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德育的偏离与纠正

大学德育的偏离与纠正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一向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然而,大学德育的缺陷与偏离也不容忽视,在德育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事倍功半的做法。德育工作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生活实际相距甚远。澳大利亚一位教育家曾对中国的校长们谈起的一个比喻颇令人深思。据此,我们应该对大学的德育进行纠正与反思。

大学德育的偏离与纠正

摘 要: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学道德教育在目标、功能、内容、实践和途径方面存在着偏离,对此进行了分析与纠正。

关键词:德育 大学 目标 功能 纠正

道德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又是一项复杂、专业、艰难的大事。我国一向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然而,大学德育的缺陷与偏离也不容忽视,在德育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事倍功半的做法。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在多元文化与观念的矛盾与冲突中,在大学生最需要道德教育的时候,德育却陷入适应的困境:

一是德育目标的拔高空洞。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个体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与要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的德育目标是讲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改革开放以后是“五讲、四美、三热爱”。这些道德教育目标都很正确、也很具体,可是收效并不大。原因在哪里呢?“五爱”中的每一爱都很重要,都是德育的根本,德育的中心,结果多中心等于没中心。加上又未能针对大学生提出可以躬行践履的具体途径与方法,于是就使这些正确的道德目标仅仅成为动听的口号,难以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上。“五讲、四美、三热爱”也有类似的弊病。德育目标只有在它层次化、序列化为可操作的纲目体系时,才能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增强它对德育活动的实际指导意义。德育目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有不同的要求,而我们提出的德育目标往往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违背了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水平呈阶段性发展状态的事实。对大学生提出的德育目标与中小学生无异,使得德育本末倒置,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的任务并未完成,所以在大学还得补课。

二是德育功能的扭曲变形。德育的功能分为个体功能、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我们在进行德育的时候往往只侧重德育的社会功能,而无视另外两种功能;主要强调德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忽视德育在形成学生的个性、个体享受方面的功能,使学生在道德追求过程中体会不到精神上的愉快与满足。至于德育的自然功能的发挥更是欠缺,它主要是指德育具有合理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莱奥波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提出了“自然道德”“生态良心”等概念。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写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中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和道德”的观点。而这正是我们德育教育中的盲区,现今的德育在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等方面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德育内容的“以偏概全”。我国大学德育存在政治色彩太浓、内容比较空泛的问题。在“教从政出”“定于一尊”的传统政治文化压制下,政治与教育、学术的关系在20世纪的多数时期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很长的时期内,极左路线严重地戕害和扭曲了教育,政治凌驾于学术之上,政治教育取代了道德教化、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特别是遇到国内外形势上的风吹草动,政治教育就会淹没一切而成为重中之重。改革开放近30年,由于囿于某种刻板的思维,时至今日的大学人文教育,道德教育仍然被统辖于政治教育之中,而这种政治理论课占学时之多,效果之差,师生之憎恶,已是“皇帝的新装”。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脱节,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突出的问题就是政治课教材。一是大学政治课教材与中小学政治课教材脱节,重复较多,没有形成系统;二是与现实生活脱节,说教多,说服力差,缺乏情趣。

四是德育实践的脱离实际。知与行是教育历史上长期争论,恒提恒新的一个问题。教与学、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成了广大德育工作者最头疼的问题。德育工作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生活实际相距甚远。长期以来,脱离实际的所谓德育,培养出了多少“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我们的实践中道德似乎仅仅成为了一门知识,靠死记硬背和高谈阔论便可以得到高分数,甚至成为可以升迁的敲门砖。要改变背记知识、注重说教和成人化的传统德育方式,再也不能把某些书面知识或社会规范作为全部道德教育。大学生缺乏应有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缺乏行为习惯的训练。对是非、善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德育实践往往流于形式,走过程,不能起到锻炼意志,养成良好行为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在适应多元化社会时难以做到自律、自强。

五是德育途径的陈旧过时。德育实践向人民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也不是靠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综观我们的德育途径与方法,一是利诱与强制。麦戈雷格认为,森严的等级制和官僚体制下的传统的“硬”管理,对于大工厂和非机械化农场、大量的非熟练蓝领阶层、人民的教育水平低下和普遍的贫穷状况为特征的早期工业时代而言,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必须的。但是随着福利国家和富足社会的兴起,“胡萝卜加大棒理论”不再受用。[1]二是急功近利、立竿见影,以为德育的效果马上就能显现。澳大利亚一位教育家曾对中国的校长们谈起的一个比喻颇令人深思。现代的医学证明,一个人每天要摄入3克盐才能保证健康,但是这3克盐应如何摄入呢?中国的大学往往是单独喂给学生吃,结果是无法入口。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课题的说教的层面,就如空口吃盐一样。明智的做法当然是把盐加在可口的菜肴里,让人体充分吸收。所以德育应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避免为了德育而德育。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多元价值存在将逐渐成为几乎所有社会领域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多发的、难有止期的价值冲突,不得不经常综合考虑外部压力与自身境况,对处于冲突之中的各种价值趋向做出即时的取舍选择,而不是一味顺从和盲目,人们的自主选择将成为我们道德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趋向。据此,我们应该对大学的德育进行纠正与反思。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大学德育教育必须在开放的背景下进行,建立开放性的道德教育渠道。

第一,以境化人,优化高校道德教育的物质环境。培植高校道德教育的精神环境,不断优化净化、美化道德教育环境,切实完善人人育德,德育人人。学校德育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内环境与外环境。内环境是指学校内部的班级、课堂、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外环境指学校外部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社区、大众传媒以及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等。内环境与外环境的要素有一致性,也有不一致性,重要的是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如何协调各方面力量,减少摩擦,构筑新型的德育环境,形成社会化、网络化和开放性的德育体系。建立本体德育模式,德育过程是学生尝试发现社会生活规范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注重基本文明行为的教育,主张让大学生在教育者创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在活动中提高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以达到个人的道德完善。营造“同化模式”的德育环境。俗话说“善如登,恶如崩”。道德建设犹如登山,举步维艰;而道德的崩溃则是顷刻而就。现代社会灯红酒绿的生活中存在着极大的道德风险,对学生充满着诱惑,只有优化、净化德育的环境,才能避免出现社会上一时的负面影响便能抵消十年学校的道德建树的现象。

第二,以情育人,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和谐的社会从根本上讲是人不仅有理性,还有感性,情绪不但可以感染人,使人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而且可以鼓励人,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去追求和探索,产生相应的思想。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道德学习有其特殊的机制,必须要有情感上的认同、接纳,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内化。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对于社会的道德要求,应顾及大学生的心理能力,使学生知之、好之、乐之。

第三,以制立人,创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新机制。德育制度建设的落后对高校构成了更致命的危机。可以这么说,没有现代制度,就没有现代大学。德育建设要有新突破,制度建设是关键。注意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是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重点和经验。20世纪60年代,最具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如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学说、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等,都强调不应让学生盲目地接受和无条件地服从,而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张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道德教育要超越认知领域,即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是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对善恶做出评价;道德教育更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我们要通过制度建设来确保我们的德育遵循德育规律,遵循德育方法选择、运用的基本准则。例如面对社会生活中“道德滑坡”的事实,尤其是众矢之的的腐败问题,有一种看法颇有市场,那就是企求通过道德建设和道德改革来消除腐败。这种看法和传统文化中把政府官员当做“父母官”,当做道德完美者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人们一贯把政府官员称为“父母官”,认为政府官员对待人民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其实质上是利他主义的管理者,是道德完美职业,官员的行为理所当然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因此,缺乏有效的道德制度的约束,这种想法是幼稚的,是害人的。

第四,以人为本,构建“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方法。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努力克服旧的德育中“见物不见人”的缺陷,把人看做德育的主体和灵魂。一是把“人的塑造”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结合点;二是在对每个人的理解上,不仅视之为追求物质利益的普通人,更将他们看做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大写的“人”;三是尊重、关心和平等对待所有的人,营造一种使大家感到温暖和谐、能力得到发挥的环境。着重加强人格教育。孟子认为,有无人格是区别人兽的标志,丧失人格就会沦为禽兽,所以造就人格是德育的根本任务。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高科技时代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泛滥,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凸显了教育的根本宗旨——树立育人和人文价值。教育本身就是养成人格的事业,德育简单地说就是做人的教育。在现阶段要善待大学生的批判精神。诚如英国教育专家阿什比所说:“大学教育就其最高境界而论,就是培养学生反抗流行的理论和向传统挑战,从而促进学术的发展发展。”[2]英国数学家、哲学家A.N.怀特海(1861~1947年)说:“青年在中学时代,常是低着头,弯着腰,在书桌上面,实验室中消磨。但是等到大学的时候,每个大学生就应当抬起头、挺起胸,高瞻远瞩,才能领略到大学教育乃为了培养真正的人才,发挥人类内在的美德与潜在的天才。然后才可在学术上创造种种的奇迹,不仅贡献给国家世界,而且是全人类。”

〔发表于《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注释】

[1]〔美〕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中译版).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58

[2]〔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中译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