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中的练习设计

教学中的练习设计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觉得有必要对OM课堂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我在OM校本教学中进行了设计有效练习的研究。OM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参与思维实践的机会,有助于锻炼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因此,在OM课中设计练习时,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五节 OM教学中的练习设计

一、情况分析

从美国引进的OM活动在我校已经开展了多年。OM活动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是大家的共识,当前的教育改革使OM活动更适合于我们的教育和学生,这种要求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完全新型的创造力活动,迎合了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进入课堂是当今教育形势所趋。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现状表明,将OM活动纳入正规课程以后,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的迁移、自主的活动、主动地以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表现自己鲜明个性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过多重视解题技能训练;练习的目的不明确、盲目多练;练习的层次不清,不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等。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觉得有必要对OM课堂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希望通过研究,寻找根治OM课堂练习重复低效的方法,力争使课堂练习更加高效。

OM活动的多样化形式,弥补了常规教学的不足,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活动课程,学生对OM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受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学习知识一般以接受为主,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思维方法墨守成规,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之间,采用的是点对点的直线思维方法,学生的求同思维多,求异思维少,创造性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想象力虽然很丰富,但面对思考内容中的障碍往往会束手无策。

OM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没有标准答案,解决方法又可以完全不同。从动脑设计、动手制作到进行表演,每个环节都面对新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探求新的方法和答案,这无疑是常规教学活动无法达到的。对我来说,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也很难把握这些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相对薄弱的地方。

二、具体措施

现代课堂教学论指出: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练习不是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独立的、终极的活动,而是整个学习的一个方面。练习的目的是对整个课堂上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并相应地重构知识,然后通过解决相关问题,来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我在OM校本教学中进行了设计有效练习的研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练习形式,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依据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创新能力,使有限的练习活动发挥最大效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提高OM校本课的质量,探索有效的途径。

1.设计练习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人的思维能力像人的身体一样,是可以锻炼和提高的,锻炼和提高的最好途径就是参与思维实践。OM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参与思维实践的机会,有助于锻炼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因此,在OM课中设计练习时,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1)训练扩散性思维,让思维更流畅

所谓扩散,就是遇到一个问题,立即想到各种可能、各种答案。思维的流畅指观念的流畅、联想的流畅和表达的流畅。在OM课练习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扩散思维的训练,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OM活动中有大量的语言类即兴题,这类题目与我们课堂上的一般问题不一样。课堂上的问题大多有标准答案,而且往往是唯一的。比如“我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答案是“长江”,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就回答不出。而OM即兴题不一样,它没有标准答案,通过想象、创造,它可以有无数的答案,这就使得学生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所以在练习中要重视学生的扩散性思维训练,使每个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展开联想,培养思维流畅性的目的。如在“即兴题训练——说话大比拼”这一课中,我把问题的内容、功能、组合、情感、关系等方面分别作为一个“扩散点”,设计了灵活、新颖的练习。

①尝试练习

说说牙签的用途——把功能作为“扩散点”。在这一练习中,我引导学生从牙签原来的功能(剔牙)进行扩散。先扩散到生活中人们会用牙签做的一些事,比如用来戳水果;用来制作棉签棒;有东西掉在细孔里,可以用牙签把它掏出来等。再扩散到非常规的用途,比如用牙签拼图;用牙签在泥地里画画;用牙签进行创意装饰等。

②巩固练习

与牛对话——把内容、情感作为“扩散点”。在这一练习中,我引导学生在与牛的对话时,把内容无限扩大,学习、工作、娱乐、旅游等内容都可以。在表述这些内容时,再结合各类情感,这样对话的内容就丰富多了。

③综合练习

自然联系——把以上“扩散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多方面的内容中自由寻找“扩散点”。在这一练习中,我引导学生把一些单个的物品,从能够联系在一起,到自然联系在一起,再到巧妙联系在一起。比如:“山”和“水”,开始答题时,学生大多的答案是“山里有水”,或“到山上挑水”等。从答案中,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只是有了联系而已,并没有多大的创意。于是,我要求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将它们巧妙地联系起来呢?经过思考,有同学这样回答:山水画。答案一出,同学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联系,于是这一答案启发了大家,一个个巧妙的联系便出现了,比如“山不转水转”等。接着,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能不能联系得更有创意,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有了前面练习的基础,思维活跃起来,有创意的答案一个接一个出现了:“我的水杯上画了一座山”“老师让我写两个字‘山’和‘水’”……这些练习从一个扩散点到多个扩散点,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扩散性思维的方法,锻炼了思维的流畅性。

(2)克服思维定势,让思维更灵活

思维定势是人对刺激情境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的反应。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反映客观事物能动过程的思维,也必须灵活变通。思维定势,阻碍了思维的灵活性,克服思维定势,才能让我们的思维更灵活。

OM活动中的许多即兴题,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大量的训练材料。教学中,我注重运用这些即兴题作为课堂练习,来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即兴题“绳圈”这一练习时,根据题目,要求学生对绳圈进行即兴制作造型。由于学生对绳圈太熟悉,答题的内容大多围绕圆圈进行思考,如圆环、地球、大饼等。很明显,学生在练习中,因为对绳圈太熟悉了,所以造成了思维定势,脑子里全是绳圈圆圆的造型。于是,我引导学生从观察绳子的特点着手,细细的、长长的、可弯曲的……这些特点被学生一一找了出来。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走出思维定势的怪圈,启发学生思考:那么,如何运用绳子的这些特点,让它不再“圆”呢?这样的提示让学生豁然开朗,他们立刻想到可以把绳子围成方形、三角形、梯形……随着形状的增多,想象的内容也就多起来了,有创意的答案也随之自然产生了。这一练习让学生明白,跳出思维定势就是突破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和习惯,这样,我们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在设计OM课的练习时,我非常注重启发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积极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的思维摆脱定势走向灵活变通,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2.设计练习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一轮课改的重点课题。因此,在课堂练习设计中应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设置实践型练习,培养实践能力

实践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操作、探索和研究,进而发现规律,获取新知识。实践是一种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方式,积极参与实践,符合OM活动的宗旨。OM教学中,我通过设置实践型练习,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龟兔赛跑”教学中,我设置的实践型练习是:为自己创编的新版“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创意表演。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练习。练习中,故事的情节、道具的制作和使用、音乐的配合等都需要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没有标准的模式和规定的方式,一切都由他们自己做主。他们需要自己编故事、自己做道具、自己收集资料、自己排练等,这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真正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对于学生的每个点子和想法都给予积极的鼓励。特别是在动手制作道具这一环节,学生特别兴奋,这是有别于其他课的让他们最开心的部分,所以他们兴趣高,大胆设想、大胆创意。有的组用毛线做了狐狸的大尾巴;有的组就地取材制作了一棵大树,扫帚做树干,便利贴做树叶。当他们在制作时碰到了困难,也会设法自己解决。比如,有个小组制作了一对乌鸦的翅膀,想把它们粘在同学的背上,但是用透明胶和双面胶都没办法粘牢,总是要掉下来。多次尝试后,他们开始思考失败的原因。原来,翅膀太重,玻璃胶和双面胶承受不了这么重的重量。于是,他们换了一种方法,找来橡皮筋,把翅膀挂在肩膀上,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这一实践型练习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尽情展现。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充满智慧与情趣的实践性练习,符合了新课程理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练习中创新知识,展示个性,培养了实践能力,它真正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实践的舞台。

(2)设置探究性练习,培养探究能力

教育家罗杰斯曾说:“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知识,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探究是新课标下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在《纸绳的威力》一课中,我设置了“纸绳拖重”的探究性练习,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怎样将两张报纸连接后制作一根能拖动重物的纸绳。练习时,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自己制作的纸绳根本拖不了重物,稍微用点力,纸绳就断了。当看到老师的纸绳能够拖动重物时,有些学生开始质疑。他们说,老师的纸绳肯定有假,为了证明我的纸绳就是一根“纸绳”,我把我的纸绳全部拆开,让学生看个究竟。这下学生信了,里面没有掺假。紧接着,他们开始了思考,发现纸绳断的地方总是两张纸连接的地方,那么失败应该就是连接的问题。当学生想到连接问题时,我给予了鼓励。有了我的鼓励,学生积极性更高了,就怎样进行纸的连接开始了研究。有同学想到在做纸绳之前先用透明胶把两张纸粘住,然后再裁成纸条,编出纸绳;有些同学觉得这样太费透明胶,而且由于透明胶比较硬,在编的过程中,很容易把纸弄破,不如先裁纸条,再用透明胶。又有同学提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用透明胶?在他的老家,农民伯伯编草绳时都不用透明胶,但是,编的草绳却很牢。就这样,学生想到了很多方法,但又一个个被学生自己推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自主探究过程。最终,学生制作的纸绳都能拖动很大的重物。

探究性练习促使学生在练习中齐心协力,开动脑筋。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更主动,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心理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初步成效

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练习设计效果数据统计(全班21人)

img21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练习设计效果数据统计(全班21人)

img22

从以上数据统计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OM校本教学的有效练习设计,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凸显了科学性和实践性。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做到了在课堂中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OM教学的开放性、创新性特点;培养了学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积极实践的意识和能力,构建了和谐、高效的OM课堂。

四、思考与展望

OM教学中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策略还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练习设计要以新课改的先进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练习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的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一些经验,但远未结束。我将继续努力,深入研究和反思。希望通过有效练习的设置,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练习过程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让学生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练习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我的OM校本课堂练习一定会像缤纷的奇花异果一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春风的吹拂下,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扉,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创造力得到激发,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纸上花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来自《我们喜欢OM》第四单元第2课(四年级第一学期)。

1.活动目的

情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

认知:了解纸的特征和纸的用途,能制作承受一定重量的纸结构。

操作:通过纸结构承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活动过程

(1)导入

①问题呈现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纸,我把这张纸这样平放在桌子上(大部分在桌子的外面),你们说这张纸会不会掉下去?

②学生思考

现在要这张纸不掉下去,你们有没有办法?

【学生思考,尝试各种办法。】

③教师归纳

纸对折后,形状发生了改变,形状发生改变以后,它的用途就会比原来更多。刚才我们把这张纸折一次后就变化了一个花样,如果折两次、三次……就会有更多的变化。

④出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纸上花样。(多媒体出示课题)

(2)花样一 纸结构承重

①问题呈现

我们知道一张纸是很轻、很薄、很软的,放在桌子上立也立不住。我们要让它来一个花样,来一个怎样的花样呢?这里有一本这么厚的书,要用这张纸把它架起来,你们说有没有这个可能?

②学生思考

说说有什么方法?

【学生思考,交流。】

③交代活动要求

老师发现,你们运用了改变纸的形状,做成不同形状的纸结构这一方法,那么光嘴上说说可不行,能不能变成具体的行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玩纸结构承重(媒体出示)。

要求:用一张纸做一个纸结构,至少能承受一本书的重量。

提示:要求用一张纸,至少能承受一本书的重量,当然,如果你做的纸结构能承受两本、三本甚至更多的书都可以,但是纸结构不能倒,倒了就不算,而且完成以后要让老师来验收。

④学生活动

【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参与纸结构活动,老师进行指导。】

⑤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玩了纸结构承重,你们设计的纸结构的形状各不相同,有圆的、有方的、还有很特别的,请我们小朋友把纸结构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而且,你们做的纸结构都能承受住至少一本书的重量。

⑥问题思考

但老师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纸结构承受的重量多一些,有的纸结构承受的重量少一些,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猜一猜

老师这里有两个纸结构,我们来看一下(出示两个纸结构——红色和黄色),猜一猜哪一个承受的重量多?

【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

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相持不下,那么到底是哪一个承受的重量多呢?

●试一试

这样,我们让事实讲话,一起来试一试。请出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代表进行试验(在纸结构上压课本,看谁加的多)。

现在,事实证明是红色纸结构承受的重量多。

●想一想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观察两个纸结构的不同点。】

●归纳

红色纸结构非常完整,完整的纸结构能承受的重量就大,而黄色纸结构有缺口,有缺口就有了弱点,有弱点就承受不了多少重量。由此,我们想到,工人叔叔在造大桥、造房子时,就非常注重每一个细节,小到一颗小小的螺钉,都要拧得很紧,否则就有了弱点,车开在大桥上,大桥就会倒,人住在房子里,房子也会倒,这样的话事情就严重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学习也不能有弱点。另外,在相同的情况下,纸结构矮一点、口径大一点的,能承受的重量就多。

(3)花样二 搭高楼

①交代活动要求

刚才,我们用一张纸做了纸上花样,现在我们要用多张纸做一个花样,一起来搭高楼。(多媒体出示)要求:用至少2张纸(最多5张),搭一幢高20厘米以上的高楼,楼顶上要能放一把尺。(多媒体出示)

②引导思考

看看老师提供给你们的材料,长不到20厘米、宽也不到20厘米,用这样的纸怎么来搭高20厘米的高楼呢?你们有办法吗?小组讨论一下。

刚才我们小朋友经过讨论,想出了很多方法,现在谁来说一说你的好方法。

【学生介绍方法。】

老师听了你们的介绍,发现很多小朋友都没有把老师提供的材料全部用完,有的用了2张纸,有的用了3张纸,这样可以吗?完全可以,因为这样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但老师要提醒你们的是:材料越多,承重能力就越大,那么,如果现在老师要你们把5张纸全部用进去的话,你们又有什么好方法?你们很聪明,想到的方法很巧妙,下面我们就分小组合作,一起来用巧妙的方法搭一幢有创意的高楼。

③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搭高楼,老师指导。】

现在很多组的高楼已搭好了,老师建议我们相互参观一下,同时交流交流。谁来说一说我们小朋友的高楼搭得怎么样?

就像小朋友刚才说的,今天我们的高楼搭得很有创意,很多小朋友都做到了与众不同。

④教师总结

在搭高楼的过程中,老师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有关连接的问题;另一个是如何将楼搭得稳的问题。我们知道,高楼要稳,地基很重要,地基越大,高楼就越稳。像我们熟悉的三角形、梯形,它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我们的高楼是这样形状的话,就会非常的稳固。有关连接的问题及如何将楼搭得稳的问题,以后我们再一起来探讨。

(4)结束

今天,我们一起玩了“纸上花样”。通过活动,我们知道了纸的可塑性特点,纸的形状发生改变以后,它的用途就会比原来更多。其实“纸上花样”还有很多,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来玩一玩。

六、《纸上花样》教学反思

1.背景

教学中的练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学习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学生参与教学练习的程度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教学中的各项练习成了广大教师研究和实践的话题。我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以前在教学练习的设计上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只注意练习的多样性而忽略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注重情境的创设而忽略思维的过程;只重视课件的精美而忽略真实效果。根据这一现状,我开始重视教学练习的设计,就如何通过练习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纸上花样”是四年级的一堂OM练习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感悟纸的可塑性特征,对纸结构进行初步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这节课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既整体考虑练习的形式,又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合理把握好尺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练习设计

(1)尝试练习——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不让纸掉下来。把一张纸放在桌子上(纸的大部分延伸在桌面的外部),使它不掉下来。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这一练习,一起思考,有什么方法能让这张纸不从桌上掉下去?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直观感受纸的形状发生改变以后,它的用途会更大,初步感受纸的可塑性特征。同时,通过这一练习,使教学顺利切入主题。

(2)尝试练习——在自主练习中发现问题

具体内容:纸结构承重,用一张纸做一个纸结构,至少能承受一本书的重量。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做纸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复习巩固纸的可塑性特征知识点;另一方面让学生发现,各式各样的纸结构所能承受的重量不一样,有的能承受的重量多一些,有的能承受的重量少一些,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一问题。最后学生会得出结论:要纸结构承受大的重量,必须要让结构非常完整,完整的纸结构承受的重量才会大;纸结构一定不能有缺口,有缺口就有了弱点,有弱点就承受不了较大的重量。这一练习不仅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而且帮助其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3)拓展练习——在实践操作中研究问题

具体内容:搭高楼,用至少2张纸(最多5张),搭一幢高20厘米以上的高楼,楼顶上要能放一把尺。

设计目的:这一练习以上一个练习为基础,是上一练习的拓展,要求学生用巧妙的方法搭一幢有创意的高楼。在搭高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连接问题,二是稳固问题。高楼要稳,地基很重要,一般来说地基越大,高楼就越稳,像三角形、梯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高楼采用这样的形状,相对来说会比较稳固。在这一练习中,学生不仅能获得这些认知,更主要的是能运用这些知识来搭一幢有创意的高楼。

3.效果与感悟

练习效果数据统计(全班21人)

img23

OM课中的练习是集动手动脑为一体的创新思维的活动,旨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这些创新能力主要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我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与宽松的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走进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本课的尝试练习中,我有效创设了“纸总是掉下来”的教学情境。当学生在这个情境中看到老师把一张纸放在桌子上(大部分在桌面的外面),纸总是要掉下去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去思考,开始搜集头脑中以往积累的知识信息,逐步产生问题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同学把纸折一下,这样,纸就挂在了桌上,达到了不掉下来的目的;有的同学把纸折成不同的造型,贴在桌上或绑在桌上,这些方法都非常具有可行性。其实,学生所想到的方法,都是利用了纸的可塑性这一特点,这些方法的产生,都是在情境中促成的。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效果数据统计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自主练习,引导学生敢于发现问题

人类的认识是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实际上,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因为它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是科学研究的源泉,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

教学中,我激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在操作练习“纸结构承重”中,我有效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这一练习要求学生用一张纸做一个纸结构,至少能承受一本书的重量。这一练习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于是,在练习中学生很快按老师的要求顺利完成了任务。但紧接着就有同学发现,自己做的纸结构不仅能承受一本书的重量,还可以承受两本、三本甚至更多本书的重量。欣喜之余,同学们开始相互比较起来,比较的结果让学生产生了许多疑问:为什么有的纸结构能承受那么多的重量,而有的纸结构最多只能承受一本书的重量……学生在练习中把一个个问题提了出来,这些问题正好是我要他们探究的。于是,我出示了两个纸结构,一个是制作完整的结构,一个是有缺口的结构,让学生思考:这两个结构哪个承受的重量大?学生边思考边实践,终于他们发现:完整的纸结构承受的重量大,有缺口的纸结构承受的重量小。这一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运用,引导学生积极研究问题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练习。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只有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才能使他们在自由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实验表明,实践的过程在发展儿童智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运而生,问题的产生促使孩子们积极思考,这种思考是积极主动的,是与孩子们的浓厚兴趣紧密相连的。因此可以说,实践运用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摇篮。

拓展练习搭高楼,是以上面两个练习为基础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各自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搭高楼,目的是使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问题,如为什么高楼会倒?为什么高楼不稳?而这些问题的产生,让学生对研究高楼结构的原理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而实现主动探究。当学生在练习中把这些问题一一提出后,我及时引导学生共同研究问题。首先,利用多媒体观察世界著名的古老建筑的结构特点,观察生活中各式各样建筑的结构特点,再结合几何体知识,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的研究过程,得出结论:三角形、梯形的高楼结构相对比较稳,容易搭得高。这一练习,不仅吸引了学生人人参与,而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锻炼了积极研究问题的能力。OM科目是开放式的活动课程,自主探究应该是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的练习设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主,让学生在问题中有异彩纷呈的思考,在问题中有惊喜,有超越,在问题中实现各种各样的创新。有效练习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OM,在OM练习中锻炼创新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