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作为一所行业创立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经过30余年的发展,深刻认识到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校企合作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合作教育的模式是国内外高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成熟模式。

转型与建构: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郭文莉

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史是一部和工业企业与工程技术协同发展的历史。自从高等工程教育出现以来,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与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相互促进、融合,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发端和发展是传统大学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开放合作办学的重要标志。随着知识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等趋势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佐治亚理工学院的阿金斯(Thomas M.Akins)认为,未来的工程教育可能会有多种形式,合作教育的形式会不断变化,但是没有一种教学方式可以真正替代它,可以说,没有比真实的工厂、工地、公司更好的实验室。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绝大多数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一样,是应国家经济建设与工业发展需要建立的,与当时所在行业企业是“同体结构”。建校之初,学校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以培养面向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工程师为目标,把企业生产车间作为教学场所的一部分,在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交互融合中实现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螺旋提升。30余年来,学校先后经历了企业办学、划转地方、办学层次提升与办学规模扩张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具备行业背景院校发展过程中的几乎所有特征,但学校秉承“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坚持走实践育人之路”的育人理念,以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途径,在长期与石油石化行业紧密联系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企协同,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紧密的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作为一所行业创立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经过30余年的发展,深刻认识到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1.找到校企“共赢点”是实现回归紧密合作的根本

学校于1978年在国内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燕山石化)厂区内创办。2000年学校划转到北京市,成为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随着学校管理体制的转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产学合作教育的目标、形式、管理机制等均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具有浓厚行业特征的校企一体关系。自建校之初至2000年,学校属于行业企业办学阶段,为石化企业培养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极其明确,因此学校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均紧密围绕实际生产需要。企业把学校视为行业中的一分子予以支持和帮助,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等方面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强大后盾。这一阶段应是行业背景高校校企合作教育的黄金时期,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任务与企业的生产任务一样均根据上级指令性计划下达,学校为行业企业培养了大量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

第二阶段,依靠感情维系的松散合作关系。2000年,学校由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划转为北京市管理,行业办学机制转变为政府办学机制,传统的校企一体关系随之转变成为校企之间独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在这一阶段,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多数企业出于经营成本、安全生产、技术保密、短期利益以及自身接待能力等因素的考虑,对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下降,往往不太愿意接纳学生的教育、实习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受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经费不足、体制机制及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校企合作教育内容缩水,时间缩短,流于形式,学生实习主要依靠学校、教师与企业的感情维系。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训练,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校企合作关系日益弱化,产学合作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三阶段,基于互利共赢的紧密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合作教育的模式是国内外高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成熟模式。面对“校企疏离”、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的趋势,自2005年以来,学校组织广大教职工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学校和企业虽然是不同的社会主体,但作为人才培养的供需双方,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而且在全球化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创新成为一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企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对在岗职工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学校以此为切入点,以共建产学合作教育基地为基础,将学生的学习与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培训结合起来,将学校的科学研究同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管理规范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和丰富合作内容,建立起了互利共赢的紧密合作关系。

2.“开放办学、主动合作”是吸引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关键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阐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个职能中,多次要求高校要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要产学研紧密融合,资源共享,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校深刻认识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向社会开放、向行业开放,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积极思考并实践有效的实施方式与措施,不等不靠,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了3个方面的转变,即:由政府统一组织、直接协调向学校主动开放办学、适应企业运行规律,校企有效互动转变;由企业为教育做贡献向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互利共赢、全面合作转变;由学校单一的人才培养向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转变。目前,学校已经与1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合作教育关系,并建立了3家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而实施的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路径选择。“校企协同,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经过不断的思考—实践—改进而形成的一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其基本出发点在于:学校不应仅仅把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的场所,而应当积极主动地寻求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首先,学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与企业的全面合作,特别是在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直接承担教学工作、成为学生的企业导师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给予重点支持。其次,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习是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安排给予特别重视,一切教育环节都要充分落实,并注重实效。再次,应通过深入社会和企业,使学生感受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感受先进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在实施过程中,依托校企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学校组织校内与企业专家反复研讨,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不断完善培养目标和定位,制订和完善了有关工科专业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等。相关专业与企业的专家共同研讨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整合,确定主讲与合讲教师、课程讲授与考核方式等,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五个共同: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编写教学大纲,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现阶段,学校已聘请60余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直接参与相关工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并承担相应的课程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15门工程训练项目和课程;联合编写的3本“石油化工过程训练装置实训教程”丛书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立项教材,已经陆续出版。目前,学校很多课程已经采用了企业教师系列讲座与学校教师授课相结合的课程、企业参观与校内授课相结合的课程、实验室或实习场所现场讲授课程、校内讲授与企业实践融合课程、企业工程师校内授课等多种课程教学模式,以灵活的方式安排企业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参与具体教育教学过程。

二、“校企协同,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学校的服务面向、办学定位和教育教学理念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实施模式。随着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的确立,北京启动“城南行动计划”,石油石化行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也为学校改革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学校提出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服务石化行业、新兴能源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并在本科教育培养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1.明确了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定位

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一般普通高校,学校本科教育的定位是面向应用的教育。学校以培养诚实守信的、实践能力强的、勤奋实干的,具有广阔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仅对学生施以严谨的知识教育和严格的实践技能训练,还使学生通过分享深入某一应用科学或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经验,养成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锻炼其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以学者的态度和学术的方式面对和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拥有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公民应该具备的思想能力、行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基于此,学校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掌握一定的管理与工程经济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本科工程型(制造、施工、运行、营销、维修)人才,毕业后能够基本胜任其中一种或多种角色。

针对教职工对学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可能存在的模糊认识,学校在相关的文件和会议上进一步给予了解读:我们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区别在于应更加强调“应用型”而非“学术型”,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的区别在于应面向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面向岗位和职业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培养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胜任某个职业岗位的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更为开阔的视野、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掌握一定的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对本科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定位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的基础上,学校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由纯专业教育价值取向向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由“高级专门人才”基本定位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本定位的转变,由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向保证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基础上的、以突出多样性为基本特征的质量观的转变,形成了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质量观。

2.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特色课程体系

工程师作为未来世界的创造者,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着力改变单纯以学科的系统性为标准构建课程体系的观念,密切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发展和企业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为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系列课程模块,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融合,即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校内育人与校外育人的融合。

(1)以“回归工程”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有机融合的知识、能力和品德培养系统,在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对塑造全面发展的人起到的是一种整体性的作用,既不是单个课程要素的结果,也不是各门学科作用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课程体系内各相关学科以及教学的内容要素、行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配合的结果。为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教师通过与行业专家的多次研讨,在借鉴CDIO大纲、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明确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及其对应的能力素质目标体系,并在培养标准和目标的框架下,进一步整合课程,压缩课堂授课学时,重组课程体系,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企业学习等各个教学阶段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知识与能力大纲和教学方法等,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以我校自动化专业为例,该专业首先确定了应用型自动化系统预备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然后通过对该职业胜任能力的分析,确定了在校期间着重培养学生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能力、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能力、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编程能力、石油化工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能力、石油化工过程控制系统的集成投运维护能力等5个能力素质的目标(见图1);并紧紧围绕能力素质目标的实现,全面开展课程整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实施方案,学生围绕一个实际生产装置或实际工程项目的系统设计、产品集成、工程安装、系统调试和装置投运维护等环节的训练,完成一个工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培养。

img65

图1 自动化专业以工程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的知识能力体系结构

(2)以一线工程师“DRIVE”素质模型为基础,构建通识教育平台。

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工程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和社会伦理责任的培养,加强学生在写作、沟通表达与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并运用职业胜任特征分析方法,建构了以品德、心理、智力、能力、自我调适和自我发展等基本素质为基础,以“DRIVE”素质为核心的一线卓越工程师素质模型。其中,“D”指devotion,代表身心投入、吃苦耐劳、激情奉献;“R”指rule,代表规则、标准和规范意识、纪律观念;“I”指integrity,代表正直、诚信、整合性思维、团队合作;“V”指values,代表普适价值、责任意识、对美的追求;“E”指environment,代表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DRIVE”代表追求卓越的内在驱动力。

以此为目标,我们将通识教育分为5个模块:数学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与企业精神,艺术与人文学科,信息交流与技术,体育。同时减小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及实践学时。在具体课程内容设置上,不仅仅基于本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式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如大学数学的教学,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增加经典案例和习题,结合数学应用软件Matlab,为学生构建数学建模的工程应用思想,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两课”类课程则结合企业学习的社会实践体会,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增加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3)以提升工程素质为目标,构建专业教育平台。

在专业教育方面,根据全球化、信息化、跨学科和可持续发展等新型工业化时代特征要求,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加强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课程建设,同时强化面向工程实际的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改革,设立了工程基础和工程技术两大模块,根据各专业特点,在工程基础模块中设立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对主干学科课程进行系统整合和改造,结合项目式、引导式教学方式,将知识点融入能力素质培养当中,工程技术模块中设立以企业学习和专业方向为主的专业技术课程,注重与企业结合,大力开发校企合作开发及企业联合授课的课程。各个专业发挥行业特色,充分依靠企业资源优势,利用企业工程师的实践经验,与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及实施办法,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落实各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充分考虑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分工、衔接,逐步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广度和深度。

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例,该专业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分割化、条块化的培养过程,围绕工程素质、工程科学和工程实践进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加强课程群建设,核心课程全部按照“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案。如设计与制造类课程的整合,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主题实践贯穿主干课程,让学生以团队形式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将客户需求以工程学基本原理进行表述,掌握机械系统设计与制造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完成机械系统和模块的构思、设计、制造和测试设计。在专业方向课程方面,他们采用以企业学习为主、企业与校内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配备双导师,一名为本校教师,另一名为企业高工或技术骨干,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上课、做讲座、指导实习实训、指导毕业设计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完善了以设计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学校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以问题解决和项目导向的思路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努力使实践教学任务体现出社会实际和工程实践的综合化、系统性和复杂性,将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思想贯穿到实践教学全过程。

学校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工程实践,不断固化产学合作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将实验课、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及学科竞赛等课内外各种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做到能力培养系统化。逐渐完善了“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交流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以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该专业是行业特色比较鲜明的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了以工程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四年设计不断线的教学改革思路,提出了“初级工程设计—化工过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方案。在一、二年级设置初步工程设计课程,学生自主选题,团队合作完成设计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熟悉化工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在三、四年级设置化工单元设备设计和工厂设计,以此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近两年,学生在“三井杯”全国化工设计大赛等各类全国和地区性竞赛中屡屡取得优异成绩。

4.构筑了基于工程实践环境的校内工程教育平台

基于教育学的研究和环境学习的实践证明,工程教育若能在工程实践环境中进行将更有效;一个适当的工程教育环境就是工程实践环境,也就是要将对学生的教育置于一个产品、流程或系统生命周期的开发和使用的环境中。建设有效的工程教育环境,除了要大力推进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外,建设基于工程实践环境的校内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也同样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同时也为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提前熟悉工程职业环境奠定了基础。

img66

图2 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学校改革一年级学生的工程基础训练(金工实习)教学环节,为初入工程专业学习的学生创设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的产品生命周期的CDIO工程实践环境,深入实施基于产品生成全过程的体验式金工实习训练。在客户需求与产品设计、生产流程设计、任务模块分配和实习任务安排等方面,每个实习学生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为学生建立起基本的工程观念和工程系统框架,而不再是学习简单的金工实践操作和工艺知识。此项举措培养学生了解产品需求、团队合作、有效沟通、多学科综合以及工程项目的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的能力和理念。

自2000年以来,学校相继建设了一批由工业设备和生产装置组成的校内“模拟工厂”式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提供了硬件保证;建成了具有鲜明石油化工特色的“小型提升管原油催化裂化实验装置”、“油品实沸点蒸馏实验装置”、“浆态床反应器水力学参数测定实验装置”等,开出了化学工程、石油评价与加工等大型综合实验课程。同时还购置了大型化工流程模拟与设计软件Aspen Plus、ChemCAD、PRO/Ⅱ、PDSOFT等,结合化工专业类课程和项目教学,让学生从工厂选址、车间布置、管线排布及公用工程费用等方面分工协作,整体设计工厂和化工流程。学校还购置了适用于机电工程类专业实践的德国FESTO柔性生产线,开设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学生开展机电系统的设计、拆装、调试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环境工程专业则紧密结合北京地区城市生活、石油石化工业中的典型环境污染问题及相关技术设备,先后自行设计定制了“高浓度有机废水超临界水氧化(SCWO)处理实验装置”、柴油车碳颗粒物净化实验装置、含油废水两相分离实验平台、烃类VOCs污染控制综合实验平台、垃圾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DTRO)处理装置等,配套编写了独具工程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材,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验证性偏多、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脱离工程实际等问题。还通过引进开发了“环境分析与监测系列实验”、“水处理系列实验”、“大气污染治理系列实验”、“环保过程测试技术系列实验”、“环保多相流分离技术系列实验”等仿真实验软件,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并通过设置一些生产中常见的非正常情况和生产故障,使学生在模拟工业控制键盘上验证各种处理过程的常用原理及效果,强化工艺条件的调整、工艺和设备故障的处理等系统性训练,实现了部分难以现场实现的实验操作训练和实践。

三、统筹资源,优化机制,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全局,在工作中“观念要先行、教师是关键、制度是保障”。为激励、引导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统筹各类资源,在提升校内师资队伍工程素养、企业兼职教师评聘、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了相应政策和制度,逐步形成了“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为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和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以人为本,构建发展保障体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学校各项工作应以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是否有利于教师发展作为改革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学校通过改革绩效考评、职务晋升和津贴发放等人事分配制度和机制,引导并要求各单位、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把工作重心从对事务的管理转变为对人的服务。学校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立足于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条件保障,贯彻“支持和服务”的工作理念。学校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分析高等教育管理特点,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理念的管理和服务体制,通过制度建设、专业化建设、工作流程重构,逐步建立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在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支持开展学生直接受益项目为理念,学校教务处制定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研究训练(URT)等活动的激励政策,学生参加活动不仅可以获得经费支持,还可以获得创新学分替代相关的选修课程,指导教师也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极大地促进了师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学改革项目、优秀教学成果推广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把以知识为本、侧重于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组织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教学设计者、学生求知的导学者和辅助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为目的,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引进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导向、以CDIO模式为主的先进教学方法,突破目前以考核课程知识点掌握程度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预期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与评分等级之间确立对应关系,从注重学习成绩向注重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

2.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精心的组织是顺利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学校成立了由院长、二级学院院长和相关职能部门处长组成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并负责校内各项相关工作、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由校内外专家共同成立“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领导培养目标研究、培养标准制定、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另外还成立了若干个试点专业核心教学团队和专题研究小组,成员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成,负责研究和组织实施各个教学部分的具体方案,确保了学校与工业界合作运行机制的实时联动,及时掌握和了解工业界的发展及人才需求。

3.完善制度,改善师资

师资队伍是决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为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高校工科教师缺乏工程实际经验的问题,学校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讨论制订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在人才引进、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强投入和引导,并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了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职责及考核办法。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通过两种方式优化教师结构,一是制定激励制度和政策,优先引进来自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专任教师;二是从企业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对于校内在职教师,一方面对学校正在执行的相关工科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办法进行调整,在职称晋升、评聘和考核中更加侧重评价教师在工程研究、项目设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引导并吸引广大教师进行高等工程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另外一方面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研修项目”,深化并拓展现有的青年教师工程培训和轮训制度,学校每年选送工科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培训,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联合研发工作,提高教师的工程素养和工程教育能力。相关的激励和保障措施还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若干意见》等文件中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

4.经费统筹,专项引导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低成本绝对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工程人才。学校统筹有关专项建设和教学经费使用,一方面以“产权清晰、权责对等”为前提,扩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范围,改善硬件条件,另外在外聘教师、教师工程实践素养提高、教改立项、学生工程训练以及试点工作运行等方面设立相应的专项经费。每年设立100万的企业外聘教师专项经费,40万资助教学改革项目,70万的工科专业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并将试点专业实习经费调整为每生每周300元,同时设立25万的国际工程教育奖学金用于支持学生境外学习等。

此外,随着产学合作的深化,学生在企业、研究院所实践教育时间不断增加,安全保障问题逐渐凸显。在进一步完善《学生企业实习安全条例》、加强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学校通过教改立项,对学生实习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和实习保险两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经过一年的调研与讨论,大学生实习责任保险购买流程、合同形式、保单内容等具体项目逐条落实,并与保险公司达成协议。从2011年开始,全额为企业学习学生购买实习责任保险,有效减轻了企业对接收实践、学习的学生安全方面的顾虑,更好地保障了学生实习安全。

5.深化产学合作教育机制建设

实施实习基地共建机制。学校与燕山石化分别从职工培训和学生实习出发,以“互利共赢、共建共管、资源共享、共同规划、共同发展”为原则,以“构建真实工程环境,培养现代工业精神”为理念,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资源,不断加大建设投入,共同投资2000多万元,合作建设了“二甲苯临氢异构单元”集散控制系统操作车间、机泵拆装实训车间、大型机组生产实习车间、程序逻辑控制技术培训实验室、安全实训基地等5个实习单元。仿真模拟现实生产状况,通过数字(软件)仿真和物理(硬件)仿真的结合,为学生和工厂员工提供了“贴近真实的工程环境、高技术含量、开放性好、通用性强、交叉联系性高”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场所,开展面向工程一线的实践教学与培训,解决了企业新入职员工与学生生产装置实际操作训练难、培训效果差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效果。

实施“企业学习计划研讨与对接机制”。为兼顾企业生产实际与学校教学规律,燕山石化公司将学生实习纳入公司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与学校定期召开实习对接会,安排年度实习计划,各分厂负责人与专业负责人就具体实习安排和实习内容设置进行现场确定,并通过定期组织研讨会的方式进行实习内容和实习模式研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以来,校企双方将研讨范围拓展到了工程概论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等各种理论类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授课方式、任课教师选择等方面。

实施“一体化合作共建与共管机制”。校企双方共同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围绕共建实习基地实施一体化合作共建:共同建设和管理教学及后勤保障设施、共同组建教师队伍、共同制订培训计划、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共同研究工程教育改革、共同编写培训教材、共同监控培训质量。同时通过建立管理委员会,形成“双主体领导、基层组织融合”的合作管理模式和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制度,实时研讨解决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师资队伍共享机制”。依托共建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了一支来自合作双方、拥有扎实的理论水平与较强的工程教学能力的教学队伍,不断加强校企双方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企业聘请学校的教授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和专题技术讲座,企业职工培训质量和人才队伍建设得以加速。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专家不仅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教学和教材的开发,还对学校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培训。近三年来已经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100余人次的中青年教师进行了工程教育培训,极大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工程素质与教学能力。

在与燕山石化合作教育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学校以“每个专业都有一个深度开展合作教育的企业”为目标,将上述机制不断推广应用。在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中,近年来先后与北京雪花电器集团、中关村软件园、北京第二机床厂等十余家单位签订了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协议,与100余家单位签订了产学合作教育协议,其中燕山石化、雪花电器集团还将合作教育工作列入企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为我校工科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提供了平台和制度保障。

四、经验与启示

近年来,学校通过与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北京第二机床厂等企业的紧密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改革和深化,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协同,工学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取得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

(1)学校主动服务企业、寻求共识是实现校企密切合作的前提。

学校首先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企业沟通,寻求与企业的共识,在合作中不仅仅只考虑人才培养的需要,更要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困难或损失最小化,从而赢得企业的支持;其次应依托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着眼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求,在员工继续教育、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此外,校企之间还应明确合作过程中的责权利,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学校还应通过为学生购买实习保险等方式降低学生实习可能为企业带来的风险。

(2)校企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是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切入点。

以“互利共赢,资源共享,产权清晰,权责对等”为前提,校企之间从合作建设培训设施和开发培训项目入手,既可以实现企业员工培训、学生企业学习的高度结合,达到资源利用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还有利于激发企业合作的积极性,扩大产学合作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3)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标准的基本保障。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行业企业的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深度参与,与高校教师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进行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将先进的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和生产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顶层设计,精心组织,大胆实践,持续改进”是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良好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整体性的改革,在明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后,应通过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将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并将其细化、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此外,如何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尚在探索中,需要不断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实践并持续改进。

(5)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根本保障。

在产学合作教育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内部需要突破原有管理制度的限制,在人才引进、激励和保障制度建设、教学运行管理等方面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教学单位、教师进行大胆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另外一方面需要和企业在工程教育基地建设、兼职教师聘任、企业学习管理制度、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与方式等方面建立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形成校企双方共同认可的、稳定并可持续的合作教育管理模式和机制。

目前,学校虽然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持续改进的过程,我们还需要紧紧围绕实践育人的理念,不断完善相关的体制和机制,以科学的规划、精细化的管理、系统化的建设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5).

[2]郭文莉.从松散到紧密的“校企合作”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

[3]郭文莉.新时期行业背景地方院校特色发展研究——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

[4]郭文莉.校企共赢,走向融合——产学合作教育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北京教育,2010(1).

[5]朱高峰.创新人才与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6]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

[7]龚克.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

[8]戴波,纪文刚,刘建东,等.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建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

[9]Edward F.Crawley,查建中,Johan Malmqvist,Doris R.Brodeur.工程教育的环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

[10]梅梅,等.基于产品生产过程的金工实习探索研究[J].石油教育,2010(2).

[11]李翠清,等.“石油化工”特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

[12]孔惠,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