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

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实利主义教育与军国民教育一样,都是富国强兵的教育。蔡元培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美育的第一人。这一德、智、体、美、世界观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提出,不仅是对清末教育宗旨的否定,是教育上一个重大的进步,也奠定了我国近代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五育并举、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认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为目标。在他看来,健全人格的养成需要通过实施体育、智育、德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来实现。他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系统阐述了“五育”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

国民教育(体育),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需要举国皆兵之制;另一方面,也是养成健全人格所必需,体育是实施其他四育的基础。他说:“今经科学发明,人之智慧学术,皆由人之脑质运用之力而出,故脑力盛则智力富,身体弱则脑力衰,新教育之所以注意体操运动实基于此。”[1]

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既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如历史、地理、算学、化学、手工、博物等;也应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使其能发挥提高国民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他认为:“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实业者至多,而国甚贫。实力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2]实利主义教育与军国民教育一样,都是富国强兵的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德育),是养成健全人格之本。要避免私斗、侵略、智欺愚、强凌弱、贫富悬绝、资本家与劳动家血战之惨剧,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3]。从蔡元培对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论述,不难看出,他要求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不过,他同时也指出,中国传统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的一些基本范畴,其内涵与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是相通的。

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在哲学上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割成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他认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区别在于:前者相对,而后者绝对;前者范围于因果律,而后者超轶乎因果律;前者与空间时间有不可离之关系,而后者无空间时间之可言;前者可以经验,而后者全恃直观”。从这种观点出发,他认为世界观教育是“提撕实体观念之教育……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亦无执著;对于实体世界,非常渴慕而渐进于领悟”,亦即“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之公例。不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而惟时时悬一无方体、无始终之世界观以为鹄”。[4]简言之,世界观教育就是要使人们认识世界的本性,破除人我之差别、幸福之营求,达到与万物浑然一体的境界。

美感教育(美育)。蔡元培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美育的第一人。他受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认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津为桥梁”。[5]美育可以引领人们进入一种“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的意境”,通过诗歌、美术、音乐等艺术活动,可以净化心灵、陶冶人格。

上述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重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这一德、智、体、美、世界观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提出,不仅是对清末教育宗旨的否定,是教育上一个重大的进步,也奠定了我国近代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