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和谐运用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和谐运用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实现这种理想,和谐教学是主阵地,是核心;而教学的目的是达到师生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总是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矛盾状态,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和谐是绝对的。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从不和谐到和谐,又会出现新的不和谐,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一种新的和谐。只有当教与学这两种行为、两个过程达到和谐时,教学才能获得最佳效益。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和谐运用

宋红斌

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追求、一种理想。要实现这种理想,和谐教学是主阵地,是核心;而教学的目的是达到师生和谐发展。

和谐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和谐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如果配合得合理、恰当,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和谐教学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总是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矛盾状态,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和谐是绝对的。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从不和谐到和谐,又会出现新的不和谐,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一种新的和谐。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对主要矛盾,它主宰着教学的整个过程。只有当教与学这两种行为、两个过程达到和谐时,教学才能获得最佳效益。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学的节奏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节律和谐,进而产生谐振效应。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设计“教"的各种活动都应以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为依据,着力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教”,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情境,才能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母系统,这个母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又是一个个的子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只有密切配合,相互谐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因此,为了提高教与学和谐的层次与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协调各种关系,力求做到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教师与方法的和谐、学生与方法的和谐、教师与教材的和谐、学生与教材的和谐、教材与方法的和谐、学生手脑并用的和谐、学生心智发展的和谐。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

在教育现代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多数的课堂已离不开多媒体的运用了。更多的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甚至产生了对多媒体的依赖。诚然,多媒体以其大容量、即时性、交互性、声光电融合性给课堂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空间内,师生双方共同经历的一个学习过程,教师通过调动一系列的手段(含多媒体使用),将相关的教学内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多媒体运用不过是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得当将提高课堂效率,反之则降低效率。施拉姆(Schramm W.1977)说,“任何媒体只要用的好,并适于学生的需要,它就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多媒体是一个辅助工具,而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是教学成功的“外因”。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怎样运用多媒体手段,才能达到和谐课堂的境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

一、吃透教材,选择恰当多媒体形式

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是基础,教师应该首先把教材吃透,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进行准确地把握。每一节课都会有孩子学习的难点,同时也可能是重点,这部分内容必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调动相应的教学手段帮助突破。

多媒体教学是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适合知识更新和随时在教学中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多媒体教材的增删修改、吐故纳新,教师可以自行完成,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是一种灵活生动的教学辅助手段。但是,由于它前期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制作,投入成本比较高,如果不能发挥其独特优势,将是一种浪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各种媒体的特点,如图片的形象直观、动画的跳跃动感、声音的逼真想象、视频的情景再现等,针对重点难点具体情况,进行筛选,尽量做到省时高效。在教学中,对于媒体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每节40分钟的课,选择的媒体太多太复杂,花时太长,那么将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媒体的选择,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

二、抓准时机,恰当体现多媒体优势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40分钟时间要合理分配,千万不能满堂灌,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填鸭式的教授方法早已在新课改的推进中被大家所否定;但是,我们的课堂中却出现了“满堂电灌!”从开始上课到下课,教师不离电脑,一会图片,一会文字、一会录像、一会动画,让人眼花缭乱,处于极度视听疲劳之中,看似热热闹闹,实乃哗众取宠。这时有没有想过,学生在用眼观察地时候,他们的人在哪里?手动了吗?身体动了吗?真正地思维参与了吗?这种做法泛于形式,造成信息污染

和谐的课堂应该疏密有致,行云流水。在学生理解有困难之时,多媒体展示一下,把抽象变形象,让遥远变近前,把微小放大,把模糊细化,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学生一看就懂。

三、立足整体,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

“满堂电灌”带来的是教师对电脑的依赖,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教师已不再对板书精益求精了,不再关注上课时与孩子们的眼神交流了,不再离开讲台到学生身边倾听巡视了,也听不见教师范读指导了,这样教师变成了操作工,这些提前预设好的课件还怎么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现场生成呢?

因此,笔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抛弃,教师还应该进行板书设计,规规矩矩在黑板上写好字,帮助孩子理清知识脉络,低年级语文课要一笔一画范写生字,让孩子跟着练;教师还应该当堂范读,带领学生进入语言环境;教师还应该走下讲台,用眼神和手势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不是一种真正师生共鸣的和谐境界吗?

总之,和谐的课堂教学关键就在于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配合的恰当、合理,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