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化学实验中的误区

中学化学实验中的误区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中学化学教学受到过重的升学压力,使得实验教学偏离了应有的方向,也使实验教学的功能被严重削弱。若利用电脑制作的课件表述微观粒子的运动,形象生动,对教学确有帮助。目前,化学实验内容的选择和实验课的组织,有局限于大纲、局限于课堂、过分重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基本操作的细节的特点。

中学化学实验中的误区

《新课程标准》把重视实验在学习化学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提到一个新台阶,但笔者在多年教学中感觉实验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每与众多同事交谈时多有同感,有的问题甚至十分严重,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化学教学健康发展。

一、轻实验,重理论

目前中学化学教学受到过重的升学压力,使得实验教学偏离了应有的方向,也使实验教学的功能被严重削弱。而且许多教师认为化学教学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只追求学生在笔试的卷面上取得高分,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和习题练习,忽略了实验教学。诚然,取得高分的途径是加强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是尤其不可缺少的,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实验操作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仍有许多老师错误地认为实验只能培养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的能力,从而忽视了学生通过实验、分析、研究、概括成化学知识。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实验操作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获得化学知识。

近些年来,在高考和中考的试卷里,实验部分的分值有逐年增大的趋势,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师加强实验教学,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回避难做的和有污染性的实验

有些教师因为仪器的问题或实验技巧没掌握,每遇到难做的实验就回避,黑板上画实验的现象屡见不鲜。看似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其实,学生就损失很多知识,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例如,在铁与水蒸气反应的科学探究中,实验本身难度较大,现要求进行几种实验,难度更大。很多教师怕麻烦和实验不成功而把该实验舍弃掉。还有些教师因为怕一些有毒性气体呛,如氯气、二氧化硫、氨气的性质实验,教师只借助课件,把实验教学变成了学生看电影,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中,怎能获得完整的化学知识,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在哪里?其实,教师只要对实验装置略加改进,所谓有毒性气体都能被控制散发到空间,实验的污染性是很小的。

三、实验成功率不高,就拿进课堂里去做

有些实验教师没有预先多做几次,以取得成功经验,就匆忙拿进课堂去演示,在学生面前出现失败的尴尬局面,只好东拼西凑地找些原因解释,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使学生对所学的该部分知识产生了怀疑。如果一个教师实验经常失败,那么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如铝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成功率不高的实验(都有窍门可以顺利成功),如增大铝与空气(或火焰)的接触面,将铝粉撒到火焰上;提高反应的温度,即将铝箔略卷,尖端夹一根火柴,然后将火柴引燃,把火柴和铝箔一起伸入到氧气瓶中,均可观察到耀眼的白光。

所以,课前应该对那些成功率不高的实验多做几次,从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成功规律。一次偶然成功就预示着次次必然成功,紧抓不放反复演练,求得最佳实验效果。那时,您就会在课堂上胸有成竹,底气十足,您的教学水平将会大步提高。

四、电化教学被过分拔高,以此取代实验操作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量实验要求教师必需亲手对学生演示,学生必需亲手去操作,这才是学生获取知识重要途径。不是有“耳听不如眼见”、“眼见百遍,不如手过一遍”的俗话吗?若利用电脑制作的课件表述微观粒子的运动,形象生动,对教学确有帮助。可是过分夸大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好像无所不能,神乎其神,如果《卤素单质间的置换》、《浓硫酸与铜反应》、《电解水》、《NH3的红色喷泉》、《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等实验都用虚拟的、理想化的“课件”代替实际操作,就会把化学变成一种只对考试有用的符号游戏,失去了对化学体系的实体感,也就体会不到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实验时弄虚作假

为了追求实验结果和理论完全相符,有些教师在实验时弄虚作假。例如,在做《测定溶液导电性》实验时,各溶液的浓度不按教材上规定配制,更有甚者用别种溶液代替,例如,用酒精代替蔗糖溶液等。再如铝与氧气的反应,教师怕实验不成功,在铝箔中夹镁条。

弄虚作假的结果的确能达到实验现象、结果和理论相符的目的,但却失去了实事求是、做学问的科学态度。如果我们把仪器调整好,掌握好试剂用量,控制好温度,不用作假也能达到实验结果和理论完全相符,这样岂不更好?

六、规定太死,教师和学生缺少创新机会

目前,化学实验内容的选择和实验课的组织,有局限于大纲、局限于课堂、过分重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基本操作的细节的特点。验证性实验固然有利于通过观察所认定的化学现象,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为了使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与教材和教师所预定的完全一致,影响化学过程的因素被教材和教师严格地控制着,这时,实验的作用和看教师演示或多媒体演示相差不多,实验者体会不到化学现象是由反应条件所决定的这个最能体现化学特点的结论。在学生的印象里,只要反应体系给定了,产物或结论也就确定了,所有的一切和教科书上所写的并无不同,这样的化学实验,如何能够起到在化学教学大纲中所列举的如此众多的培养目标?

总之,化学实验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是体现人的认识过程从思维到再创造应用的最生动典范。大家何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进行实验研究,让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西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编的《中学化学教学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