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教育的培养目标

论教育的培养目标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庄子进一步提出“齐物论”,把是非、善恶、美丑看淡,追求一种精神超然、心志高远的境界,因而提倡“无己、无功、无名、无情”,这是一种悲观厌世的消极主张。庄子在《逍遥游》中描绘的理想人格称为“至人”、“神人”、“圣人”、“真人”。庄子认为儒家倡导的“仁义”是用来惩治老百姓的,对于权势者则不过是欺世盗名的工具。

二、论教育的培养目标

从老子到庄子,“道”的本体论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破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界限,一切顺归自然本性。老子的理想人格就是无为。老子主张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因而提倡“不争”和“知足”。庄子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就是逍遥人格。庄子进一步提出“齐物论”,把是非、善恶、美丑看淡,追求一种精神超然、心志高远的境界,因而提倡“无己、无功、无名、无情”,这是一种悲观厌世的消极主张。但是,这其中也含有追求独立人格,渴望人生自由的愿望,对封建士大夫的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19]

img15

图2-11 庄子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绘的理想人格称为“至人”、“神人”、“圣人”、“真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们凭借着天地之道而遨游无穷止境,是一种绝对逍遥的人格。庄子认为儒家倡导的“仁义”是用来惩治老百姓的,对于权势者则不过是欺世盗名的工具。他以“真人”为人生理想。所谓“真人”就是“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120],忘仁义,忘礼乐,忘掉客观世界,也忘掉自己,从而获得超现实的精神的自由。但是,庄子又感到现实是逃避不了的,不仅子之爱亲、臣之事君“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即“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等等也是命定的。于是,他又以无可奈何的心情主张“无以故(人为)灭命”[121],把“安时而处顺”、“不谴是非”、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奉为“德”之极致。陈鼓应先生说:“庄子之所以逍遥,是为了避免‘中于机辟,死于网罟’,避免‘斤斧之害’”,“在逍遥的背后,在庄子生命的底层,未尝不奔腾着愤激与焦虑之情”[122]。庄子的逍遥之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精神境界,是随遇而安,自由自在,是心灵的无限开放。

专栏

《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全本33篇之第一篇。其开篇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