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少年先锋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是中国少年儿童队。1949年10月,正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1954年9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各校少先队员组织因队员人数不等建制也有所不同。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议。榆中各小学按新颁布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重新健全少先队机构,发展少先队员,开展少先队活动。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是中国少年儿童队。1949年10月,正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1950年,团县工委少工部在县城文成、北关、栖云女子小学3校进行试点,按照《中国少年儿童队章程(草案)》,经过认真选拔培训,每校组建1个中队,每中队分3个小队,制作了队旗、臂章,儿童队员佩戴了红领巾。1951年,扩大到金崖、夏官营、清水、甘草店等10余所小学,吸收1000余名少年儿童入队。1952年6月,发展到20所小学,队员1500多人。1953年,在全县28所小学建立了少年儿童队,队员2170人。1950年至1954年,各校少年儿童队结合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中心任务,对少年儿童进行阶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1954年9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全县各小学都建立了少先队组织,队员1.54万人。各校少先队员组织因队员人数不等建制也有所不同。队员人数较多的学校成立大队,人数较少的学校成立中队,也有几个学校联合成立大队的。聘请优秀教师担任大、中队辅导员,帮助和组织少年儿童队开展活动。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对队员进行教育。清水小学少先队活动搞得生动活泼,受到团省委的表彰,五年级被授予“卓娅班”称号,张克孝老师获优秀辅导员称号。

1955年至1959年,各校少先队组织在加强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纪律教育的同时,主要通过一些队日活动,向少年儿童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宣传农业合作化,进行社会主义教育。1960年至1962年,各校少先队开展忆苦思甜活动,进行新旧社会对比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人生观教育,许多学校少先队举行“向刘胡兰姐姐学习”“做刘胡兰式的接班人”的主题队会,放映黄继光、董存瑞、向秀丽等英雄人物电影,开展向英雄人物学习活动。1963年3月,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县各学校少先队通过讲雷锋事迹、看雷锋展览、读雷锋日记、唱雷锋歌曲等多种形式,开展学雷锋做革命接班人的活动。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团委、妇联每年“六一”儿童节都表彰奖励一批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辅导员。1963年8月,共青团省委、共青团榆中县委联合在兴隆山举办少年夏令营活动。全县每个辅导校的总队辅导员,文成小学、一悟小学、兴隆小学共选拔40名优秀少先队员组成1个中队,参加了这次全省夏令营活动,历时20天。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小兵组织取代了少先队组织。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议。榆中各小学按新颁布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重新健全少先队机构,发展少先队员,开展少先队活动。少先队组织得到迅速发展,重新活跃起来。至1982年,全县少先队员达6.98万人,占全县少年儿童总数的86%,1978年至1990年10余年间,全县有2359名少先队员,70多名辅导员,40多个少先大队,先后受到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团县委的表彰。

20世纪90年代,县内大多数小学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校外聘请解放军战士、英雄劳模等为少先队辅导员。辅导员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和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2001年后,榆中各学校少先队工作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按照“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引导少年儿童弘扬“三爱三创”精神,努力为素质教育服务。2005年,各校少先队以胡锦涛“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寄语要求和第五次少代会精神为指导,少先队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主题鲜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