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训练专业学习内容与方法

运动训练专业学习内容与方法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运动训练、专项教学的发展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适应科学技术与多学科知识向竞技体育领域渗透和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趋势,推进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创新,促进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全面性和应用型。切实处理好通识教育、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运动训练专业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运动训练素养,具备竞技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胜任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竞赛、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具体培养规格如下: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

(2)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了解运动训练、专项教学的发展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能使用普通话交流,并达到相应的考核要求。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二、教育内容

1.总体要求

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及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坚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强调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适应科学技术与多学科知识向竞技体育领域渗透和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趋势,推进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创新,促进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全面性和应用型。按照国家对专业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倡导合理、灵活地设置专业方向,注重形成专业特色,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2.基本结构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使学生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教育内容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三大模块及16个类别的知识体系构成(表3-4)。

三大模块的教育内容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构建课程体系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表3-4 运动训练本科专业教育内容基本结构

img7

三、课程体系

“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吴秋凤,2007)。高等学校的专门教育,实际上是按照学术门类和职业的划分,将课程组合起来的某一专门化领域,课程既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手段,同时又是把教育思想、观念、目的、宗旨转变为具体教学实践的中介。高校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质量的高低,对人才培养质量都有直接影响。因此,科学地编制课程计划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体育学科的特点,同时又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既要注重术科课程的比重,也要考虑学科课程对学生专业的支撑和今后的持续发展;既要突出专业课程在学生专业能力中的作用,又要体现基础课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切实处理好通识教育、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3类组成,其中公共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主干课程、一般必修课程、领域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验与实践、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等。具体内容如表3-5至表3-7所示。

表3-5 运动训练本科专业公共课程

img8

表3-6 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

img9

表3-7 运动训练本科专业实践课程

img10

构建课程体系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及竞技训练发展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现。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加强基础全面、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有利于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必须着眼于体现专业特点和整合课程体系,坚持“融合学科知识、减少雷同内容,精选专业课程、反映前沿动态,加强因材施教、注重一专多能”,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和顺利组织教学。必须着眼于扩大各校办学的自主权,坚持“加强分流培养、突出地方特色,建设校本课程、拓宽课程设置”,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弹性化和多元化。

课程体系包括3类课程,课内总学时为2 600~2 800学时。除公共课程外,专业课程按1 900~2 100学时、100~110学分安排,其中专业必修课程约为1 120学时、57学分;专业选修课程约为888学时、50学分。学生自学以及课外复习、训练和部分实践课程等不计算在总学时数之内。各校在安排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表3-8中给出的学时数浮动10%左右。

表3-8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的安排

img11

公共课程除按教育部有关文件和各校规定执行外,针对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还列出了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为争取本专业学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教练员资格证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适应学校教练员培养与发展的需要,并为将来能从事学校体育俱乐部、选修课的教学和训练工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创造条件。

专业必修课程是为达成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设计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课程。由于体育运动项目的众多性,在专项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上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各校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因项施教”,加强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

专业选修课程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领域选修课程,具有限制性选修的要求,同时体现了“选修课程领域化”的特点,以适应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学有专长、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二是任意选修课程,分为理论学科课程和技术学科课程两部分,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的空间。

专业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约为5.6∶4.4,限选课程与任选课程的学时比例约为5.7∶4.3,体现了在压缩课程总学时的前提下,减少必修课程比重,增大选修课程比重,任选课比重有所扩大的特点。

课程体系中的实践课程明显加强,约占总学分的9.2%~13.1%(不包括公共课程、部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对于教育实践环节各校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教育实践的时间和质量,力求使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增大各校对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在专业课程中,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按照上述要求,选择开设、自主组合或置换相关的课程,力求课程设置合理化,增加课程门类,拓展课程内容,通过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积极采取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间等措施,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更好地发挥学校的优势,努力办出各自的特色。

四、主干课程介绍

1.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类课程

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类课程是以体育运动中人的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为对象,研究体育运动的本质和基本特征,论述学校体育的原理、方法及其基本规律,阐明体育运动的社会作用、价值及现象,揭示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表现特点及其基本规律,促进体育运动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这类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体育工作的相关方针和政策,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学以致用,具备分析和解决体育运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的概念与本质,体育的价值与目的,体育运动的过程与基本规律;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和目标,体育教学的原则与基本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社会结构,体育与社会运行,体育社会问题;运动兴趣动机及运动归因,体育运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提高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类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类课程是以体育运动状态下的人体为对象,揭示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的自然科学类课程。

这类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提高科学素养,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能胜任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奠定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

这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体形态结构与运动、人体生理功能与运动、人体运动与适应的生化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一般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类课程

一般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类课程是以体育运动训练过程及其现象为对象,研究竞技体育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揭示运动选材、运动训练与管理、运动训练诊断与监控等活动过程的基本规律,促进体育运动训练更科学地开展的综合性应用类课程。

这类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监控、运动训练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般运动训练的发展动态,树立现代训练理念,提高专业知识素养,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运动训练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运动训练实践活动奠定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学的基础。

这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员选材的遗传学基础,主要运动项目的选材标准和方法;运动训练的目的、意义、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设计;运动训练监控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运动训练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专项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类课程

专项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类课程是以体育运动某一专项训练的过程及其现象为对象,以多种训练内容为基本手段,以促进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提高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研究专项运动训练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揭示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与特征,促进专项运动训练活动更有序化、科学化发展的体育实践性课程。

这类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专项运动训练的本质特征、组织策划、过程控制、方法手段运用、专项技术动作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专项运动训练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这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体系和主要特点,专项运动选材,专项运动训练计划制订,专项运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专项技术诊断和分析,运动员参赛能力培养,专项运动训练评价,儿童、青少年和女子专项教学训练特点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方法。

5.体育科学研究基础类课程

体育科学研究基础类课程是以体育运动中的各种现象为对象,论述体育科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探索体育领域中尚未掌握的知识和规律,检验现今体育运动中所依据的学说和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进而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创造性实践课程。

这类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统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创新意识和精神,提高体育科研素养,积极参加体育科研活动,培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完成毕业论文和将来踏上工作岗位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活动提供直接的指导与帮助。

这类课程教学以传授体育科学研究过程中各环节的操作方法为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原则和方法,体育科学研究设计,研究计划制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和评价以及数据统计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五、培养方案案例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运动训练素养,具备竞技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胜任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竞赛、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及体育教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及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

(2)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了解运动训练、专项教学的发展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达到学校对本专业规定的要求。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具有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3.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

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4.核心课程

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管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主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身体素质测试:安排在第一、三、五学期,由学院学生办公室组织测试,需达到规定标准。

(2)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10周时间,由学院统一组织,运动系具体负责实施。

(3)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12周时间,由学院统一组织,运动系具体负责实施。

六、课程构成及学分分配表(表3-9)

img12

续表3-9

img13

七、课程教学指导性修读计划表(表3-10)

img14

续表3-10

img15

续表3-10

img16

续表3-10

img17

续表3-10

img18

标注※的课程为学位课程。

八、课外创新实践(表3-11)

img19

注:课外创新实践要求至少达到5学分,其中科研类至少1学分。

九、教学周进程安排表(表3-12)

img20

图例:⊕入学教育;V军训;⊥理论教学;★工程训练:考试;⊙教学实习;T机动;≡假期;∞毕业实习;+毕业就业;△毕业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