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提问的过程与要求

课堂提问的过程与要求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出问题,语言要简炼明确,使学生确切地掌握教师的要求。提出问题,不要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要稍停片刻,给全体学生以思考问题,组织语言的时间。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低年级课堂提问时更应如此。

第三节 课堂提问的过程与要求

一、课堂提问的过程

教师的最初提问(主问题),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应,回答,再通过相应的对话,引导出事先希望得到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分析和评价,这个过程称为提问的过程。提问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引入阶段

教师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示即将提问,使学生对提问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因此,提问前要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标志,表示由语言讲解或讨论等转入提问。例如:“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共同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好,通过上面的分析请大家考虑……”等。

2.陈述阶段

陈述所提问题并作必要的说明。

(1)点题集引导学生弄清要提问的主题,或使学生能承上启下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例如:“你们还记得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吗?”“请利用……原理来说明……。”

(2)陈述问题清晰准确地把问题表述出来。

(3)提示结构教师预先提醒学生有关答案的组织结构。如:提示以时间、空间、过程、顺序等作为回答的组织依据,“请注意,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请注意教材中所提供的时间顺序”等。

3.介入阶段

在学生不能作答或回答不完全时才引入此阶段,教师以不同的方式鼓励或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1)核查:核对查问学生是否明白问题的意思;

(2)催促:让学生尽快作出回答或完成教学指示;

(3)提示:提示问题的重点或答案的结构;

(4)重复:在学生没听清题意时,原样重复所提问题;

(5)重述:在学生对题意不理解时,用不同词句重述问题。

4.评价阶段

当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后,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回答,主要有:

(1)重复: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

(2)重述:教师以不同的词句重述学生的答案;

(3)追问:根据学生回答中的不足,追问其中要点;

(4)更正:纠正错误的回答,给出正确的答案;

(5)评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6)延伸:依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思考另一个新的问题或更深入的问题;

(7)扩展:就学生的答案加入新的材料或见解,扩大学习成果或展开新的内容;

(8)核查:检查其它学生是否理解某学生的答案或反应。

二、课堂提问的程序与常用技巧

(一)课堂提问的准备工作

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思考融会地掌握知识,良好的课堂提问,教师要在备课时做好充分准备,应充分考虑是否能产生这样一些积极作用:①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②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主要问题;③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情况;④能激发学生根据教师提问积极思考;⑤能为学生创造条件,沿着一条正确思维路线思考问题,探索问题;⑥教师提的问题富有启发性,能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智慧;⑦使学生学会良好的构思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⑧师生之间,沟通思想感情,增进民主合作的学习气氛。

(二)课堂提问的步骤

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心理状况,一般应注意下列几个步骤: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语言要简炼明确,使学生确切地掌握教师的要求。提问时,要使全班学生都注意所提的问题,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先指定回答者,避免只限于被指定的学生参与提问问题的思考。

2.稍停,留出思考的时间。提出问题,不要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要稍停片刻,给全体学生以思考问题,组织语言的时间。根据问题的难易和复杂程度,掌握稍停时间。

3.指定回答的学生。教师要亲切地指定学生针对所提问题,沉着将自己的认识,有系统地表达出来。教师不应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使学生不感到紧张、拘谨。

(三)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先提问,后指名

教师清楚地、完整地叙述完提出的问题后,要观察学生对提问是否明确,然后提问,使全班学生都动脑筋思考,如先指名,被指名回答问题的学生积极思考,未被指名回答问题的学生就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先思考,后回答

提问后要留给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多数学生“跃跃欲试”时,再指名学生回答,回答的内容,回答的语句不一定桎梏于预定的设想,要鼓励学生的创见。上海市一位优秀教师,其课堂教学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他在讲“归一问题”这课时,是这样提问的。

师:今天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请大家先想几个问题,(出示三本同样的课本)这三本书有多少页?能算吗?

生:不能算。因为我们不知道一本书有多少页。

师:对!先要知道一本书的页数,才能算出三本书的页数。(出示一盒火柴)一盒火柴有80根,大家想一想,老师可以用几天?

生:你要告诉我们一天用几根?

师:不告诉你们能不能算出来?(生答不能)从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一本书的页数,一天用几根火柴,都是很重要的条件,没有它就无法计算。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从改变条件着手,很自然地引入例题,整节课教是生动活泼,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3.先讨论,后结论

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不要立刻表态,可以让别的同学补充、纠正,表示赞同、表示反对,提出不同的答案、提出更佳的方案等等。在此基础上,老师“顺水推舟”,根据成熟的讨论作出结论。这样做的好处:①增强民主合作的气氛,增进师生感情;②让全体同学参与,强化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③使问题从各种角度得到剖析,使答案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④培养学生研究的风气,深钻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当然,一些简单的问题,时间紧迫的情况,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理。

4.先学生,后教师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态度要亲切温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轻易打断学生发言;学生稍有停顿,要让学生思考继续回答;学生回答有困难,老师要鼓励学生想,必要时才适当引导或暗示。回答有错尽量让学生自己纠正或另外请同学纠正,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才发表看法。

5.先激励,后更正

对学生的回答要积极鼓励,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表扬他积极答题的精神。对于回答不全面的学生,要着重表扬他对的部分,然后再提醒他今后要注意的不足之处。对优等生回答问题很“精彩”时,当然要鼓励,但也要在更高层次上要求,促进他“更上一层楼”,防止骄傲自满情绪,不能“固步自封”。

(四)课堂提问的过程

课堂提问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置境阶段

教师用指令性言语设置问题情境,由讲解转入提问,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之中,从心理上对提出的问题有所准备。

2.置疑阶段

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教学经验,再要求学生回答。

3.诱发阶段

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教师可查核一下学生对问题是否明确,甚至还可以提示一下思路,这样促进学生回答,协助学生作答。

4.评核阶段

教师应以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的答案,包括:检查学生的答案,估测其他学生是否听懂答案;重复学生回答的要点,即进行延伸和追问。更正学生的回答;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以不同词句,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也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对答案的订正和扩展。

(五)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能“吹皱一池春水”,而有的却毫无反应。如何使课堂提问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呢?现提出一些基本方法:

1.明确目的

提问或是调动学生思维,或是检查教学效果,或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或是引起学生注意,或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必须事先心中有明确的目的,不得随心所欲,随意发问。

2.围绕中心

提问不能太盲目,一定要有目的,这些目的要围绕一个中心,都要为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3.言简意赅

提问的语言尽量简短,让学生明白问的是什么,避免提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冗长罗嗦容易引起学生误解的问题。

4.富有趣味

有趣味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维,对所提的每个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语言精练、富有趣味。在低年级课堂提问时更应如此。

5.启发思维

一般情况下,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提问,先提哪个,后提哪个,都应遵循一条原则,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是激励学生积极思维的信号。设计精巧,生动有趣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

(1)创设悬念,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要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去触动学生的情绪,唤起学生的心里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6,8,12,17,24,26,39,42,53,66。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由于这些数都是一位或两位数,学生当然很快就能判断出来。教师再写上:456,3250,5277。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由于数目较大,学生陷入沉思。教师抓紧时机说:“我能很快地知道哪个数能被3整除(456,5277)”。学生感到奇怪。教师紧接着又说:“你们可以考考我,随便说一个数,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学生一听,课堂气氛活跃了,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听了,也争着出数考老师。当老师能一一正确说出来时,学生觉得新奇:数目这么大,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就答对呢?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老师接着说:“我为什么能这么快就判断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

这样,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悬念性的问题,可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2)指导操作,巧设疑问,激活思维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引导思考、讨论,得出与日常生活相吻合的结论,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取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长5厘米,宽4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摆完后让学生说出他摆出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然后让学生看表思考讨论: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发现几个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宽。由于公式是学生自己推导出来的,体会了成功的喜悦。接着教师又让学生拿出钉板,用橡皮圈随意在钉板上围一个长方形,说:“数一数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同桌的用已学的公式计算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看看算得对不对。”这样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吻合,学生就认识到知识的作用,感到有兴趣,激活了思维,深化了记忆。

(3)转换角度,巧设疑问,培养能力

课堂提问的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一定要照搬教材中的原理,可根据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新鲜有趣的事物上这一心理特点,不断变换提问的角度。从不同角度提问,引导学生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并能从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培养学生求导思维和发散思维的重要手段。

例如:一列火车5小时行驶了3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列火车再行驶544千米,一共要用多少小时?以下是三种不同的解法:

①(340-544)÷(340÷5)

②544÷(3405÷5)+5

③设一共要x小时(340÷5)×x=544+340

让学生说出:上面各种解题方法的思路各是什么,再让学生议论:这几种解法哪一种较简便?还能不能想出其他解法?这样,学生在教师设问的引导下,通过思维活动,不但会解答这类应用题,同时也掌握了求异思维,发展了智力。

6.考虑程度

教师在提问前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知识的准备情况。据心理学研究,如果人能够用他现有的知识去回答某个问题,那么思维过程就不发生。当提出的任务须借助于那些人所不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也不发生。为此,提问必须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关联、相衔接。

7.类型多种多样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形式多样。根据小学生答题的要求,问题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回答“是什么”的判别型;二是回答“怎么样”的描述型;三是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四是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五是回答“怎么想的”或“可能会怎样的”想象型;相对来说,后三类问题对智力活动的要求高一些。为了增强教学中的智力因素,我们不能只提前两类型的问题,而要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后三类问题的比重要逐渐增大。

8.形式新颖

课堂提问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比如:可先让学生看书后提问,也可先提问后让学生看书,可先提问讨论后再答,也可提问回答后再讨论。

9.难点分散

有些问题含意比较深刻或比较含蓄的内容,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领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大或过难的问题化为若干个浅易的小问题。或针对教材的难易或从班级的实际水平出发,为学生架设从已知通向未知的阶梯,即把教材的难点化为几个台阶。这样,教师的提问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途径,并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10.抓住问题的关键

教师在提问题时,要与课文的语言文字紧密相连,抓住关键字词,引导学生去探索,领略它的重要性。当然,紧扣课文的关键词语设问,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把这些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揣摩、玩味,而不能离开上下文,孤零零地理解词语。如:教学《麻雀》一课,学生要理解老麻雀的母爱精神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就可以提几个铺垫性的问题:老麻雀和小麻雀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老麻雀明知自己斗不过猎狗,却偏要从高高的树枝上飞下来呢?老麻雀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就容易理解老麻雀的母爱精神了。解数学应用题时,抓关键词语提问特别重要。如:教室内亮着10盏灯,关掉2盏灯还有几盏灯?选择答案:A.10B.8C.2。不少学生选B。老师抓住关键词问:还有几盏灯与灯亮着几盏灯有无区别?通过学生对比分析就能深刻认识关键词在数学中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1.把握内容的线索

提问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遵循作者的思路去阅读课文,以便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线索,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而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和连贯性。提问切忌零敲碎打,漫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抓住牵动全篇的重要线索提问,从而把教学引向纵深。

12.以旧引新

以旧引新的提问方式是指提出的问题要便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以获得新的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恢复已有条件反射,巩固旧的暂时神经联系,使旧的知识得到不断的巩固、保持,进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在化难为易强化新旧知识联系,建立知识的系统。

13.理顺关系

提问要处理好与读书的关系。备课时要正确处理好提问与阅读的关系。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读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当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问得过多,叫学生读得太少。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指导学生多读书。

14.显现亮度

亮度,就是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注意讲究感情色彩,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或幽默、或渲染,总之要力求通过摒弃陈旧的提问样式,创造开拓出一种新鲜的,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提问境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有效的迸发。

15.挖掘一定的深度

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在注重广度的同时要重视挖掘深度。唯有此,方能让学生深刻而透彻地理解问题,认识到课文所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

16.设置恰当的坡度

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就包含着矛盾。不要提那些不加思索即可回答或书上有暗示性答案的问题,有矛盾的提问,就是有一定的难度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的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17.难易适度

我们知道,如果问题太浅,引不起学生兴趣,学生也不思考;问题太难,高不可攀,学生也不会动脑筋。因此,提问考虑难易适度必须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关联,相衔接。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实发展区”,这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都能得到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学《金色鱼钩》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时,就可以提出几个不同程度的问题:最易的,“老班长的外貌是怎样的?”较难的,“老班长的外貌为什么会这样?”更难的,“从老班长的外貌看,你觉得他是怎样一种人?”采用哪一种提问,应根据班级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能力差异,恰当选用,使提问难易适度。

18.因势利导

课堂提问,不宜总是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针对学生的答案,特别是那些思路奇特、逾越常规的答案,要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提出新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呈辐射状,从多角度充分展开,以产生新的信息,求得问题更完满的解决。

19.逐层深化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不要随便使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这种简单的问答式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遭到抑制。日本心理学家曾针对这个问题指出:不能随便运用问答式,必须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包含着矛盾。有了矛盾才有思维。教师在提出第一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后,就要顺着思路逐层深入地追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随着这样的提问逐步趋向深化,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只注意把教材嚼得烂烂的喂给学生,那么学生就用不着开动脑筋去思考了,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而逐层深化提问法,就要求教师在教课时,注意创设问的情境,设置疑难的条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去深思遐想。

20.先易后难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从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出发,使问题的提出难易适中,切合实际。太难了不行,太浅了也没有意义。一般的方法是要难易适中,深文浅问、浅问深究、直事曲问,使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因为,题目过易,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与轻视的心理;题目太难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无从回答,影响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提问过程中,我们要像《学记》中所说的那样“善问者如伐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处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提问题时,应像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再砍木材的关节。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中,“陶醉”一词通过三个步骤来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牢固掌握,正确运用的。首先提问:“听着贝多芬弹奏美妙的乐曲,兄妹俩怎样了?”让学生准确地找出“陶醉”一词,再要求在工具书中找准词义,接着加深问题难度:“兄妹俩为什么被‘陶醉’了?”此问题较灵活,又无现成答案,于是引导学生把词放到课文中去理解体会。经过思考、议论,从学生中反馈出的信息是:兄妹俩生活贫苦,又渴望亲耳聆听到贝多芬的亲自演奏,当偶然中突然他们的希望变成了现实时自然陶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了,穷兄妹俩在他们破旧的茅草屋里听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家弹奏的曲子,他们激动非常,完全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之中,所以被动听的乐曲所陶醉。最后提问:除课文中的用法外,“陶醉”一词还可以怎样用?学生经过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反馈出来说:美丽的景色,精彩的节目,动听的故事等方面都可用上“陶醉”一词。这样学生就很牢固的掌握了该词的词义,运用范围,再要造出完整通顺,具体的句子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克服了一些学生死记硬背词义的坏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有趣,信息能及时反馈,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阅读能力。

21.逻辑顺序

按照逻辑顺序提问,是指在课堂提问时,依照教材的一定顺序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因为课文大都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布局谋篇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按照课文的逻辑顺序提问,不能杂乱无序随意发问。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思考。

22.激发悬念

激发悬念,就像小说中在情节出现高潮的时候,突然中途打住,让它暂时悬挂起来,给读者的心理造成一种期待的情境,用悬念演变来吸引读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激起悬念的提问法,就是指教师提问时,能使学生对问题或事情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对知识的学习有一种“追下去”的悬念心理,使他们带着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情境去学习。这样,就能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地理教学中,把课文中某些地理现象作为悬念激起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教学《长江中下游平原》一课,可这样提问导入新课:(指《中国地形》挂图)在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很多地方涂着绿色。这个地区的冬季与北方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且人们把这里的六月叫做“梅雨季节”。这个地区土壤肥沃,河流众多,农业生产一向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那么,这个地区的“梅雨季节”有什么特点?冬季气候与北方有哪些不同?“鱼米之乡”的美称又是怎样得来的?这样提问制造了悬念,埋下了伏笔,学生产生“疑”问,就迫切要知道学习内容,因此课堂上学生会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探求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3.设疑问难

设疑问难,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善于用提问的方法,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引起他们心理上的疑难,激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总是从疑难发端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在我们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主要内容的奇巧之处来提出疑问,以便让学生质疑争论;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重大线索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问难、思考;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投以一石,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特别是要善于在平淡中激起难点,在普通中比较奇异。这样的提问,就可以促使学生质疑问难,引起深思。

24.利用矛盾

利用一定的矛盾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是一种有效的提问法,因为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有了矛盾,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这样,可以为讲课打好基础。矛盾有两类:一类是阅读教材本身的矛盾,这种矛盾大多数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精警之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这样提问:“一根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亮那么温暖吗?小女孩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这些带矛盾的问题,易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

25.相机诱导

相机诱导提问,就是善于抓住时机,采用循循善诱,开导的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充分运用他们的才智,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要相机诱导,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现停滞、闭塞或悖谬的时候,教师就要善于提出问题来诱导学生调整疏通自己的思路使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能顺利地发展。讲《第一场雪》,直到最后才向学生提问:一场雪固然可以为人们带来欢乐,但作者为什么怀着这么深沉而强烈的激情来赞叹这一场雪?这一场瑞雪,不仅是气象上的“第一场”,也是我们国家重新走向丰裕繁荣的第一个信号。因此课题特意点明“第一场”,这里不仅画龙点睛地释破题意,而且深化了文章主题。这个问题问在了最佳的时机:①教学过程的最后时刻,学生有了理解课文的基础,对作者的情感也有了相当体会;②学生不能作答,发现了知识的空缺,求知欲极为旺盛。如果按一般常规,讲课伊始先作背景介绍,就不会起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

26.叩其两端

孔子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说,有人向我问难时,我什么也不答,不作任何正面的答复,只是尽量叩其两端,指出问题的正反面,让发问者多动脑筋,自己作出结论。有时,也可先提出问题的一方面,看他能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是叩其两端提问法的实质。利用这种方法,就能启发学生多作思考,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上能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就能学会从正反两方面想问题,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就会很好地培养起来。

27.提要钩玄

提要钩玄也叫作提纲挈领。这种提问方法主要是帮助学生能从一些纲领性的问题上把握全文,掌握文章概略,得其精要,钩记玄妙。这种提问方法,一般多用于文字障碍不多或结构并不十分复杂的课文,或多用于学生的阅读性课文。其目的,主要是通过提要钩玄的提问设计,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驾驭全篇,得其精义。

28.运用对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对比的提问方式即提出对比的问题让学生加以分析、研究、思考,这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很有助于锻炼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因为,鲜明的对比,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越是新异的刺激物引起的探究反射就越强烈,就会在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内引起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可以使人对注意的对象得到清晰而完整的反映。即使是刺激物消失后,这个暂时神经联系仍可以留下极为深刻的痕迹,对以后的再认识与重现都是有好处的。

29.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提问方式,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提问的方法,使学生能在课文上把握“点睛”之处,抓住精妙之笔;善于引导他们在大堆材料之中概括出主要的观点,在纷繁的现象中归纳出本质的东西。景物描述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学生往往因知识面窄不易具体理解。开讲提问时,有位老师是这样提问的:

师:(用红粉笔在黑板上画一朵红花)这朵花美不美?

生:不太美。

师:(用绿色粉笔在花枝上添几片绿叶)这样呢?

生:美多了。

师:为什么?

生:添上绿叶,红花显得更鲜。

师:那么课文中美丽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好处?

生:使人物形象更美了,更加鲜明突出了。

师:这是什么作用?

生:烘托作用。

教师可以先用比喻创设有关美的情景,诱导学生逐渐明白与问题类似的某种道理,然后提出问题,使之恍然大悟。用这种类比提问,能激发学习灵感,能收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效果。

30.点拨启迪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对教材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未能很好地认真研究思考就放过去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课的时候,可提出一些问题,点拨启迪学生去积极思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获得较深一层的认识。

31.一石三鸟

一石三鸟提问法,指的是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能兼顾其他问题或涉及到其他方面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时,能得到两个或更多方面的收获。我们知道,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两个,甚至多个。而这些教学要求,又往往是互相联系,互为表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一石三鸟”的提问法,就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32.环环相扣

环环相扣提问法,就是教师利用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性,提出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使学生在环环相连的问题诱导下,有节奏,有起伏地进行学习。

33.变换角度

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形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变换角度提问,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将“卷云有哪些特征”的问题变换一个角度,改为:“有些云叫卷云”,这里为什么要用“卷”字?这种提问就更新颖,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还有这样一种情形,对于某一问题,有时从这一角度看,就看不懂,理解不了;然而,换一个角度却豁然开朗。这就启示我们,向学生提问,要注意调整角度,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立体式地进行分析领会,并加以贯通。其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①自我感受型。现行教材中,借事说理的课文不少,有些课文直接让学生归纳比较困难,我们可以让学生进境悟理,自我感受,让其谈“亲身”体会。②思维转换型。有些问题如果学生难以理解,可变换思维方向。③由此及彼型。有些问题,如果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可暂缓一步,让学生解答类似的简单的问题,再作巧妙的迁移,由此及彼。

34.结合板书进行提问

板书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好的板书,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既有助于教师的“教”也有助于学生的“学”。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总结课文时,设下以下问题并要求学生依据板书回答: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又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学生看着板书输入的信息及时反馈:从鸟的数量多和品种多,以及鸟儿们生活在“天堂”里自由自在的欢乐无比的情景就可以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又从榕树之大、环境之美、人们对鸟儿之爱这三方面来说明“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接着联系本单元习作要求,有目的地让学生看着板书总结:课文中哪些地方分别是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学生看着板书很自然地反馈出:描写大榕树这部分是(静态)的描写,描写鸟的活动这部分是(动态)的描写。教师再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把学生反馈出的信息板书出来就比较圆满了。这样的设问可以使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又能体现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及特点,很自然地归纳出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

三、课堂提问的要求

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合理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已学过的知识,并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或使教学向更深一层发展。为了使提问能达到这些预期的目的,教师还必须掌握提问的要求。提问的要求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即清晰与连贯、停顿与速度、指导与分配、提示与探询。

1.清晰与连贯

要使所提问题表述清楚,意义连贯,必须事前精心设计,尤其在进行高级认知提问时,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对所提问题要进行仔细推敲,不但要考虑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还要考虑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接受。对于某一问题,教师或对这个问题有专门研究的人可能认为是简明的,清晰和连贯的,而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由于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就可能认为在概念上是混乱的。例如:有的教师拿着衣藻模型问学生“衣藻是什么样的?”有的说像鸭梨,有的说像桃子……教师所要得到的回答是“椭圆型”,即希望在“形状”上得到回答。为什么不能得到希望的回答,主要在于问题不清晰。

另外,所提问题的词语是否恰当,表达是否准确,也会影响到提问的清晰与连贯。例如:水陆两栖动物有哪些特征?这个问题由于措词不确切,概念混乱,很难使人弄清确切的题意,难以回答。如果把问题改成:两栖类动物与爬行类(或鱼类)动物相比血液循环系统有哪些特征?问题就清晰明确得多。

这一点不仅在设计问题时要十分注意,在提问过程中也要注意。有时我们在提问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而重新措词加以说明,对于有经验的老教师可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而对于刚登上讲台的新教师就要特别慎重,过多地改变提问中的措词有时不但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反而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因此,新教师不但要把在课堂上准备提出的问题详尽地写在教案上,还要推测学生的可能反应及所应采取的对策。

2.停顿与语速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应作好适当的停顿,使学生做好接受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思想准备。例如:在进行高级认知提问时,事先用诸如:“好,让我们仔细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或“请试着给下边这个问题一个详细的答案”等说法,然后停顿三秒钟左右。提出问题后再有一定的停顿,以便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进行低级认知提问时,停顿可稍短,问题提出后作短暂的停顿,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回答。并且提问前应先说:“我现在要问你们一个问题,希望能尽快做出回答。”经过长时间的适应后,这些事前说明可以减少,提问后停顿的时间便成了要求学生做多种回答的信号。停顿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意义。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一下可以环顾全班,观察学生对提问的反应,这些反应一般都是非语言的身体动作或情绪反应。例如:学生的举手则是一种明显的信号,表明了他已经思考成熟了,准备回答问题。还有一些情绪的变化也暗示着学生准备的情况,如: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又不愿举手时,他便会嘴微微张开,前体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还抬起头来注视着教师。这些都是停顿期间给教师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样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停顿的时间较短,表明问题简单要求迅速地做出回答,停顿的时间较长(三秒钟以上),表明问题比较复杂,要求仔细从多方面来思考问题。

关于提问的语速的快慢,是由提问的类型所决定的。低级认知提问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可以用较快的速度叙述,而高级认知提问是针对比较复杂的问题,除应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外,还应仔细缓慢地叙述,以使学生对问题有清晰的印象。如果以较快的节奏提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生很可能听不清题意,就会造成混乱或保持沉默。

3.指导与分配

我们知道,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及性格特点等都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学生理解能力强,并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往往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很快举手要求回答,教师对答案也比较满意。这样教师对他们的注意较多,乐于让他们回答问题。有些学生理解问题并不慢,可不愿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一般不积极要求回答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又不善于表达,他们往往不举手要求回答问题,或根本不想回答。于是,教师往往对后两种人注意较少,这就有意或无意地把班级分为一小组积极参加者和一大组被动学习者。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对提问进行适当地分配。首先,教师必须细心观察班级里谁在积极参与活动,谁对参与活动不感兴趣,对不愿参与的要调动其积极性。其次,对于不善于表达思想的学生要给予锻炼的机会,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先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不断的给予鼓励和帮助,使他们逐渐地赶上去。最后,要特别注意坐在教室后面和两边的学生,这些区域常常被教师忽视。

要想使问题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教师还必须学会控制学生的回答。对于不愿意参加交流的学生,在提问时应将注意力对准他们,即有所指向地望着某个学生,但并不一定让他回答问题,主要是促使其对问题进行思考。另外,不要随便接受喊出来的回答。假如有几个学生七嘴八舌地乱喊答案,教师又从中寻找正确答案,等于鼓励了他们的喊叫,结果使提问和教学都无法控制。对正确答案不能肯定和表扬,对错误的回答不能提示和帮助,既会造成课堂纪律混乱,又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指导主要是对不愿参加交流的学生的指导。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总有一些学生不愿参加讨论,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没有威胁的问题,引导他们参加活动。如果他们做出了回答,则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且把他们的答案引入讨论之中,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如果他们不能回答,也应给予鼓励和提示,或者将问题更改一下再让其他学生回答,以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不愿参加讨论的学生进行不断的指导,他们会有较大的进步的。

4.提示与探询

提示是指教师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而给出的一系列暗示,当学生应答不完全或有错误时,为了使应答完整就需要提示。提示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的回答要点突出,指示解决问题的方向以及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更好地回答问题。为了使提示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根据出现的问题有意识地提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使其回忆已学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回忆)

如果学生是因为旧知识遗忘太多,不能把已学知识和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或因为思想紧张不能联系生活中的常识,而不能回答问题时,应提示其回忆从前学过的事实、概念或生活经验、体会等。

(2)使其理解已学过的知识(理解)

如果是因为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没有理解,而不能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就应了解对以前的学习内容理解的情况。了解的方法是让学生对与问题有关的知识进行叙述、比较、说明等。

(3)使其明确回答问题的根据和理由(分析思考)

如果是因为学生找不到回答问题的依据和理由,或者证据不足,理由不充分,而对问题不能进行完满的回答,就应提示其对和问题有关的事实、概念等进行解释和分析思考,从而使其明确回答的根据和理由。

(4)使其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应用)

如果是因为学生不能把已经学过的概念、原理、法则或技术等和问题联系起来,不能应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就应有意识地提示其回忆这些概念等的内涵和外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5)引导思考,活跃思维,产生新的想法(综合)

根据学生已经回答的事实或条件,提示其进一步思考,进行推理和判断,预想事物的可能结果。或者加入新的材料,引导其预想事物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新的综合,产生新的想法。

(6)使其进行判断和评价(评价)

根据已成的事实和结论,提示其依据已学过的原则、概念或定律、规则等进行有根据的判断,及评价其价值。探询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考虑他们最初的答案,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评论,判断和交流的能力。这种方法在使教学达到高潮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探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由于思考不深入,视野狭窄,概念错误或不完全的应答,通过探询使其明确哪里错了及怎样错了,从而改善应答。②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或从多方面来考虑问题,通过左思右想把应答与已学事实联系起来,使问题重点突出。③使学生明确应答的根据,通过再思考修正答案的意义。④使学生根据别人的回答谈自己的想法,说明他的思考与前面哪种想法一致或不一致,对别人的应答进行补充或反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