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案例开发与案例写作

教育案例开发与案例写作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开发是一个系统过程,它不仅仅指案例的写作本身。市教科院的王老师正在学校参与教改和科研,感觉这是个很好的话题,从中折射出的东西很多。王老师和学校科研小组的老师还发现,同年级的教师递交的案例中,对某些方面的问题都有某种共同的关注。

第九节 教育案例开发与案例写作

教育案例研究并非只是案例的写作,在校本研究的视野中,教育案例研究必然是一种教育案例开发。

一、何谓教育案例开发

所谓案例开发,就是指学习者本身就是开发者,是他们基于自身的经验(教育教学的或者管理的),按照案例写作的有关要求,再现当初开发者所处的情录、内心的活动以及作出决策的依据。并将其经验与地入分享、从而促进自身与他人共同发展的过程。其实,案例开发也即是案例研究的过程,不过,它强调的是作为一种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案例开发是一个系统过程,它不仅仅指案例的写作本身。一般说来,案例开发的分四个步骤。第一,开发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包括案例、案例写作、案例方法的相关知识培训、相互间交流经验(事件)。第二,个人案例写作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个体基于个人经验,选择符合条件的事件进行案例写作。第三是案例分享阶段,此阶段主要内容为团队内部讨论案例,分享问题与经验。最后是再思考阶段,通过第三阶段的讨论,澄清了一些困惑,也可能产生了新的问题,在原来思考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原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思维策略的调整,另一方面可开始对新案例的写作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说,案例开发是一个封闭的循环,整个过程中呈现出思维策略及思维能力的不断上升。

案例点击

当学生犯了错误后,老师应怎样处理

某中学初二年级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看似聪明伶俐的男孩,几个星期前曾因在英语课上公开辱骂老师,遭到了学校的记过处分,居然又在作文中用最恶毒的语言骂老师。语文老师看了大发其火,但冷静下来之后,也在作文簿上写下了几句悄悄话,原谅并告诉他以后怎么做会比较好。悄悄的行动之后,老师和学生之间似乎有了某种默契,虽然不能说学生有某种明显的进步,但起码语文课上他始终是认真的。

后来语文老师就写了这样一则案例:《当学生犯了错误后,老师应怎样处理》。“悄悄话”和“处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哪一种方法好呢?不同的老师对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认识,各有不同的想法。市教科院的王老师正在学校参与教改和科研,感觉这是个很好的话题,从中折射出的东西很多。她认为,学校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关注一些学生,跟踪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结果之间的不同,反恩方法与结果问的联系。

王老师和学校科研小组的老师还发现,同年级的教师递交的案例中,对某些方面的问题都有某种共同的关注。于是因势利导,科研小组的三位老师分别进入三个以年级组为单位的讨论小组,在讨论中引导老师将话题引入三个方面: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学生犯错以后老师怎么办?怎样关注每一个孩子?

在对三个研究的问题达成共同认识后,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便一起讨论决定观察对象,可以采取的方式等细节问题。这样,以个案研究为特点的行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教育案例的分类

关于案例,劳伦斯(1953)认为,“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境的记录。……一个好的案例首先必须是一篇好报道。”汉森(1987)认为案例是“对真实事件的描写,其中所包括的内容,能足够引起大家思考和争论的兴趣,且富有启发性”。舒尔曼(1986)认为“一个案例,正确理解的话,不单单是一个事件或事故的报道。称某事为一个案例就相当于做一个理论断言——断言它是某事的一种情况或更大类中的一个例子。”这些论述都涉及案例的构成问题。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教育案例,一般应由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那就是:情境描述、经验反思、理论蕴涵。这三个要素中,情境描述是基础,没有了情境描述,就不成为案例;但只有现象的显示而看不到研究者的认识与思考,这充其量是“实录”而并不是发人深省的好案例;当然,如果一个案例能“以小见大”、“由例及类”,蕴涵了种种理论内容,启发人进行深人的理性思考,那就再好不过了。

关于教育案例的分类,我国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分类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学者胡兴宏在进行课例研究时,提出“以课例研究的深度”进行分类,他认为,课例研究可以分为“情境”、“经验”和“理论”三个基本的层面,他据此将课例分为情境型课例、经验型课例和理论型课例。

①情境型课例。描述了有价值、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如经过加工的教学实录等。

②经验型课例。当经验性的总结、反思成为课例的重要成分时,课例的基本成分应变成“课例情境+经验总结与反思”。

③理论型课例。这是具备一定理论深度的课例,其基本成分是:“课例情境+经验总结与反思+理论阐述”。

案例点击

创造生命的精彩

随着上课的铃声响起,我携带着教学“必备品”正式登上讲台。今天这节课上的是“循环小数的意义”,我按照课前的预设施教:1.拍节奏,悟规律;2.找规律,猜图形。“这些图形是有规律的,下面的除法竖式呢?”我话锋一转,“请动手计算1÷3=,58.6÷11=”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第一题的商从小数第几位开始循环的?第2题的商呢?”……一切按原先计划的那样推进,我感到很满意。

“老师,我们学循环小数有什么用啊?”一个同学突然一问,全班哗然,孩子们都来劲了,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1:学习像循环小数这样的知识,没多大用处。

生2:我认为,刚才的竖式计算完全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免得浪费那么多的时间。

生3:我不同意,如果学习确实需要,该花的时间还是要花的。

生4:用计算器多好,何必花这么多时间去笔算!

生5:可我们都没带计算器啊!这就是老师的责任了。

……

出人意料的问题,打乱了原本正常的教学步骤。一向自信的我有些发慌,但我马上镇静下来,竖起大拇指对着学生说:“大家的发言太精彩了,真是好样的!”随即,我调整了教学设计,把原先要在课堂上做的竖式题放到课外,让学生借助计算器去完成,而把课后的作业“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移到课堂上来。“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呢?”孩子们又投入到了对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的探索中——

生1:春夏秋东。

生2:日落日出。

生3:周一至周日。

生4: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

生5:人都是从出生到死亡

生6:这不是依次不断重复地出现,因为人死了不能再复生。

生7:人死了虽然不能复生,可他还有儿子、孙子……

确实,从人的个体来讲,他不是依次不断重复的出现,但如果从人类整体的生命繁衍来讲,人从出生到死亡也是依次不断重复地出现。孩子讨论得太好了!这真是智慧的火花,生命的精彩!

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此时,我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震撼”,真切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实际意义,也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内涵。这一节课,与其说是我教给学生新知,不如说是孩子们大胆地质疑教材,敢于提出“这个阶段学习循环小数没多大甩处”震撼了我,教育了我,从而促使我深深地反思:作为教师,我本应该明白传统教材存在着忽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的弊端,本应该对教材很好地进行研究、取舍、改进,然而……

下课了,当我再次听到孩子们“谢谢老师”这稚气的声音时,以往的习以为常变得有点窘迫。之后,我心里涌动着一种压力,一种鞭策,重新开始“为师”的远征……此时,我由衷地佩服他们——这群创造生命精彩的的孩子们!

三、教育案例的结构及写作关键

一个好的案例应该符合一定的标准:非罗列式陈述,背景交代清楚,语言表达明确,充分揭示冲突,反映教学实践问题,问题具有普通性,篇幅要适当。具体说,写好案例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注意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情况下上的:是在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任课,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问题,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各有其特点,写作时应选择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切人,从而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只是把方法介绍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

4.结果

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可能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

(二)把握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文章要考虑方法,有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写好教育案例的关键是:

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可以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当然,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因人而异。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的问题。

2.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为是故事所讲的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面对这些问题,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体现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案例的质量是由作者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揭示人物心理,把握各种结构要素,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的东西,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就是在长期的磨炼中去领悟和掌握。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那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撰写。要写好案例,一是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二是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的宏篇论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