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五环节的组织实施和应用

课堂教学五环节的组织实施和应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结合课堂教学五环节谈谈三种学习方式在具体教学中的组织和应用。课堂教学五环节分别是: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展示点评、质疑拓展、总结检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可设计几个大问题来统领,大问题要分解成一些的难度较小的问题组和问题串,将问题的起点和切入点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对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这一环节是自主学习环节的延伸和扩展,这一环节要求组织严密,配合紧凑。

课堂教学五环节的组织实施和应用

玉门市第三中学 贾利军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知识。三种学习方式是相互联系,层层推进的。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合作学习是知识进一步的深化和扩展,而探究性学习是知识的突破和升华。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新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教师是指挥,学生是主演,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师生共奏完美和谐的求知乐章。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这三种学习方式,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下面结合课堂教学五环节谈谈三种学习方式在具体教学中的组织和应用。

课堂教学五环节分别是: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展示点评、质疑拓展、总结检测。五环节中每一个环节的参加者都是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看是学生对知识从少知——多知——全知——通透的过程,老师在五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策划、组织、启发、引导、点拨、讲解。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五环节模式的前提和基础,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真、独立、深入的思考,要有独立思考的成果,哪怕是不完备的不正确的结果。这个成果是下面几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教师在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自主学习的“问题驱动”。老师备课时要将教材内容问题化,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富含思维含量的问题来引领和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应该起于问题、源于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有问题驱动的学习才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有效学习,缺乏问题驱动的学习是随意的、盲目的、低效的学习。问题设计要有“含金量”,“含金量”源于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设计在学生认知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最合适。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可设计几个大问题来统领,大问题要分解成一些的难度较小的问题组和问题串,将问题的起点和切入点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对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第二,自主学习的相关要求。1.学习时间。即用多长时间完成自主学习;2.学习内容。即让学生明确学什么;3.学习方式。即要求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算、画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4.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什么程度或要求。

二、合作学习

这一环节是自主学习环节的延伸和扩展,这一环节要求组织严密,配合紧凑。否则课堂学习会流于形式,表面看气氛很好,场面热闹,实际上好多学生的思维根本没有真正融入到学习中去,而是在走过场,凑热闹。在合作学习的设计和实施中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有讨论价值。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进行讨论。那种对学生的思维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问题最合适。如果是思维含量低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必浪费时间进行讨论,可直接进入展示点评环节,否则会浪费时间,导致课上不完。以下几种情况适合安排讨论交流:1.教学内容难度大,一部分学生无法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时。当教师发现有40%的学生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时,有必要组织讨论。这是进行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学生会主动通过“兵教兵,兵帮兵”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老师只需给学生这样的合作机会;2.对学生来说容易混淆,不易准确理解的问题。常言道真理越辩越明,因此这样的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争辩,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3.老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陷入僵局、陷入沉闷时,打破僵局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球踢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的学习气氛会很快被激活,老师可抓住时机改变教学策略,重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4.老师组织学生进入展示点评、质疑拓展环节中,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的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要及时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这样便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更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第二,如何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心理需求。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进行到特定阶段,进入一定状态时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心理需求,学生产生这种心理需求时,就是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学生是否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当老师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完全可以解决问题时,不必组织合作学习,直接进入下一环节;老师可以提示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主动请教问题已经解决的学生,满足他们的想要表现的心理,通过兵帮兵、兵教兵达到问题解决或部分解决。

第三,培训学习小组,严格小组管理。

在合作学习这个环节中,搞好小组建设至关重要。首先要选一个有责任心的,综合素质高的小组长。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培训,内容是关于如何管理约束本小组成员,如何组织小组讨论和学习,如何进行小组评价,如何与老师和同学加强沟通,也可以是具体到本节课小组长要回答什么问题,要说什么话,要鼓励那个同学回答问题等等。其次,要对AA BB CC三个不同等级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分工和标准。比如每个等级的学生具体要达到那些要求,至少要完成什么任务,最少要回答几个问题等等。第三,小组要有组名,组歌,小组宣言,组内评价和奖励机制。第四,小组之间要有有序的竞争和奖励机制。

第四,务必在课堂教学中控制好小组合作讨论的次数。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过多一方面会妨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合作过多,过滥,若组织不当,缺乏合作的有效性,就会流于形式,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还会养成依赖习惯。

三、展示点评

展示点评是五环节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和平台,特别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对于老师来说则是提供了一个诊断学情的平台和捕捉问题的抓手。教学就是诊断---治疗,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先诊断,问题诊断清楚了,教学的方向就明确了,然后再治疗就有了针对性。展示点评环节就承担了“诊断”的任务。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把前两个环节学习的成果通过口述、板演、表演等方式展示给老师和全班同学,然后再把解决问题的想法、过程给老师和同学做以讲解或陈述,特别是原因和理由要讲清楚。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展示的人数和次数要得当。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该多则多,该少则少,万万不可一味追求人多,那会造成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有几组代表展示要考虑两个基本原则:1.问题要让学生搞清楚学通透。2.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对“点评”的理解要到位。点评不仅仅是对展示同学的声音是否哄亮,字迹是否工整的一个评价,重点应该放在展示同学的讲解过程上,想法和思路是否讲清楚,理由是否充足。因此在讲解时要求谁的作品谁讲解,不能转移讲解对象。这一环节的重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展示暴露存在的问题,既然要暴露问题就要尽量暴露彻底,如果是张三做得题,他作题的思路和想法只有他才能讲得完全彻底,问题也才能毫无掩饰地暴露出来,而且能很流畅的讲下去,不会拖延耽误时间。如果转移对象让李四讲张三做得题,李四不可能把张三的思路和想法完全讲出来,问题的暴露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会出现讲不下去耽误时间的情况,这无疑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学生经常听惯了老师的讲课,没有什么新鲜感,不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上台讲解,下面同学会感到新鲜和好奇,会努力去发现他讲解中的错误和漏洞,因此会容易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去积极思考。

第三,妥善处理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非常情况。小组代表在展示、讲解过程中如果出现卡壳的情况,为了不耽误时间,老师要及时提示同组成员可去帮助完成,因为在展示之前同一小组内的学习意见基本是一致的,同时可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学生展示完后,老师切记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急于讲解和点评,卡壳时更要管住自己的嘴,关键环节一定要敢于给学生时间和机会,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就是促进学生发展。因此老师要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出手时再出手。

第四,选择恰当的展示方式,提高展示效果。展示方式多种多样,要根据展示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提高展示的效果。如果展示方式是口头表达,老师可安排学生到讲台上去展示,必要时不允许带学习资料(课本和笔记等),这样做一方面给展示学生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能集中精力,认真对待;另一方面可有效集中下面学生的注意力,认真倾听,提高了展示的有效性;另外,如果展示学生的成果展示非常顺利,效果非常好,会大大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心。

第五,教师要及时诊断学情。老师要根据学生展示点评的情况很快定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即诊断学情。)是概念不清,还是思路不对,要很快找准问题症结。为下一步采取什么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四、质疑拓展

质疑拓展(探究学习)是五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他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即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之后遗留的问题和展示点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对知识的通透理解和掌握。具体做法是教师组织引导台下学生对台上学生的展示讲解成果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然后说出自己的理由和原因,进行补充、纠正或完善。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员参与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组织、引导、启发、点拨作用,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要多追问“为什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次,当学生思维卡壳时,要及时给予点拨,当学生的想法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将他们拉回来。如果老师发现一些问题学生的确不清楚、搞不懂,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浪费时间,赶快叫停学生的讨论,老师讲解,这时学生听讲的注意力最集中,效果最好。通过以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间互动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通透理解和掌握。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而不是完全“告诉”,否则老师的“讲解”和“告诉”就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含量。

第二,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如:“同意吗?为什么?你来补充。谁来帮助?依据什么?有不同意见吗?”等等,学生回答问题可以不举手直接回答。学生不举手时,老师可以不等学生举手,直接叫学生回答。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紧凑节奏,抓住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增大课的容量,提高效率。

第三,探究学习到什么程度停止要看学生对知识是否懂了通透了,如果学生清楚了,就不要再啰唆,否则会浪费时间。

五、总结检测

总结检测是五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少了这一环节,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将无法全面准确反馈出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仍然是心中无数。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对各环节学习中挖掘出的有价值的解题思路、方法,特别是课堂上生成的规律性知识要帮助学生总结出来,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二是根据重点、难点针对性的设计训练题目,让学生解答,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看学生对知识是否理解掌握,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思路和方法的总结要准确精练,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能编成口诀顺口溜形式最好;二是检测可灵活安排,如果知识点比较多,容易混淆,为了及时巩固学习效果,可在一个知识点进行到质疑拓展环节后安排题目进行检测,以收到趁热打铁的效果。如果知识点少且内在联系紧密,可在所有内容学习完后集中安排题目进行检测;三是检测一定要当堂完成,不要安排到课后去完成,否则检测效果会打折扣,会反馈出一些虚假信息,误导教师;四是检测形式应尽可能是板演或出声表达,学生应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学生的检测展示,达到对全班学生学情的掌握,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