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知识观与教育

传统知识观与教育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知识观以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观为主,前者把知识当做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存在,学生需要通过一定合理的学习方式才能获取这些客观知识。经验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的来源是科学技术和现实生活,经过实验验证,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和知识。因此,在传统的知识论的影响下,课程的发展较重视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知识。

一、传统知识观与教育

传统的知识观以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观为主,前者把知识当做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存在,学生需要通过一定合理的学习方式才能获取这些客观知识。经验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的来源是科学技术和现实生活,经过实验验证,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和知识。两者均认为知识属于确定的认识,独立于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外,故此真正的知识是不变的真理,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有效性。由此形成的理性知识自然比感性知识更有价值,自然科学知识比社会科学知识更为客观。因此,真理掌握在少数科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知识权威”手中,大多数的群众只是接受“知识”和“真理”。[15]

从传统进入现代社会,经历了知识的爆炸、知识的孵化和综合、知识的专门化和问题的爆炸等现象,现代科学性的知识属性偏重“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

首先,现代知识被普遍相信是“客观”的,那何谓“客观”?布朗希尔(R.J. Brownhill)指出知识的客观性须符合五个条件:[16]

独立性:知识为独立的“实体”(reality)。

检验性:这个独立的“实体”是可被重复核对和验证的(testability)。

客观性:依据事实、理论和其结构脉络而被建立的理论性知识的本质应是客观的(objectivity),非基于个人的感觉。

准确性:知识应是准确和独立自存的体系,其精准性(explicitly)超越个人的感受及主观判断。

普遍性:独立而客观的知识应该可被公开传播及被准确理解(communicability)。

知识的“普遍性”指向知识的陈述,假如知识是客观的,它同时也将被不同社会和群体条件普遍证实和接纳,例如“光合作用”的现象就是一种普遍性的陈述,它不会随着个人或社会文化、价值和性别的差异而改变。现代知识追求知识的普遍性,并以它为最高的价值参照,然而,所谓跨地域及文化的“普遍知识”,却带有浓重的西方中心主义,即以西方文化为参照标准,因此流通全球的现代知识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把西方知识推及全球。如果以普遍性标准来衡量其他非西方的知识体系,则把各种社会和文化中体系中衍生的“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和“本土知识”(indigenous knowledge)排除于外,它们被标签为不是“真正的”和“客观的”知识,甚至应该在知识发展的过程中被超越和淘汰。

知识的“中立性”是指现代知识的“价值中立”,即知识是经验性和理智的产物,无关认知者的种族、出身、文化和价值取向。建基于“中立性”知识观的传统教育,主张学校传授的知识应为“客观的”、“普遍的”和“价值中立”的,因此课程内容需要按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和社交活动而设计,它也应该是学科的和逻辑的。换言之,偏重西方社会的教育和课程模式——强调知识的“专门性”和“科学性”,分层分级递升的教学机制,单向讲授专门知识,并以掌握知识的精确度作为评估标准(如背诵标准答案)。受这种知识取向的限制,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只能是被动地理解和重复课程内的知识,虽然它有效地传递和普及了近代西方的知识和价值观,并为现代工业社会培养了所需要的熟练工人,满足以世俗化、技术化与科学化的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然而,单纯以西方的知识标准来衡量不同社会和文化中的知识经验,容易造成西方的知识霸权,并使非西方社会过分依赖西方社会的专家和权威,最后威胁“本土知识”和“地方性知识”的认同性和发展机会。同时,过分强调知识的中立性亦容易压抑学生的创意思维,压抑个体的独特性和声音。

总的来说,传统知识论强调知识的公共性、普遍性,它认为知识是一种具有客观基础的、能够被论证和被普遍相信的真实信念,这也是它有别于个人的主观体验或意见,而属于独立于个人体验外的客观存在实体。如要获得客观的知识,必须认识它原来的样子和准确反映它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也必须除去个人的猜测或可能的偏见。因此,在传统的知识论的影响下,课程的发展较重视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知识。同时,也倾向以承载知识的教科书作为评估成绩高低的绝对标准,而开放性、创新性和批判性的学生答案,得不到认可和接受。

老师,你的课堂存在霸权现象吗?

常州市花园小学 曹月红

片断1.一位教师在教学《捞月亮》时问:“猴子捞月亮的做法好不好?”当学生说到猴子“不好”时,老师高兴地评价:“对,小猴子不好,遇到事情不爱动脑筋,我们可不能像它们一样。”当学生说到猴子“好”时,老师立刻生气地说:“再读读课文,好好想想”,显然不同意这种观点。

片断2.在某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美丽的丹顶鹤》,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问:

老师:“同学们,你们想对丹顶鹤说什么?”

随即出示了一个补充句子:“丹顶鹤,你真_______!”

学生1:“丹顶鹤,你真美丽!”。

学生2:“丹顶鹤,你真高雅!”

(突然,一位小男孩站起来)

学生3:“老师,我……我觉得……”

老师:(还没等他说完,教师就立即示意)“嗯,想好了,再按老师给你的句式说。”

片断3.一位教师执教《徐悲鸿励志学画》中的一段(“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时,问道:

老师:请大家细心品读这一段,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一学生举手,教师让其回答)

学生1:我想问个问题,徐悲鸿每餐只吃那么一点东西,他不会饿出毛病来吗?

老师:(露出失望的神情)你听清楚老师刚才的问题了吗?坐下去!(学生不好意思地坐了下去,整节课再也没有吭声)

学生2:我觉得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老师:(表情严肃地追问)仅仅是生活清苦吗?(学生语塞,其他学生没人举手了)

老师:徐悲鸿为了提高自己的画技,宁愿过着清苦的生活。你们感受到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了吗?

评析:这种现象在很多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当学生们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时,教师或沉默不语,或巧妙地打断学生,只有当学生说到教师想要的答案时,教师才大加赞扬,就此展开下一环节的学习。这不加批评、貌似开放的评价,实则只留给学生唯一的路径,那就是教师所赞同的答案和思维方式才是正确的,因为在他们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唯一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在教师一丝不苟地“走教案”、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中,表现为被动的、机械的状态。这种过于注重既定目标达成的评价,无视于学生独特的体验,往往会造成课堂上师生的自我迷失,对教学是十分有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