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重点高等院校特色分析

国家重点高等院校特色分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上述思想纲领指引下,由国家主导并重点投入、扶持和建设的“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应运而生,它们是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国际拔尖人才、攻克国家科技难题的重要阵地,更是中国大学高水平发展的代言者。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至此,我国共有39所“985工程”大学。说明这类高校特色鲜明,办学效果明显。

第一节 国家重点高等院校特色分析

1977年7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时作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指示:“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在上述思想纲领指引下,由国家主导并重点投入、扶持和建设的“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应运而生,它们是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国际拔尖人才、攻克国家科技难题的重要阵地,更是中国大学高水平发展的代言者。研究中国大学首先要研究此类大学。

一、“985”工程院校特色项目的分析

“985”工程院校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1998年5月4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被确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2000年前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3所院校先后出现在“985工程”一期建设名单中,2006年又增补了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所大学为“985工程”二期建设名单。2011年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表示,“985”“211”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这个行列。至此,我国共有39所“985工程”大学。应该说,“985工程”大学是中国大学的佼佼者,代表了中国大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我们选取了30所“985”工程院校,对其自评报告文本进行研究。通过对各校自评报告中有关“办学特色”描述中一级标题进行统计,有如下几个发现:

1.特色项目的数量与层次

此类院校特色项目数量较多,少则两条,多则四、五条。其中,83.3%的高校提炼的特色项目为2~3条(具体见表9.1),且下面还可以细分若干条。说明这类高校特色鲜明,办学效果明显。究其原因,这与“985工程”院校的办学层次高,历史悠久不无关系。从特色项目的层次来看,特色项目一般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进行提炼。宏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学校精神文化方面。如,东南大学的“诚朴求实、止于至善”的精神传统,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大学精神,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吉林大学“五湖四海,和而不同,构建和谐多元的人文环境”,等等;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服务定位或体系建构上,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的联合办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图书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的“始终坚持内涵发展,突出办学质量和效益”,兰州大学的“始终以‘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作为办学的战略目标,把为西部提供专业人才、科技城和社会服务作为学校自觉的使命”,等等;微观层面则主要体现在德育或教改的某个环节上,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创新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基地”“教学科研互动、文理渗透的育人机制”,东南大学的“以青年教师教学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督导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开放式办学中的对合作”特色,等等。

表9.1 30所“985工程”高校特色项目数量统计

img8

2.特色项目的内容

此类高校的特色项目多数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所表述的特色项目相吻合,于是本文依照此方案的分类予以统计,因有些特色项目不是完全属于某一类,在划分类别时,结合《自评报告》将其划归到最接近的类别,实在难以划归的放到“其他”类别中。总体而言,此类高校的特色项目内容涉及面广,涵括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教育模式、人才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优良的校风等10余方面,但分布明显不均,如表9.2所示。

表9.2 30所“985工程”院校特色项目分类统计表

img9

可见,“985”高校在总体上的办学方略(观念、思路)、优良校风、人才特色等理念型方面的特色总结提炼较多,说明多数高校关心办学顶层的特色。而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不够,特色提炼和总结较少。此结论与其他学者的同类研究结论趋于一致。如,董雪梅、张建林两位学者曾对100所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特色项目进行研究时发现高校的特色项目分类有明显的趋同,即治学方略有77项、办学观念有13项、办学思路有37项,而教学管理制度只有4项,运行机制和课程体系均只有3项,教学方法1项。(2)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课程体系等教学教育方面的创新同样很丰富,只是提炼时未被放置于文本标题,没有被提到显眼的位置,同时此类创新常常以“项目”方式进行,隐藏在人才特色的大体系之内。这只是个表述方面的问题,如果以此断然认为,“985”高校不重视教育教学创新,此类特色匮乏,也许过于武断。如,北京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了以主干基础课为核心的本科课程体系,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主干基础课建设”,如“元培实验班”“物理学院的三种培养方案”;同济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包括分层次的导师制制度、创新实践专项基金、《同济大学本科生创新研究成果奖励办法》等。

通过关键词检索,我们发现“985”工程院校在办学特色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即重“传统”、重“精神”、重“基础”、重“人才”、重“创新”,如表9.3所示。

表9.3 30所“985”高校特色项目关键词统计

img10

重“传统”。这体现在“传统”“弘扬”“传承”等字眼的出现频率上,粗略统计共有22处,其中“﹡﹡传统”高达14处。再分析,我们还发现此类传统既包括校训、理念、文化等精神类的传统,如,中山大学的“开放务实的文化传统”,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东南大学的“诚朴求实、止于至善”的精神传统,等等;也涵盖办学、教学、管理等办学经验的传统。如,哈工大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传统,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西安交通大学的“弘扬兴学强国、艰苦创业的精神,秉承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华东师范大学的“强化基础、注重个性的人才培养传统”,上海交通大学的“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传统,等等。

重“人才”。“﹡﹡人才”出现了20次,这说明“985”高校普遍重视人才的培养,将人才培养作为本校办学的重点工作,且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人才培养特色。如,清华的“又红又专、行胜于言,造就社会栋梁之才”,兰州大学的“始终以‘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作为办学的战略目标,把为西部提供专业人才科技域和社会服务作为学校自觉的使命”,北京理工大学的“继续光荣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坚持德育首位,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吉林大学的“朴实厚重、追求卓越,造就具有‘四实’品格的高素质人才”,中南大学的“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等等。同时,这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如,华南理工大学将“科研促教学,实践强能力,培养‘三创型’优秀人才”作为办学特色,其“三创型”是指“敢创新、能创业、会创造”的拔尖人才;北京理工大学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南开大学以“公能”为育人之本,其育人宗旨是要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社会进步、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安康;同济大学将人才目标定位“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等等。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有利于高校自身特色的凸显。

重“精神”。“﹡﹡精神”出现了16次,把“﹡﹡精神”作为办学特色的高校,往往具有较长的办学时间,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该精神往往引领过本校的发展和壮大,或是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或是在发展时期力争上游。如,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前身京师大学堂,至今已有113年的办学历史,其“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是中华民族在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中逐渐沉淀而成,在21世纪,仍然熠熠生辉。北大这样总结自己的办学特色:

北京大学一直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她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气度,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高举“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以振兴中华、繁荣教育为己任,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1919年,北大率先举起反帝反封建旗帜,发起“五四”爱国运动,唤起民众觉醒,挽救民族危亡。1935年,北大学子和平津各高校一起,发起“一二·九”爱国运动。1938年,北大与清华、南开南下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以“刚毅坚卓”的精神坚持教学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以及90余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杰出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北大师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扎实的治学精神,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事业,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计算机,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研究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马寅初校长的“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高度概括了北大师生为了国家民族利益牺牲自我、敢于担当的情怀。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师生发扬光荣传统,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道路,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方针,并开展了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北大师生响应国家号召,承担起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神圣使命。

……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贯穿北大百余年历史,已经成为北大精神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全体北大人努力奋斗向前,不断追求卓越,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东南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至今已有110年的创校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东大人形成了“诚朴求实、止于至善”的精神传统,并以此为特色。对此,东南大学是这样描述的:“百年东大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对中国现代教育、科技、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形成了‘诚朴求实、止于至善’的精神传统。诚朴求实体现了东大人道德取向和理想信念的统一,止于至善则反映了东大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

重“创新”。“创新(造)”一词出现的频率有15次之多,通常作为形容词、名词、副词被使用,如“求创新”“求是创新”“创新能力”,等等,且多与“人才”“精神”一起出现。如,“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造性的未来领军人才”“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和创业型复合人才”“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等。也有被作为动词使用的情况,如“教育创新”“创新体系”“创新理念”,等构词方式。无论“创新”的词性如何被使用,“创新”被各高校所青睐甚至依赖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同样的,高校要发展,争先进,创一流,离不开创新的思想、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机制和创新的方法。从这个层面上讲,各高校如此青睐“创新”绝对是好事一桩,至少说明高校在思考,在探索如何才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在办学实践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而这就是“特色”的精髓所在。可以这么说,一所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必然是一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校。

重“基础”。在对文本的分析中,“基础”一词也是反复被提及,它常常与教学、人才培养等联系在一起。如,北京大学的“重视基础、尊重选择的育人特色”,复旦大学的“重视基础,学理贯通,人才品质优良”,上海交通大学的“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传统,西安交通大学的“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优良传统,因材施教,卓育菁华”,华东师范大学的“强化基础、注重个性的人才培养传统”,等等。可见,“厚(宽)基础”,在教育教学领域备受重视,“基础扎实”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之一。

此外,不少高校将“校训”精神的传承作为办学特色。如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的大学精神,西北农林科技的“诚朴勇毅”的校训,等等。“985”工程院校,作为国内一流大学,自然有其不可拟之处,无论是国家支持力度还是原有的办学基础和声誉,都是中国其他高校难望其项背的。这些大学,或以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或以较强的综合实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每所成功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性格迥异的大学,不见得都适合于从“逸事”的角度切入。而且,在我看来,必须是有“精神”支撑的“逸事”方才值得后来者认真对待。(3)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大学习惯于将校训、传统作为办学特色进行提炼,恰好说明的是大学特色的雷同或缺失。

3.问题与讨论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此类高校“办学特色”存在的一些问题:①特色雷同。特色雷同主要表现在:一是特色项目内容集中,多理念型的特色,少项目型的特色,多宏观类的特色,少微观类的特色;二是高频率关键词趋于一致。“创新”“基础”“传统”等反复被使用,难免有雷同、重复之嫌。②特色表述含糊、笼统。不少高校在提炼特色时,或对仗工整,或干净精炼,这种表达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缺乏具体内容。如,吉林大学将其办学特色概括为:“五湖四海、和而不同,构建和谐多元的人文环境;自由民主、守正创新,营造锐意进取的教学和学术氛围;朴实厚重、追求卓越,造就具有‘四实’品格的高素质人才”;南开大学将其办学特色概括为:“以‘公能’为育人之本;以‘创新’为办学之魂;以‘精强’为发展之路”;复旦大学将其办学特色概括为:“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目标追求高远;注重传承,融合包容,文化底蕴深厚;崇尚真理,思想活跃,学术视野开阔;重视基础,学理贯通,人才品质优良”,等等。③特色项目中较少彰显学科特色。“985”工程院校作为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头羊,必须在学科上有所建树,因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体现在其个性鲜明、各有所长的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上。学科特色的缺失,恰好说明我们大学与世界著名大学的差距。另外,“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作为“985”工程大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重大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学科交叉,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瓶颈问题的能力而开始进行的国家级教育建设工程。很遗憾,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少高校并未将此平台建设作为本校特色来发展。

二、“211”工程院校特色项目的分析

“211”工程自1990年开始酝酿。其目标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总体处于全国一流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1990年6月,国家教委在制定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时,即研究了在“八五”期间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高校的问题。当时提出在二到三个五年计划内,有计划地重点投资建成30所左右的高等院校。后考虑到要形成一批行业带头学校,经过多次研究,确定了到2000年前后,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为100所左右,并要求将此事当作面向“21世纪”的大事来抓。这项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开始简称为“211计划”,后来确定为“211工程”。今年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表示,“985”“211”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这个行列。至此,我国共有“211”工程院校112所(含39所“985”工程院校)。本研究所指的“211”工程院校不包含39所“985”工程院校,可以这么说,我们所说的“211”工程院校其整体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稍低于“985”工程院校。

研究中,我们选取了包括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等不同类别的40所“211”工程院校。参照前面分析框架,通过文本分析发现,“211”工程院校特色项目数量集中在2-3项,其中25所高校提炼的特色项目为2项,13所高校提炼的特色项目为3项,个别高校提炼的特色项目为1项。总体而言,在特色项目的数量上此类高校与“985”工程院校大体相当。就特色项目的层次看,“211”工程院校特色项目的提炼同样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出发,其中,涉及学校精神文化、总体的治学方略、办学观点和思路等宏观方面的特色项目有45项,占特色项目样本的一半;涉及教育模式、人才特色等中观层面的特色项目有29项;涉及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等微观层面的特色项目有17项。

就特色项目的内容分布看,此类高校十分重视精神传统的发扬和学校文化的塑造,将精神、文化作为办学特色。“﹡﹡精神或文化”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十分高,有17处。如,湖南师范大学的“传承湖湘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铸就‘仁爱精勤’湖南师大精神”;西藏大学的“发扬老西藏精神,秉承藏大传统,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向西藏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应用型人才”;云南大学的“会泽百家,至公天下——弘扬东陆传统,塑造云大精神”;华中农业大学的“秉承百年传统,弘扬‘勤读里耕,立己达人’精神”,等等。总体的办学方略、办学观念和办学思路也是“211”工程院校特色项目的大户,此类特色项目分别有5项、6项和21项;在教育特色方面,如教育模式和人才特色,“211”工程院校提炼的特色项目也很丰富,有29项之多,而涉及教学改革、课题体系、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特色相对比较薄弱,这与第八章“特色项目的层次”分布,结论是一致的,而且与“985工程”院校表现趋同。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统计关键词出现频率时,发现除了“精神”“传统”“人才”等高频率词之外,“区域”“服务”“立足”等关键词出现次数也比较多。“立足﹡﹡”“服务﹡﹡”受到不少“211”工程院校的青睐。如,郑州大学的“立足中原,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云南大学的“立足边疆,辐射两亚——面向‘边、地、民、亚’,彰显区位优势”;苏州大学的“立足苏南,服务江苏,打造办学之区域特色”;宁夏大学的“立足服务宁夏,争取多方支持,抢抓机遇,推进快速发展的办学传统”;西北大学的“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长安大学的“立足西部,兴业办学”;南昌大学的“走‘学研产结合’之路,为江西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福州大学的“坚持开放式办学,面向社会需求,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贵州大学“砺能致远,博学笃行——培养‘四能’人才,服务贵州经济社会”,等等。这表明“211”工程院校十分关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注意整合办学所在地的区域资源,注重高校与地方的沟通和融合,既考虑如何从地方获取有利资源和支持,也思考如何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将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视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高校早已不是中世纪时期的“象牙塔”,只有“走出来”,主动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才能合理构建学科体系,才能有效培养符合需要的建设人才。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将“立足”本地区,“服务”本地区视为特色项目发展的高校通常也是地处内陆的省市。如,云南大学作为一所地处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地方综合性重点大学,充分利用、发挥“边、地、民、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构建学科和人才培养平台,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云南大学这样表述自己的特色:

第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构建学科和人才培养平台。“学校紧密结合边疆特点、民族特点和资源特点开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许多学科的专业设置、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体现出浓厚的边疆地方特点,学校的办学特色更为明显。……尤其以民族学和生态学为代表的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校的民族学学科,1988年开始设置本科专业,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获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在短短的几年之间迅速崛起,形成颇具规模和实力的学科群,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态学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九五’以来,学校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在植被景观生态、生物多样性、国际河流、污染及胁迫生态研究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在‘211’工程一期验收时,民族学和生态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成就被专家们誉为‘跨越式发展模式’,认为这种现象在全国实属罕见。”

第二,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地方经济社会人才。“针对云南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学校建立了175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其中,生物学科所建立的实习基地,覆盖滇东南、滇西南、滇中南、滇西北、滇东北五大不同类型生态区,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野外综合实习基地。我校法学院与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共建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法律诊所’实习基地,成为我国率先建立‘法律诊所’的13所高校之一。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深入各个实习基地,开展社会调查、野外实习和科学研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云南大学还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层次综合办学的优势,注重为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做好人才储备。“近十年来,学校培养了各类少数民族毕业生4 156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12.91%。其中,培养少数民族博士毕业生29人,少数民族硕士毕业生508人。为云南特有的白族、纳西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布朗族、基诺族和景颇族等民族培养了博士或硕士毕业生236人,结束了许多少数民族没有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历史,为边疆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面向两亚,推进国际化进程。“从20世纪50年代起,云南大学即有重点地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1964年,设立了云南历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机构——西南亚研究所,1986年,云南省首批来华留学生入学。2001年,被教育部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的十多所重点院校之一。先后建立了东南亚研究所、国际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关系研究院。……数十年来,学校一大批学者致力于‘两亚’问题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战略,面向‘两亚’开放办学。”“十五”以来,在泰国设立了“中文中心”、孔子学堂,在孟加拉国建立孔子学院,在缅甸举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培训班、华文学校校长培训班……面向“两亚”地区的对外培训和留学生教育,先后覆盖了孟加拉、泰国、越南、老挝、菲律宾、柬埔寨、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与此同时,云南大学还积极开展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研究和人才培养,先后成立了亚非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伊朗研究中心等机构,“到目前为止,学校已与96所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相关领域的合作协议。”

云南大学“立足边疆,辐射两亚”——面向“边、地、民、亚”,构建区域特色的办学特色与实践是众多高校办学特色的缩影。在我们所研究的样本学校中,围绕“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这一区位概念提炼办学特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如何利用办学地的资源,既是高校服务社会首先要考虑的课题也是高校做强做大的有力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仅依靠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间接服务社会是不够的,需要通过运用高校自身优势,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发挥作用,间接和直接相结合全方位服务社会,构成了高校的整体职能。因此,在当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校要因地、因校制宜,以自身的优势,加大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力度,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人才培养”是高校基本职能之一,围绕“人才培养”提炼办学特色是多数高校的习惯性做法。但仔细分析后会发现,“211”工程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出现分化、多样化的特征,如,有些重大学精神,有些重行业建设,有些重地域特色。这某种程度上既反映了“211”工程院校办学面貌的差异,又反映出各自办学水平的差距。此外,大学特色也较多体现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这说明“211”工程院校相对普遍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