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有助于培养、提高研究者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进行有效的科研活动。一般说来,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有两类:一类是教育科研报告,另一类是教育论文。科学性是科学研究成果的生命所在。创新性是衡量教育科研成果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为了便于传播和交流,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应具有可读性。

第四节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后,需要对整个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用文字记载下来,即形成一份课题研究的书面材料。这种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文字加工的过程,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也是显示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教育科研成果表述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和运用。

一、教育科研成果表述概述

(一)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科研成果,是针对某种教育现象,某一教育课题或某种教育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实验或论证后所得出的新的教育观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法或新的教育理论。表述教育科研成果的目的意义,不仅是为了科学地总结自己的研究工作,更重要的是向教育界以至社会提供教育科研信息,以丰富教育理论宝库和推动教育实际工作。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目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1.深化知识,表明研究的结论及其价值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说明了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以及研究结果及其价值。通过科研成果的表述,可以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进行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揭示教育的某种规律,实现理论升华,显示其理论价值。同时,又为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建议、方案或办法,从而推动教育的变革和改进,显示其实用价值。因而,科研成果的表述,不仅仅是反映科研成果的问题,而且是深化和发展科研成果的问题。

2.有助于培养、提高研究者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是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需要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要求有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技巧。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总结、表述不好,课题研究只能是一种无效或低效的劳动。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有助于培养、提高研究者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进行有效的科研活动。

3.有利于学术交流,供他人参考

教育科研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这种经过不断探索、不断整理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不仅对直接参加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而且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和发展都是十分宝贵的。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有利于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人进行学术交流。

(二)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类型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研究的任务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样。一般说来,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有两类:一类是教育科研报告,另一类是教育论文

1.教育科研报告

教育科研报告是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结果或进展的文件,是报告情况、建议、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献。它是教育研究工作者广泛使用的一种文体。根据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的不同,研究报告也有不同的种类。

(1)实证性研究的报告。即用实证性方法进行研究、描述研究结果或进展的报告。如对某个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成的调查报告;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科学实验后写成的实验报告;对某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后写成的经验总结报告等。这类报告都是以直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为基础,对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出经验、办法、建议及存在问题,得出应有的结论。

(2)文献性研究的报告。即用文献法进行研究的报告,如教育史研究中的文献考证的报告。这类研究报告以对文献的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并展示文献的考证过程,说明文献的来源与可靠程度。

2.教育科研论文

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对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和探讨,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或站在新的角度作出新的解释和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

论文通常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写作要求可分为投稿论文和学位论文;按篇幅数量和规模可分为单篇论文和系列论文;按研究的特点、层次和水平又可分为经验性论文(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理论总结)、研讨型论文(针对教育实践和理论中问题,进行专题总结、分析、研究)、评述性论文(对问题进行专项综述和评析)、学术型论文(对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总结规律,提示本质,进行论证和证明)等。

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问题的理论性认识为主要内容,要求能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理论体系,并阐述新旧理论之间的关系。不能对研究的问题提出新观点,或采用新材料,或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得出新结论,或站在新的角度作出新的解释和论证,都不能称作有价值的教育论文。

应该指出,科研报告和论文在内容要求和表述形式上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论文比较简洁精炼,它仅仅突出表达一项研究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新性的内容。有创新的见解,形成某种新解释、新论点或新理论。不包括同行一般都知道的东西和一般的研究过程的叙述,也不包括过多的具体材料。科研报告则不限于新的或创新性的内容,整个研究工作的重要过程、方法和环节都可以包括进去。论文的内容中隐含着较多的推理成分,而科研报告则要凭数据说话。当然,科研报告与论文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划分的界线。就它们的性质和作用说,都是科研工作结果的记录和总结。可以说,以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理论性研究报告,如有创见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本身就是一篇好的论文。

(三)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

一份科研报告或论文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它的质量。为了保证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质量,研究者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规范性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虽无定法,但有常规可循。在撰写教育科研成果时,要按照一定的格式,不能忽视最基本的规范要求。写作之前要有明确的计划和提纲,要根据研究的结构特点和逻辑顺序,研究课题的任务和内容,来考虑表达的形式和表述的方式。

2.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学研究成果的生命所在。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必须观点正确、材料可靠,论证要以事实为依据,无论是阐述因果关系,结论的利弊和价值,结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都必须从事实出发。推理要符合科学逻辑,不可无根据地臆断。

3.创新性

创新性是衡量教育科研成果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理论、概念、教育教学新方案,新的实验方法,别人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在实验和调查中第一次获得的新的数据等,都是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4.可读性

为了便于传播和交流,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应具有可读性。科研成果的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在不损害规范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简洁的语言。专门的名词术语可以用,但不能故弄玄虚。文字切忌带个人色彩,一般不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不可把日常概念当作科学概念,不宜采用工作经验总结式的文字。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不仅要有创见、也要讲究辞章,达到科学与文学、科学与美学的最佳结合。

二、教育科研报告及撰写

(一)各类科研报告的结构及撰写方法

科研报告的撰写一般有共同的要求,但不同类型的科研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因此也就有各自的特征。研究者撰写科研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1.教育实验报告

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即谓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实验报告可分为三部分:①前言。②实验过程和结果。③讨论及结论。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教育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出有无阅读价值。

(2)单位、作者。应写明研究者的工作单位,或写明某某课题实验者或牵头人、组长、撰稿人,其他人员可写在报告的结尾处。以示对实验报告负责,并便于读者与之联系。

(3)课题部分。是实验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实验报告

的核心。课题的表述要具体、清楚,明确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并说明课题来源、背景、针对性及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的价值。

(4)实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

关于实验方法主要应交代:①怎样选择被试,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应范围。②实验的组织类型(方法)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即:是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还是轮组实验;采取这种实验类型的依据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试成绩及评分标准;基础测定及测定内容等。③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④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要注意原因变量一定要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不能产生于结果变量之后,否则先果后因,实验就不成立了)。这里,要对两个变量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也应交代清楚:是口头测定,书面测定还是操作测定;是个别测定还是集体测定;有无后效测定的时间等。因此,在实验前,就应对与效果变量测定内容相关的原因变量进行测定,以便与效果变量对比。只有经过这样的对比,才能发现共变关系。⑤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只有严格控制无关因子的作用,才可运用统计检验来消除偶然因子的作用。

(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严格核实,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典型事例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6)分析与讨论。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有:①由实验结果来回答篇首提出来的问题;②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③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找出得失优差;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本实验存在的问题,使以后的研究方向更明确,少走弯路。

(7)结论。结论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它直接来自实验的结果,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下结论时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适用的范围应同取样的范围一致。

(8)附录和参考文献。附录是指内容太多、篇幅太长而不便于写入研究报告但又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如测试题、评分标准、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统计检验等内容;参考文献是指在实验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及出版时间。如引用未经翻译的外文资料,最好用原文注解,以资查证。

2.教育调查报告

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对其结果进行整理而形成的文字材料,就是教育调查报告。其作用是就某一科研课题搜集材料、罗列现象,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分析、归纳、综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探索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找出解决总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调查报告一般都包括总提、主体、结论这个“老三段”的基本格局。调查报告结构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导言。(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性交待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的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通调查还是非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以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体现调查报告的价值。

(3)主体。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理清楚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数据如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可以增加说服力,一目了然。

写作安排要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①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②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③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性;④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4)讨论或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结论。利用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列出参考资料。即在写调查研究报告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给读者提出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

3.教育观察报告

对某一教育现象观察后,对其结果写成的文字材料,就是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观察报告是教育论文的一种表现形式。教育观察报告一般包括前言、正文、结论这三个部分。

(1)前言。教育观察报告之前言应说明观察的目的、对象、任务、时间、地点,简单交代观察的过程、结果及其意义。

(2)正文。教育观察报告的正文是主体部分。正文部分必须对所观察的对象以及要观察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介绍,要介绍观察问题的观状和实质,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3)结论。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观察的成果,可采用若干表、图、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情节,观察报告的结论部分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说明被观察对象及所观察问题的结果。并就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建议及看法。

4.教育经验总结报告

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即是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结构大体有以下几部分:

(1)题目。可以是既定的科研项目,即专题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一阶段(如一学期、一学年等)全部工作的回顾。从中找出成效较大、印象较深,且富有新意的东西来确定总结的题目。

(2)引言。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大多数以凝炼简洁的语言交待本篇经验总结的背景、写作目的、取得的主要成绩等,使读者一开始就判断出有无参考价值。

(3)正文。围绕经验总结的主题(总观点)组织材料,可在文中设小标题,但要注意所叙述的若干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经验总结既要有典型的事例,又要通过分析研究,加以理论概括,做到内容生动,有理有据,说理性强,使人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工作上可资借鉴。

(4)结尾。这是经验总结的精髓和结晶。它是通过正文的典型材料及对其分析而概括出的结论,是从大量具体事实中找出的规律性东西,它应反映作者的独到见解。

至此可见,各种类型的科研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尽管如此,它们却包含了或者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个三段式的基本格局。如实验报告可分为引言,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讨论和结论等三个部分;调查报告可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经验总结报告可分为情况概述、经验总结、存在问题和今后意见等三个主要部分。当然,这只是科研报告习惯格式的沿用,并不能限制文章结构形式的创新。科研报告的结构可以根据内容和体裁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只要能够达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缜密,条理清楚的要求,在写作形式上是可以有所不同的。

一篇完整的教育科研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资料两个部分。

(1)署名。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署名应写明研究者的工作单位和真实姓名。如果研究者有多人,可商定署名的先后次序,逐一写清。对全面工作不太了解,不能对研究全面负责的人,不一定署名,但可在附注中说明他的贡献。署名也便于读者与之联系。

(2)附录和参考资料。附录是指内容太多、篇幅太长,不便于写入研究报告又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如测试试题、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内容。参考文献是指在实验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史或刊名、页码、出版机构及时间。如引用未经翻译的外文资料,应用原文注释,以方便查证。

(二)撰写科研报告的基本环节

俗话说:有了好布料,不等于有了好衣服。把第一手研究资料变成科研成果,需要经过思维加工和文字加工的过程,这是一个再创新的过程。要写好科研报告必须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1.草拟写作提纲

撰写者必须先筹划好文章的结构,组织材料,草拟提纲。拟定报告撰写提纲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构思的过程,对搜集到的大量材料,经过比较、提炼,进行必要的取舍和增删,精选出最有价值的论点和论据。并对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内容表达层次,每一章节叙述什么内容,穿插哪些图表、照片,都做缜密考虑。先列出粗纲,然后修改补充为详细提纲。有了详细提纲,便可以从全局着眼,开始撰写。

2.撰写初稿

撰写初稿是撰写过程的中心工作。对科研报告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引言、正文、结论)的写作要求分别叙述如下:

(1)引言。引言是科研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不同类型的科研报告还有各自不同的具体要求,前面已有叙述。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或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属于“历史空白”,这是不妥当的。

高尔基说过,开头的第一句是最困难的。科研报告如何开头?有的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入主题;有的提出问题引入主题;有的交待研究的目的要求逐步展开。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科研报告的内容、写作的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必须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等毛病。

(2)正文。正文是科研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科研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重视正文部分的撰写。

各种不同类型的科研报告在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要写好正文部分,都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是基本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易出现两种毛病: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论点,没有材料,缺乏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材料,平铺直叙,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一。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还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图、表、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的情节。当然,选用的图、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确无误。

(3)结论。科研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报告,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更不是谈几点体会,喊几个口号。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3.修改初稿

鲁迅先生说过,写作时不要十步九回头,写完后不要一去不回头。任何文章,只要仔细审阅,都会发现或大或小的问题。文章写完后必须回头认真修改。

有的人感到修改比写初稿还难,确有其事。因为初稿是自己精心写出来的,自己觉得很恰当的才写进去,要自己去发现哪些地方不恰当不会那么容易。只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才能修改的好,修改初稿首先要经过反复审阅,对那些可有可无的叙述要大刀阔斧地砍掉,毫不痛惜。当然,初稿写好后,可以不必马上修改。因为人的思维有“滞后性”,一写完就修改,往往跳不出原构思的“圈子”。所以搁一段时间后再修改,原先的思路淡薄了,或许能得到新的启发,这时修改的效果就会更好些。

一篇科研报告经过反复修改后,还应当请人指教,再行修改。要有“不耻不问”、“登门求教”的精神,必须“自以为非”,不可“夜郎自大”。只有经过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才能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

总之,撰写科研报告要有“三严”的精神,即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严密的方法。报告必须达到“五性”要求,即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确证性、可读性。这样的报告才可能是有一定的质量的研究成果。

(三)撰写科研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

在科研报告中怎样使自己的论点清晰有力地得到论证,这是应关注的核心问题。正如前所述。论点的证实除了必须依靠逻辑的力量外,还需要依靠科学事实的支撑,做到论点与事实相结合。科研报告一定要有具体材料,尊重事实,从事实中列出观点。

首先在论述过程中要处理好论点与事实的关系,要求研究者首先选好事实。除了要注意事实的典型性、科学性以外,还要善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来说明问题,揭示出普遍规律。其次要恰当地配置事实。用事实来论证,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理解不熟悉的论点,支持新的论点和批驳旧的错误的论点,阐明内含丰富而深刻的论点。而并非所有的论点都要用大量的事实来论证。

2.重点应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

科研报告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条件的,而这两者又有内在的联系,因为只有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是可靠的。人们阅读或审查科研报告,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是如何解决的,研究结果在现阶段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解决等。因此,撰写科研报告,主要精力应花在方法和结果部分,把研究方法交代清楚,使人感到该项研究在方法上无懈可击,从而不得不承认结果的可靠性。

3.要实事求是

分析讨论要不夸大,不缩小;敢于坚持真理,不为权威或舆论所左右;在下结论时要注意前提和条件,不要绝对化,更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经验说成是普遍规律。

三、教育科研论文及撰写

撰写论文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撰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反映科研效果如何。

(一)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意义

所谓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就是在调查研究或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论证的深化认识过程,把研究成果文字化,形成论文或报告。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在于:

1.推动教育科研活动自身不断完善

教育科研活动是个探索未知领域的活动,并无既定模式和途径可循,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教育科研活动均属创新性活动。为了保证教育科研活动卓有成效,为了给进一步教育科研活动提供可靠依据,在每一科研活动终端都撰写报告或论文是十分必要的。

2.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教育科研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这种直接经验不仅对直接参加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而且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和发展都是十分宝贵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把全部思维内容起源于经验这一命题加以扩展,以至把它的旧的形而上学的限制和公式完全推翻了。由于它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它的个体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564页)可见,为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人们交流认识,承接认识成果,必须搞好论文撰写。

3.深化研究,深化认识

撰写科研论文,不仅是反映科研成果的问题,而且也是个深化科研成果和发展科研成果的问题,在撰写科研论文过程中,对实验研究过程所取得的大量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使研究活动得到深化,使人们的认识得到深化。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的形成过程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在作好有关充分准备工作后,一般要经历如下过程:

1.拟订提纲

提纲是为撰写论文所搭的间架结构,是写作思路的蓝图。起草内容丰富、问题复杂的论文,拟订一份详细的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拟订提纲的过程就是起草人构思、结构布局的过程。如果不拟提纲,写完后再对内容或结构进行修改,就十分费事,工作量也大;如果事先拟订提纲,倘需改动文稿内容或结构的任何一部分,就比较简便灵活。拟订写作提纲,也便于有关人员征求意见。

如何拟写提纲呢?内容方面,包括怎样列题目,主旨是什么,写哪几个问题,分观点有哪些,每个观点使用什么材料。结构方面,包括全文内容分几部分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段,每个段落的要点是什么。需要划分章、节的,还要拟写出章、节的标题。对结论性意见,尤其是有争议的意见,要明确说明。

如系起草小组拟订写作提纲,需要集体研究,统一安排章、节的标题、字数,划清分工的内容界限,避免交叉重复。

2.撰写初稿

起草时要根据每一类论文的惯用格式和行文关系的规定,按照提纲的结构布局,尽可能奋笔直书、一气呵成。这是由于论文写作有时间限制,如果撰写时间拖长了,修改审核的时间就少了,这样会影响论文质量,贻误工作。

撰写初稿过程中,要始终抓住主题,把它作为中心,每个层次段落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去写。这当中要注意表达方式的得体,用语的准确、简明和朴实。

3.修改文稿

初稿写成后要进行仔细检查、认真修改。修改是论文撰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际上论文写作与一般文章写作一样,初稿写成后都是经过多次修改的。只有经过认真的修改,才能保证和提高论文质量。

(1)修改范围。首先,检查和修改论文的内容。主题是否突出,材料是否典型,情况是否属实(包括论文中的数字、人名、地名、引文等)。论文中提出的措施、办法、结论和意见是否得力、具体、可行。

其次,检查和修改论文的格式和文字。文字是否合乎语法和逻辑,标点使用是否准确等等。

(2)修改的方式。这要根据文稿存在毛病的程度,决定进行大修改还是小修改。初稿先要广泛征求意见。如果意见多,问题大,如观点不准确,材料与观点不一致,措施、办法不得当,内容层次不合适等,则要作大的改动。对那些内容和结构无大问题,只是用词造句等方面有毛病的初稿,作些小修改就可以了。修改稿还需再次征求意见,特别是那些作了大改动的部分。然后根据征求来的意见,再次认真地进行修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满意为止。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的优化

要优化教育科研论文、提高质量,应从主题、结构、材料、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1.关于主题

(1)主题的重要作用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对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反复实践、不断认识的产物。

每篇文章,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意图。或者要说明什么,或者要解决什么,是表示赞成,还是表示反对,总之,有个中心。主题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中心和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它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和文章本身的客观意义,是文章全部思想的核心。

主题在文章中是十分重要的,它像一条红线,贯穿全篇,统帅整个文章,成为文章的灵魂。从一定意义上说,主题就是文章的纲,有了纲,丰富复杂的材料就能分清主次,突出本质,形成一体,文章也就有了生命。因此,决定一篇文章的价值,首先是主题,衡量文章质量高低,也首先是主题。

主题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作者头脑里固有的。它是实践的产物,是作者对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不断认识的产物。必须明确一点,我们写论文不是为材料而材料,让读者看材料,而是通过材料说明一种思想,阐明一个观点,解决一个问题,因此,一定要着眼于主题,从主题思想出发。主题是论文的灵魂,离开了主题的统帅,材料本身也就无多大意义。为此,在组织材料时,对材料要舍得“割爱”,凡和主题有关,能说明主题的,就选,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就不选,决不能有什么写什么,把鸡毛和鸡肉都抄在一起,否则,就会出现“红线”不清,观点模糊,主题混乱的情形。组织材料的过程,是进一步提炼主题,使主题逐渐鲜明的过程。

主题要深刻,深刻,就是对所反映的问题认识深刻,击中了要害,说到了本质,提出和解决了带有方向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主题要挖掘得深刻,就要加强分析,在揭示事物的本质上狠下功夫。写文章必须占有材料,但又不能局限于材料。要站得高,善于驾驭材料,对材料作本质的分析。哪一点思想性最强,哪一点最具有普遍性,要反复“思考”。

上面说主题的集中、鲜明、深刻,是不可分割的。主题集中,才能鲜明,只有集中、鲜明,才有利于深刻。这三方面是统一在一篇论文之中的,是对好的主题的共同要求。

(2)要处理好主题、标题及小标题的关系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是全文思想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标题是文章的名字,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标题不是主题,但有的标题揭示了主题或者对全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由于文章体载、内容和形式不同,标题在体现主题时也有所区别。

有的标题,常用标题直接点出主题,有的标题用象征和比喻的方法揭示主题;有的标题不直接点出主题,而是提出题材范围。

标题常常是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最精炼的概括,它要给读者打烙印,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要十分重视标题的拟定,要考虑如下几点:

①要鲜明。论文旗帜鲜明,首先要求标题鲜明,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好的标题,能够概括一个深刻、明确的思想观点。

②要确切。多数标题要求概括全文内容,反映文章的精神实质,揭示文章的主题。这就要求文章大小标题必须确切。

③要生动、活泼、新鲜。标题不要千篇一律,生动、活泼、新鲜才能抓住读者,给人以强烈印象,起到更好的宣传观点、说明问题的作用。

④要简洁。简洁就是简炼、干净、高度概括。简洁不仅不会妨碍内容的表述,而且正是深刻、准确、有力表述内容所需要的。

上面讲的四点,不是彼此游离,而是互相生发,密不可分的。标题不仅要求完整地表述出文章的思想内容,还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不论富有鼓动性、战斗性的标题也好;形象鲜明,感染力强的标题也好;还是朴朴实实,具有概括性的标题也好,总之,都要做到准确,简洁,醒目。标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引人注目,因此要重视和拟定好标题。

有的文章除了标题外,还有副标题。副标题一般比较具体,它对标题起补充和交待作用,以便让读者更清楚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

有些文章还有小标题。小标题一般放在文章的各部分之前,目的在于突出各部分的重点、区别各部分之间的内容,使文章清晰,段意明显,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全文。

2.关于结构

文章的结构,简单地说,就是文章的内部构造,作者根据主题的需要,体裁的要求,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对题材处理和安排的构造过程就是结构。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篇的一条红线,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结构是被主题决定,为突出主题服务的。文章通过这种组织和安排,把大量的零散的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地发挥文章的作用。就象装配汽车一样,不论零件怎么齐全,不把它们以本身为主体装配在一起,造成汽车也是一句空话。

文章的结构,一般包括材料详略的处理;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安排;段落的划分和过渡;前后的交代和照应等等。

文章的结构,实质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通过作者的构思,在文章中有层次的反映。它体现了作者由认识事物、掌握规律一直到构思、写成文章的全部过程。一般地说,结构严谨、清晰,反映了作者思想的严密性,对客观事物本质认识的深刻性;结构松散、混乱,正说明作者还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

确立结构要遵循下列原则:

①结构要服从主题的需要;

②结构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③结构要考虑不同体裁的要求;

④结构要完整。

详略的问题、开头和结尾问题、段落和过渡问题,交代和照应问题等,也都是属于文章结构问题,都必须予以注意。

3.关于材料

材料是表现主题的基础,三大革命实践是获得材料的唯一源泉。

我们要盖一座楼房,就需要用钢筋、水泥、白灰、砖瓦、木料,有了这些材料,楼房才能建成。写文章也是这样。写作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内容是由主题和材料构成的。材料在文学作品里叫做题材,它一般是由人物、事件、环境等基本要素组成,在非文学作品里就是观点和用来说明观点的具体事实,诸如事件、情况、数字、引语等等。

文章里的材料是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的。没有材料,文章就会空洞,主题也难以体现。

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是表现主题的基础。材料在文章中和主题是统一在一起的。一定的主题要寓于一定的材料之中,一定的材料又必须由一定的主题来统帅。没有材料,主题将无法单独存在;没有主题,材料本身也无多大意义。因此,写作时要做到材料和主题的统一,要用主题驾驭材料,统帅材料,使材料更好地为其服务;另一方面又要把材料加工、提炼、组织好,使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有力。

在这个问题上,教师们写作中常出现两种毛病:一是主题架空、用抽象的议论代替具体材料;一是堆砌材料,用现象罗列淹没观点。这两种倾向,都是不会使用材料,不能让材料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要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材料,就要到生活中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过程中要提倡五多:

①多听;②多问;③多看;④多想;⑤多记。

从实践中搜集来的材料,只是原始素材。这些材料用在文章里,还需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制作,选择其中最生动,最本质,最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构成文章的内容,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

4.关于语言文字表达

语言文字表达如何也是关系论文社会效益大小的一个重要问题。

(1)语言文字表达的要求

论文这种表达手法是依据事实、数据通过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所要阐述的问题进行论证。运用这种表达方式要做到:

(1)论点要正确、鲜明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中心问题的看法或主张。其中,贯串全篇的论点叫做基本论点,围绕这个基本论点进行阐述的还有许多非基本论点。

一篇论文,论点首先必须正确。所谓正确,就是作者必须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上,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一篇论说文,观点如果不正确,文章也就站不住脚。

所谓鲜明,就是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必须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绝不能含混其词,模棱两可。

(2)论据要确凿、有力

说明论点的材料叫论据。文章要有说服力,光靠论点的正确不行,还必须用确凿有力的材料来说明它,这样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令人信服。

一般论说文中,用做论据的材料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事实,二是理论。

(3)论证要严密

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叫论证。在论证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论点和论据的辩证关系。论点是由论据来说明的,如果单有论点,抛开论据,论点也就成为干巴巴的概念了。而论据是由论点来统帅的。如果只有论据,抛开论点,则论据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而已。因此,论点和论据是辩证统一的。

论证方法基本有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作者正面提出问题和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主张。驳论就是先提出反面的靶子,然后在层层批驳反面论点的过程中阐明和树立作者的正面论点。

(2)语言文字表达的手法

撰写论文在语言上可以充分运用比喻、借代、引用、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重迭反复、双关、反语、层递、比拟等手法,以提高论说效果。

比喻就是打比方。比喻方法是拿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描写概括的抽象的事物。恰当地使用比喻,可以把事物说得更通俗、逼真、更生动、形象。

写文章做演说,有时不把要说的事物名称真说出来,拿另外一种同它有关系的事物名称代替它,叫借代。

写文章或讲话时,引用马、恩、列、斯、毛的话,鲁迅等人的话,或引进大家熟知的古语、成语、谚语、典故等,来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有时为了驳斥,引进谬论做靶子或摘引一些其他特殊需要的言论做论据,这些方法在修上叫引用。

为了暴露或歌颂某种事物,有时有意夸大或缩小这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这种方法叫夸张,也叫铺张。

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反或相关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起来,互相映衬、互相补充的修饰方法,叫对偶。

将句式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内容密切关联的一组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就是排比。

写文章做演说时,为强调自己的结论或某种看法,有时先向读者或听众问上一句,以引起注意和思考,然后自己回答。这种自问自答的表达方法叫设问。

为强调自己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性,有时用反问形式表达出来。反问也叫反诘。

为了把思想内容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常将字、词迭用,这在修辞上叫“重迭”,将语、句重复,叫“反复”。

在特殊语言环境下,为交流思想的需要,有时有意使一句话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但说话人或写文章的人意在一种理解,言在此,意在彼,这就是“双关”。

反语和反话。说的写的话跟要表达的思想正好相反。

把两个以上的事物,按照它们的小—大、少—多、易—难、短—长、近—远、浅—深、低—高、轻—重等不同程度,类似阶梯式的逐层上升或下降排列描叙出来,就叫“层递”。

借助想象力,把物写成人,或把人写成物,叫比拟。

(四)教育科学论文的结构及撰写方法

教育科研论文的一般结构有以下几个部分:

1.题目

题目是论文的窗口,它应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论文通过它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好的论文题目能大体反映出作者研究的方向、成果、内容、意义,显示出全篇的格调、色彩等。因此,论文题目一般要求既能表达论文的基本精神,又要简洁、精炼,便于分类。

2.内容提要(摘要)

较长的论文需要有摘要,以便读者能迅速了解全文的概貌,以确定其有无阅读价值。写作时要掌握:第一,文字简练,一般以二、三百字为宜;第二,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结构、主要论点,一目了然。

3.绪论

绪论即引论,这一部分一般要概述三方面:第一,提出课题,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第二,交代研究背景,提出需要论证的问题;第三,说明作者论证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提出需要论证的问题,是绪论的核心部分,体现着全文的基本价值。

4.本论

即正文,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这部分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写好这部分,关键在于论证,即证明作者所提出的论题。这里包括论题的提出,对解决问题的设想,论据的选用,理论上的逻辑推理及得出的结论等。要特别详细地阐明作者提出的新的独创的东西,这是论文的学术水平高低,有无学术价值的具体表现。要注意主次,抓住关键,并考虑好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衔接。如果论文较短,这部分可以一气呵成。如果文字较长,为了概念内容和阅读方便,这部分可分章、节,或冠以大小标题,或使用不同的序号加以显示。

5.结论

这部分要对正文中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出基本点。结论是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课题解决的答案,是全篇论文的归宿。

6.参考文献

在论文的末尾列出在研究这一课题和撰写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哪些文献资料。写上这一部分,反映了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也表示出作者对别人研究成果的尊重,防止抄袭之嫌。同时,也可以反映研究水平,可以给别人一些启发。

以上这六个部分,不是所有的学术论文都需要写上。但至少要有四部分:标题、绪论、本论和结论。

(五)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一般步骤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撰写初稿阶段和修改阶段。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目标,选择课题

撰写哪类教育论文,选择什么课题,这是撰写者首先必须明确的。一般说来,应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写作能力和积累的资料或实际工作经验,选择有价值而又力所能及的课题。尤其初学写论文,应当从一些有价值的小课题入手。切不可眼高手低,选择那些“老、大、难”或不切合自己实际的课题。

2.确定主题,拟好标题

撰写教育论文要先立意。立意就是确定主题。主题是作者对材料意义的一种判断,也是作者通过这些材料要表达的认识和对论文中所提出的要解决的问题的总评价。它是论文的纲领和灵魂,像一根红线贯穿全篇。论文是否有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文章的立意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创新性。

教育论文的标题是主题的直接反映,是文章的眼睛。因此,论文的标题必须准确、简明、醒目,要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标题的写法一般有三种:第一,揭示论点的标题,如《让教育和美合辙并行》。第二,揭示内容的标题,如《启发式提问的艺术》。第三,揭示课题的标题,如《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耐挫力》、《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吗》、《把教育当作商品是社会的悲哀》等。

3.谋篇构思、编写提纲

撰写教育论文要进行总体规划,即谋篇构思。通过谋篇构思,突出论文的重点,安排好章节结构,使论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缜密,浑然一体。在进行谋篇构思时,安排好论文层次的顺序是关键环节。常用的顺序排列有四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重要性顺序。在一篇教育论文中,上述四种顺序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写作提纲是谋篇构思的具体化。编写提纲是进行写作前的逻辑思维过程。拟定一个较为详细的提纲是写好论文的必要条件。常用的写作提纲的方法有三种:第一,句子式提纲。即以句子的形式出现,每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每句都是文稿里某一个段落的基础。第二,标题或提纲。即用标题引出每一节或每一段中所讨论的主要内容。第三,段落式提纲。即论文段落的内容提要。在实际内容层次下列出要点和事例,最后在提纲的大小项目下标明要使用的具体材料,以备写作时采用。

4.撰写教育论文初稿

在准备充分的材料、巧妙的构思和拟定完整的提纲的基础上,便可以按教育论文的格式和写作要求,去完成撰写初稿的任务。论文各个部分的撰写前面已有阐述。这里只谈谈撰写初稿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突出主题。写论文时一定要围绕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平时收集的素材,一定要经过筛选、研究,量材适用。主题好比一根红线,把五彩缤纷的珍珠串缀起来。写论文的技巧就在于使材料更集中,使主题更鲜明。

(2)分清层次。论文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不能繁琐冗长,东拉西扯。论文的结论必须是绪论中提出来的、本文中论证的、自然得出的结论。论文最忌论证不充分而妄下结论。一定要前呼后应,首尾一贯,形成一个严谨的、完整的逻辑结构。

(3)明确要求。撰写教育论文的总的要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观点鲜明,有独到见解,材料充分,数据可靠,材料与观点高度统一;具有特色的论据和合乎逻辑的论证,精当贴切的叙述和分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语言精炼。必须突出说理性、逻辑性、针对性的特点,充分体现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真正做到主题正确,论点鲜明,证据确凿,逻辑严密。

(4)注意修辞。论文的语言文字以准确简练,明了清晰,文理通顺为原则。宁可将写成长篇论文的材料写成短篇论文,也不要将写成短篇论文的材料拉成长篇。

5.修改初稿

一篇好的教育论文往往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教育论文主要应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考虑。修改的顺序应由大到小,由整体局部逐层地进行,每次修改都应有侧重,如:

(1)全文检查。主要应检查题目是否精炼、简洁,材料与主题是否统一,各部分的表述是否鲜明有力。

(2)部分检查。主要检查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它们与主题是否有机地联成一个整体,侧重点是否表达充分。

(3)用词检查。主要应检查用词是否恰当、贴切,表述内容是否准确,读者能否理解。

(4)细节检查。主要应检查文字书写、行款格式有无错误,标点、符号、表格、数据、插图等使用是否得当和准确,错别字是否都已得到改正。

修改教育论文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四种:第一,增加材料,使论文的内容更加充实。第二,删去文稿中多余、重复、冗长的段落、句子和文字,使文稿更加精炼。第三,以更典型的新材料替换旧材料。第四,调整文稿中的章、节、段落,使文稿的顺序安排更符合逻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