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文写作发展历程

应用文写作发展历程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应用文写作发展历程一、应用文概念的产生我国文章写作源远流长,应用文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其内容和形式来看,是原始应用文的雏形。新中国建立后,“应用文”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应用文的定义是“指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收据等”。

第一节 应用文写作发展历程

一、应用文概念的产生

我国文章写作源远流长,应用文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其内容和形式来看,是原始应用文的雏形。但“应用文”这个概念的产生却相对较晚。据周楚汉先生的研究,作为一个名词概念,“应用文”一词最早见于宋代。他在《唐宋八大家的应用文理论及其意义》一文中说:“应用文作为应用意义的文体概念创始于‘欧苏’,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欧阳修《免进五代史状》说:‘自忝窃于科名,不忍忘其素习,时有妄作,皆应用文字。’这里‘应用文字’指科举应试文章,可获取功名,含有‘应用’之意。他的《辞副枢密与两府书》又说,修‘少本无于远志,早近逮亲之禄,学为应用之文。’苏轼《答刘巨济书》继承了欧阳修的思想:‘仆老拙百无堪,向在科场时,不得已作应用文。’于是应用文的文体概念诞生。”

宋朝张侃在《拙轩集·跋陈后山再任教官谢启》一文中写到:“骈四俪六,特应用文耳,前辈直谓世间一种苛礼,过为谨细。”清代学者刘熙载在他的《艺概·文概》中最早提出来了“应用文”这一写作概念。他说“文有辞命一体”,“辞命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徐望之又阐释了应用文所包括的种类,他在《尺牍通论》中说:“有用于周应人事者,若书札、公牍、杂记、序跋、箴铭、颂赞、哀祭等类,我名之曰‘应用之文’。”刘熙载、徐望之的阐释,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应用文概念的理解。

五四时期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这篇著名论文中首先提出了应用文的名称,作为非文学类文章类别的名称。陈独秀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一文中又再说:“文之大别有二,一曰应用之文,例如评论、文告、日记、信札等;一曰文学之文,例如诗歌、戏曲、小说等。”陈独秀的文章二分法,尤其提出了应用文的名称,立即为许多人所肯定和运用。20年代以后的代表性著作是陈子展的《应用文作法讲话》,该书抉出九种应用文体,并且他提出应用文为应社会生活之用。新中国建立后,“应用文”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叶圣陶也把应用文作为中国语文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词海》解释“应用文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的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应用文的定义是“指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收据等”。

裴显生在《现代实用写作学·绪论》中说:“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章。作为人们处理公私事务常用的文体,包括机关应用文和私人应用文两类,或被称为公务文书与私务文书。台湾张仁青教授在《应用文》一书中说:“凡个人与个人之间,或机关团体与机关团体之间,或个人与机关团体之间,互相往来所使用之特定形式之文字,而为社会大众所遵循、共同使用者,谓之应用文”。香港陈跃南教授在《应用文概说》一书中说:“‘应用文’就是‘应’付生活,‘用’于实务的‘文’章,凡个人、团体、机关相互之间,公私往来,用约定俗成的体裁和术语写作,以资交际和信守的文字,都叫应用文”。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对应用文的定义说法不尽相同,所选文章的篇目,数量也不一致,但都明显具有一点大家都抓住了“应用”这一特点。

综上所述,应用文是:标识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发展趋势,记载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发展过程,评价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发展结果,约束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发展变化空间,沟通、协调社会生活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的一种应用文体。

二、我国应用文写作发展历程

我国应用文写作的发展经历了六个不同时期。

(一)应用文写作的启蒙期

应用文的启蒙期也叫上古期。人类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了应用文。人们采用一种可视的方式来记录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结绳记事就是为应用而产生。郑玄的《周易注》中有这样的记载“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周易·系辞下》说:“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夫”。可见“书契”是文字产生后的一种应用之文。殷墟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甲骨卜辞是我国有据可查的最早应用文。周代的文告《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应用文为主体的文章集。《尚书》中收录了夏、商、周各代的典、谟、训、诰、誓、命等。典,用于记载上古时期的制度,如《尧典》;谟,用于记载皇帝、将领们的制国之策,如《皋陶谟》;训,用于引导、教诲、警示后人,如《伊训》;诰,用于告诫鼓舞民众,如《康诰》;誓,是征人、将士的誓词,用于动员和誓师之辞,如《汤誓》等。

(二)应用文写作的成型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产生,除了民间的应用文日益丰富外,适用于国家统治机构的公务需要应用文发展更快。秦汉时期是应用文的成型期。秦始皇统一天下,下令统一文字,统一文书体制,“制”、“诏”等都是皇帝的命令。皇帝自称为“朕”;下臣上书为“奏”。文章写作怎样开头、结尾以及用语程式都有了相应的规定。应用文体写作有了完整的规范体制。汉代,应用文体分类更细密,应用文的各种文体已经比较完备。

在我国应用文发展的历史上,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曾经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涌现出一大批好的行政公文。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高帝的《求贤诏》,贾宜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的《上书谏猎》等等都是千古名篇。“公文”的称谓是在这一时期出现。

(三)应用文写作的发展期

魏晋六朝时期是应用文的发展期。人们对应用文写作有了比较自觉的认识,应用文体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观念。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刘勰对于应用文也很有研究,他的《文心雕龙》文体论部分共计20篇。其中12篇谈到应用文。《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写作以及应用写作理论著作,奠定了我国古代应用写作理论的基础,成为应用写作发展的里程碑。

(四)应用文写作的成熟期

唐宋时期应用文写作发展到了历史高峰。这一时期第一次使用了“应用文”这个词。南宋张侃在其《拙轩集·跋陈后山再任校官谢启》一文中指出:“骈四俪六,特应用文耳”。

对应用文写作的内容、技法及文风产生极大影响的是唐代的“古文运动”。韩愈的《上宰相书》、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白居易的《请赎魏征宅奏》、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刘禹锡的《陋室铭》等,都是优秀的应用文。

宋代日常应用文中的“序跋文”,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等,均是优秀的应用文。

(五)应用文写作的稳定期

元明清时期是应用文发展的稳定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应用文大家和名作,如沈括的《梦溪笔谈》、朱世杰的《算学启蒙》、王桢的《农书》、海瑞的《治安疏》。同时也出现了宗臣的《报刘一丈书》、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龚自珍的《与吴虹生书》、林觉民的《与妻书》等一批优秀的书信。

(六)应用文写作的更新繁荣期

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个公文程式条例,专门规定了公文名称和使用范围,废除了几千年封建王朝使用的制、诏、诰、刺、题、奏、表、笺等名目。

1928年国民党中央政府对公文程式又作了一些新规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规定公文的写作要用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我国的公文制度不断完善,各种公文体裁用途或使用范围日益规范化。先后经历了1951年、1981年、1987年、1993年、2000年、2012年的六次修订。

三、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应用文是“以用为尚”的。“文字”是载体,“应用”是内涵。我们从交际对象、交际内容、交际目的、交际语境的角度看它有如下特征。

(一)功利性

应用文写作是以有效的行动为目的的。要解决实际问题是其目的,功利性是其最突出的表现。例如新闻写作、公文写作、商务文书写作、礼仪文书写作,它同谋生、职薪、生活水准联系在一起,成为实现人生价值与目的的一种重要竞争手段之一。

(二)专业性

许多应用文都是专门行业职能机关,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内容和格式的文种,它们涉及到的行业知识非常突出。写作者除了具备应用文的基本写作知识外,更需要了解行业专用文书写作中涉及到的有关专业知识。如法律文书、经济文书、科技文书、文教出版文书、涉外文书等。

(三)时效性

由于应用文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所以它的时间性很强。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及时反映,否则拖延时间就会给生活、工作、生产带来影响。尤其是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激烈,信息传递快,企业随时有被淘汰的危险。而信息反映及时,就会给企业带来效益。相对而言,文学作品的写作时间性不强,像《红楼梦》写了十年之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好后又搁置了很长时间才发表。

(四)真实性

应用文写作必须讲究真实、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反映情况,不允许向文学创作那样虚构,进行艺术再加工,“杂取种种、合成一个”,追求艺术的真实;也不能发挥主观想象、夸大其辞,否则就会歪曲事实真相,蒙骗对方,误导消费者,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在上个世纪末亚洲金融风暴中,韩国政府及时地向全国人民告之了这一真实情况,赢得了韩国人民的同情,韩国政府官员以及老百姓,许多人拿出自家的金银首饰便卖,将钱捐给国家,共度经济危机。

(五)程式性

应用文的写作有其特定、惯用的格式,这些格式,有的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相沿成习的,有的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的。如书信有书信的格式,公文有公文的格式,经济合同有经济合同的格式等,每一种应用文包括哪些内容,哪些在前,哪些在后,分几部分,都是相对固定不得随意标新立异的,也不能像有些文学作品的创作那样,随意编排,自由联想,打破时空观,讲究情节的曲折变化等。当然应用文的格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应用文写作格式也会变化,但更加方便人们表情达意的需要,更加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其变化的宗旨。

四、应用文的作用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技巧,涉及到公务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有效地写作能起到沟通与协调的作用,将思想变成文字这一载体,将信息彼此交流,达成一致,真正发挥应用文的作用。

(一)宣传教育作用

公文是用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如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纪要等。有些行业文书既可以用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净化心灵,提高市民整体道德水平。例如下面的公益广告。

中国渴了——请新浪的网友们都能够节约用水

诚信,方可成人——诚信危机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尴尬中。

为了明天,请你现在就戒烟!

中国特困大学生——大学校园里,他们一个都不应该少!

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失学儿童需要你我的关心!

孩子的负担实在太重了,而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小康”不仅仅在饭桌上!

一次性筷子——浪费的结果,使得我们国家的林木越来越枯竭。

这些公益广告看后让人动容,具有宣传教育作用。

(二)沟通联系作用

在当今社会活动中,任何人、任何单位都免不了与外界接触、打交道。比如开业,要向工商管理局申请执照;双方合作,需要签订协议合同;销售产品,要策划广告,写商务信函等,以此来促进业务的开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表达清晰、准确的应用文无疑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应用文已经成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之间商洽联系工作,沟通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例如:

清朝初年,洞庭水乡有位年轻的私塾先生,发现一个学生的作业簿上经常有别人批改的字迹。蝇头小楷,清秀可人。一打听,原来那人是学生的姐姐。天长日久,先生对那学生的姐姐渐生爱慕之情。于是有一天,他悄悄地在学生的作业簿里夹了一张字条,上面写道:“桃李杏鲜花何时开放?”学生的姐姐看到字条后,以为先生心术不正,便在背面回了一个对句:“稻梁菽杂种什么先生?”先生看到这下联也不生气,只是在字条上又写了一句:“竹本无心偏生枝叶。”姑娘见先生态度诚恳,也回了一句自我表白的话:“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尘埃。”先生见姑娘语气与前不同,便乘机借题发挥表明心迹:“湖水涟漪一碧深情何不生莲(怜)?”聪明的姑娘对这位一往情深、文采飞扬的先生也产生了好感,因而回道:“秋波含笑两只秀目怎可无眉(媒)?”

先生知道这是姑娘暗示自己要有明媒引线,便高兴地去请媒人说合。联语传情,一对多才浪漫的男女于是就缔结成连理枝,成为一段佳话。

(三)凭据记载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文也是开展工作,解决、处理问题的依据和凭证。应用文是一种确定的文字记录,它可以以一种文字材料的形式作为今后检查和监督工作的依据,上级下达的文件、党和政府颁布的法规、有关方面的规章制度,都可作为开展工作和检查工作的凭证和依据;而一些条据、合同文本、公证材料等也是业务工作的凭证,一旦出现问题、纠纷,依靠这些凭证,可通过法律程序追究对方的责任,维护自身利益。另外,一些重要的应用文也是历史档案资料,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或某一方面的生产经营情况,只要查阅当时存档的应用文,就可以知道。如书信、合同、议案、计划、总结等。

(四)法律法规作用

应用文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作用。除了要靠国家宪法创设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外,提升公民的素质更需要像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规章制度、市民守则、公益广告、经济合同等具有法律法规性的文种的制约,正如国人自己所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社会生活与工作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相关的应用文及其写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