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型体育体制的改革实践

服务型体育体制的改革实践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体育体制的正式形成。所以,中国体育体制在这一时期并没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体制改革主要是集中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上。党的十七大召开,确立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将掀开新篇章,体制改革将进入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阶段。

2.1.3 服务型体育体制的改革实践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0年,中国体育体制的恢复阶段。“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体制同其他行业一样,逐渐开始恢复。这一时期,中国的体育体制主要处于恢复阶段。恢复也主要是恢复传统的举国体制,体育的服务特征和功能尚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1978年下半年,恢复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会议,1979年2月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体育业务工作上来,确定了“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方针政策,并初步形成了奥运战略。1980年的全国体工会议则进一步确定了以竞技体育为工作的中心。三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体育体制的正式形成。这一时期,也有一些关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度出台,如1979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但总体来看,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明显滞后于竞技体育,形成了竞技体育一头热的局面。

第二阶段,1981~1992年,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工作重心。经济领域的改革举措不断涌现,但由于还没有确定社会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所以,中国体育体制在这一时期并没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体制改革主要是集中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上。

1981年,开始进行以提高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和行业体协的地位及作用为内容的改革试点,1983年,开始对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进行多方面改革,1984年开始对体育科研体制进行改革。1986年4月15日,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该方案首次阐述了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道路,方案明确了要将国家包办体育过渡到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转变国家体委等行政机构的职能,理顺体委与各方面的关系,恢复、发展行业体协和基层体协,放手发动全社会办体育,并对竞赛体制、训练体制、科研体制等分别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这次改革虽然解决了当时的一些难题,但总的来说,改革的性质、方向尚不明确,它只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原有体育体制的修补、完善,而未触及根本,因而,旧体制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经费不足、责权不分、管办合一等弊病依然存在。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一方案中,体育的服务特征和功能已经有所提及。

这一时期,国家体委逐步形成了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协调发展的思路。

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1992年底,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体育体制改革围绕市场经济要求开始逐步展开,不断深化。

1993年的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下达了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确立了20世纪90年代体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转变,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在这一阶段中,国家对体育的各个领域分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成立了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单项体育协会的实体化。其次,进行了国家体委机构精简,截至1998年,改组为国家体育总局后,内设机构共有9个,人员编制为180人。其三,政府机关职能由过去的办体育转变为间接的管体育,由过去的事无大小一手包办转换为以制定政策法规、实行监督协调为主要职责的宏观调控。第四,开始重视体育的法治建设,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标志着中国体育开始步入法制化的轨道。第五,改革竞赛与训练体制。改革全运会体制。第六,实现了改革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将部分适宜的竞技体育逐渐职业化。

在这一阶段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已将工作重点逐渐由竞技体育转移到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上来。1995年6月,国务院批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在全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中通过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群众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学校体育。《纲要》颁布十几年来,群众体育已取得辉煌的成绩。群众体育的成绩充分说明了我们体育体制改革深化过程中,体育的服务观念已慢慢渗透到改革者的血液中了。

第四阶段,2009年开始,中国体育改革的服务型体制的建设阶段。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全国陷入一片欢腾之中,为了确保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佳绩,国家体育总局将全部工作重心都放到了奥运会的竞技项目。“金牌第一”成为全国体育管理部门的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举国体制”表现突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进程在客观上处于一种相对迟缓和停滞状态。

党的十七大召开,确立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将掀开新篇章,体制改革将进入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