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工业中的学徒制度

手工业中的学徒制度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封建社会的手工业者被称作“职人”。职人分为徒弟、工匠和师傅三等,培养新职人的任务由师傅承担,受行会的控制。行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对该行业新入者进行考核与监督。这样,一个庞大的受雇职人阶层便逐渐形成了。

一、手工业中的学徒制度

日本封建社会的手工业者被称作“职人”。职人分为徒弟、工匠和师傅三等,培养新职人的任务由师傅承担,受行会的控制。行会制度早在中世纪的日本就出现了,最初叫做“座”,到德川时代又改称为“株仲间”。在江户、大阪、京都以及其他城市和工商业比较兴旺发达的集镇,都有这种行会。行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对该行业新入者进行考核与监督。学徒制是数百年来行业新入者的主要途径。

徒弟拜师学艺,必须遵守严格的程序。根据仲间条约和习惯做法,在入师门之前,徒弟要向师傅递交申请,得到认可后,成为正式徒弟。徒弟入门年龄一般在11~13岁。为控制从业人数和保持技术水准,学习年限要长达十年左右。

徒弟入门后,住在师傅家里,没有特殊理由,不得随便请假和擅自离开。由于徒弟被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所以除学习特定的技术外,还要承担所有家庭杂务。徒弟学习特定的技术,也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如学习木工,第一年的项目是工具修理、锯法,第二年是工具研磨、实物操练,第三年后依次学习家具制作等高级技术;学习石工,第一年的项目是选材、刨面,第二年是造型,第三年是开石,第五年才刻字,以下各年反复练习,直至精熟。

徒弟到十八九岁,学徒期满,经师傅考核和行会承认,成为具有独立生产资格的工匠。取得这种资格后,有的继续住在师傅家里,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工资和更高的技术;有的则到外地游历,以增广见闻,博采众长。经过一定时期的磨炼后,工匠要制作出最得意的作品,在得到师傅认同后才能晋升为师傅。不过,由于行会组织浓重的封建色彩和传统的世袭风气的限制,并非所有的工匠都能晋升为师傅,那些无缘发达的工匠,只能受雇于师傅。这样,一个庞大的受雇职人阶层便逐渐形成了。到明治维新前夕,随着西方势力的入侵和幕藩体制的动摇,受雇职人和师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原来稳定的雇佣关系逐渐松弛,职人可根据自己的条件任意选择雇主,职人雇佣劳动者化的现象日益显著,传统的学徒制度也随之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