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过程的特性

教育过程的特性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的生命状态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有的状态,也是教育过程所追求的目标。教育过程的境遇性,是指教育过程因时空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分析教育过程的境遇性,要特别重视科学技术与民族文化的影响。教育过程的计划性与生成性不仅能够共存,而且两者的结合为教育过程增添了活力、提升了价值。教育过程的确定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教育过程的生成性是教育过程不确定性的体现。

二、教育过程的特性

作为复杂系统的教育过程,循环生成是其根本特性。循环生成既是教育过程的形成机制,又是教育过程的运行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命性与境遇性

教育过程的生命性,是指教育过程的生命价值取向,要把形成受教育者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并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体现。用“主动”一词来界定发展,既体现了人在活动中的基本状态,又内含了主体自觉;用“健康”来限定,意味着个体的主动行为应具有促进和有利于个体身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向上的指向。教育过程的生命性可以从状态和过程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积极的生命状态贯穿教育过程始终。拥有积极生命状态的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现实全身心投入,对过去宽容接纳。他们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有现实中的不如意,但是,他们不抱怨、不颓废,积极主动、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超越过去和现在,用实际行动开创未来。积极的生命状态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有的状态,也是教育过程所追求的目标。对教育者而言,积极的生命状态既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自我的生命追求,体现在不倦探索、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体现在对教育充满爱、对生命成长充满敬畏和神圣的情感中,体现在用自己的生命智慧和热情来激发出受教育者积极生命状态的教育追求中。对受教育者而言,好学乐学,积极参与和推进教育过程,在学习中感知、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活力和价值,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人生境界,就是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

二是主体生命的创造渗透教育过程内外。“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存在就是变易;变易就是成熟;成熟就是无限的自我创造。”[2]可以说,教育过程本身就蕴含了教育主体生命的自我创造。对教育者而言,不断对教育目标、过程与结果合理性进行自觉分析和反思,提高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水平,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智慧,就是其生命价值的不断涌现和彰显;对受教育者而言,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不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就是其主体生命的生长和创造。因此,教育过程的构建必须符合生命成长的特征,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僵化、机械、按部就班的教育过程不可能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主体。为此,教育过程本身就应是一种创生性的动态过程,具有生命特征。

教育过程的境遇性,是指教育过程因时空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时空环境是教育过程的生成源泉,教育过程从对时空环境的依存关系中突现自我,产生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任何自主性都是在对环境的依赖中和通过这种依赖而建立起来的。对不同的教育过程而言,时空环境的范围和内涵是不一样的,无法针对每个具体的教育过程阐述时空环境的特殊性,只能给出一个基本原则,即全息性,因为时空环境本来是不可分割的。但对某个教育过程进行环境分析时,又必须分割,即在整体与部分的交互考察中适当划界。当然,时空环境虽然有范围和性质的动态变化,但是有些因素特别是宏观因素是相对稳定的,在分析具体的教育过程时,可以作为稳定的影响源。

分析教育过程的境遇性,要特别重视科学技术与民族文化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有力地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工具的使用,都会受到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科学技术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必须注意的是,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只有在适宜的社会体制和文化环境中才能变为现实。因此,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过程环境分析的重要主题。教育与文化具有双重关系,既是内在于文化整体的,又是文化存续的生命机制。教育内在于文化,文化造就了教育的特殊性。尤其从民族文化这个层次来看可以发现,不同的教育方式与内容都是各民族在对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的适应与调适中发展起来的,是一定文化生态系统在动态平衡中的产物,不同的文化生态会产生不同的教育。就微观的教育过程而言,不同层次的文化都在不同的侧面或层次上对教育发生影响。比如,民族文化和社区文化会影响学校教育过程,学校文化、班级文化或者学生文化会影响到课堂中的教育过程。

(二)计划性与生成性

计划性是人类实践的基本特征。不同类型的实践,由于时间长短、复杂程度、价值高低不同,计划性的完善程度不一样,但是,有计划、有意识是其共同特性。教育过程属于实践范畴,同样具有计划性。这一点并不难得到认同。关键的问题是,教育过程中计划性与生成性能否共存?答案是肯定的。计划是教育过程确定性的体现,生成是教育过程不确定性的体现,而教育过程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教育过程的计划性与生成性不仅能够共存,而且两者的结合为教育过程增添了活力、提升了价值。

教育过程的确定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所谓科学的教育研究,主要就是寻找和发现教育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确定性,建构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的理论体系,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教育过程的很多确定性关系和属性。比如,在长时段、大时间尺度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具有确定性;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之间的相关性是确定的;自主活动是生命发展的机制是确定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等是确定的;教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是确定的;等等。在教育的宏观和微观领域,都存在大量的确定性。正因为教育过程具有确定性的一面,所以,人们可以在教育过程实际开展以前进行计划,为顺利实施教育过程和主动追求教育成效做好准备。

但是,不能够对教育过程的确定性作过高的估计,教育过程的计划性也不是完全基于确定性做出来的。任何计划都含有主观想象的成分,教育过程的计划性更多地体现了生命成长的价值追求。因为,人类对生命成长规律、对教育的过程机制还掌握得很不充分,生命与教育中还有很多不能理解、没有揭示的奥秘。甚至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永远是一个奥秘和奇迹,人类更重要的是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神圣感。而对于生命的尊重,本应作为教育内涵的生命成长,长期以来却在教育中失落了。由于过分追求规范和秩序,过分强调教育的操作流程,教育的过程僵化被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生活中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由。

教育过程的生成性是教育过程不确定性的体现。教育过程的人还是具体的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作为具体的人参与教育过程的。具体的人是有差异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这个复合体是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所组成的,而这些方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各不相同的”。[3]正因如此,在教育过程中,无法预料会发生哪些偶发事件,更无法确定这些事件对人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教育过程的偶然性、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使教育活动可能成为一种艺术,为教育过程的生成性提供了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教育过程就是生成的过程,生成性是教育过程的内在特性。

所谓生成是教育过程由单一、确定到杂多、混乱的状态,是分岔事件的发生。如果把教育过程看做沿着大道通向目的地的话,分岔事件就是出现了事先不知道的岔路或非预期事故。教育过程中有平稳运行、规范有序的时候,但在过程中的某个节点,由于偶然因素和非预期事件的出现,可能打破原有的稳定有序状态,陷入某种程度的混乱。有人认为这种混乱和不确定性是纯粹的消极因素,但是生成论过程观认为,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显示了教育的生命魅力。如何处理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要根据人的状态和具体情境而定。这个时候,教育过程可能改变方向、调整节奏;或者驻足停留,吸收生命发展的新资源;或者灵活处理事件,更加坚定地沿着既定方向前进。

教育过程是计划性与生成性的统一。预设和计划是教育过程的文本化,提升教育过程的自觉性;是用时间投入换取教育过程的优化,把未来反映在当下,体现教育过程的整体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明了预设的必要。生成性是对教育不确定性、分岔或偶发事件的积极认同。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把教育交给盲目的偶发事件。凡教育中能加以计划的,则必须仔细地进行计划。但人们必须认识可计划性的界限,认识教育中可计划和不可计划的正确关系。”[4]计划性与生成性并存,是教育过程复杂性的体现。生成性增强了计划的活力,计划性为自觉把握生成提供了基础,两者相反相成,提升了教育过程的生命价值。

(三)转化性与节律性

教育过程是一个具有循环性的组织系统。“一个回归的过程是这样一个过程:它的产物或后果对于它本身的再生,亦即对于它本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旋涡的形象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旋涡是一个呈现不变形状的稳定的组织。但是它是由不断的流动构成的。旋涡的尾端同时就是它的开始。循环的运动同时构成旋涡的存在、产生和再生。”[5]如此,教育过程具有转化性与节律性。教育过程的转化性是教育过程在循环运动中体现的内容特性,是循环性的实质内容;教育过程的节律性则是指教育过程在循环运动中体现的形式特性,是教育事件发展变化的节奏与旋律。

教育过程的转化性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分析。

首先,教育过程的转化性是指教育手段与目标的转换生成以及各个阶段的转换生成(这一内容将在本章第二节作具体分析)。转识成智,化知识为能力,化知识为德性,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将客体知识转化为主体知识,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等,都是教育手段与目标的转换生成。教育过程中知识的转化不是受教育者知识量的增加,而是认知结构、情感品德和价值观念的质变,是生命状态的优化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其次,教育过程的转化性是社会要求与自我发展、教育控制与自我控制、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相互转化。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必须面对一个对于自己而言早已存在的社会,个体首先要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能成为具有个性的自己。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遗传机制,当然要主动满足社会的要求,教育所追求的目的取决于一个社会及其子群体认可的人格理想。教育控制、他人教育就是社会对个体社会化提出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条件。但是,不能因此把教育作为社会的工具,教育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教育,其直接目的是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个人。教育过程作为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社会要求、教育控制、他人教育是作为个体主体性发展的条件而存在的,个人的生成和发展最终靠自我控制、自我教育实现。

再次,教育过程的转化性是指人的发展潜能与现实发展的相互转化。人是未特定化的存在,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随着人的生理成熟性的提高,个体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从后天性上为个体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前提。个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个体能动性的活动中不断丰富内容、提升层次。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使个体的发展成为自觉的过程,当个体发现自我发展的潜能时,就会根据一定的价值观主动开发潜能,不断提高自我的发展水平。教育过程是促进人的发展潜能与现实发展的相互转化的过程。教育可以对人的潜能发现、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形成与提升、能动活动的开展等各个方面全面施加影响,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个过程是动态循环的,可以用公式表述为:发展潜能→发展现实→形成新的潜能→新的发展水平。

最后,教育过程的转化性就是指知识内化与外化交错递进、循环上升的过程。知识的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或客体知识的理解、接收,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个性品质;知识外化则是把接收的知识、形成的个性品质在知识学习、实践活动或者社会交往中进行检验和运用。内化与外化不是一次完成的,常常会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能较好地实现认知的提升和个体的发展。

教育过程的节律性是指教育过程在循环运动中体现的阶段特性,是教育事件发展变化的节奏与旋律。怀特海认为,人的生命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人的智力的发展也是如此,人们必须根据这种周期性来安排教育过程,“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的阶段时采用”[6]。他把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划分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这就是教育的节奏。这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循环周期,体现智力发展的三重节奏,教育过程就是受这三重节奏支配的,就是这些循环周期的不断重复。教育的节奏也适用于一个具体的教育过程单元,每个学期、每个星期、每一天乃至“每一节课应该以其自身的方式构成一种涡式的循环,引导出它的下一个过程”[7]。无视这种节奏是现代教育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儿童在最有浪漫激情的阶段,被动接受过多的知识灌输,穷于应付各种考试,这就过早进入了精确阶段。怀特海认为这是墨守成规、胆怯守旧、死板无效的教育。

怀特海的教育节奏思想,特别强调了因时施教原则,这是理解教育过程节律性的基本维度。教育过程的节律性还可以从学习的进度与速率、情绪气氛的张弛变化以及活动方式的动静结合等方面理解。而且,教育过程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过程中可能出现中断、转换与偶然事件,这些都会改变教育过程的节律。从一个时段来看,教育过程节律的变化应有完整的结构,否则就会破坏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就像一首乐曲,通过节律的完整结构才能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当然,教育过程的节律性不要僵化套用某种模式,在有计划的基础上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生成是最好的。

(四)分立性与整合性

作为复杂系统的教育过程,教育要素与各个阶段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在系统运行机制中存在着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决定作用。教育过程整体的性质与状态是由各部分相互协调形成的,同时各部分的活动不能破坏教育过程的整体性。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教育过程理解为和合的过程,教育过程就是由教育要素、运行阶段等组成单元多元和合形成的整体。教育过程中必须同时发挥整体与部分的积极性,才能共同实现教育目标。“唯有当部分扮演了部分的角色时整体才能作为整体运转。”[8]从这个角度看,教育过程具有分立性与整合性的动态特征。教育过程各组成单元的相对自主性即是教育过程的分立性;各部分相互协调形成整体效应就是教育过程的整合性。

教育过程为什么同时具有分立性与整合性呢?总的来说,是因为作为复杂系统的教育过程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结合。教育过程各组成单元各自的自主活动,从整体上看是一定程度的无序,但这种无序性必须处于一定的阈值内,不能破坏教育过程的整体性。不过,法国思想家莫兰认为,系统的整体性具有双重作用,“从积极的角度看它产生‘涌现’,从消极的角度看它产生约束”[9]。“所有系统,甚至包括那些引起涌现的系统,都会对部分加以约束,约束就是对部分进行限制和束缚。这些约束、限制和束缚或者剥夺或者压抑各个部分的优点或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体小于部分之和。”[10]所以,复杂系统既需要有序性以保证组成单元之间的协作,产生放大效应形成系统整体上的优异新质,又需要无序性以保证它们各自发挥创造性的自由度,防止整体约束压抑了部分优良性能的发挥。莫兰说:“当整体观变得复杂起来时,当它不再强调整体集权、不再对自己进行封闭时,整体观就是一个相当丰满漂亮的观点了。它在由相对独立的部分所形成的多中心体系中要比在集中统一的体系中更加风光。”[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