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社区、家庭、个人等各个层面。大力发展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之基础的学前教育不仅对儿童个体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各领域各层次整体持续发展将产生战略性意义。1.发展学前教育是实现生态经济区教育目标的需要。幼儿园班级师生比例严重失衡。

鄱阳湖生态经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 裘指挥 易 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社区、家庭、个人等各个层面。大力发展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之基础的学前教育不仅对儿童个体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各领域各层次整体持续发展将产生战略性意义。

一、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意义

1.发展学前教育是实现生态经济区教育目标的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2.发展学前教育是促进经济区整体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对于教育事业整体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机构不仅承担着从时间上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的任务,而且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发展和早期教育的当今时代,学前教育质量更成为家长关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家长能否放心地工作、安心地学习。有人曾言,关闭一所幼儿园比关闭一所大学,或一所低质量幼儿园的存在比一所低水平大学的存在,更会让家庭、社会不得安宁,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前教育及其质量对家庭生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国外High/ScopePerryPreschool研究表明:有没有接受过早期优质早期的人到27岁时,他们的月收入、犯罪率、是否需要社会进行救济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不同,投资早期教育的回报率很高,即1美元的投入,27年后有约8美元的回报,如下图:

img13

3.发展学前教育为促进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人才。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研究和事实均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如下表:

img14

美国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组织1999年的研究所指出的:早期教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儿童将来的认知、语言和智力发展水平;成人对儿童恰当的关爱、支持、鼓励和引导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日后认知与智力的发展,如下图:人的智力发展百分比布鲁姆)。

img15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的对象、方法及内容

调查主要以实地考察、随机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研内容包括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幼儿园办园条件、教育教学水平、办园经费,以及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等方面。调查的对象涉及南昌、上饶、吉安、抚州4地区,8县16个乡镇48所各级各类幼儿园。

(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1.政府部门重视程度加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各区、县均将幼儿教育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范畴当中,各县教育局教育股都配备了一名专职幼教专干,全面负责本县及各乡镇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乡镇政府主要依托乡镇中心小学来对本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全面管理,县、乡教育行政部门齐抓共管幼儿园的局面逐步形成。逐步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公办与民办相、正规和非正规相结合的幼儿教育发展格局。

2.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力量薄弱。幼儿教师师资薄弱,这成为了阻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障碍之一。具体表现为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较低如普通话不标准、唱歌跑调,此外教师自身教育观念落后等等。此次调查对农村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情况以及学历情况进行了统计,以期通过更为客观的形式对该情况进行说明。

农村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情况统计图

img16

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近50%的农村幼儿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且全为初中毕业。而拥有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12名老师中,有6名是高中毕业,5名为中专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仅有一名学历是大专但所学的是非师范专业。

另外、幼儿教师待遇较低,职称评定职述比例不足,造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幼儿教师编制不足,按照师生比例来科学合理地配置师资(即每个班二教一保)未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幼儿园保育工作,导致教师保育、教育教学负担过于沉重,难以实现保教并重的教育目标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教育目标仍定位在“传授知识”,教学内容“小学化”倾向严重,忽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发展。农村幼儿教师学历情况:

img17

由上表可见,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大专比例仅占10.9%,而高、初中毕业生占50%,远远没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

3.班级规模过大,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在抽取的36个幼儿园大班中,班级规模普遍过大。《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教委,1996年)规定“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4周岁)25人,中班(4~5周岁)30人,大班(5~7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40人。”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35人以下的班级仅有9个,为调查样本的1/4。

幼儿园班级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教委,1996年)规定,幼儿园各年龄班应当配备教师2~3名。由此,大班师生比例应达到1:17.5。然而,通过下图可以看出师生比例在1:17.5以上的比重高达86%。在所调查的班级中,有50%的班级是由1名教师负责全班所有工作,这18个班级全部来自农村幼儿园。城市幼儿园虽至少有2名老师在场,但是某些幼儿园因为班级规模过大,师生比例仍是严重失衡。

幼儿园班级规模统计图

img18

幼儿园师生比例统计图

img19

4.课程设置不均衡,教学小学化。在调查中,我们主要考察了幼儿园的户内游戏、健康、社会、科学数学、语言、艺术六大方面的课程设置情况。

(1)户内游戏主要从时间、材料以及指导两方面考察,结果表明50%的幼儿园基本没有户内自由游戏,25%的幼儿园里幼儿每天有一些户内游戏时间,但是老师不关注、不鼓励幼儿的自由游戏,很少组织幼儿游戏。仅有少部分城市幼儿园有一定的户内自由游戏时间且教师能给予幼儿一定的关注并进行指导。

(2)健康领域我们主要从户外活动、自我保护教育、心理健康三个维度加以分析。结果显示,竟有66.67%的幼儿园一天中,幼儿户外活动不足2个小时,最主要的户外活动是早操。户外自由游戏活动时间更是不足1小时,除此之外,19.4%的幼儿园一天中幼儿有1小时户外自由游戏活动的时间,但幼儿不能自由使用户外运动设施和器械。而老师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也不容乐观,调查中52.78%的幼儿园,老师们经常忽略和忽视幼儿的情绪感受和体验,对幼儿的消极情绪不能接纳,给幼儿的评价经常是消极的,如某幼儿园进行了数学测试以后,老师发放试卷说到:“xx考的最好了”(该学生考了60分),在某幼儿园甚至多次出现了教师直接扇幼儿耳光的情况。

(3)在社会领域,55%以上的幼儿园忽视对幼儿分享与合作、责任对他人的理解、尊重与平等以及多元文化与反偏见教育,基本上不组织相关内容的教育和活动,一部分幼儿园虽课程中安排了相关的教育内容但只能实施部分内容。大部分教师能尽量做到以身作则,不在幼儿面前表现不良言行。

(4)幼儿园主要开展的课程有数学、语言以及艺术。在科学数学领域,61.11%的幼儿园基本不组织相关内容的教育,教室里几乎不提供任何相关材料。幼儿园更多的将目光集中在了语言的早期读写和数学领域,但是教学方式以集体上课为主,注重教师的讲解演示和书面练习。在艺术领域,幼儿园会提供简单的协助教学活动开展的相关活动材料,且能够组织幼儿开展简单的唱歌、美工活动。

由此可见,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不均衡,忽视社会、健康、自由游戏以及科学等领域的教育。而在语言、数学、艺术领域开展的活动也主要是集中在拼音、算数以及简单的唱歌和画画活动,未能真正领会该三大领域的真正内涵,活动内容以及形式过于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不仅户内、户外自由游戏缺乏,课程实施也非常的小学化。首先是上课方式小学化,以集体上课为主,活动流程主要为复习、讲授新课、练习、再复习新课。有70%的幼儿园在期末时要组织幼儿进行拼音和数学的测试;其次过渡环节多为放羊式管理,即使有组织,在活动过渡环节经常让幼儿消极等待,例如要求幼儿排队的时候安静、不许随便说话、不许打闹。这在一些农村的幼儿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一些城市里的幼儿园,虽创设了活动区,但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教师常常会强调不许随便动活动区内的玩具。

5.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不足。物质环境是我们此次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别考察了室内空间、室内空间安排、家具设备、游戏材料、墙面布置与幼儿作品的展示、室外空间与设施以及教职工个人/工作需要的满足。调查发现,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仅能基本满足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仍存在许多问题。

(1)室内空间安排与利用不足。幼儿园活动区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活动区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活动区活动是一种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教育形式,它可以给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经验,让幼儿获得许多能力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使他们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去主动学习。因此,在室内空间安排与利用一项我们重在考察班级活动区的创设情况。

图表清晰的给我们展示了所调查幼儿园室内空间活动区的设置情况。67%的幼儿园没有活动区,仅有独立的教学区域,按照集体教学活动的需要摆放幼儿的桌椅。14%的幼儿园会临时拼搭一些活动区,但很少使用。

室内空间活动区设置情况统计图

img20

而对于活动区的进一步管理和利用,仅有4所幼儿园对于活动区有较好的常规管理,包括位置、标记的设置等等,并能保持每周至少有3~4次时长为30~45分钟的活动区活动。幼儿园办园条件基本情况

img21

(2)墙面布置缺乏。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法的基本思想之一即为环境是第三个老师,学校空间的设计和使用鼓励孩子们的接触、交流以及联系。学校环境及其内部的设备和材料的设计与组织都暗含这秩序和美。每个空间的每个角落都有其定位和目的,富含参与和交流的潜力,也备孩子及大人的珍视和爱护。环境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潜在的校园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们,而墙面布置正是环境创设的第一步。然而,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竟有33.33%的班级没有任何的墙面布置。44.44%的班级只展示幼儿的部分作品,或者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装饰,没有其他任何墙面布置。在有墙饰的班级,竟有高达72.22%的班级材料和作品的摆放的高度和方式是不适宜幼儿观看的。

(3)操作游戏材料严重缺乏

游戏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起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游戏材料的严重缺乏势必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对数幼儿园的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数量与种类严重不足。

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主要指室内或者活动区的游戏材料,通过调查发现,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数量与种类严重不足。

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数量与种类统计图

img22

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近50%的幼儿园除教师用书和幼儿用书以外,没有任何供幼儿操作的材料。少量和有一些操作材料的幼儿园其种类也较为单一,主要为中、小型积木以及插塑玩具,其中又以雪花片较为常见。

三、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学前教育事业的若干对策

1.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2.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增加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幼儿教育虽然以地方投资为主,但上级政府,尤其中央应带头设立幼儿教育专项经费用于转移支付,并对地方财政起示范和引导作用,促使地方财政也能配套设立幼儿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3.充分利用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源,坚持以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幼儿班)作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办学形式。我们建议依据“实用、够用、耐用”的原则制订农村幼儿园(班)的基本标准,在推进农村学前三年普及的过程中,各县(市、区)应统一规划,将闲置校舍改建、扩建为幼儿园,将适合做幼儿教师的超编小学教师培训后调整到幼儿教师岗位上来。

4.在人口较分散的农村举办“幼小五年一贯制学校”,将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幼小一体化”管理体制。我们建议在人口比较分散的农村地区,在举办小学寄宿制学校时,三年级以上集中办学,小学一、二年级与幼儿班的大、中、小班合并办学,举办“幼小五年一贯制学校”,同时把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幼小一体化”管理,将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范围,这样既能推动农村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又能解决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农村幼儿提前入学的问题。

5.修订教师编制标准,明确农村公办幼儿园专业教师的身份与待遇,确立公办教师为主体的农村幼儿教师体制。针对当前农村幼儿教师极度缺乏、队伍老化、现有年轻教师难以安心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等问题,我们建议政府修订教师编制标准,增加农村公办幼儿教师的编制,并最终形成以公办教师为主体的农村幼儿教师体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和照顾那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从事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中老年教师,应优先给予他们公办教师的身份与待遇,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做到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靠”。

6.实行多样的职后培训形式,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对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再只是职前培训的任务,职后培训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一环。而所调查地区50%的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且仅为初中毕业,面临这样一种情况,职后培训更是迫在眉睫。促进当地大学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加强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我们所调查的南昌、吉安、上饶三地都有地方性大学且设有学前教育专业,当地教育部门应加强与当地大学的合作,利用大学里优秀的教育资源加强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职后培训的形式可多样,如寒暑假集中上课、送教下县、下乡等等,并针对城市、农村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分级培训以达到最佳效果。加强城乡园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城乡学前教育的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村幼儿教师力量薄弱正是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加强城乡园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促进幼儿教师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之一。具体可采用定点帮扶的对策,一对一的进行帮助与指导。如农村学前教师前往城市幼儿园分点、分段实习的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习时间,1个礼拜至1个月不等,可灵活安排。此外,由教育行政部门出面,定期派一些优秀的幼儿教师下园进行业务指导,开展包括示范上课、活动点评等活动以促进幼儿园、农村幼儿教师以及其自身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