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新闻专业建设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闻专业建设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宏观层面上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重新思考新闻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协调处理好新闻专业的“专”和人文教育的“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调整教育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在此区分的基础上,现代化过程可以视为工具理性全面征服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过程。置换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二元范畴内,我们要强调这些归于落后的不良问题恰恰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上所述,现代化也是工具理性成为主流的过程。

关于新闻专业建设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何李新

(绵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媒学院)

摘 要:对于当代新闻专业建设中人文向度的强调,不仅仅是重新平衡新闻与人文的关系比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拓,才能培养出底蕴醇厚的高素质传媒人才。在宏观层面上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重新思考新闻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协调处理好新闻专业的“专”和人文教育的“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调整教育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在微观层面上,探索将新闻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培养模式,这意味着需要把人文理念贯穿到教学实践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师生互动、评价系统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为新闻教育注入人文素养。

关键词:新闻教育;人文素质;宏观认知;微观实践

随着大众传媒社会的兴起,新闻传播专业日渐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中的显学。“有关数据显示,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在1994年以前共有66个,而目前已达到六七百个之多。”这些新闻院系一方面为传媒业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但另一方面因为过于仓促地迎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逐渐蜕变成为新闻职业教育。这些现象的背后真正潜藏的是新闻与人文的两难困境。

我们目前对于新闻教育中人文向度的强调,不仅仅是重新平衡专业建设中新闻与人文的关系比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拓,才能培养出底蕴醇厚的高素质传媒人才。换句话说,只有通过广博的人文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人,使其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将学生培养成材。这些固然涉及宏观认知上的结构调整和更新,也意味着微观实践上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师生互动、评价系统等各个环节的一系列改革。

一、宏观认知上的结构调整

(一)“专”与“广”的辩证法

在当代科层化的建制社会中,随着分工的日益完善,专业化的知识与训练成为个人进入社会劳动的通行证。往昔文艺复兴推崇的全才逐渐蜕变为专注于某个领域知识的专家。近代以来的大学高举专业教育的大旗,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为举要。这种教育潮流本身并无可厚非,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学教育之目的,不仅在于科学研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还在于文化传统之保持,以及人格之铸就和人性之完善。”在此,传承文化、培育心灵的人文教育并非可有可无。虽然近年来国内学界一直大力呼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但在急功近利的实际利益面前,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沦为蓬勃发展的专业教育的一丝装点。即使是在提倡人文教育的群体内部,对人文教育的内容、模式、目的等方面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共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学热、红歌热不过是新时代人文教育的不同尝试。价值裂变的人文教育在许多时候蜕变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被多方意识形态挪用。这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悖论,一方面是去意识形态的专业教育大行其道,仿佛人文价值不值一提,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文化中随处可见的对各类人文价值的引领、散播。

就大学教育而言,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专业教育的“专”与人文教育的“广”越来越被突显为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尤其是在新闻专业的建设实践中,当务之急就是更新教育理念,重新调整新闻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协调处理好专业的“专”和人文的“广”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笔者看来,首要的是必须切实摒弃以往那种犬儒主义、实用主义的做法,真正坚持新闻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两者同等的重要性。在大学大力推行专业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美国许多名校的新闻专业课程只占本科教学内容的四分之一,其他全是人文和社会类的基础课程。人文素质教育是新闻专业教学的基础,要在“新闻教育中坚持人文精神的主基调”,对真理的追求、公正客观、自由独立的新闻精神都来源于人文精神的演变。这些都必须通过持久深入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熏陶,才能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即使从纯粹实践性的角度来说,新闻院系的人文素质教育也绝非点缀摆设。业界对新闻专业毕业生最常见的批评就是“上手快,后劲不足”。引致这种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学生固然已经熟练掌握了一些新闻专业的技能与技术,但恰恰缺少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全面的知识架构。这使得学生往往能成为一个好的新闻“工匠”,却很难成长为一个成功的媒体人。这从侧面反映出大学新闻教育急功近利的弊端。尤其是新闻专业本来就强调实践操作性,教育者很容易就偏向于专业性、实践性知识的传授,进而陷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狭窄观念中。

当然造成这种教育偏差的不全是教育者的主观失误,也源于我国新闻专业设置的特定的历史性。坦率来说,我国缺少新闻发展的传统,迄今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自由、开放的新闻社会。多数高校新闻专业的形成并不来自于社会发展的推动,而多是硬性的在中文系基础上改造而来的,因此在形成之初,中文课程的繁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闻专业化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新闻教育改革,却矫枉过正地删减了大量文学、文化核心课程,直接导致新闻专业建设内容的狭隘,影响了新闻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和效果。

(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

当思考的焦点从教育学深入到文化价值的追溯,我们会发现潜藏在专业教育的“专”和人文教育的“广”这个二元对立背后的,其实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范畴。马克斯·韦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诊断亦源于此。在他看来,“工具理性行为是指通过外界事物或其他手段来实现自己合乎理性的目的。价值理性行为则是指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前者把目的的实现当做行为判断的根据,与此相反,后者的判断标准在于价值的纯粹优越性。在此区分的基础上,现代化过程可以视为工具理性全面征服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过程。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飞速发展,教育的专业化趋势恰恰也就是体现了教育的现代化诉求。我们固然不能一笔抹杀此过程中的种种功绩,但对于伴随现代化教育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却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例如高考的弊端、人文精神的贬值、大师的缺失、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严重匮乏等。通常论者视之为前现代的产物——正是因为我们还不够现代化,所以才会衍生出如此多的不良问题。仿佛一旦我们拥有了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技术手段,这些暂时的困境都会迎刃而解。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思考的前提就错了,那会怎么样?

置换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二元范畴内,我们要强调这些归于落后的不良问题恰恰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上所述,现代化也是工具理性成为主流的过程。这势必导致教育、学习都围绕着强烈的实用目的。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服务于最终的目的,而学习的价值也来源于最后是否达成个体的成功。整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工具理性价值无疑更是助长了这种教育的趋势。毫不奇怪的是,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逐渐丧失了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向度,依附于现实而成为马尔库塞所斥的“单向度的人”。其最终结果自然就形成了当下惯例化、刻板化、工具化和压抑化的教育格局。在此背景下,大学教育中出现的反智主义、娱乐游戏倾向并不如表面看上去那般激进。学生在网络、游戏等各种娱乐消费中的沉迷、放纵、反讽不过是对此压抑铁笼的一种消极逃避。

工具理性的解毒药只能是相对的价值理性。而这正是人文教育所应负起的重任,其中文学、艺术的务虚正能够消解工具理性的压抑,重新开启人们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所以在新闻教育中,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一方面,新闻专业的实践特性与工具理性本就一拍即合,新闻专业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大势所趋;但另一方面,价值理性秉承一种无目的的目的,也应作为新闻院系的精神传统获得坚守与传承。就此而言,新闻专业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和思考也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困境与探索的一个缩影。

二、微观实践上的系统改革

宏观认知上对专业与人文、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重新思考虽然能够使我们把握新闻院系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和方向,但只有具体落实到微观实践上的诸多改革,才可能产生一些建设性的成果,进而不断调校更新教育者的思想。尤其为了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地改革现有僵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在微观层面上,探索将新闻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培养模式,这意味着需要把人文理念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地为新闻教育注入人文素养。

(一)多元化的课程设置

就课程设置而言,比起已经成熟的中文、哲学、历史等学科,新闻专业尚不成熟,还没能形成一套被普遍认可的课程体系。这固然是由于新闻发展迅速,新闻教育也随之做出及时的革新,但这种应对性的调整只是被动地迎合了社会的需要,却很难解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等核心教育问题。进一步来讲,我们必须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回答“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怎么培养新闻人才”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在专业建设的前提下,要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计划,进一步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课程比例。“设置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课程组,使学生在提高新闻专业素养的同时吸收人文学科的营养。”并且在坚持开设一些核心人文课程的同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效果不断微调优化课程。这既保持了基础人文教育的长期稳定性和有效持续性,又能不断将前沿的学科知识纳入到建设目录中来,以期摸索形成一系列适应新闻专业学生发展、有新闻专业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例如,可以运用比较文学的知识模式,尝试开设新闻与文学之类的交叉学科课程。

(二)跨学科的教学内容

课程的设置必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新闻专业建设中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强调,势必对新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任课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以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这往往是人文素质教育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学生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通常是源于教师的良好榜样。另一方面,教师只有具备丰厚、扎实的人文知识功底,遍及文学、音乐、绘画等各个知识门类,讲授的内容才能深入浅出而又触类旁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达到通识。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鼓励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意识,努力寻求新闻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在教学内容中固然要突出两者共同的精神——新闻与人文都推崇客观、公正,追求事实的真相,同时也要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知识嫁接。既要突出新闻知识中所蕴涵的人文诉求,“将人文这一抽象的概念逐渐具体地呈现在课堂的教学中,耳濡目染中帮助学生建立人文观念,帮助他们成长为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新闻人”,也要明确人文教育在新闻建设中的独特意义。毕竟新闻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和未来的就业趋向都有其特殊性,我们应适当调整并减少研究性的内容,而选择强调人文知识中实践性、通识性的一面。

(三)立体化的授课方式

在授课方式上,人文素质教育同样应具有创新性。新闻专业习惯广泛接触各类媒体,因此教师应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信息产生全面的感知,从而最大限度地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

同时我们需要根据新闻专业的不同学科方向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与调整。对于人文基础较好的广播电视新闻方向的学生,可以在基本课程内容之余引导其深入思考相关方面的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求索的人文素养;而对于人文基础薄弱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的学生,则需要通过知识竞赛、课堂问答、实践锻炼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其读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普及基础人文知识的效果。这种媒介化、分层次、多形式的授课方式才能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充分实现。

(四)新媒介的师生互动

新型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两极双向循环的过程。在师生互动上,我们要大胆尝试多种新媒体来达到更大程度的教学相长。不仅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讨论、辩论和作业等形式,而且要积极利用课后的多种移动平台和网络媒介来获得学生的反馈,并在思想和学习上对其辅导。

目前师生之间通过电话、手机交流已经比较普遍,利用电子邮件、腾讯QQ来往也屡见不鲜。但对于新兴的微博这一传播形式,我们还缺乏有力的关注。四川大学的蔡尚伟教授通过微博团结研究生、传播自我的事件成为微博介入教育的典型个例。微博作为一个传播源,能够使学生随时随地、方便地收听教师的各种指导与信息,在引导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而微博中互相关注的功能,也能使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动态,有利于人文教育持久深入的展开。

教育者应该不断关注并利用各种新媒介,进一步完善师生的交流互动。

(五)综合性的评价系统

成熟、规范的评价系统不仅能有效检测教育实践的成果,而且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上的各种不足,从而积极引导教学的下一步实践。但对于人文教育的评价标准应与其他一般课程区别开来。前者对学生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更多体现在言谈写作、思想精神方面,不能以简单的分数来衡量,也很难在短短几个月内看到教学的巨大实效。而且这种人文的熏陶效果往往出现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例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学生在新闻写作课程的学习中能够更得心应手。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结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领导、领导与学生关系之间评价的基础上,设计一套综合性、长期性的评价系统,以适应并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实践的完善。

三、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始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而因为背景、专业的特殊性,新闻专业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更是任重道远。以上几点并不成熟的思考,还有待学理上的完善和教学实践的检验。但我们已能初窥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些未来趋向。而“如何在教学理念中贯彻人文教育的精髓,如何在课程体系中构建人文教育的框架,如何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人文教育的参与,如何在教学内容上调整人文教育比重,这一切不仅是教育管理者所应该慎重思考的,同样也是每一位新闻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群策群力、亲身践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伟军. 新闻教育的人文向度[J]. 粤海风,2004(4):67.

[2] 刘晓虹. 大学与人文教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9):55.

[3] 张昆. 新闻教育应坚持人文精神的主基调[J]. 新闻与写作,2010(6):85.

[4] 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M]. 林荣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董晓娟. 新闻传播专业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 新闻知识,2010(1):54.

[6] 赵新艳. 重视新闻教学中的通识教育[J]. 青年记者,2010(9):14.

[7] 陈娜. 论新闻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实践[J]. 采写编,2009(6):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