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经济时代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

新经济时代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普通大众可支配的收入显著提高,他们在社会体育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正在迅速增加。尤其是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以来,体育消费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体育消费的外在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体育实物消费、体育信息消费、体育劳务消费。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拓展、体育人口的增加,实物型体育消费将迅速增长。

经济时代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

白曼利 杨江林[1]

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国体育产业刚开始进入市场化运作,尚处于国际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初期,体育产业化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体育产业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因此,研究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新经济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1.1体育市场粗具规模,体系框架已趋清晰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在体育市场逐步由过去的零星单一、主次不清,向本体为主、层次分明、全面发展推进。目前基本框架已趋清晰。包括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技术培训咨询市场、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彩票市场。

竞赛表演市场:广大群众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竞赛市场的基础,同时,我国竞赛制度的改革,主客场赛制和俱乐部制的实行推动了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当规模,相当稳定的观众和球迷群体,竞赛表演市场也在逐步扩大。

健身娱乐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市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育市场的主体市场,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性的消费市场。是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恩格尔系数也由1978年的57.4%下降到目前的46.4%,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提高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提供了无限空间。

体育用品市场:我国体育用品业是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目前欧美市场上销售的体育用品60%左右是中国制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出口加工基地。

体育彩票市场:政府批准的彩票有三家:体育彩票、福利彩票和足球彩票。近年来,由于我国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体育意识空前高涨,出现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方式实现了由原来的摆摊集市型向电脑网络型销售的转变。二是体育彩票的销售额有了大幅提升,2000年前体育彩票的年销售额均不到50亿元,2000年就达到了90多亿元。2001年由于北京申奥成功和足球彩票发行等有利因素,全年的销售额进一步达到150亿元,2002年则突破200亿元,实际销售额达210亿元左右,目前体育彩票已经发展成为体育产业的支柱之一。据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介绍,2009年的体育彩票销售额达56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2亿元,三年平均增长25.3%。目前体育彩票已经发展成为体育产业的支柱之一。

1.2体育消费潜力不断增长

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普通大众可支配的收入显著提高,他们在社会体育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正在迅速增加。尤其是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以来,体育消费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正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经济发达地区增加值已占我国GDP总量的0.7%左右。

根据体育消费的外在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体育实物消费、体育信息消费、体育劳务消费。体育实物消费,是指个人用于购买体育服装鞋帽以及运动器材等体育实物的消费支出,这类消费以实物的形态表现出来,符合我国的传统的消费习惯和心理。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拓展、体育人口的增加,实物型体育消费将迅速增长。体育信息消费是指人们为获得有关体育知识、信息而购买体育期刊、书报或为观看各类体育比赛、表演展览等所进行的消费,也称体育精神型消费。这类消费相对实物消费而言层次较高,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人们会追求精神享受,这类消费的前景比较乐观。体育劳务消费是指人们用货币购买各种和体育活动有关的体育劳务和服装的体育消费资料的消费,也称参与型体育消费。如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疗等所支付的各项费用,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相对增加,伴随着生产节奏的加快,人们为了追求更佳的生活质量,必将更加积极地投入体育运动的实践中来,这类体育消费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1.3开发领域不断拓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对资源发挥着配置作用,所以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包括有形资产的经营和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潜在的市场优势。一是有形资产的经营。体育部门和体育事业单位在保证行政事务和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政策和法规将闲置的土地、房屋、设施和设备的行政性资产等非经营性使用体育资产转为经营性施用,这种非经营转为经营是正当的,在当前是必要的。据了解,在当前体育系统中,存在着这种相当普遍、相当规模的活动。其经营形式是三种:一种是出租形式,一种是内部经营,另一种是对外投资。二是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体育无形资产指不具备实物形式但能为体育部门和体育组织使用,具有使用价值并带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和资源。近年来,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经营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比赛、活动和体育组织冠名权的开发;二是体育比赛、组织的标志、专利以及使用权的开发;三是体育赛事转播权的转让;四是体育组织和运动员名誉肖像权的投资经营和广告活动。

2新经济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刚刚起步

市场经营观念落后,没有把体育消费者真正视为“上帝”,并没有伴随着体制的变迁而实现从“生产观念”到“经营观念”的转变;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低。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各市场主体开始经营体育劳务、体育竞赛、实行体育技术和培训的有偿转让、发行体育彩票等,但离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劳务市场、体育竞赛市场、体育技术市场与体育金融市场等各种完善的配套市场还相距甚远,市场主体没有完全到位,主体不明,产权不分,经营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体育产业市场多元化开发不够,体育产业包括体育器材、设备等的生产和销售,其中包括体育表演、设施建设、场馆的经营,特别是由体育本身提供多种劳动服务而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产生附加值严重滞后。

2.2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现状一是优先发展的体育产业不明确,由于受短期利益的驱使,有些单位和体育产业的管理者就把一些体育设施改做他用或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投向非本体产业,而影响了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模式不合理。我国体育产业的模式主要有协会+俱乐部模式、公司+俱乐部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实际运作还很不合理。在协会+俱乐部模式中,行政体制占上风。而适合中国的产业新体制还没成型,产业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完善。三是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不协调,彼此的关联度也较低。

2.3体育产业管理不足

(1)品牌意识差,名牌产品少。

(2)营销手段单一。

(3)与世界上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体育竞赛表演业相比,我国竞赛表演业经营严重缺乏经营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手段,没有形成自己的国际知名竞赛品牌。

(4)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场馆经营中的权、责、利不明确,经营混乱,管理机制不完善。

2.4体育产业融资难

体育产业投融资体系仍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与融资困难,无法满足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体育拨款只占财政支出的0.43%。企业名气不大、资信级别不高,银行不愿放贷。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或民间流动资本鉴于体育产业的利润偏低而不愿注入资本,且现有的大型体育设施垄断经营而又不易进入。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不畅,造成目前体育产业整体发展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有效融资途径。

2.5体育产业人才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人才一直遵循计划经济的模式培养,即按竞技、教练、教育、科技、管理和裁判等体育人才进行划分。另外,由于体育人才链的封闭性,其他领域的人才很难进入体育产业领域。所以,体育产业从业者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严重缺少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尤其是懂经营、懂管理、懂法律、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经济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长足发展的瓶颈。从专业结构来看,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生产、销售领域,体育管理和经营人才严重缺乏,没有形成一个体育产业人才群体,管理制度不健全,行业自律机制不完善。这些都是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3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策略

3.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具体途径是: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把发展体育产业纳入新一轮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制订完善的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减少计划性,增加市场性,为体育产业的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建立社会主义体育市场体系。

3.2进一步开拓和发展体育产业市场

体育已成为一项规模巨大的产业,目前全世界的体育产业总值约4 0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各国每年仅在足球市场上的交易额就达到2 500亿美元。在我国,体育产业已成为尚待开发的七大产业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已提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体育产业粗具规模。体育产业增加值要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缩小我国体育产业与国外的差距,提高竞争力;城乡体育的消费稳步增长,在全部消费性支出中所占比重要有较大的提高,努力把体育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3.3强化体育产业市场的内部要素

体育产业卖方主体的培育通过财政拨款、体育部门自筹和社会集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设一大批既能举办比赛,又能向社会开放的、供群众活动的、类型不同的、功能多样的中小型体育场馆,这是体育市场的基本阵地;推进体育产业化,使大部分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面向市场,进入市场,由事业型向经营型企业发展。体育产业买方主体的培育是在全面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同时,要突出那些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竞技项目,不断提高竞技水平,使体育比赛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把培育体育市场与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结合起来,使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加强对体育运动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体育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的发展,对于拉动我国体育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进步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体育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还不够发达,既存在供给不足的因素,也有消费者的主观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必须转变思想意识、经营理念、市场组织行为和消费习惯等。只要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及时制订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加快体育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改革步伐,我国体育产业定能取得令人瞩目的佳绩和经济效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

参考文献:

[1]肖建波.当前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7).

[2]丁俊生,钱杰.新的理念、新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4).

[3]喻坚.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注释】

[1]白曼利、杨江林,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体育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