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时代背景

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时代背景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冲突和战争虽时有发生,但对话、谈判与协商已成为解决问题的主流取向。人类已经迈入崭新的对话时代,这一时代鲜明的对话特征及相应的精神诉求,为我们提供了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时代依据和现实背景。全球化时代是对话的时代,是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大碰撞的时代,协商与对话、和平与发展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新的对话时代: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时代背景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新时代

人类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已昂首步入崭新的社会。对于这个渐趋明朗的新社会形态,学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冠以不同的名称,如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生态社会、后现代社会等不论如何称呼,人们的共识是: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的新时代。“对话”是这个新时代的鲜明表征和核心精神。“‘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人类社会似乎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刘庆昌,2001)。在政治领域,联合国被公认为各国政治对话、博弈的重要场所,“联合国——在最佳情况下——可真正成为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场所,成为一个这种对话能够扩展并在人类作出努力的每个领域开花结果的论坛”[1]。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冲突和战争虽时有发生,但对话、谈判与协商已成为解决问题的主流取向。各国内部的政治民主化、“官民对话”、“政务公开”等已成势不可挡的趋势。在经济领域,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正在被逐步拆除,出口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关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无国幸免就是典型例证。在文化领域,各地区、各民族,特别是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本土走向世界,而强势文化、外在文化也正在加速融入本土文化,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之间进一步走向交流与渗透、对话与融合。可以说,“各国之间、不同文明、文化和族群内部和相互之间每天不进行这种对话,和平就不能持久,繁荣就得不到保障。”可见,“对话”包含了某种巨大的能改变现状的能量,带给人们走出冲突与困境的希望。因此,相应地,在学术领域,无论是在哲学,还是在社会学、经济学、文学、美学以及宗教、伦理学等领域,“对话”都受到广泛的青睐,成为最流行的概念之一。正如西方学者P.林内所指出,“近几年来,人们对‘对话’或‘对话主义’的兴趣空前浓厚。这个趋势发生在多个学术领域,这些领域包括哲学、文学研究、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交往研究等”(Per Linell,1998:9)。而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和飞跃发展,为人们之间的交往、对话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载体,对全球对话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话遍及整个世界的所有领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新的对话时代已经来临。

新的对话时代的特征及其精神诉求

人类已经迈入崭新的对话时代,这一时代鲜明的对话特征及相应的精神诉求,为我们提供了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时代依据和现实背景。

第一,全球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相结合,推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使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能够非常便捷地消费和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利益争夺加剧,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引发了各种冲突和对抗(如民族冲突、宗教冲突、意识形态冲突、恐怖主义等),把人类推向了战争和危险的境地;工业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跨国犯罪等)在全球化背景下呈加速恶化态势,这使人类面临各种“全球问题”和“生存困境”。这些问题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地域上都具有全球性,它们不可能单靠一国政府解决,只有依靠各国政府、各种国际组织和社会团体协同努力。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伤痛使人们仍旧记忆犹新,所以尽管局部的冲突和战争不可避免,但理性的人们已不再把武力和战争作为解决问题的可行之道,协商、谈判与对话将成为最终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全球化时代是以合作替代对抗,以和平替代战争的时代,要维系这种合作、和平、祥和的全球态势,需要开展积极对话这一重要途径和方式……对话是全球化时代促进不同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夏东民,2003)。全球化时代是对话的时代,是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大碰撞的时代,协商与对话、和平与发展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第二,信息化、网络化。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信息革命浪潮,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据专家测算,近50年来,人类所获得的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世界正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流场。与信息化孪生而存的是网络化。信息资源构成了一个遍及全球的交互系统——互联网,在这个交互系统中信息得以相互交流,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信息空间。正如俄国信息专家格莉米扎所说:“在全世界组建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并将它们连成统一的信息空间,简要地说,建设将世界上所有储存的信息变成每个人的财富的人类共同体——就是信息化。”信息共享突破了传统物质资源私有、独占、垄断等行为模式、生存方式和生存观念,同时,信息资源的超时空传递、交流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时滞”,它能使处于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在同一时刻通过网络进行面对面的工作,使整个世界俨然成为一个“地球村”,从而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鲁洁,2000)。信息化、网络化使时间、空间的距离缩小为零,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即时性的在场的存在,使人们之间的对话成为必需、必要与可能。

第三,普遍交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直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普遍交往关系,人因交往而生存,无论人们身处何处、从事何种职业都与外界发生着普遍交往关系,都需要与外界、与他人普遍交流、沟通、合作与互助。我们不仅需要与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的人交往,而且要与整个世界的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人进行交往,通过电视和网络还能真正实现“不出户而知天下”,不出户而与天下人交往。当今社会是普遍交往的社会,当今时代是普遍交往的时代,这使交往具有普遍性和无限性。因此交往已成为现时代的一个主题,成为人和社会的普遍存在方式。交往走向了世界,世界向每个人开放,每个人也向世界开放。人们基于共同目标、共同兴趣的交往超越了传统时空的限制,也消除了社会樊篱的控制,而形成了新型的交往共同体,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传统的单一主体性转变为多极主体性,具有自由交往的特征,即交往成为个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个人实现了对其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在这种自由交往中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互为主体的状态,每一主体与另一主体切实相遇,交往的方式也由单向度向交互性、非中心化转变。这使工业社会中交往异化的消除具有可能,为实现主体人际交往的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开辟了道路(鲁洁,2000)。这种交往正体现了对话的精神和实质。普遍交往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对话的时代,对话已成为人们的生存方式。

第四,思想多元化与人的主体意识的全面觉醒。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也是知识的社会,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核心资源和加速力量。以知识、信息为中心和支柱的社会运行模式,使人从被资本和机器驱使、奴役的社会状态下彻底解放出来。知识和信息解放了人的智力,扩展了人的思维空间,拓宽了人的精神视野。“信息流量的加大和流速的加快以及世界网络的密集,必然消释不同机构、组织乃至国家间的界限,使人们的生存空间和思维空间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生存空间的扩大和思维空间的拓展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人们开始学会从一种更加普遍的角度看待各种社会和人生现象,按照一种比较普遍的标准来衡量各种是非曲直,并根据更加丰富的参照系来塑造自己的生活”(叶芃,2002)。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人们交往、流动的频繁,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都变成开放的了,不受时空的限制,人们接受知识和信息也是全方位、多渠道的,这一切都不在任何人的设定和控制之下,这就导致了“知识的生产方式多元化,知识权衡的主体多元化,没有谁能为知识立法,也没有谁对知识的合法性拥有绝对权威。知识的生命化由其自己的特性主宰,符合人们的兴趣和需要,带给人们启发和灵感的知识自然能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具有自我选择知识,筛选知识的力量和权利(王海英,2006)”。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化、多元化,人们也更加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精神意识和价值尊严,人的主体意识全面觉醒,主体地位空前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公平意识、自主意识普遍强烈,人们普遍要求得到重视、尊重和承认,倾向于排斥任何操纵、控制、命令和驱使,民主和平等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普遍价值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