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探索,建立高校教师培训机制

积极探索,建立高校教师培训机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教师人事管理自主权,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机制,促进高校教师合理流动。因此,必须树立继续教育观念,改革高校教师培训模式,建立有效的高校教师培训机制。

第八章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的发展水平对于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要深化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改革,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环境,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

第一节 更新观念,改革教师队伍的管理模式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必须破除旧的思想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法则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如树立科学的观念、法制的观念、竞争的观念、开放的观念、动态的观念、多元的观念、效益的观念等。破除人才部门所有制和“封闭式静态指令型”管理模式,构建“开放式动态优化型”管理模式;充分借助市场竞争机制,面向社会广揽人才,优化高校教师资源配置。使高校教师队伍在合理的动态中求稳定。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教师人事管理自主权,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机制,促进高校教师合理流动。

第二节 加强法治,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

1990年以来,国家制定了《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制定和完善其配套法规。在教师资格认定、任用、聘任、考核、晋升、培养、培训、流动、待遇、兼职、奖惩、申诉、仲裁等环节上,要实行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改革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如教师任用制度、职务聘任制度、编制管理制度、教师考核制度、津贴分配制度、职务评审制度等。逐步实行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教师任用合同制;坚持按需设岗、以岗聘用、严格标准、择优选聘,可以实行教授、副教授学术称号与职务聘任双轨制,推行资深教授终身制;实施人员工资总额动态包干办法,坚持指令性编制和非指令性编制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学校自主管理;教师考核要与教师的聘用、晋升、津贴、职评、奖惩等密切联系,注重量化考核,减少人为因素,确保公正、合理;在津贴分配方面,做到实事求是、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具体实施要因地因校而异,切忌一种模式、一个做法。

第三节 采取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环境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在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改进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改善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解决高校教师的住房问题。要坚持“高素质、高水平、高要求、高待遇”的原则,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地提高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使高校教师付出的劳动与其收入相对应;建立各类津贴制度,制定各种地方性政策,提高教师的待遇。同时,加快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健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高校教师住房问题的方针、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善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为教师安居乐业和骨干教师队伍的稳定创造条件。

第四节 加大力度,建设学科梯队和骨干队伍

学科梯队建设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要全面完成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新老交替,必须进一步加大学科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落实经费,为学科梯队和骨干教师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

要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各地政府和学校要围绕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学科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鼓励企业、个人为高校学科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设立奖励基金或提供专项资助。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设立的“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专项基金计划的有效机制,对骨干教师特别是拔尖人才给予重点支持。并根据各地各校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学科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2.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老一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是高校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他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识渊博、业务精良、经验丰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尽职尽责,要充分发挥他们对新一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要给予重点支持,包括配备助手、争取科研基金、改善实验室条件、提高工资和生活待遇。要充分调动他们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如确定特聘教授、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对于资深教授实行不占岗位职数的终身教授制,使他们安于终身从教、乐于奉献,积极培养青年教师。

第五节 积极探索,建立高校教师培训机制

继续教育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担负着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观念,培养各类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能力、职业思想,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水平等多种任务。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高校教师培训只有建立在继续教育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因此,必须树立继续教育观念,改革高校教师培训模式,建立有效的高校教师培训机制。

1.提高认识,树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观念

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继续教育的国际思潮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产生了共鸣,引起了我国的重视和关注。继续教育是以更新知识、深化水平、加强能力、提高素质,使受教育者不断适应社会和工作需要为目的的高等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根本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学以致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针对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水平进行培训提高。继续教育具有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办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组织的层次性、培训效果的实用性、教育要求的终身性等特点。一般来说,接受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只是一次性,为了提高工作水平、适应工作需要,接受更新、扩充知识的继续教育却是多次性,甚至没有终止。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创新主要依靠的不是体力,而是智力和知识。知识的生产力是决定人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各级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要树立继续教育观念,加强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使他们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和水平。

2.转变观念,改革高校教师培训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主要是一种政府和学校行为,培训经费也基本上由政府和学校承担。而且,教师只乐于学历提高和出国深造。结合教师岗位需要,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和水平的自觉培训学习风气还没有形成。因此,要改革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把由政府和学校组织培训变为教师自觉参加培训;政府和学校只制定相关政策、提出培训指标、提供培训场所,由教师自主参加培训。要改革培训内容,把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培训变为思想、政治和业务的全面培训;尤其不能忽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提高,不能忽视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艺的培训提高,要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要改革培训面向,把以青年教师为主要培训对象变为教师全员岗位培训;按照各级教师的岗位要求进行全面的继续教育,提高各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要改革培训经费办法,把由政府和学校承担培训费用变为政府、学校和教师分担或由教师承担。各级教师的素质水平应符合岗位的全面要求才能应聘。因此,教师的培训提高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教师受聘任教的必要途径,教师有责任承担培训费用。

3.制定政策,建立有效的高校教师培训机制

要通过开展和实施继续教育建立高校教师全员培训体系,以适应各级教师岗位的全面要求,不断提高各级教师的全面素质和水平,必须制定政策,建立有效的高校教师培训机制。在政策导向方面,要大力提倡继续教育,树立继续教育观念;制定相应政策,明确各级教师培训的指标要求,并与教师的职业招聘和职务聘任紧密挂钩,激励教师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在具体实施方面,教师的继续教育要与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相结合;要围绕各级教师岗位的全面要求设置高校教师的各项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由教师根据规定的指标要求和自身条件自主安排参加培训,实行先培训达标、后聘任上岗。在考核制度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各级教师自觉参加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把教师参加培训的内容、成绩、次数、实效,作为各级教师的聘用、晋升、奖励的前提和依据。促进高校教师活到老学到老,切实建立有效的高校教师培训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