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联系实际的思考

联系实际的思考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如此勤奋的学生竟然遭到了卢瑟福的斥责,真是耐人寻味。可见,卢瑟福对思考极为重视。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不能盲目地瞎想一气。在思考中特别要重视教学反思这一环节。通过教学反思,发扬成绩,发现不足,改进教学,促进理性思考,从而推动自己的成长。但当我实践了三年级第六册数学《连乘应用题》的教学后,对这句话则有了切身的体会。

第三节 联系实际的思考

心之官则思。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会思考,我们要练就一个灵敏而聪慧的脑子,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随风倒,要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联系实际思考问题。

一、各呈灼见话“思考”

西方哲人说:“我思故我在。”东方圣人讲:“学而不思则罔。”信然!有思想能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体现一个人独立存在的价值。

英国凯恩斯在《成功的潜质》中说:“我看见水壶的水烧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看见水壶的水烧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它形象地告诉我们,凡人和伟人的重要区别在于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则长于思考。思考使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思考使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

《报刊文摘》摘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勤奋遭到了斥责》,说的是现代物理学奠基人卢瑟福,一天深夜,发现一个学生在做实验,便问:“上午干什么去了?”学生说:“做实验。”卢瑟福又问:“下午呢?”学生说:“做实验。”卢瑟福再问:“晚上呢?”学生还是回答:“做实验。”卢瑟福斥责道:“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在思考?”学生哑口无言。一个如此勤奋的学生竟然遭到了卢瑟福的斥责,真是耐人寻味。可见,卢瑟福对思考极为重视。

胡绳在《想和做》中说:“有的人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只做不想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南辕北辙,我们要处理好做与想的关系。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对于外来文化,“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不能盲目地瞎想一气。

二、联系实际勤思考

(一)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我们要让思考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带着实际问题去思考。教学前要想一想:准备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课堂上准备组织些什么活动?这些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即“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活动,备目标。教学中要想一想:怎样对待课堂上的提问?没有问题的课就是好课吗?有没有“失败”了的成功课呢?教学后要想一想:课堂上改变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变?还有哪些不成功的地方?需要怎样改进?在思考中特别要重视教学反思这一环节。通过教学反思,发扬成绩,发现不足,改进教学,促进理性思考,从而推动自己的成长。

请看下面的教学案例。

(二)对常规做法的思考

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总有一些常规做法。而这些常规做法,在新形势下,很有再思考的必要。如:

(1)备课是不是只有一种写法?都是先写重点、难点、关键,再写教学过程,看谁书写最详细,看谁本子写得多。这样不少人抄教案,倒不如加强集体备课。

(2)布置作业是不是非得统一要求?抄写、背诵、做习题,人人一样,机械重复。可否分层次布置作业,开办作业超市;还可以用第一人称布置作业,如“我能……”,这样,学生便把作业当成自己的事情,主动完成作业了。

(3)改作文是不是非要全部精批细改?老师一人承包,学生只看分数。其实可以采用多种批改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家访是不是只能去家长那里告状?或请家长来训话,或在电话中斥责家长。其实可以采用电子邮件或短信的方式与家长联系。

(5)开家长会是不是必须公布分数?是不是必须班主任一人唱独角戏?可否由家长讲,或由学生讲?

请看一则案例。

尊重——教育的前提

一位中学校长为了加强教学管理,在学校行政会上提出狠抓教学各个环节的检查,包括检查老师的备课笔记。讨论中,副校长原则上同意这一建议,但认为检查次数不能太多。教导主任却反对校长的建议,认为对老师不够尊重,会引起反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随堂听课和加强教研活动方面。最后还是通过了校长的主张:一学期检查两次备课笔记,由教研组长负责抓,组内传阅,校长和教导主任抽查。全校大会宣布这一决定后,青年老师比较认真,花了不少时间,写了不少备课笔记,但教学效果并不太好;老教师却无动于衷。第一次检查时,语文组的青年老师把备课笔记交给组长,组长让他们传阅,他们说:“没有那么多时间看,加之水平不够,请组长看。”中年老师把备课本放在办公桌上等待检查。老教师在批改作业,一声不响。组长请这位老教师拿出备课本,他却笑着说:“我备课只写提纲,要检查我去抄一份吧。”数学组的老师说:“教案没有,听课欢迎!”其他组有的翻几页,然后说声“很好”就过去了,有的则作了变通:“检查也是互相学习,大家交谈交谈吧。”

一些校长从来不考虑老师的身体状况、工作压力和生活实际等,大搞长官意志,热衷于一言堂,习惯于一厢情愿地下命令,作指示,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我行我素,不管老师怎么想,乐不乐意。上述案例中,那位校长听不进反对意见,一意孤行,结果好心办了坏事。老师们硬顶不行,只好消极对待,这都是不发扬民主、不尊重老师惹的祸。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在校内倡导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真正把老师当做办学的主人,决策前多走群众路线,做到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感情上、事业上尊重他们,并满足各种精神需求,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和满意感。

(三)对习惯说法的思考

多少年来,日常工作中,总有一些习惯说法人人沿用,没有人怀疑它的合理性。其实,细究起来,不少说法是欠妥的,因为它们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例如,在词语方面,我们常说“教本”、“教材”、“教案”、“教法”,这些词都只着眼了“教”,对“学”关注不够,是“以教师为中心”陈旧教育思想的表现。

在句子方面,我们常听到有人说:“这节课学生跟我配合得很好”,“我们去听老师上课”,“这节课老师驾驭学生不行”,这些话都反映了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是为教师服务的;“你考了97分,真是瞎猫碰上了死老鼠”,“××都考了92分,你为什么不能考好呢”,“××能发言已经很不错了”,这些说法都是不够尊重学生的表现。

在熟语方面,“学海无涯苦作舟”可否改成“学海无涯乐作舟”?“熟”能生“巧”,“熟”也能生“笨”。

下面的案例就充分说明“熟能生巧”是存在问题的。

熟能生笨

前不久在实验小学聆听了嘉兴市秀城区教研室主任朱德江老师的一场报告,其中谈到了“熟能生笨”这样一个观点。在现场听时只是感觉挺新鲜,仔细品味一下也确实有道理,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但当我实践了三年级第六册数学《连乘应用题》的教学后,对这句话则有了切身的体会。

教《连乘应用题》时,我先请学生说说我们三年级所在的教学大楼有几层,每层有几间教室,每间教室里有几张桌子,然后请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所能解决的问题,在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一共有几张课桌”时,我随机引入课题进行新知学习。应该说这些过程还算顺利,包括在用不同方法解决“一共有几张桌子”时学生也基本能完成,特别是单位的选择上也没出现问题。于是我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学校图书馆有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放了40本书。?”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当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本书?”这个问题后,我便让学生独立去解决这个问题。然而随后的练习反馈,却让我大吃一惊!许多学生在选择先用6×8=48再用40×48=1920这种方法解答时,第一步的单位出现了错误,有的是6×8=48(本);有的是6×8=48(个)。而且当我向学生指出后,依然有部分学生不知该写什么单位。我真的很惊讶!学生明明列出了正确的算式,为什么会不知单位呢?于是我问这些学生:“6×8=48这一步你在计算什么?”结果这些学生哑口无言。再问“那你为什么会用乘法”时,一位学生说:“图书馆有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个书架有6层’是‘每份数’所以用乘法。”

“……是‘每份数’所以用乘法……”对呀,曾几何时,自己不也在学生面前说起过这样的话吗?在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在某次练习时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教师们不就是让学生记住每个应用题类型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吗?像什么“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把几个相同的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乘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等,解题时只让学生抓关键句、词。更有甚者让学生碰到解应用题时就“找窍门”,如:看见“一共”和“多”就“加”,看见“还剩”和“少”就“减”,看见“每”就用“乘”或“除”……诚然,学生们在这种方法的教育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操练,在解答应用题的技能上会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但是,这样的教学势必导致学生思考空间的缩小,数学理解和思考能力的下降,甚至使学生今后在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会不经过思考只凭经验来进行解题,最终导致连一些简单的问题也会出错。上面的例子中学生不正是只凭着以往的经验来解题,以至于不能表述“6×8”的含义,搞不清得数的单位吗?

我们真的要时刻警惕这种“熟能生笨”的现象!

英语课上的“节外生枝”

结束华东师大七年的学业后走进了小学,研究中国文化的人最终教起了洋人的语言,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和挑战。我有了重新开始的契机,有了重新塑的可能,也有了重新思考的必要,我不得不小心谨慎。最初我只是带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但我逐渐发现,教书不仅仅要有工作的热情、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理性的思考、深刻的反思,要有对于人性的感悟和对情感的尊重。

几乎每次上课,我与学生都有一段自由对话的时间。一日,我们唱完一首名为“We are the happiest men(我们是最快乐的人)”的歌,开始讨论“今天你快乐吗”的话题。一个女孩说她很高兴,因为今天是她妈妈的生日。我便问:是你妈妈多少岁的生日?她说40岁。我刚想向她表示祝贺,突然有一个声音传来:“Too old.(太老了。)”大家都愣住了,寻声看去,一个女孩正得意地看着大家。

我叫起这个孩子,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的妈妈竟然40岁,那实在太老了,因为她自己的妈妈只有34岁。我还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另外一个孩子已经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叫她起来,她更加得意地说:“My mother is only thir-ty-two.(我的妈妈只有32岁。)”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小女孩呆立在那里,而所有的学生都看着我。

这样的场面是我没有料到的,一刹那,我自己也呆住了:是就此打住还是任其发展下去?我该怎么办?感谢那一刹那的清醒,我问第一个孩子:“Do you love your mother(你爱你的妈妈吗)?”又分别问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同样的问题,他们给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再问全班同学,我得到了相同的答案。然后我问他们知不知道我的母亲多大年纪,孩子们使劲地猜测起来,在告诉他们之后我说,每个母亲开始的时候都很年轻,后来孩子长大了,他们才老的,可是无论多大年龄,她们都是我们亲爱的妈妈,我们都爱她们。每个孩子都点头认可。接下去我们讨论了“你想为你的妈妈做些什么”、“你的妈妈又经常为你做些什么”、“你为什么爱你的妈妈”等一系列问题。

这节课我没有按照本来计划的内容上下去,而是花了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讨论起了一个“节外生枝”的话题,但孩子们很快乐,每个人都表现得很积极,他们甚至讲出了许多令我惊喜的英文句子。

我曾经很多次向别人讲述这个故事,不是因为它多么有趣,而是它使得我不敢轻易地看待这门学科的教学。它时刻提醒我,虽然我站在小学课堂上,但我所面对的同样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动的个体。语言学习的课堂其实是个十分丰富与复杂的空间,有生命的个体加上有生命的内容才构成有生命的课堂。它敦促、启发我去思考与关注有关教学的诸多问题,小学英语究竟该教些什么,一名小学英语应该关注什么,语言和思想有何种联系,如何处理教材和实际课堂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该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挑战,在外显的教育内容背后还有些什么……

故事中的小女孩说40岁的母亲太老了,她为自己母亲的年轻而自豪。此时,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年轻而今日衰老的母亲,想起了自己为人母时也不是十分年轻,而总有一天我这个年轻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也会衰老不堪……此刻,你能说这仅仅是在用英语讨论一个话题吗?语言作为情感表达的手段,主要功能是展示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思考,如果脱离生活实际、脱离环境,它就不会有生命力。语言课堂教学的价值远远超越于语言之上(beyond-language),它是语言感受、文化感受、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里,英语只是一种媒介,只是思维外显的一种方式。我们用英语来酣畅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去想和做的时候,学科的意义就已经远远不是单纯形式的东西了。

那天的教学内容被全部打乱,已经做好的教学设计被全部推翻,我突然意识到,对语言教学而言,在外显的教学内容背后的东西更有生命力,更值得去发掘和关注。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总提醒自己在做每节课的设计时,多想想孩子们会想什么,可能想什么,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什么,他们最不会想到而又应该知道什么。课本给了我们有限的材料,只有从这些材料中挖掘出深层次的、同时又存在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他们才会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当真实的情境再现以及真诚心灵相互沟通的时候,他们才有学习的热情。于是,学形容词时我们讨论了健康,便有孩子建议我多喝牛奶以便长得壮些;学声音时我们讲到了环保,欣赏了音乐,甚至将林林总总的大自然的声响带进了课堂,在鸡鸣狗叫声中孩子们任意驰骋想象;学植物时我们学会了关爱自然;学动物时我们一起发现它们对人类的意义;学颜色时我们赋予它们精神的内涵;学标志时我们不再用生硬的命令式标语,而将小草小花拟人化;学职业时我们懂得了劳动的快乐;学节日时我们学会了尊重异城的文化……

当我在课堂中营造着这些人性化的氛围时,我和学生就走进了真实的生活状态,用英语来表达便成为发自内心的需要。

我想,那天的情形除了我,可能不会有孩子记住,那天讨论过的内容也未必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后来我们的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形发生,没有孩子觉得这是对于纪律的一种违反,或是对教师的不敬,就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神奇和思考的快乐。

喜欢这样一种说法:学生到学校里来不只是为了获得一点有限的知识,不是为了获得知识的行囊,不是为了获得一块死的不能搬动的货物。让学生喜欢说英语是教师的职责,让学生变得更聪明也同样是教师肩负的任务。这样,教师就从安全的壁垒中被赶出来,去面对无数的挑战。我有时想,那天其实可以有许多种处理方式:可以置之不理,可以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甚至可以把那个有点像捣乱的孩子指责一番。庆幸的是我选择了故事中的做法,于是学生和我同时进入了一个思考的境地,他们需要去想和观察,需要去讨论和交流,需要去理解和沟通,需要学会质疑和提问。而多问为什么带来的不仅仅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并从而实现某种量变,更重要的是思维得到发展和个性得以展现。提问使得问题深入发展下去,发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他们由此逐渐学会了思考,也因为思考得多了,无论是个性还是认知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学生被赋予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变教与学的过程为师生共同学习和发现的过程,他们有了发现,有了感触,就自然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就不仅理解和学会了使用语言,而且学会了创造。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只想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喜欢我这个教师,我将许多精力都花在教学形式的变化上;后来我希望他们学会我教给的东西,也会学要学习的东西,教学形式仍然在变化着,但变得更有意义;再到后来我期望他们学英语的同时也学到语言背后的东西,我开始思考教学背后的内隐因素。我知道学习的过程并不轻松,但可以因为体尝到了成功而快乐起来;思考的过程很累,但可以因为有所发现而兴奋起来。

在课后,我常常得意地向同事“吹嘘”我的学生们说出的精妙的语句,也常常体会勇于挑战的快乐,为自己小小的聪明而得意。尽管教学过程让教师时时充满危机,我经常担心自己会无所适从,每节课都无法不精心应对,但同时我也发现自己从学生那里学到了许多。我给了他们空间,他们给了我启发;我给了他们机会,他们给了我喜悦;我给了他们理解,他们给了我坦诚;我给了他们挑战,他们给了我智慧;我给了他们真诚,他们给了我感动。我们是学习与体验的伙伴,我们共同感受,我们共同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