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初探
冯 暖
初中物理课堂效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低效教学的表现是:课堂死气沉沉,课后大练“题海”,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等等。其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甚至辍学;教师苦教、厌教,甚至弃教,低效教学影响了师生双方的教学兴趣和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物理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打造高效优质的物理课堂教学。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上好一堂高效的物理课,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创设适当的情境,既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课题,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有了兴趣,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主动提出问题和有创意的新观点,在课堂互动中与别人交流和商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从而也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高效物理课堂的前提。
例如,在《大气压强》一节教学开始时,我通过一个小实验创设情境:首先拿学生吃的果冻盒子演示“拔火罐”,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看到肌肉拔起来了很感兴趣,纷纷效仿。继而他们就很自然地提出问题:拔火罐到底是应用了什么物理知识?这样很自然地就激发起了学生探究的期待,本节课要学什么自然也就明确了。这个实验的价值不仅在于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气压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等一系列的问题的设置,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思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发展。再有,学生对某些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而这些现象又不便在课堂演示或观察,教师可以从列举这些学生熟悉的现象开始引入课题。又如,在《运动快慢》一节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在百米赛跑这个比赛中,裁判员和观众是怎样判断谁快谁慢?这样的问题迅速激起了学生高涨的热情,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抢先回答了裁判员和观众的判断方法,积极的氛围顿时笼罩了整个课堂,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入有效的教学情境中
首先,教师要把激情带入课堂,把才智带入课堂,把趣味带入课堂。语言要有鼓动性、感召力和调控诱导力,要善于以昂扬的激情去激活学生的创造热情,用流利的普通话、得体的手势、祥和的神态、充满智慧的眼神、合理工整的板书、正确的演示实验、恰当的形容、精妙的点拨和积极的评价手段,进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去,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技能的训练和进步。
其次,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今天,幽默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克服学生枯燥心态的良好方法。教学语言的幽默感是课堂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巧妙地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授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使教学顿时生辉。在物理课堂上,如果我们教师多运用一些幽默,会使学生的精神轻松起来。一天都高兴,盼着上你的物理课。
三、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统一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双边互动的完美统一。高效物理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的课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做到了“放手学生认真自学;给予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相互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引导解决”的课堂。一堂高效的物理课应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质疑问难、讨论合作、自我展示、问题解决、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教学的侧重点是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建物理高效课堂,教师与学生都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行为,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以前的“满堂灌”模式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产生质疑→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师生答疑→诊断反馈→巩固提高、应用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课堂上有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力,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因此,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物理学科的起始阶段,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有效地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就显得更加重要。
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问要新颖,具有趣味性
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而富有艺术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所以,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过程中愉快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体会到思考的成功欢乐与满足。
2.提问要有目的,目标须明确
提问之前,教师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考虑教学的整体效应。所以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这些问题适合哪一部分学生,估计哪些学生的答案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的问题在哪里。否则乱问一通,看起来好像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没什么作用,还有可能问的学生晕头转向,给教学设下障碍。
3.提问要有应变,应变需灵活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一方面体现在讲、练、做、改诸环节中,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精神涣散时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灵活地穿插运用转入、点题、沉默、提示、重述、评论、强化、延伸、更正、追问、扩展等手段,而且要在提问中能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不正确、不确切的缺陷。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课堂教学
课堂上合理地将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整合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时,我将抽水机的工作原理利用动画课件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分子热运动》中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扩散现象;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中,我将龙卷风、海上两艘急速相撞的轮船等视频展现给学生,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更主要的是借助了多媒体在较短时间内理解了这些疑难知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在课堂上借助媒体让学生能够接触尽量多的物理资料,也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媒体精心设置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学生进入想学、爱学的良好境界。
六、有效的课堂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的积极评价,能有效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飞机的升力”这一知识点,我没有急着让学生回答原理,首先我让学生用纸折成飞机的机翼模型,用嘴对着“机翼”前端细线的位置用力水平吹气,可看到“机翼”在气流的作用下向上翘起。动作灵敏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实验,并且知道了飞机腾空起飞的原因。我会心地态度笑了,说:“你们的手太巧了,你们已经会制‘飞机’了。”这个实验加上教师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发生了碰撞,整堂课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互动的。但是,课堂评价要注重内容真实,恰如其分地给以褒奖,防止评价语言苍白乏力,或者言过其实。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不断地为课堂“升温”,从而使学生有向高一层次攀登,持久地参与学习的动力。
总之,努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我们的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每个教育者不懈的追求目标。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够以严谨的态度、执着的精神、顽强的毅力,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