间的紧密合作,争取创办获得国际资格认可的职业资格中介机构。如上海已经在做的PMP(美国项目管理)、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IPM A(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资格认证项目。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行业和岗位,进一步引进国际高端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优质职业资格考培认证机构,吸引和培育各种国际证书培训市场,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让国内的人才更多地获得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

(三)构建创新人才开发服务平台

1.构建以科技领军人才为重点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人才集聚项目、拓展市场、带动产业和引领人才的核心作用,特别要注重培养造就研究开发与设计相结合的领军人才(即R&D&D型人才)。一是建立组织推荐、行业举荐、个人自荐等多渠道选拔机制,注重发现和培养研究开发与设计相结合的科技领军人才,并形成一套由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为主、社会支持的以领军人才为重点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突出领军人才在研发过程中的自主权,突出资助服务的针对性和个性化。二是构建领军人才开发和发挥作用的综合支撑平台,形成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设置形成研究人员、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岗位有机分工的梯形岗位,包括配备设备购置、资料分析、实验操作、市场调查等方面的人才,为领军人才提供高素质的配套人才梯队,促进一流人才带动一流团队,提升一流学科,发展一流产业。

2.强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借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有限的创新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助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一是依托科技情报机构、高等院校和图书馆等联合建立专业性、资源共享的科技数据库和科技信息网。鼓励高校、企业、行业开放实验室、图书馆等科研资源,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资源利用率。二是整合新技术供给,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基地建设。促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设施和公共实验室的开放共享,为创新创业和大科研机制形成提供公共服务。三是加快建设面向行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数字内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汽车产业攻关技术平台、时尚产业共性技术和设计平台等,鼓励、资助有条件的企业承担本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3.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提供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维护创新型人才的合法权益。一是培育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发挥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科技评估机构、专利代理机构等中介组织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创业融资、加快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在保护创新者的利益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规范地转移和扩散,形成融交易服务、信息服务、保障服务为一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二是加大公共财政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投入,建立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收益评估和利益分配协调机构,降低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纠纷争端解决的成本,引导企业提高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三是加强对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培养和交流,包括加强对专利代理人的培训和监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专利管理工程师、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人才、知识产权法官和律师队伍。

(四)建立完善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1.建立专门的创新人才评价和认定机制

分门别类制定各类创新人才的能力标准框架,明确各项评价指标和要素,构建科学、分类、动态、面向社会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一是改变选人用人中盲目设置学历、职称、资历、身份等条件的做法,改变单纯以论文数量、获奖情况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做法,强化业绩、贡献的导向作用,突出创新创造业绩、自主知识产权等创造性成果、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效、产学研结合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创新型人才评价中的权重。二是政府要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质量监控体系,大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协调建立多样化的社会评价中介机构。三是加快改革完善职称制度,突出用人单位评价主体作用,建立单位主导的岗位职务聘任制度。四是改进将优秀专业人才选拔到行政领导岗位的办法,防止学术机构的行政主导倾向,形成有利于优秀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专业工作的机制,激励创新型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2.探索建立创新导向的激励和奖励制度

国际水准的高端人才应该获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待遇。一是开发创新人才的市场意识,促使创新成果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价值。反过来,市场意识也会激发创新动力,并获得丰厚的回报。二是积极探索人才和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鼓励探索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成果要素、劳动力要素、信息要素等参与分配的激励制度。尤其要明确职务发明人的权力,提高职务发明人的地位,加大职务发明人的奖酬力度。三是建立以政府激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辅助的人才奖励体系。对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各类创新型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和实行重奖,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用人单位、境外机构和个人设立优秀人才奖项。

(五)建立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1.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良性互动

探索建立高校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突破学科壁垒、部门局限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研发的分割,把最能反映科技前沿、体现产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纳入学校课程内容体系,把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逐步扩展到与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开设。同时,探索学校教育从“学科导向、课堂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转变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培养模式,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2.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办学成本较高与先进产业相关的专业的职业教育的投入。依托各种层次的职业培训基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中等职业技术、高职高专技术、本科后专业技术和尖端技术四层结构的公共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大力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技术人才,满足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以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为龙头,促进职业教育内部以及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的互通,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动。打通相关系统和部门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师资、实训等资源共享,促进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3.畅通全社会的培训资源进入创新人才培养的渠道

加大对教育培训产业支持力度,规范和发展上海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促进和完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依法办学自主发展,鼓励实行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办学模式。规范强化各类市场化的专业技术、创新方法、技术管理和创业管理的培训教育工作,支持有能力的培训机构设立专业培训课程。同时,积极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的体制改革,推动一批按市场规则运作的行业协会、民间商会的组建,支持行业信息咨询评估、教育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引导人才中介机构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服务项目,不断提高人才测评、人事诊断、管理咨询、高级人才选聘等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使用、配置流动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

课题承担单位: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负责人:张子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