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

多元文化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是理解与反思应用型本科课程的重要视域。我们之所以强调文化能够甚至必须成为反思应用型本科课程的一个重要的角度,根本原因在于它对应用型本科课程具有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深层次的制约性。也不排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权威化价值取向,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起着负向的牵引作用。针对这两种文化矛盾,杜威从民主社会的思想出发,提出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第七节 多元文化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

文化是反思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重要视域。文化的反思、批判和整合是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政策调整变化的重要依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课程会遭遇到不同的文化矛盾,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文化政策变化的过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要增强文化的自觉意识,协调好传统课程文化和现代课程文化之间的关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一、文化:理解应用型本科课程的重要视域

文化,英文是“cultur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耕耘”、“耕作”。从其最初涵义上看,就有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开拓之意。德国学者普芬多夫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40)。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41)。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肇始的源头,一般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相互的交往中积淀而成的。人类文化是在人类与自然进行复杂的、混沌的、甚至不可理喻的相互作用和对话的过程中创造的,文化的逻辑起点是生活世界与人类活动。文化也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的皮肤或任何其他的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的多。它使一个社会的规范、观念更为系统化,文化集合、解释着一个社会的全部价值观和规范体系。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通过特定群体的各种活动而表现和传承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知识系统的整体。

文化具有重要的整合(integration)功能。文化能使社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社会上的各种文化机构都从不同的侧面维持着社会的团结。文化具有使人社会化的重要作用,所谓的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文化与教育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结果,它标志着人的发展状态。随着人类文化的积淀以及文明形态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人们开始运用理性的、逻辑的方法,对各种文化进行归纳、分类和整理,将文化分解为一系列的不同的领域——学科,以便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有效交流和传承。人们认为学科似乎可以使文化研究、交流活动变得更加有效、有序,因而学科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可以使文化的传承活动——课程实施变得更加经济有效。

文化是理解与反思应用型本科课程的重要视域。文化制约着课程,而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传承人类文化、发展人类文化和培养创造新文化的人。其中,文化最重要的功能是表现和传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最深层的内核,因此,文化应该构成我们反思应用型本科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之所以强调文化能够甚至必须成为反思应用型本科课程的一个重要的角度,根本原因在于它对应用型本科课程具有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深层次的制约性。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地凝结而成的生产方式,但文化特别是深层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一经形成则具有相当的独立性、稳定性和影响力。作为课程之根,文化对课程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文化滋养着、塑造着课程,渗透于课程中;另一方面,文化又限制着课程及人们认识课程的视域。要理解课程,就必须了解文化,文化构成人们理解与反思应用型本科课程的重要视域。

二、对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的文化学反思

如果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反思20世纪课程改革失败的原因,可以说忽视文化的影响和错误的文化政策是导致课程改革失败的重要因素。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改革正是由于忽视了美国社会的种族文化矛盾、学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矛盾,导致课程改革的目标成为泡影。这场课程改革的重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布鲁纳在20世纪70年代反思总结这场课程改革失败的原因时指出,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改革的问题,应和社会文化问题结合起来。“教育学理论不仅属于技术的,也属于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以及政治的。如果它要产生什么影响,它一定包含着一切。”(42)对文化的性质作单一片面的理解,如把文化仅仅理解为历史文化或某一群体文化,而忽视了人们的现实文化需要,用这种文化来指导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就会仅仅考虑如何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如果把文化仅仅理解为精神文化或意识形态,而忽视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人类共同生活的文化需求,这样的课程开发突出的是阶级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的内容,势必影响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如果把文化仅仅当作修养文明,当作高级文化,忽视不同民族存在的不同文化,这样势必导致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中忽视民族文化的内容。

传统文化是应用型本科课程民族性的重要依据。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明显的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形成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综合体,这种稳定性保证了文化的积累与再发展,构成民族文化深层中最不易冲破的那一部分。因而,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应该强调民族文化,强调读经书、史书,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是必要的。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大学教育存在文化安全的危机,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中应该加强民族文化传统教育,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在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中也应该加强文化价值观的教育。也不排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权威化价值取向,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起着负向的牵引作用。传统文化稳定性的负面是消极、保守,形成文化的惰性和障碍,阻碍文化的发展。因此,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应该保持继承和创新的态度,继承和进一步挖掘其中与现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摈弃那些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文化冲突是导致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因。基于对20世纪国际社会发生了多次大的课程改革运动,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因素是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从杜威的教育思想来看,他所主张的课程改革主要在于解决社会现代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这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在杜威的眼里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冲突,具体表现为:由于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和国家文化的矛盾和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带来了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改革面临着整合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矛盾的任务(43)。针对这两种文化矛盾,杜威从民主社会的思想出发,提出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为中心,改革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共同的经历和相同的环境,建立一种民主的共同生活方式。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近现代课程现代化运动中所发生的数次重大改革可以说都是对当时的文化矛盾的反应。近代中国第一个由政府于1904年颁布并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文件《奏定学堂章程》,实际上是在中西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产生的。1922年由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制定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和教育部制定的《大学校用选课制》,则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新民主新文化思想的影响,把提倡科学、民主,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作为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全面学习前苏联模式,高等学校实行按专业培养人才,并试行全国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这是在如何肃清旧中国课程的封建买办思想、法西斯文化思想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明确提出了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确定的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作为课程的指导思想(44)

文化的反思、批判和整合是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政策调整变化的重要依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课程会遭遇到不同的文化矛盾。对新的文化矛盾的解决和对旧的课程文化的政策的反思与批判就成为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政策制定的依据。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文化政策变化的过程。牛津、剑桥两校在宽松的文化背景下,就充分展示了他们教与学的人性美。我们理想中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应该注重使教学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创造力,又要注重给学生以宽容和自由学习的空间。但是我们的教育现实,以及我们所背负的传统文化,就觉得这样的期望太高了。我们的文化始终贯穿着这样一种思想——“课本上的准没有错”,这种思想固化了师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师生就失去了对课程的变革的动力。应用型本科课程的开发,要对文化功能进行正确的定位。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如果看不到社会文化变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必然会导致课程开发的失败。在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防止两种片面的倾向:一是夸大课程改革的文化功能,把社会问题归结为文化问题,企图通过课程的文化变革来解决社会的政治、经济的问题;二是缩小课程的文化功能,看不到课程的文化变革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应用型本科课程的开发也不例外,它是在我国当前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文化正处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变迁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因而文化也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随着社会的转型,文化也随之发生转型,社会文化的转型正处于文化的新旧交替阶段,新旧文化相互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显得丰富、庞杂,彼此间更替快速而频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原有的文化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统治地位,而新的文化却没有建立自己稳定的地位,没有哪种文化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而使社会文化呈现多元的状态。面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中国民族文化心态的根本变革,社会经济转型导致的文化转型,以及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价值冲突,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的目的是让人回归人类真实的生活。作为文化分解形式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应该尽可能回到文化的逻辑起点——生活世界和人类活动,为学生创造体验文化发展方向或轨迹多元性特征的机会和条件,人类活动的逻辑——文化的逻辑就是“认知”、“做事”、会“共同生活”和会“生存”的逻辑。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应该回归人类的生活世界和人类活动,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重要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构建一个关注世界和关注人类的平台,使学生具有思辨力、内蕴力和穿透力。应用型本科课程要防止片面强调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基础性,忽视对学生发展的作用;防止片面地强调技能方面的训练,忽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熏陶。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营造让学生学会“思想”的环境,提高和拓宽他们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高度,让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精英意识。因此,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应该为学生建构一个观察世界和关注人类的平台。

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应该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全球化时代,文化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尽管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依据,但是,在全球化社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全球化时期所产生的许多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种族问题、人口问题、核武器威胁问题、恐怖主义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实质上是文化冲突的问题,是由于人们对待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错误的或差异与冲突的方式引起的。换句话说,人类社会的危机实质上是文化的危机。对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的文化研究主要在于揭示传统文化中有利或不利于课程现代化发展的因素。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文化在国际关系、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不同的文化都在寻求认同的基础和得到尊重与存在发展的权利,因此,文化的冲突越来越激烈,这威胁着社会的整合和社会的民主;文化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文化的多元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45)

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要协调好现代课程文化和传统课程文化的关系。文化与课程是一对联系最为密切的范畴。课程起源于文化的传承需要,没有文化就没有课程,同时,课程又进一步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以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教学文化和以接受为价值取向的传统教学文化是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的主要动因。这是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检视课程文化冲突过程中的问题,畅想课程文化整合中的方略。文化的变迁与发展遵循“积累”、“突变”、“整合”三大规律,文化整合在于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这为我们促进课程文化的变迁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作为文化变迁与发展的主体,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取向,以理解为存在的方式,在文化的“积累”、“突变”、“整合”过程中协调应用型本科课程文化与传统课程文化之间的关系。

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就是要以科学的价值体系重新审视传统课程内容。在全球多元文化和社会分化的背景下,师生应该树立一种开放的心态,具体表现为愿意接受新事物,愿意接受新的理念,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如何保证多元文化的社会群体的利益,使课程开发能够促进社会、课程和人的协调发展?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国内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不得不思考并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价值观基本取向的变化以及网络文化背景下新的伦理问题的挑战和困惑,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应用型本科课程与教学目标价值的选择应该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继承与改造的过程中进行价值建构。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就是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以新的价值体系重新认识传统的大学课程内容,以新的行为方式来达到改进的目的。

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要关注大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还课程以文化品质,即关注学生对知识建构与多元理解,关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精神的引出”,而不是制度化、客观化的知识的接受,这是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国际课程领域近几十年来重点研究的问题(46)。应用型本科课程不仅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意识。应用型本科课程观不能再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而应该认识到课程就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经验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应用型本科课程即生活。从国际课程领域的研究范式来看,现代课程已由“课程开发”转向“课程理解”(47),从课程理解中还课程以文化品质。走向课程理解,就是视应用型本科课程为“符号表征”,用个人的视角去理解课程符号所承载的意义。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与课程进行对话,其目的是从政治的、种族的、现象学的、神学的、国际的、性别的、解构的角度理解课程。理解是个体对事物的体验与感悟,是不能替代的。对应用型本科课程的理解过程就是教学文化的吸收过程,即让师生融入到应用型本科课程之中,在理解中研究课程,在研究中理解课程,广泛地积累课程的滋养,使师生真正拥有课程。

【注释】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47.

(2)杨泉良.行业背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5):15.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61.

(4)孔昭林.论应用性教育的哲学思考——探索应用型课程和可和机制改革的典型实验[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86.

(5)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16-21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445.

(7)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375.

(8)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376.

(9)[美]汤姆林森(Carol Ann Tomlinson).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刘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68.

(10)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73-74.

(11)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90.

(12)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93.

(1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73.

(14)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八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743-744.

(15)史儒仟.人格本位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06(7-8):30.

(16)王银娥.现代人格与能力的社会心理学透视[J].唐都学刊,2002(1):20.

(17)曾冬梅,邱耕田.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J].学术界,2002(5):63.

(18)刘春生.职业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9(2):9.

(19)单中惠.杜威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9.

(20)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7.

(2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2.

(22)白宗新.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原则[J].教育与职业,1991(1):18.

(23)刘传祥,承继成,李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2):5.

(24)郑度.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J].地理学报,1994,49(6):484.

(2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52.

(26)金吾伦,王维.关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统合的问题[J].理论视野,2001(5):18.

(27)曾冬梅,邱耕田.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J].学术界,2002(5):63.

(28)陈光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57.

(29)张笛梅.时代的要求 历史的趋势——2002年“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国际论坛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

(30)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中国台湾经验与启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16.

(3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165.

(32)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68.

(3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中国台湾经验与启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10.

(34)麦克尔.课程导论[M].施良方,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4.

(35)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中国台湾经验与启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21.

(36)D Lawton.Class,Cultureard the curriculum[M].RKP,1975:6-7.

(37)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2.

(38)陈智.以人为本,探索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研究,2005(5):35.

(39)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37.

(4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4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8.

(42)[美]布鲁纳.布鲁纳教育理论著选[M].邵瑞珍,张渭城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73.

(43)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5.

(44)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8.

(45)Quicke,J.A Curriculum for Life:School for a Democratic Learning Society[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9:8-9.

(46)曾令格.在文化整合中走向课程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7-1-20(3).

(4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