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根据地教育的实施状况

根据地教育的实施状况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大体可分为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两部分,国民教育中又分为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两类。[12]干部教育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的重心,有高级干部教育、中级干部教育和初级干部教育,分别由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及各种训练班、高等小学负责实施。高等干部教育由高等学校来负责实施。生产劳动是抗大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设有生产劳动委员会。

二、根据地教育的实施状况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大体可分为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两部分,国民教育中又分为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两类。“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办理各级各类教育的原则是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在干部教育中现任干部的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在各种教育中战争与生产所直接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重于其他一般文化教育。”[12]

(一)干部教育

干部教育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的重心,有高级干部教育、中级干部教育和初级干部教育,分别由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及各种训练班、高等小学负责实施。

1.高等干部教育

高等干部教育由高等学校来负责实施。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和紧迫的现实需要,抗日民主根据地无法创办“正规”的四年制或三年制的高等院校,而又必须实行新制度、新课程,以大学、学院、公学或干校为名,办新型的短训班式的革命的高等学校。这些学校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所:

(1)中共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的前身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5年11月在瓦窑堡复校,改名中央党校,校长董必武。1937年迁至延安,隶属中央组织部,培养地委和团级以上具有相当独立工作能力的党的实际工作干部和军队政治工作干部。1941年12月进行改组,分为6个部,学制延长为两年。1942年2月的开学典礼上,毛泽东作《整顿党的作风》报告,整风运动开始。同年,归属中央书记处,校长邓发,副校长彭真、林彪。1943年3月,毛泽东亲自任校长。同年5月,中央研究院(原马列学院)并入。1947年中共中央撤出延安时暂停办。

专栏

董 必 武

董必武(1886—1975年),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出版有《董必武选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董必武诗选》、《董必武年谱》。

(2)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1936年6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初称抗日红军大学,为继续培训红军干部而创办。西安事变以后,国内战争基本结束,遂于1937年初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并随党中央迁校延安。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刘伯承罗瑞卿任副校长。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的战略战术。”[13]抗大的任务是为抗日战争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学员都是有志献身于抗战事业的青年。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抗大各期课程各有不同,但主要由政治课、军事课、实际战斗和生产劳动四个部分组成。“理论与实际并重”、“理论与实践联系”、“少而精”、“军事与政治并重”是抗大教学上的主要原则。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教师讲授和学员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办法,以后者为主。生产劳动是抗大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设有生产劳动委员会。抗大的校舍是师生自己建造的,衣食也是自给的。由于抗战形势发展的要求,抗大在华中、华北、西北等解放区建立了12所分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挺进东北,组成东北军政大学。

img90

图12-1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3)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1937年7月底成立于延安,校长成仿吾。任务是对于知识青年给予“对抗战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训练,主要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14]分设普通班,学期4个月;高级研究班,学期1年。1938年5月,在接近陇海铁路和西安的关中分区设分校。1939年7月,并入华北联合大学,并由校长成仿吾率领开赴华北抗日根据地办学。1940年9月,留延安的陕北公学继续招生,李维汉任校长,学校改制成立师范部和社会工作部,学制2年。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

专栏

成 仿 吾

成仿吾(1897—1984年),原名成勋,笔名芳坞、澄实、石厚生。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曾任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校长。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他曾同毛泽东、周恩来、徐特立等同志一起倡议成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革命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中央决定成立陕北公学,成仿吾任校长。1939年,他带领几千名青年学生奔赴敌后,创建华北联合大学,先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校长、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长、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华北大学副校长等。在延安时期,与徐冰合译《共产党宣言》。晚年,重新翻译《共产党宣言》,并校译了《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反杜林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准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倡导革命文学,创作了许多作品,对推动我国革命的新文化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仿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校长等职。成仿吾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进击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艰苦开拓和创造的一生,是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播鞠躬尽瘁的一生。

(4)鲁迅艺术文学院

img91

图12-2 鲁迅艺术文学院

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旨在培养抗战艺术干部,研究革命艺术理论,整理中国文化遗产,建立中国的新艺术。毛泽东为鲁艺题写了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并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鲁艺的教育方针是: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以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初分戏剧、音乐、美术三系,后又设文学系。学制9个月,分为3个阶段,即学习3个月后,去前线或根据地实习3个月,再返校学习3个月始得毕业。1939年夏,并入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留在延安的部分师生恢复鲁艺。1940年后加强了专业化的学习,学制延长为3年(实习除外)。1942年进行第二次改制,以“专门化”为目标,确立正规学制,设戏剧、美术、音乐、文学4部。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成为该校下属的“鲁迅文艺学院”。鲁艺从成立到并入延安大学共办4期,培养了500余名学员,派赴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

(5)华北联合大学

华北联合大学于1939年7月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4校联合成立,校长成仿吾。任务是培训各种干部,坚持华北敌后抗战。校

训是“团结、前进、刻苦、坚定”。教育方针是为革命实际斗争需要培养干部;注意理论同实际相结合;贯彻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则。学校早期设有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及师范部。1940年提出“正规化”,改部为系,学制一到两年。次年3月发展为法政、教育、文艺三学院和群众工作、中学二部。1942年,因战势缩编,只保留教育学院。1945年8月迁至张家口,恢复三学院。

img92

图12-3 成仿吾

(6)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1941年9月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而成,校长吴玉章。初设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及俄文、英文两个专修科,是一所规模较大、学制正规的综合性大学。1943年4月,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和新文字干部学校并入延安大学。1944年5月,行政学院也划归延安大学。后改设行政学院、鲁迅文艺学院、自然科学院和医药系。规定学习与实习兼顾,分别占学时的60%和40%。课程的30%为全校共同课,70%为院系专修课。延安大学的教学方法有3个特点,即“学与用一致”、“自学为主,教授为辅”、“在教学上发扬民主精神”。1945年底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奉命开赴各条战线。余部1947年随中央撤出延安。

2.中等干部教育

中等干部教育主要由中等学校及各种训练班负责实施。中等学校不仅有正规学制的中学,还有师范学校和各种短训班。“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学教育的特点是,无论是中学或师范都属于干部教育的范围。”[15]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的中等教育非常薄弱。1937年民主政权建立后创办了鲁迅师范学校,1938年秋成立边区中学。它们初期都是短训班性质的干部学校,为边区培养和培训小学师资和基层文化干部。1939年7月,两校合并为陕甘宁边区第一师范学校。同年,陇东中学在庆阳成立,5月又接管了绥德师范和米脂中学。1941年林伯渠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强调,要提高师资水平和培养教育干部,必须加强中等教育。之后,边区的中等教育有较大发展。到延安整风运动时,边区已有师范5所,中学2所,在校生1500多人。之后又相继创办了延安中学、三边中学、子长中学。整风运动后,1943年上半年中等教育开展“整学”,要求以文化教育为主,同时进行政治教育、生产教育,而文化教育也要从边区需要和学生现有程度出发,以求教育与边区以及边区人民的需要相联系,为抗战和边区建设服务。

其他抗日根据地也和陕甘宁边区一样,在根据地开辟之初,为解决最急需的干部问题,首先是开办各种短期训练班。在民主政权比较巩固之后,即尽力恢复或创办师范和中学。晋察冀根据地初办中学时仅办了1个师资训练班,到1940年有中学9所,培养了7000多名中层干部。苏皖根据地原来基础较好,抗战后期有中学80多所,仅苏北盐城就有13所。[16]

根据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当时中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各中等学校里学生的班级编制与生活管理和高一级的干部学校一样,大都是军事化的。学生们除了课堂学习外,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劳动和从事群众工作,利用唱歌、演戏等形式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了更好地应对战争环境,各校都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在学习上也和抗大等高校一样,课内课外并重,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经常组织各种类型或不同规模的讨论会,以交流思想、交换意见或辩明真理。一般中等学校也有学生会、俱乐部、歌咏队、文艺小组、剧组等不同的课外组织,以及“问答栏”、“挑应战栏”、“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墙报或活动。通过这些组织和活动进一步锻炼、发展学生的才能。因为抗日根据地的中等学校是干校性质的,所以学生一般都不缴纳学费,伙食也多半由政府筹措补助,或由学生生产自给。初等干部教育主要由高等小学负责。

(二)国民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国民教育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群众教育,面向普通老百姓,形式灵活,学制较短;另一种是普通教育,有正规的学制、课程等。由于根据地的中等学校实际上以培养干部为主,所以这里的普通教育主要是小学教育。

1.群众教育

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是人民抗日武装的后备力量,其中的青壮年更是配合主力作战和参加游击战争的民兵骨干。所以,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从建立之时起,就继承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传统,高度重视群众教育,并注意根据群众的现实情况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在陕甘宁和晋察冀等边区的《施政纲领》中,都明确规定发动群众教育,逐步扫除文盲,提高民众的民族意识与政治文化水平。

各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群众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主要有:冬学、民众学校(简称“民校”)、夜校、半日校、识字班(组)、读报组、剧团、俱乐部和救亡室等。其中冬学和民校最受欢迎,是开展得最普遍、最广泛的群众教育形式。

冬学是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对农民群众进行教育的组织形式,由党政部门和群众团体共同组成的冬学运动委员会领导,聘请粗通文字的人或小学教师教课。学员为15—45岁、识字不满千字的男女村民。在上课时间上分为早学、午学和夜学。群众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参加。冬学若保留下来,全年都进行教学,就成为民校。民校从时间上看也有半日校、夜校等之分。冬学和民校从教学内容上可分为识字班、宣讲班和技术训练班等。

识字班是最基本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数量最多的。它的教学目的第一是政治教育,第二是使群众识字,即“明理第一,识字第二”。开始许多识字班都是集体教学,后来群众结合工作和斗争的需要,照顾生产习惯和生活实际,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小组,如地头组、放羊组;民兵组、担架组;纺织组、编席组等等。对有特殊困难不能上学的人,则分别采取夫教妻、子教父的“小先生制”。宣讲班主要是围绕着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及时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群众认识,激发群众热情,推动各项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听讲。技术训练班数量较少,一般是为了使群众掌握有关战争或生产的具体技术而开办的。如配合地雷战而办的地雷训练班,配合地道战而举办的“地下建设”训练班。

为了巩固并发展冬学与民校,各根据地政府在注意培养师资的同时还积极组织编印课本,以供采用。这些课本注意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也注意了各省根据地的特点。如《日用杂字》、《放羊杂字》、《庄稼杂字》和参考用的《卫生课本》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识字课本还注意和当前斗争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1942年晋察冀边区为配合反“扫荡”、反“清剿”斗争,特别编写了《不告诉敌人一句实话》、《当心敌人放毒》、《不用汉奸票子》等课文。这些课本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押韵,好读易记,并且融识字性与教育性于一体。

由于以上种种因素,冬学运动在各边区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陕甘宁边区1938年冬学单识字组就有5834个,学员39983人;1941年10月,有80%的文盲参加了扫盲运动。晋冀鲁豫的太岳地区1942年参加冬学者占文盲数的82%—91%;1945年冬学发展到5000多所,学员30万人。晋西北根据地1940年有冬学3116所,学员178182人。[17]其他根据地的冬学规模也大体如是。

除了冬学和民校外,各根据地的农村还普遍设有读报组、黑板报、“文化岗”等形式的群众自我教育组织。“文化岗”是在村口设识字牌和进行政治测验的问答牌。由站岗放哨的儿童考问过路人,答对放行,否则就要听孩子们的讲解,学会再走。这些都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2.小学教育

抗日根据地的小学包括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前者三年,后者两年,共五年。抗战初期,各根据地初小较多,高小较少。随着抗日民主政权在各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改善。根据地的小学教育也相应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如:陕甘宁边区旧有小学不过120所。边区建立后,1937年秋有545所,一年后增至733所。[18]1940年9月统计“全边区共有小学校1341所,其中高小为47所,初小为1294所。全边区共有小学生41260人,其中高小学生1547人,初小学生39713人”[19]。晋察冀边区在日寇侵略下,几乎所有学校都被毁,但到1940年左右,小学校就约增至一万所以上。[20]据1944年不完全统计,山东抗日根据地有近万所小学,大大超过战前。[21]总的来说,各根据地的小学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根据地小学教育的目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在1939年制定的《小学教育实施纲要》中规定:“边区小学应根据边区国防教育宗旨及实施原则,以发展儿童身心,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革命精神及抗战救国的知识技能”,“养成儿童的劳动兴趣,锻炼儿童的健壮体格,增进儿童所必需的知识,培养儿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

在课程设置上,十分注重适应战争需要。1939年8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美术、音乐、劳作、体育等7门课程;高小在初小的基础上增设了政治,将常识细设为自然、历史、地理。劳作以生产劳动为主,体育以军事训练为主。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列入正式课程。

各根据地大都结合本区生产生活以及战争实际需要,编写了战时小学教材,并一再修订。如陕甘宁边区的《初小新课本》,晋察冀边区的《抗战时期小学课本》都经多次修订。这些课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意通过讲述抗战道理、歌颂抗战英烈,揭露敌伪凶残,对儿童进行抗战爱国教育;二是注意通过讲述生产劳动内容,对儿童进行联系边区实际的生产生活知识和劳动观念的教育。[22]

1942年开始,小学教育进行改革,纠正以前发展过程中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首先,在办学方针上,采取“民办公助”的方针,发动群众自己办学,边区政府加以指导,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补助,让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创办学校,教育子女;其次,在教育内容上,根据实际需要出发,打破条条框框。这样,根据地小学教育从1942年以后,出现了大提高、大发展的新气象。1944年确定高小担负培养初级干部和普通教育的双重任务,初小和社会教育采取群众需要和自愿的原则,实行民办公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